登陆注册
18443300000005

第5章 由观而自在(1)

——“观自在禅修营”开示

欢迎大家参加“观自在禅修营”。从这个禅修营的名称,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个禅修营的宗旨,以及参加禅修的意义所在。

一、观自在,修行方法和成就目标

我们的禅修营叫作“观自在”,这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我想在座的多数都读过《心经》。经文开头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可见,“观自在”既是观音菩萨的名号,同时还蕴含着般若法门的修行方法和成就目标。

这个方法,就在于“观”。在观照心念的过程中,消除内在的迷惑烦恼,获得解脱,获得自在。所在我们要在禅修过程中学会“观”,学会用佛法智慧观照内心,观照世界。

《心经》所说的“行深般若”,就是般若深观。我们现在所修的禅观,主要是从观照入手,通过对觉知力和观照力的培养,解决内在的迷惑烦恼。当心念逐渐平息,内在的般若空慧才会显现出来。这是我们本自具足的觉悟本体,也是解脱和成佛的潜力。正如《六祖坛经》所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但这种力量却被重重烦恼所遮蔽,虽有若无,即《坛经》接着所说的:“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因为心迷失在无明妄想中,所以认不出这一宝藏,更不知如何开启。

禅修所做的,正是开发内在的般若智慧。初级阶段是以内观为主,培养我们的觉知力和观照力。这种觉知力,就是般若体现在意识上的作用。进而通过观照,将心带回觉性的海洋,体认实相般若。《心经》称之为“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当然,这现在只是观音菩萨的境界,不是我们的境界。在接下来的禅修中,可以从觉知力和观照力入手,当内在的般若智慧得以开发,我们就有能力摆脱一切痛苦,是为“度一切苦厄”。当迷惑烦恼被观照所消融,所瓦解,我们也就自在无碍了,所以叫“观自在”——通过观,使内心获得自在。

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自在。但我们对自在的了解,往往侧重于外部环境,以为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就能达成目标,于是就把关注点向外投射——我们关注感情、关注家庭、关注事业,希望从中获得自在。却不知,这种对物质世界的关注,带来的恰恰是不自在。因为关注会成为执著,执著会成为需求。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依赖。这种依赖,正是不自在的开始。

因为每一种依赖都需要我们去经营,去维护。但世间是无常的,不论感情、事业,还是我们现在的色身,都是脆弱而无常的。这种无常时时都在我们身上或身边发生,即使我们再迟钝,再回避,也不会感受不到无常的存在。这就使得我们内心隐隐有一份不安全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惧。

这种恐惧的根源并不是无常,而是我们的依赖。当我们对某个对象过分依赖时,就会害怕失去,这就导致焦虑和紧张。随之而来的,还有失去依赖后的孤独感,以及依赖受到攻击时的嗔恨心,等等。可见,人的负面情绪都是自己一手缔造的。在这样的情绪中,我们迷茫、被动,不能自己。而当我们没有这份依赖时,还有什么可以担心、可以害怕的呢?

所有这些情绪的产生,又和我们对外在世界及对生命自身的错误认识有关。我们总有这样那样的烦恼,有的来自感情,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事业,有的来自人际关系。通常,人们总是希望通过改善环境来解决问题,事实上,这种解决至多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就像身体内部的炎症,如果只在表皮涂抹一些清凉镇定的药膏,是无法起到任何实质作用的。

“心病还需心来医”。根本的解决之道,就是从我们的心着手。每个人都具有圆满的觉性,这个觉性是万法具足的,不需要任何外在支撑。一旦开启觉性,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以无明执著为基础,当无明不再,执著不再,哪里还有它们的立足之处?哪里还有它们的安身之地?这时的自在,才是真正的自在,无拘无束,了无挂碍。

佛陀就是这样的得大自在者。当然,这个自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修习正见和止观而来。所以,“观自在”三个字,既是我们禅修的内涵,也是禅修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我们希望获得自在,就要把投向外部的目光收回,转向对内心的关注。

二、心种种故,色种种

心和物是组成世界的两大因素,并具有相互作用。但佛法特别强调心的主导作用,故称“心性之学”。就像某人持枪杀人,我们不会给枪判罪,而是会给持枪者判罪。因为他有一颗凶恶残暴的心,才会将枪口对准他人,才会置人于死地。所以说,心才是善恶的源头。

佛教关于心的典籍非常之多,主要有两类,一是立足于真心,一是立足于妄心。真心,是指生命本具的清净无染的觉性,禅宗就是依此建立修行,其特点在于直接、迅速,所谓“一超直入如来地”。此外,唯识、阿含等思想体系则侧重从妄心来建立修行。因为真心虽然重要,但凡夫很难触及,只有上根利智者才有能力直接体认真心,见性成佛。就像极薄的云层,能迅速被阳光穿透。而常人都是活在迷妄的系统中,尘垢重重,不见天日。

凡夫所以为凡夫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无明。正是无明所形成的错误的认知模式,使我们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看不清世界的真实相状。这种误解是由认识决定的,修行所做的,正是帮助我们摘下这副由错误认知构成的有色眼镜,如实看待自己,看待世界。

佛典中,对妄心有着详尽分析。如心理学所说的注意、表象、情感、意志等普通心理,佛教称之为遍行心所,有作意、触、受、想、思五种。以此构成的认知模式,是不可能对世界达成正确认识的,所以就会发展出贪、嗔、痴种种烦恼。除此而外,我们内心也有善的心理,就是道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

从佛法观点来看,当善的心理产生作用时,当下就能给自他双方带来快乐。比如慈悲,不仅能令他人感到温暖,也能令我们自己调柔安乐。反之,不善的心理产生作用时,当下就能带来痛苦。当一个人进入嗔恨、嫉妒的状态时,内心是纠结而躁动的;当我们把这种心理表现出来,还会令他人备受痛苦。

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人格来自生命的积累,同样是贪心,有些人贪吃,有些人贪色,有些人贪财。这些贪心引发的负面情绪也各不相同,有的会带来焦虑,有的会带来恐惧,有的会带来孤独,有的会带来沮丧。此外,有些人很自卑,有些人很自大;有些人很狭隘,有些人很宽厚;有些人很粗暴,有些人很慈祥。不论这些情绪多么强烈,也不论这些性格多么刚强,都不是天生,而是由心念积累而成。最初不过是一念之微,但这一念接着一念,就会念念相续。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圣经故事全集

    不可不知的圣经故事全集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从神话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解析《老子》这一中华经典的人类学内涵。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 中国回族暨伊斯兰教研究

    中国回族暨伊斯兰教研究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都与伊斯兰教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回回民族与其关系更为密切。
  • 清净

    清净

    在当今社会,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问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让内心世界保持清净。《清净》通过大量的禅宗故事,从慈悲心、平常心、随缘、舍得、放下、活在当下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使尘世中忙碌的人们在禅的智慧中修清净心。只有内心清净,才不至被各种境遇所牵引,才能远离烦恼,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清净》由孟阳编写。
热门推荐
  • 喵客信条

    喵客信条

    记得有人说,如果能够拥有一次全新的人生,要理所当然的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之前种种不如意都要抹去,种种遗憾都要弥补。猫崽对此朱唇轻启,轻轻呸了一个——这种人没瘸腿,当然不会知道瘸腿猫的苦楚,更不会理解瘸腿猫崽在往上爬的时候,需要付出多少辛酸与痛苦。PS:本文主角不是盗贼、不是刺客,对非此职业无爱的,请不要看完后掀桌。PS2:本文系统是类DND。
  • 遇见你是我人生中最美的意外

    遇见你是我人生中最美的意外

    她一脸憧憬的笑着说:“我要嫁给爱情”,从那之后,他的朋友们都叫他爱情;她低着头看着鞋尖,过了半晌才低声说道:“我离过婚”,两个月后,他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单膝跪下,左手掏出离婚证,右手掏出求婚戒指:“我离过婚,求你嫁给我”她扑进他的怀里声音颤抖着问:“为什么这么傻”,他满足的紧拥着她:“因为从始至终只想和你在一起”
  • 中华营养百味:学生营养菜

    中华营养百味:学生营养菜

    《学生营养菜》全书以精美的实物照片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向读者介绍了各式各样有关学生营养餐的制作方法。读者只需按图索骥就一定能制作出精美的菜肴。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不仅可供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还可作为各类餐厅、饭店以及烹饪学校的参考教材。
  • 小白

    小白

    小白与小白在一个乍寒还暖,充满难得温暖阳光的星期天里不期而遇。一个小白,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一个小白,是一条漂亮的小狗,它并不英雄,但却可以称作为当之无愧的英雄,这是为何呢?
  • 贞观奸中雄

    贞观奸中雄

    一场意外,狡猾猥琐的小记者从此来到了唐朝贞观年间。一方面在大唐搞搞娱乐事业,丰富一下大唐的娱乐精神;一方面为大唐百姓排忧解难,让大唐更加繁荣昌盛。可是结果……
  • 陵地

    陵地

    她本来是人间仙女,为阻止恶人作孽她才化作厉鬼,在漆黑的深夜里,在朦胧的月光下,披头散发、面目狰狞,出现在恐怖的陵地里。这是一片神奇的陵地,在这片地方一直以来流传有许多恐怖的传说。女鬼能吓阻那些见利忘义、不惜盗挖自家祖坟的恶人吗?请诸君慢慢品赏、细观此文。
  • 专属天使,甜心丫头

    专属天使,甜心丫头

    那年,她六岁,她紧跟在他后面霸道的宣布着:“你是我的”,而她却浑然不知,她年少懵懂不知所说的话,他记了十年,那年,她十六岁,在那个青春最美好的年纪里,她却爱上了另一个人,他勃然大怒,把她摁到墙上,霸道的宣布着:“你是我的……。”
  • 成长的溪水

    成长的溪水

    花谢来年自会开,青春一去不回来。青春的飞扬,青春的理想,青春的迷茫,青春的彷徨。学生时期最纯真的感情,最纯净的心灵。以自己为蓝本,祭奠自己逝去的日子。
  • 那年一路向北的单车

    那年一路向北的单车

    她说,“今天没套套了,睡了吧。”他答,“我们可以造了小人,正合我意。”她说,“你不是说你累了吗?”他坏笑,“没关系,我还想更累一点。”于是,夜夜恩爱,缠绵不休。日子更久一些。她说,“老公,可是我已经老了。”他答,“没关系,再老我都陪着你,直到走不动了,牙都掉了,我一定不会比你先死。”于是,终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永恒之光

    永恒之光

    黑暗之子,重现人间界。逆天之路,无尽征途,永恒之光亦将随之重现。上古神话时代的终结,远古缔造者的重生,黑暗与光明的交界,永恒之光,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