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2400000012

第12章 坦荡时代:往日及其余韵(1)

碧城十二曲阑干

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

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

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

一生长对水精盘

——李商隐:《碧城》三首之一

I上层社会中的性自由

先秦时代,是从上古性关系松弛状态到性规范逐渐确立的转化时期。

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的性规范大致确立于汉代——仅仅是理论上如此,实际上人们常常不加遵守,上层社会尤其如此。

(一)先秦淫风

此所谓淫风,凡烝、报、因(皆为春秋时代合法的异辈收继婚),兄妹相婚、转房以及仲春之会、色情娱神等等,皆不在讨论范围。这一小节所论,侧重于婚外性关系。这种性关系在春秋时代的贵族社会中非常普遍。

婚外性关系与婚前性关系又有不同。考之各主要民族的文明史,通常对婚后的婚外性关系的制约要出现得早些。中国古代情形,大体也是如此。

先秦典籍中提到不少上古之时的风流韵事。如《楚辞·天问》谈到禹的传说:“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此事前面已提到过。又如《吕氏春秋·当务》云“禹有淫湎之意”,也指此事。《天问》又云: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何所从?

是说亥正与有易女行淫,有易之人入而击其床,亥被杀,女则先逃逸了。

这场行淫之事似乎还是兄弟俩一同干的,因为《天问》接着就说“眩弟竝(并)淫,危害厥兄”,谓亥与弟恒一同淫于有易氏之女,致亥被杀。这类风流事例,因在神话与传说之间,故不可视为确切记载。

至春秋时代,考察贵族上层社会婚外性关系已有丰富史料。《春秋》三传之中,以《左传》所记这方面事例最多;《公羊传》与《谷梁传》中虽亦有之,但较简略,且往往亦见于《左传》所载。

《左传》对于婚外性关系有专用之词,谓之“通”。《左传》中用“通”

记载的至少有十六事,先列其中十四事如次:1“共仲通于哀姜”。(闵公二年)

2甘昭公“通于隗氏”。(僖公二十四年)

3“晋赵婴通于赵庄姬”。(成公四年)

4“宣伯通于穆姜”。(成公十六年)

5“齐声孟子通侨如”。(成公十六年)

6“齐庆克通于声孟子”。(成公十七年)

7“栾祁与其老州宾通”。(襄公二十一年)

8齐庄公“通”于棠姜。(襄公二十五年)

9“蔡景侯为太子般娶于楚,通焉”。(襄公三十年)

10“公子朝通于襄夫人宣姜”。(昭公二十年)

11“季姒与饔人檀通”。(昭公二十五年)

12“晋祁胜与邬藏通室”。(昭公二十八年)

13季鲂侯“通”于齐悼公之妻。(哀公八年)

14孔悝之母“通”于浑良夫。(哀公十五年)

以上各例皆指通奸之事。第12事所言“通室”,指相互与对方妻子通奸。此外,亦有不言“通”而实为通奸者,如宣公四年所载斗伯比与子之女生子文事。又如卫灵公夫人南子事,很值得注意,见《左传·定公十四年》:

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太子蒯聩献孟于齐,过宋野,野人歌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太子羞之。

此处宋野人之歌,沈玉成译作白话为:“已经满足了你们的母猪,何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种猪?”后世遂将“夫淫它室”称为“寄”。南子是与宋朝私通,所以她被目为“有淫行”,以致孔子会了她一次,弄出许多麻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次私通竟由丈夫自己为他们安排。后来太子因受了宋野人之歌的羞辱,回来欲杀南子,南子大哭逃走时,卫灵公还“执其手以登台”,救她一命,太子不得不逃亡到宋国去。卫灵公对自己妻子与别人通奸,竟不以为忤,不以为耻,还要帮助她,保护她,由此应可窥见那时贵族对待婚外性关系的态度。

春秋时另一较为著名的私通事件发生在鲁桓公夫人文姜与文姜之兄齐襄公之间。《左传·桓公十八年》述其事(此为《左传》中第十五项用“通”记载之事):

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

鲁桓公到齐国去,文姜同行,申就知道没有好事,所以作了谴责性的警告。桓公得知文姜与齐襄公私通之后,只是责骂(“谪”)她而已,她却向齐襄公告状,齐襄公竟指使人谋杀了桓公——一位来访的邻国国家元首!此后文姜肆无忌惮,六年中五次去与齐襄公相会。对于这些公然的婚外恋活动,《春秋》每次都记载,但作“纯客观报告”之状,如“夏,夫人姜氏如齐师”、“春,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防”之类,并无一语臧否。只有《左传·庄公二年》说了一句“书奸也”。

鲁伯克在《文明之起源》一书中举出许多例证来说明“在古代,淫荡不堪的女子享有高度的荣誉”,他认为这可以用杂交曾在古代长期流行来解释见。以上述南子、文姜之事言之,她们显然还不足以当此。但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淫乱事件——以夏姬为中心的一场国际大风波——则似乎佐证了鲁伯克之说。围绕夏姬发生的一连串淫乱与阴谋,《左传》中有详细记述,这也是《左传》中第十六项以“通”记述的事件: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公曰:吾能改矣。

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泄冶。(宣公九年)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公谓行父曰:征舒似汝。对曰:亦似君。征舒病之。公出,自其廄射而杀之,二子奔楚。(宣公十年)

君臣宣淫,始则各自贴身穿着夏姬的汗衫相戏于朝,后又公开侮辱夏姬之子夏征舒,致使夏征舒愤而“弑君”。于是楚庄王借口夏征舒弑君无道,于次年春率诸侯进军陈国,将夏征舒车裂而死,并接纳了孔宁与仪行父。

伐陈之役,楚庄王俘虏了夏姬,于是楚国君臣为争夺夏姬,又展开新一轮勾心斗角:

庄王欲纳夏姬,申公巫臣曰:不可。君召诸侯,以讨有罪也,今纳夏姬,贪其色也,贪色为淫,淫为大罚,……若兴诸侯以取大罚,非慎之也,君其图之。王乃止。(成公二年)

子反欲取之,巫臣曰:是不祥人也——是夭子蛮,杀御叔,弑灵侯,戮夏南,出孔仪,丧陈国,何不祥如是!人生实难,其有不获死乎?天下多美妇人,何必是?子反乃止。(成公二年)

楚庄王和子反都想收纳夏姬,但都被巫臣的“大言正论”说得息了念。庄王于是将夏姬给连尹襄老为妻。襄老不久死去,其子黑要竟又“烝”于夏姬。这时巫臣的真面目暴露出来,他示意夏姬回娘家郑国,自己就好娶她。二人在郑国会合后,“巫臣聘诸郑,郑伯许之”,巫臣总算正式将夏姬娶到手。不久楚共王即位,巫臣乘为楚执行外交使命之机,带上夏姬和全部家财逃到晋国去了。晋国封巫臣做了邢地的大夫。

又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声子向令尹子木追述,巫臣娶夏姬之事还有别情。声子举了许多“楚虽有材,晋实用之的事例(成语“楚材晋用”即出于此),其一就是“子反与子灵(即巫臣)争夏姬,而雍害其事。子灵奔晋,晋人与之邢以为谋主,扞御北狄,通吴于晋,教吴叛楚,……楚疲于奔命,至今为患”。巫臣为了得到夏姬,不惜叛国,且积极为敌国谋楚,观此则后世吴伟业咏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之说,有由来矣。

从南子、文姜、夏姬以及当时许多其他私通事件来看,春秋时代贵族社会的婚外性关系显然是非常公开而且浪漫的。那么多贵族为夏姬而神魂颠倒,可以推想前述鲁伯克之说或许确实有些道理。而且,夏姬无疑是一个极其迷人的女性。值得注意的是,她的上述浪漫事件都发生在她的中年时期:宣公九年(公元前600年)陈灵公及孔宁、仪行父与她通奸,那时她已死了两个丈夫,而她与第二个丈夫夏御叔所生之子夏征舒已在陈国为卿,设夏征舒此时二十岁,则夏姬至少已四十岁左右;至楚共王即位,巫臣带她逃往晋国,已是十年之后,她已五十岁左右;正是在此十年间,陈灵公、孔宁、仪行父、楚庄王、子反、连尹襄老、黑要、巫臣等人为她闹得不可开交。

进入战国时代,贵族社会在婚外性关系的严谨方面似乎仍无多大改进。举《战国策》中的例子就可见一斑,如齐策三记孟尝君事云:孟尝君舍人有与君夫人相爱者。或以问孟尝君曰:为君舍人而内与夫人相爱,亦甚不义矣,君其杀之。君曰:睹貌而相悦者,人之情也,其措之勿言也。

所谓“相爱”,姚宏注:“爱,犹通也。”虽有人建议杀死这位与孟尝君夫人搞婚外恋的风流门客,孟尝君却持极为开明的态度,认为睹貌相悦是人情之常。由此也可证卫灵公对夫人南子与人私通所持的宽容态度并不孤立。这种态度从宋代以后就渐渐成为完全不可想象的了。孟尝君后来竟还能设法使这一事件转化为对他政治活动的助力。又秦策二中的例子,更为精彩,充满机智幽默: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

太后与魏丑夫的私情显然是朝臣们都知道的,太后也不怕别人议论此事,故遗命令魏丑夫殉葬。庸芮的说辞,雄辩而带调侃,要是放在后世,就是“无人臣礼”,说不定会有性命之虞,但秦宣太后竟能称善从之。

春秋战国时代贵族在婚外性关系方面的浪漫之风,说明那时性规范仍相当松弛。而这许多“光辉榜样”,又不可能不对后世贵族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即使当性规范日趋严谨,乃至礼教大行之后,贵族们仍始终无法忘情于淫乱和风流韵事。

(二)持久的观念与实践

从语义的角度去考察古时对“淫”的理解,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下面是早期典籍中的一些用法:

《尚书·大禹谟》:罔淫于乐。传:淫,过也。

《诗大序》:不淫其色。疏:淫者,过也,过其度量谓之为淫。

《诗小序·雄雉》疏:淫,谓色欲过度。

《礼记·王制》:齐八政以防淫。疏:淫,谓过奢侈(与今“奢侈”

义稍异)。

从这些用法看,“淫”只是“过度”之意(今“淫雨绵绵”、“滥施淫威”等语仍保存此意),即以男女之事言之,也只是指“色欲过度”,并不包含对色欲本身的指斥。这与今人用“淫乱”等词表示的明显贬义大不相同。即使对像夏姬这样后世看来极为“淫荡”的女子,当时巫臣之劝子反勿纳,叔向之母劝叔向勿娶夏姬之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都只说她“不祥”,而无一语抨击其淫荡;巫臣对楚庄王虽说过“淫为大罚”,却并未说淫为大恶——况且巫臣自己后来为了得到夏姬,不惜冒“大罚”之险,而最终“大罚”竟也未曾降于其身。这些都说明那时人们对婚外性关系的态度与现代人迥异。

至少到春秋战国时代,在舆论上还未形成对淫乱(这里是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该词)的道德批判和讨伐。虽然现代常有人引《诗经》某些篇章以证彼时诗人“对统治阶级淫乱的厌恶与批判”,但这恐怕多半是从《诗小序》那里“古为今用”学舌而来。比如《诗小序》序《南山》云:“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又如序《敝笱》云:“敝笱,刺文姜也。齐人恶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然而这只能看做汉儒的观点,并不能代表《诗经》作者的观点,事实上,从上述两诗的原文出发,根本无法推证出刺襄公、刺文姜之类的结论。

从另一角度看,《诗小序》也有其意义,它可以看做淫乱观转趋严厉的一个表征——看待古代历史时的“道德眼镜”已经开始出现了。沿着这条歧路走下去,最终就有了道学家的“万恶淫为首”之说。不过,不要以为道学家的观点——哪怕是在宋明理学大盛之后——真的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统天下”。道学家们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即使在道学观点已经盛行数百年后的明清,远绍先秦余绪的观点仍在在有之。

比如谢肇淛《五杂俎》卷八有云:

古者妇节似不甚重,故其言曰“父一而已,人尽夫也”。……圣人制礼,本乎人情,妇之事夫,视之子之事父、臣之事君,原自有间,即今国家律令严于不孝不忠,而妇再适者无禁焉;淫者,罪止于杖而已,岂非以人情哉?

虽未免于男性中心主义的窠臼,但认为淫非大恶,则去“万恶淫为首”之道学立场远矣。又如清代袁枚,也屡申淫非大恶之意,《子不语》卷十一借一被道学太守访拿杖责后愤而自尽却反得成仙的妓女之口说:惜玉怜香而心不动者,圣也;惜玉怜香而心动者,人也;不知玉不知香者,禽兽也。……淫媟虽非礼,然男女相爱,不过天地生物之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比人间他罪难忏悔也。

在《续子不语》卷十又借谈阴曹事发表议论云:男女帷薄不修,都是昏夜间不明不白之事,故阳间律文载捉奸必捉双,又曰非亲属不得擅捉,正恐黯昧之地,容易诬陷人故也。阎罗王乃尊严正直之神,岂肯伏人床下而窥察人之阴私乎?

同类推荐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
  • 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教师读本

    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教师读本

    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责任重于泰山。
  • 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

    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

    本书从校本教研的视野,结合课程改革论述学校管理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从教育目标、教学常规、课程管理、班级建设、学生的学业评价、教学研等方面,介绍了现代学校管理的动因、建构与走向的发展性理念。本书读者对象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以及教学研究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等。
  •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本书介绍了尖子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内容包括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发挥自身魅力使课堂讲解更精彩、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纠正学生的攀比心理、编排座位不以科学性为标准、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等。
热门推荐
  • 最强美食家

    最强美食家

    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煎炸烹炒煮十里飘香。美食界的吃货赵岩,一觉醒来却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摸样。作为美食家的他,决定让这个世界的美食重回人间。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水煮肉片……每一种食材都会被赵岩发挥到淋漓尽致,每一道新菜都会受到亿万人的追捧。赵岩:这世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 不灭神凰

    不灭神凰

    太古破碎,神凰不灭!识海结晶被毁,在欺凌与嘲讽之中成熟,少年叶寒偶得无面木雕,势必要将自己昔日的荣耀,全部夺回!PS:公布一个书友群:163615751,欢迎加入。
  • 影终剑末

    影终剑末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编写。。。如果有一个机会能够重新打开历史的齿轮,看清楚曾经的过往!是否和自己的认知一模一样?一步步得行走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一生一世又是否能够初心不变。心与剑之末端。
  • 豪门秘宠:金钻BOSS来负责

    豪门秘宠:金钻BOSS来负责

    “你能不碰我么?”“不碰你碰谁?”她,原本下个月就要嫁给心仪六年的男神,却,‘突然’遭遇抢劫,失身。他,顽劣不羁的娱乐之王,不折不扣的金钻BOSS,都说是‘gay'。她对幸福望而却步才嫁给他,无爱无性的婚姻没关系,安宁便可。却嫁了才发现,他是各种让她不得安宁。不得安宁她也忍了,“你不会别的姿势吗?”他酷酷的绷着俊脸,“我要砸到你爱我。”都说水滴石穿,实则假小白兔PK真大灰狼!
  • 奶爸真坏

    奶爸真坏

    凌风意外成为一名奶爸,从此便24小时伺候着这没节操的混小子,没办法,谁叫宝贝儿子身带异能呢!什么?没奶粉钱了?儿子,上透视眼,咱刮彩票去!什么被人欺负?儿子,弄个五毒拍.逼.掌来耍耍!什么?女神被高富帅纠缠?儿子,打扮一下陪老爸去做护花使者!你说你是什么帮什么派的老大?儿子,告诉他你老爸我在道上的名号!!!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老爸耍宝儿子卖萌,从此凌风和宝贝儿子一起纵横都市、问贱江湖!!!
  • 寡人极痞

    寡人极痞

    作为王储,叶耐本来已经做好酒池肉林,然后混吃等灭国觉悟了,不过那天自己唯一的妹妹哭着来找自己的时候,叶耐内心暴躁了。叶耐大怒:“谁欺负你了?”“父皇。”“呃……”“父皇要把我嫁到塞北去。”“行,惹不起咱还躲不起,跟老哥浪迹天涯去。”“好啊好啊……”“……”于是叶耐就真的浪迹天涯了。
  • 野马山寨

    野马山寨

    白鹤先师飞鸽传书到野马山寨,有要事与野马山寨白鹤先师飞鸽传书到野马山寨,有要事与野马山寨寨主梁胜天、吴铁兰商量。野马山寨寨主梁胜天和吴铁兰从江南山寨老家北上京城,与白鹤先师相见,沿途所见尽是蒙古人在中原胡作非为。没想到等他俩赶到芸古庙时,白鹤先师已遇害,一个巨大的疑团从这里开始展开……
  • 感悟友情——知己难遇的86个情感追忆

    感悟友情——知己难遇的86个情感追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这是鲁迅赠给瞿秋白之辞。在艰难困苦之中,有一个充分理解自己,与自己患难相扶的真朋友,实乃不易。友情是朋友心中的一份真诚,是朋友之间的一份信任,是朋友眼中的一丝鼓励。如果友谊如船,那么书中最感人的友情故事和心灵小语则是友情的双桨,只有用心体味,才能使它们和谐的摇荡,才能推开层层波浪载着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 百变公主vs邪魅少爷

    百变公主vs邪魅少爷

    多重身份,百般变化的她们,高贵优雅,邪魅妖孽的他们,因对方而双双沉迷。第三者的介入,因为某种不得已的威胁,被迫忍痛分离,梦境破碎的女孩们,悲伤离去,殊不知,这一别,可能永不再见。当真相浮出水面,女孩们慌张赶回,不料,她们还是把自己最爱的人弄丢了,不见了,她们悲痛欲绝。看着眼前这所谓的凶手,却下不了手,狠下心来断绝关系,毅然转身去寻找心中最重要的他,“此生,唯你不变!”
  • 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从语言的突破、做对事的方法、办成事的方法等方面,生动而具体地阐释了卡耐基的成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