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43300000006

第6章 由观而自在(2)

但心念又是无常的。比如你现在很开心,可能很快就因为什么不开心了。这种开心与否,并不是我们的主动选择,而是面对不同境界的本能反应。也正因为心念是无常的,我们才能主动加以改变。比如有人会在痛苦中无力自拔,其实,那只是我们不懂得心的运作规律,不懂得怎样进行调整。虽然我们都害怕痛苦,却常常在痛苦到来时沉溺其中,越陷越深。我们不知道,痛苦也是一个念头,即使当下再强烈,其本质仍是空无自性的,仍是可以改变的。你要告诉自己,这是心灵天空的一个念头,一片云彩,而不是天空。具备这样的认识,念头的影响就会减弱。反之,当我们把心投向对念头的执著时,会觉得这种痛苦越来越大,越来越真切。这个大,也是我们的一种认识,你觉得它很大,它就变得很大了;你觉得它很真切,它就变得很真切了。

因为每种心念都是我们反复串习的结果,只要不断重复,力量就会越来越大,进而成为心灵世界的主导——从一念爱心变成强大的爱心,从一念嗔恨变成剧烈的嗔恨。

这些心理力量又会形成我们的生命之流、轮回之流。佛教将有情分为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六道,这些生命形态也是由心念构成。比如畜生代表着愚痴的张扬,饿鬼代表着贪婪的张扬,阿修罗代表着斗争的张扬。六道如此,当下的现实也是如此。追求艺术的人,每天会想着艺术,在追求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执著,促使他进一步追求。经商的人、从政的人、做学问的人,哪一个不是如此呢?

这就是当下的轮回,现世的轮回。

在这样的执著中,我们是不得解脱的。因为贪著会像绳索一样,把我们和执著对象牢牢捆绑在一起。佛法所说的解脱,就是帮助我们解开这条执著之绳。当我们不再执著,当下就回归到解脱了。

因为我们本身就具有解脱的潜力,不必再去另外找寻一种叫作“解脱”的境界。所以说,解脱并不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方法正确,无须千里追寻、万里跋涉——当下即是。

三、觉性,才是究竟的皈依处

学佛,是帮助我们认识内心的种种念头,进而加以调整。阻止其中的不良心理,发展其中的正向心理,也就是佛法所说的正念。在我们皈依的佛法僧三宝中,佛是代表正念修习的圆满,这个正念就是觉性。换言之,佛陀已在迷惑中彻底觉醒,圆满开启生命内在的觉性。皈依佛,就是通过学佛来认识内心,降伏烦恼,达成和佛陀同样的成就。

法是代表了解心灵的智慧,以及发展正念、消除妄念的一门技术,也就是禅修。具备一定正见之后,也会知道什么是正念、什么是妄念,但如何让正念变得强大,让妄念逐步消除?这就需要正确的方法。皈依法,就是依佛陀所说的教法树立正见,进而根据佛陀讲授的调心之道反复实践,将正见真正落实于心行。

僧是代表清净解脱的品质,尤其是贤圣僧,他们已经沿着佛陀开拓的道路走向解脱,证得涅槃。所谓涅槃,就是完全平息烦恼妄念,生命不再有任何躁动,并使内在觉性得以显现。皈依僧,就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宝,并以他们作为修行的良师和助伴。当然,这并不是要我们亲近所有僧众,只需依止能够引导我们如法修行的师长即可。

总之,皈依就是选择帮助我们认识内心、开发觉性的信仰对象。这个信仰对象就是三宝,以佛为榜样,以法为指导,以僧为助伴,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但我们还要知道,皈依不是寻找一种外在依赖。在究竟意义上,是要认识我们的觉性。所以佛陀在《阿含经》中告诉我们:“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自依止,是说解脱要靠自己。但凡夫充满无明的,所以还要依法。而法是佛陀两千多年前讲述的,这就需要“亲近善知识,依法得解脱”。否则,我们可能会师心自用,也可能不得其门而入。所以,我们既要依靠外在的三宝,也要知道修行的重心是在我们内心。

究竟的皈依处,是心灵内在的觉性而非其他。

四、发心,对心的选择和发展

皈依而外,佛法还特别强调发心。

很多人对发心理解得比较抽象,认为这是一套形而上的哲学。其实,发心就是我们要发展一种什么样的心念。学佛之前,我们一直在发展凡夫心,在发展轮回。如果我们不希望继续这样的现状,就要开发走向解脱的心理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心就是开发心灵潜在的觉性。

发出离心,是发愿从轮回中走出。但更重要的,是从构成轮回的心理基础走出,那就是贪嗔痴,就是无明我执。所以,出离心的本质不是说出离某种对象,而是出离贪嗔痴的心理。当我们出离这些心理时,当下就是解脱,此处就是解脱——而不是解脱到别的世界。发菩提心,是发愿以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为尽未来际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愿望和实践,成就像诸佛菩萨那样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我们希望财富增值,需要选择最有价值的项目投资。我们希望生命提升,就要开发内在的觉性,这是一项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量利益的“心灵投资”,将使我们彻底断除烦恼,成就解脱;进而使天下众生断除烦恼,成就解脱。

发心既包含着对目标的确立,也包含着我们当下的用心,那就是以成佛、以利益一切众生为目标。但利他也离不开自利,这个自利就是开发内在觉性,否则我们是没有能力真正帮助众生的。而且,利他和觉悟并不矛盾,在利他过程中,我执会随之减弱,使觉性得以开显。

所以,发心对禅修也非常重要,它代表对心念的选择和开发。禅修的核心就是正念,这个正念离不开选择,离不开发展。发心,就是帮助我们选择内在的良性心理,进而发展它,使之成为生命主流。

五、持戒,建立简单清净的生活

很多现代人对戒律不以为然,觉得这是一种外在的约束,一种过时的传统,和禅修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因为在凡夫的心念之流中,贪嗔痴有着强大力量。一旦陷入其中,就会像漩涡那样,将我们越卷越深,不能自主。这就必须阻止不良心念的相续。戒律的作用,正是帮助我们建立心灵的防御系统。

我们在受戒时,发愿“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庄严的宣誓过程中,内心会产生强大的自制力。当我们习惯性地想要杀生、偷盗、邪淫时,这种自制力就会产生作用,使我们不再被串习的漩涡席卷而去。

持戒,不仅能阻止妄念的延续,还能指导我们建立一种简单、清净、健康的生活。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都是生活方式造成的。过度的娱乐,使我们内心躁动,混乱不堪;过度的消费,使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日益恶劣。在佛陀所说的八正道中,就特别强调正业、正命的重要性。当生活简单了,心也就简单了;生活清净了,心也就清净了。

禅修,同样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所以,禅修绝不是每天抽时间打打坐就能坐好的,既要有正确的观念为指导,也要有健康的生活为助缘。如果我们对行为不加约束,每天都在纵容妄念的发展,即使由闻思培养了一点正念,也会很快被掩盖,被遮蔽。

可见,皈依、发心、持戒都是禅修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也是培养正念的基本前提。

六、依正见善用其心

正念最为核心的因素,就是正见。

本次禅修重点使用的是四念处,这是佛法的四种基本认知,分别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此外,大乘佛法所说的诸法唯识、缘起性空等,都是立足于不同层面的正见,有助于我们认识内心,明确自己究竟要选择什么,放弃什么。

当然,作为禅修来说,更重视实际训练。在未来几天修行中,希望大家在宗净法师的指导下用功办道。西园寺给大家提供了优越的修学环境,你们所在的地方叫大觉堂,是三宝楼的中心。大觉,就是三宝的核心内涵,我们来到这里,也要有成就觉悟的信心。

禅修并不复杂,关键是善用其心。简单地说,就是认真走路、专心呼吸、活在当下、保持觉知。基本的禅修大体就是这些内容,容易不容易呢?你们会不会认真走路?会不会专心呼吸?似乎都很容易。但真正做到并不那么容易。不过我们无须气馁,只要认真实践,总归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希望大家在这七天内,珍惜善缘,努力精进。

同类推荐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 旅途的脚印

    旅途的脚印

    这是“放生堪布”索达吉上师的日记,记录了堪布一年中在俗世修行的心路历程。文中不乏印藏大德的殊胜窍诀,以及上师对世间生活诸多现象的体会和感言,是一部难得的人生开示之作。本文语言精练,耐人寻味,所涉及的内容多与生活相关,将佛法禅机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够在轻松阅读中得到内心的宁静。
  • 伊斯兰文化新论

    伊斯兰文化新论

    本书综合运用文化学、宗教学、社会学、哲学的相关理论,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方法和别具一格的表述语言,将伊斯兰文化放在一个广阔的人类文化大背景之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分析,并且在分析其特点时往往与其他文化如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等做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学术风格。本书在相对意义上构建了伊斯兰文化研究的新框架和新体系,拓展了我国宗教学的领域,丰富了我国宗教学的内涵;同时在伊斯兰经济文化、法文化、伦理文化、教育文化、生态文化、婚姻家庭文化等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热门推荐
  • 末世之全民兑换

    末世之全民兑换

    当末世将一切原有秩序血淋淋地撕碎,当幸存者面临起点相同的“杀戮游戏场”,当残留的人性与善念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磨灭,哪里才是人类正确的方向?苏异置身末世的血肉熔炉,趋利避害上下求索,胆大心细步步惊心,灭杀一切隐患,享尽千百颜色,不为救世,但求自保。不玛丽苏,不卫道士,只有赤裸裸的求生之路。不虐主,不幼稚,只有杀戮中绽放的战士之心。
  • 空间纪史

    空间纪史

    在这一个扭曲的空间里,回到过去,回到未来。神兽归位,恶魔来临,能力者的诞生,异能时空的虫洞...
  • 黑道毒妃

    黑道毒妃

    艾凝儿,21世纪的黑道大小姐。容貌绝美,慵懒腹黑。一身医术,一手毒术。唯一不会的是武。一朝穿越,医术是她招摇伪善,收服人心的武器,毒术是她瑕疵必报,嚣张跋扈的手段。且看不会武的她在这个尚武的世界掀起一番惊涛骇浪,谱写出一曲乱世华章。(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12345

    12345

    邮箱里忽然弹出的提醒,让我愣了一下,像是一场来自间隔5年之久的偶遇。装在皮袄里边的小男孩忽然把皮袄脱了下来,递给我,说:“你穿。”
  • 夜赤雪

    夜赤雪

    夜很深,雪却浅,血淌在上面,一片赤红。两个杀手的命运,谁人在掌控。
  • 琼台春深·双宜传

    琼台春深·双宜传

    “敢问姑娘芳名?”“我叫杨桃,杨桃的杨,杨桃的桃。不许笑话我!小字双宜,是我娘给起的。你呢?”“吴郡,陆子清。”“朕不能拿你的孩子赌上大周!”“你告诉我,什么叫不能拿孩子赌上大周?”她容貌倾城,命格富贵,只求一生一世一双人。他费尽心机,权倾天下,可为江山弃如花美人。二人相遇相知又相爱,究竟是缘还是劫?
  • 七原罪的旅途

    七原罪的旅途

    虚空的尽头是什么?时代的进步却使战火开始不断蔓延,是对是错。诞生于罪恶之中的生命就一定罪恶吗?就一定要承受那本不该属于自己的痛苦与禁锢吗?就没有追求幸福与爱情的权利吗?就一定要永远行走于黑暗阴影之中吗?我行走于无尽的位面与世界之中只为解脱与,,,寻找哪曾经自愿遗忘的记忆与那曾经感受过却又失去的幸福与.......(第一个世界为fatezero)
  • 云青青兮欲雨

    云青青兮欲雨

    禁宫高墙,谁主沉浮?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钟我一生,获你皇位。岂料你负我至深,失去挚爱,孤独一生。若有来世,则为陌路人,不相见。
  • 玄都领袖

    玄都领袖

    身负王朝血脉的天潢贵胄,却从小就是孤儿,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仙门,从此踏入追逐长生的修行路。古老神秘的世界也在他面前徐徐展开,光怪陆离的神仙奇境,具有起死回生的家传古法赋灵神魔道,强大的蛮族,毁天灭地的神族,高高在上的仙庭..........热血与激情在这里演绎,屠玄就此高歌,凌霄九天....
  • 位面大穿越之我是叶良辰

    位面大穿越之我是叶良辰

    叶良辰,一个正直的不良少年,无意中获得了上古大神留下的东西。于是,他开始了穿越在无数位面中。升级的他又来到了仙侠的世界,但是谁能告诉他,为什么那里人都认识他?卧槽,我没抢你老婆,别打我。靠,你闺女是谁啊,表揍我…看他,如何在位面中升华,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