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3100000034

第34章 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的比较:以温州、苏州和泉州为例(1)

本章选择了我国三个区域——温州、苏州和泉州,对三个区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进行比较。温州采取了本土企业主导下的“走出去”外向国际化模式,苏州选择了政府主导下的“引进来”内向国际化模式,而泉州选择了政府与企业主导下的内外向结合的国际化模式。三种模式的形成与演变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三种模式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但现阶段都面临发展困境,因而也都正面临模式变革和演进的问题。

一、三地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及成因

(一)温州企业:“走出去”外向国际化模式

温州采取了“走出去”外向国际化模式。基本特征是,企业以本土为中心向外扩展,采取对外贸易和境外投资等国际化经营方式。该模式的形成还得从温州改革开放初期开始考察。改革开放以后,温州率先进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并形成了世人瞩目的“温州模式”,由此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商品与市场结构,也足见当时温州产品已经拥有价廉物美的竞争力。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热潮兴起,使得原本具有很强的商业意识的温州人走向世界各地。海外温州人起初主要经营餐饮业,经过原始积累后,很快开展经营商业贸易:组织温州故乡货源输出国外。温州轻工产业的“小商品”特色正好与国外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所以,在对外贸易初期,海外温州人带来的大量订单起到了关键作用,它大大地带动本土企业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经验和知识的不断积累,温州民营企业自身也开始寻求新的企业国际化道路,从出口贸易转向多种方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合作,民营企业“走出去”走在全国前列。但另一方面,虽然早在1984年,温州就被列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享受国家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但温州引进外资一直收效不大,从而使内向国际化“引进来”显得相对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利用外资的各项指标都不及浙江省平均水平。引进外资成为温州经济的“短腿”,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温州企业选择“走出去”外向国际化模式,基于三个主要因素。一是区位条件因素。温州地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山区,远离大中型工业城市和全国性市场,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较高;温州丘陵山地面积比重较大,人均耕地只有半亩左右,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工业化的发展进度,在其总人口中,非农人口比重相对较低,约占18.15%。由于温州地少人多,土瘠田薄,温州人从明清时期就开始到外地经营,有的还出海渡洋,到外国去创业。二是社会网络因素。由全国在外温州人和海外温州人编织了一张庞大的社会网络,使温州企业自主选择“走出去”外向国际化模式。2002年温州市统计局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全国64个城市(都建有温州商会)的温州人主要从事商贸活动,从事贸易的人数102万,占在外人数的66.2%,全年经营额为2400亿元,其中经营温州产品的营业额达830亿元,占1/3左右(高顺岳,2002)。20世纪80年代海外温州人开始从事贸易活动,在国际社会逐渐发展出自身独特的社会资本,形成了“海外温商网”,能够帮助本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三是资本因素。温州民间资本充裕,工业化初期对外来资本的依赖性很低。温州民间资本2002年达到1500多亿元的规模,企业并不缺乏资金,成为“挤出”外资的因素之一。根据一项调查,温州大多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企业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2001年温州中小企业的总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银行(信用社)贷款和其他负债(主要指民间信贷)的比例约为6∶2.4∶1.6(程蕾,2002)。在创业初期,民间信贷的比重会更高。而温州现有的16多万家民营企业中,大部分企业的初始资金几乎都来自民间借贷。温州的正泰、德力西、人民、天正、康奈、奥康、红蜻蜓等这些如今上规模、上档次的知名企业,在创业初期都是靠自筹和民间借贷资金发展起来的。对一些上规模、上档次的大企业来说,融资渠道较多,银行会主动上门给予贷款支持,而一些中小企业则仍然依赖于民间借贷。

(二)苏州企业:“引进来”内向国际化模式

苏州选择了“引进来”内向国际化模式。基本特征是,企业以本土为中心吸引外来资金,主要采取引进外资等国际化经营方式。该模式的形成也得从苏州改革开放初期开始考察。早在1984年,苏州也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享受国家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但当时盛行的是“苏南模式”,具有“以乡镇企业为主体、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基本特征。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乡镇企业的本身问题及其竞争力的急剧下降,苏州开始调整发展战略,扩大对外开放。1990年前后,苏州利用其与上海毗邻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上海,实现外向型经济和错位发展战略。苏州借浦东大开发的东风,不失时机地提出“借助上海、错位竞争、走向世界”的经济国际化战略,带动外资大量涌进。90年代末,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推行,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长三角地区转移,苏州再次抓住机遇,积极吸引台湾的IT产业资本,发展出口加工业,从而推动了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全面发展。苏州引进外资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并形成显着的外资集聚效应,出口加工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同时,苏州投资环境也日益完善,被海内外客商称为“投资天堂”,苏州工业园区的亲商意识已经浸润到江苏的各个开发区,甚至是全国。苏州形成了典型的“引进来”内向国际化模式。但另一方面,苏州经济增长对外资的依赖度过大、单一性的产业结构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本土民营企业遭到挤压和被边缘化等问题。

苏州企业选择“引进来”内向国际化模式,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区位因素。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毗邻上海、无锡和常州等发达的大中型工业城市和市场,水陆交通便利,虽人多地少,但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为目前苏州制造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苏州其区位优势,被海内外客商称为“投资天堂”,如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全球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之一,日本《产经新闻》的投资动向调查显示,苏州成为日本企业生产基地外迁的首选。

二是制度因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苏州,执行的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乡村企业为主,市场调节为主”的“三为主”的“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初期形成的强势政府的传统,使得地方政府具有主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意识,并有能力开展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三是要素条件。苏州的内在资本远不像温州那样丰裕,乡镇企业兴旺时政府是惟一的出资主体。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苏南经济增长乏力,政府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招商引资成了许多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另一方面,苏州教育体系发达,专业人力资本丰裕,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资本纷纷选择苏州作为国际制造业生产基地。

(三)泉州企业:内外向结合的国际化模式

泉州企业选择了内外向结合的国际化模式。基本特征是,通过招商引资嫁接乡镇企业和创办三资企业,三资企业与本土企业成为相互配套企业,主要采取引进外资和对外贸易等国际化经营方式。改革开放初期,泉州凭借赋予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依托侨乡优势,从“三来一补”起步,通过招商引资嫁接乡镇企业和创办三资企业。工业化初期的启动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经商和农业生产平时积累所得。二是侨资侨汇。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海外侨胞对祖国内地政策不甚了解,不敢以海外客商名义回乡投资,往往采用委托内地亲友或汇款支持内地家人投资办企业。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泉州的侨资侨汇基本上占到全国的10%。三是海外华侨捐赠(谢立新,2004)。三资企业对泉州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已成为泉州工业经济主力军。2004年泉州“三资企业”仍然保持较快发展速度,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共有190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919.78亿元,比上年现价增长36.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5.4%,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8%,成为推动泉州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力军。引进外资带动泉州本土民营企业发展,三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开展合作,成为相互配套企业。长期以来,泉州工业都是以传统产业为主要力量,纺织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饮料、机械制造和工艺制品五大传统产业撑起全市工业经济过半江山(2004年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5%)。2004年,泉州规模以上工业五大传统产业生产企业达到了2911家,年产值达1037.44亿元,其中,投资该五大传统产业的企业中,“三资”企业达1463家,年产值655.75亿元,分别占50.25%和63.21%,而本土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分别占49.75%和37.79%。以上说明,泉州“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五大传统产业中都占据一定的地位,而且发展相对较为平衡,从而也说明两类企业的融合和配套比较到位。国际市场一直是泉州产品的主要市场,2004年全市有出口业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215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4.9%,年出口交货值达553.81亿元,占全市销售产值的34.4%,其中,纯出口的企业有1388家,主要以出口纺织、服装、鞋、建筑建材和工艺制品为主。

泉州选择了内外向结合的国际化模式,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区位因素。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属于闽南三角地区,承接不了大中城市外资的辐射(区别于苏州),决定了泉州不可能走苏州的国际化模式,由于国际化的路径依赖,也不可能走温州的民营企业主导下的国际化道路。

可以说,泉州走的是一条“中间路线”。二是独特的侨乡因素。泉州拥有近1600万泉州籍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和泉州籍台胞,又临近港澳,一些泉州籍港澳同胞及菲律宾、新加坡等地华侨先后回乡投资,创办三资企业,走上一条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共同推进国际化道路,既区别于温州通过私营企业自身发展推动国际化,也区别于苏州主要靠三资企业推动国际化的发展。

二、三地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比较

三地企业采取不同的国际化经营模式,在国际化经营内容上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节主要对国际化经营主体、营销网络、过程模式、国际化方式、产业选择和国际化程度进行比较。

(一)经营主体比较

温州企业国际化经营主体是民营企业。温州素有“民营之都”之称,民营经济发达,民营企业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很高,1999-2005年民营企业工业产值分别占93.4%、93.2%、92.6%、92.5%、91.8%、91.4%、89%(温州统计年鉴,2000-2006年)。无论是对外贸易、吸引外资还是境外投资等国际化活动,温州民营企业都是主力军。2005年温州民营企业出口37.9亿美元,同比增长48.4%,占总值61.3%;国有企业出口12.62亿美元,增长12.9%,占总值20.4%;三资企业出口11.31亿美元,增长25.1%,占总值18.29%。民营企业出口能力是国有或三资企业的3倍多,出口实绩是五年前的11.7倍。2005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24家,其中民营企业对接外资145家,占全市外商投资企业的2/3,“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初具特色,“以外引外”成为集约用地招商引资的重要形式。2005年新批设立境外机构107家,同比增长44.6%,其中境外商城3家,境外机构带动商品出口6亿美元。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方兴未艾,哈杉鞋业在尼日利亚增加投资生产线,鑫尔泰、博朗、伊斯利、金鱼王鞋业分别在俄罗斯远东及加里宁格勒投资建厂,被列入浙江省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跨境加工贸易的重点,促进了境外同业产地多元化战略。奥康、法派、康奈、德力西等知名企业通过海外收购兼并、境外贴牌生产、境外开设专卖店、境外注册品牌和回购商标等方式,扩大品牌宣传,提高自主品牌的海外市场占有率,为温州市实施品牌战略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州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体是外资企业。2005年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为6580亿元,占69.61%。苏州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三外”发展战略,乡镇企业大多对接外资,同时外商投资企业迅速发展。90年代初开始,苏州相继利用浦东开发和台湾IT产业资本转移的机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了出口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

同类推荐
  • 销售易犯的88个错误

    销售易犯的88个错误

    要想获得销售的成功,就得像成功的销售人员那样思考,像成功的销售人员那样行动。那么,成功的销售人员是如何思考,是怎样行动的呢?失败的销售人员在思想和行动上又存在哪些错误,犯了哪些禁忌呢?这也正是本书与各位读者一起分享的销售制胜秘诀,以及规避禁忌之法。
  •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制度与规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一个可以传承下去的企业,绝对少不了制度。无视或者经常破坏企业制定的制度和管理规则,就会被别有用心的员工、竞争对手、客户牵着鼻子走,企业就会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企业有了制度,就有了公平,就意味着效率。而效率,则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永葆生命力的良药。所以,做为管理者,要改变通常惯用的“人治”,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通过正确的奖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 管理员工的22条天规

    管理员工的22条天规

    本书介绍了22条管理员工的天规,包括:一定要树立制度高于一切的管理思想、一碗水端平是管理者应常念的管理要诀、顺畅的沟通可以避免管理的滞碍等。
  • 领导力提升与开发

    领导力提升与开发

    从领导力的内涵和起源入手,以东西方理论互相借鉴、中外思想互相参照的方式,分析如何提升领导力:提升领导力应注重行为、态度和风格;提升领导力应考虑权变和情境;提升领导力应把握好权力与政治的运用;提升领导力应注重激励和沟通;提升领导力要善于变革和创新。同时,提出通过领导胜任力模型、领导者的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力开发技术与实施等方面进行领导力的开发。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领导力即获得追随者的能力,表现为“跟我来”、“看我的”、“一起干”。制约领导力提升与开发的因素主要有:道德失范;权力滥用;决策失误;用人失察;协调失衡;思维僵化;心理障碍;言行失体;眼界限制。
  • 酒店电子商务

    酒店电子商务

    本书分基础与应用篇和实操篇两大部分,内容包括酒店电子商务与管理信息化、应用于酒店管理中的计算机网络、酒店CRM管理与应用、酒店网络营销、酒店前厅、客房信息化、酒店餐饮信息化等七章。
热门推荐
  • 玛其克启示录

    玛其克启示录

    描述一个全新职业-均衡法师的成长历程,并在其中穿插一些有趣和值得思考的故事和议论,所谓启示录并不是因为它听起来更加的动听,是有着深层次的含义.多的不说了,从文字中慢慢体会好了.
  • 问心证道

    问心证道

    何谓修真?真,乃本真,本心也。善,真也;恶,真也;率性而为,亦真也。天地善恶,自然之道。无所谓正,无所谓邪。修身四万八千六百八十一法,门门可修真。修善者心魔横生,修恶者荆棘遍地,率性而为者难成大道。修真,你做好准备了吗?且看一个废丹田人的修真史。
  • 日常生活宜忌全集

    日常生活宜忌全集

    本书从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入手,分别对进食、饮水、烹饪、儿童、孕妇、老人、美容、锻炼身体、睡觉、习惯、穿戴、存放物品及其他日常细节应该注意的宜忌做了全面而详尽的阐述。例如,进食宜忌有:日常进食宜忌,春夏秋冬进食宜忌,常见疾病进食宜忌;饮料宜忌有:不宜用饮酒保暖,男士宜喝牛奶,女士宜饮豆浆;烹饪宜忌有:吃茄子不宜去皮,蔬菜不宜用冷水长时间浸泡,生熟食品宜分开;儿童宜忌有:婴儿头垢不宜久留,不宜高抛婴儿逗乐,儿童不宜常吃洋快餐等等,可谓面面俱到,细致入微。
  • 季落凉川

    季落凉川

    她是温暖如同夜晚投在湖面的.暖黄色的街灯灯光,却总是与人有着距离。在那些无人能懂的孤寂的中,她亲手将人带到了阳光之下,却似乎没有人能走进她的世界······那个曾温暖过她的世界的少年,在她不能触及的远方。但就如同那一年的温凉流川旁,你是我身边唯一的风景······
  • 续城之半生浮图

    续城之半生浮图

    不曾想,有一个人会以横冲直撞之势破入生命。与他争锋相对横眉怒骂,与他一同经历险难,他轻抱着我说:你是个好女孩。但转身他就指着我的鼻子冷扬了语调骂:“小九,你没有心。”如果无心,我不会觉得痛;如果无心,我不会停留原地。嘴角是苦涩的笑,但我只是深深凝看着他,没有说一句话。许久之后,才知陆续爱我。人生的两岸,一个抚我入眠,一个将我唤醒。光阴的两岸,却终究无法以一苇渡杭,我知你心意。曾想与你相忘于江湖,以沧桑为饮,年华果腹,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悄然转身,然后,离去。但到底没敌过那强大的命运,把我与你绑在了一起。只是,当多年以后,陆续,你是否还会如最初那般待我?
  • 御品糖心

    御品糖心

    玫瑰酥、栗粉糕、梅花香饼、杏仁核桃露……这些花样百出的甜点对于唐蜜而言,简直太熟悉不过了。因为她本是个在街边叫卖花糕甜点的小贩,从小跟在酷爱研究美食的父母身边,精通百样美食!本来她应该在民间过着平凡百姓的日子,却不料半路被掳劫,进了乐府入了皇宫。在这个深不可测、百花斗艳的皇宫里,只会做点美味的她哪有什么竞争力?于是,冤枉入狱、历蛇之险、被推下水,遭黑手伏击……她都不幸地撞上了。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尤其是当她遇上了带着“拖油瓶”的扑克脸“黄酥酥”后,这也许是另一种幸福……
  • 太古战神记

    太古战神记

    本是平凡武者的秦天却拥有一颗充满热血的心,家族之弃,退婚之辱,他定要一一回报。他要开启一番热血征歌,成为世间的主宰。苍生之下,是为平凡,苍生之上,是为主宰。
  • 最强豪门千金

    最强豪门千金

    前一生,她是平淡无奇的优等生,从小到大一路获奖,保送名校;她也是黑道大家族天目组的大小姐,表面娇蛮任性,却黑白通吃无人不服……这一世,她重生豪门,衣来伸手,饭来张……哎?咬到了什么?“松口,再不松口,我就把你吃个骨头都不剩!”“喂!这是你高冷少爷说的话嘛?!”
  • 腹黑郡主:王爷你宠坏了我

    腹黑郡主:王爷你宠坏了我

    “重大,世界特工夏虞熙离奇失踪!”世界特工夏虞熙摇身一变为夏虞国郡主,别人视她为痴呆者,天天遭人白眼。总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怎么受得了?打皇帝,欺妃子,踹小三,她哪样做不出来?吼吼吼某王爷:你一直盯着我干嘛?某女:你咋长得这么好看捏?某王爷:难道你喜欢我是因为我的样子?某女一愣,笑道:对啊,你咋知道?某王爷“哼”了一声,起身就走,只留下在原地大喊你快回来的某女。
  • 励志生存

    励志生存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