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3200000004

第4章 北宋的建立与宋初政治(2)

周世宗所以没有渡过长江继续南征,一方面由于连续两年多的军事行动,军队需要休整,而长江天堑,也需作必要的渡江准备;另一方面与北方的辽朝乘机骚扰边境,牵制了后周军队的南进也有一定关系。据《旧五代史·世宗五》载:“(显德五年四月)甲戌,澶州节度使张永德,准诏赴北边,以契丹犯境故也。”《辽史·萧思温传》也说:“初,周人攻扬州,上遣思温蹑其后,惮暑不敢进,拔缘边数城而还。”显德五年六月,辽南京留守萧思温“请益兵,乞驾幸燕”,就明显地怀有再次南下的意图。这些都极大地牵制了后周对南方的军事行动。

为解除南征的后顾之忧,周世宗在取得江左之地以后,不得不回头发动对辽的战争。当时的辽朝正在被称为“睡王”的穆宗(951-969在位)统治下。此人纵酒好杀,经常连饮十余天乃至一个月,醉后不理朝政,乱杀人,所以内部矛盾十分尖锐。故周世宗以为,这是出兵攻打辽朝的好机会。显德六年(959)三月,世宗亲率大军北伐辽朝,军队纪律严明,所过城邑,辽汉族守将纷纷投降。出兵仅四十二天,就收复了瀛(河北河间)、莫(河北任丘)两州,这是燕云十六州最南端的两个州。同时收复了瓦桥关(在河北雄县北)、益津关(在河北霸县北)、淤口关(在河北霸县东)三关之地。五月初二日,世宗大宴诸将,想继续北伐,但诸将以为不可,且世宗的健康状况又突然恶化,才不得不停止前进。据《资治通鉴》卷二九四载:“(显德六年五月)丙午,宴诸将于行宫,议取幽州。诸将以为:‘陛下离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虏骑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入。’上不悦。是日,趣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先发,据固安……是日,上不豫而止。”后周军队在班师途中,又攻下了被辽朝占领的易州(河北易县,但非十六州之地),并在三关险要处构筑防御工事,以巩固北部边境。

后周的回师是由于周世宗得病,但是如果他不得病,继续北伐辽朝,是否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地呢?对此恐怕不能乐观。首先,人们可以从早年后周与辽、北汉的战争中看到一些迹象。显德元年(954),后周虽然取得高平之战的胜利,但北汉军队只是把军队收缩到太原附近,实力并未受损。在久攻太原不下、士卒十分疲劳的情况下,后周大将史超所率军队又在石岭关(在山西阳曲县东北)被战败,“人情震恐”,周世宗才决定撤兵。当时有人告诉周世宗:“进军易,退军难。”果然,当周军南归时,北汉军队便乘机追击,招致后周军队的大溃败,“刍粮数十万在(晋阳)城下悉焚弃之。军中讹言相惊,或相剽掠。军须失亡不可胜计。所得北汉州县,政周所置刺史等皆弃城走”。由此可见,后周与北汉的高平之战,虽言取得胜利,实际上形同失败。

其次,辽军比北汉军队要强大得多,后周军队这次虽然夺取了辽的三关、三州之地,但辽军主力没有受到大的损失,辽军当时已集中于幽州之北,后周军队如果继续进兵,胜负如何,实难逆料。由此可知,要灭亡辽朝,夺取燕云十六州之地,若单靠中原地区的人力、财力,尚不能及。

鉴于后周的经验和教训,北宋开国之初,大臣们几乎一致认为,必须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统一方针。当时十国的形势是这样的:北方太原地区有刘继元的北汉,南方有湖北荆州、公安一带高继冲的南平(原属荆南),湖南地区有周保权的割据政权(原属楚),两广地区有刘的南汉,四川地区有孟昶的后蜀,长江以南有李煜的江南国(南唐),福建漳、泉地区有陈洪进的割据政权(原属闽),两浙地区有钱俶的吴越。建隆元年八月,太祖向张永德密访攻打北汉之策,张永德说:“太原兵少而悍,加以契丹为援,未易取也。臣以每岁多设游兵,扰其农事,仍发间使以谍契丹,绝其援,然后可下也。”但是太祖心中仍有疑虑。当年冬天,在一个大雪天的夜晚,太祖突然造访赵普家,言明来意道:“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赵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所向。”太祖道:“吾欲收太原。”赵普思考了好一阵子,然后说:“非臣所知也。”太祖问其故。

赵普解释道:“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边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彼弹丸黑子之地,将何所逃!”至此,太祖才不得不表示道:“吾意正尔,故试卿尔。”于是开始了南征的战争。在江南未平的开宝二年(969),太祖又想打北汉,他问宰相魏仁浦道:“朕欲亲征太原,如何?”魏仁浦的回答是:“欲速不达,惟陛下慎之。”

由此可见,北宋为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决定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方针,是经过太祖君臣深思熟虑的。具体做法是:对北方采取守势,先将兵力集中在消灭南方七个割据政权上,对它们则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

太祖不仅自己执行这一方针,而且也对其弟赵光义讲述了这一方针,他说:“中国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帑藏空虚。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即国用富饶矣。河东与契丹接境,若取之,则契丹之患,我当之也。姑存之以为我屏翰,俟我富实,则取之。”

按照这种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宋军于乾德元年(963)正月首先从长江中游的荆湖入手,借道荆南,出兵湖南,用春秋“假途灭虢”(晋向虞国借道灭虢,返回时顺带灭虞)的办法,先灭掉了高继冲的荆南,再平定了周保权统治下的湖南,从而割断了后蜀与南汉的联系。乾德二年(964)十一月,命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等率步骑六万攻蜀,次年正月,宋军破成都,后蜀亡,蜀主孟昶出降。开宝三年(970)九月,以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潘美为统帅,出兵征南汉,历时五月,又灭了南汉,南汉主刘归降。开宝七年十月,北宋以宣徽南院使曹彬为统帅,率兵十万,自荆南出兵伐江南国,并命吴越国军队由浙西往北进攻加以配合。十二月,宋军渡过长江,包围金陵,江南国军队虽凭藉其坚固的城防进行了激烈抵抗,但是“自春徂冬,居民樵采路绝,兵又数败”,开宝八年十一月底,国主李煜终于被迫出降。

到次年三月太祖死时,南方割据政权只存下了统治福建漳、泉地区的陈洪进和统治两浙地区的吴越国。

由于吴越国对北宋一直以来卑辞厚礼,并积极配合北宋攻打江南国,加之国力弱小,早晚都是北宋的囊中之物,所以太祖对它尚有保存一时之意。

史载开宝九年(976)三月,吴越国国王钱俶自汴京奉朝请返国,临行时,太祖《长编》卷一六,开宝八年十一月丙戌条。

送给他一个黄包袱,并嘱咐道:“途中宜密观。”待钱俶打开包袱一看,“则皆群臣乞留俶章疏也”,直让钱俶惊出一身冷汗。太平兴国三年(978)四月,漳、泉统治者陈洪进在北宋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被迫纳土称臣,向北宋投降。

钱俶于当年三月赴汴京入觐太宗,“尽辇其府实而行”,“意求反国,故厚其贡奉以悦朝廷”。可是这次太宗却迟迟不让他回去。正当这时,钱俶得知陈洪进已经归降,知道大势已去,也不得不纳土称臣。至此,南方基本统一。

吴越归降后的第二年正月,宋太宗率军大举攻打北汉。三月,北宋军队在白马岭大败辽朝数万援军,使北汉失去了辽的支持。四月下旬,宋军进围太原城。由于北汉军队的死守,宋军伤亡十分惨重。但是北汉毕竟是一个小国,经过多日战争已是粮尽援绝,无法支持。五月初六日,北汉主刘继元被迫出降,大将杨业也随着投降,太宗下令毁太原城。至此,北宋消灭了十国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事业。

由于北宋军队在白马岭之战中打败了辽军,太宗便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北汉军队投降后只过了半个月,即五月二十二日,就不顾军队疲劳和将领们的劝阻,率军从太原出发,向东攻打幽州(北京)。宋军开始时进军顺利,所经之处,辽朝守将纷纷投降。六月二十日,宋军进抵幽州城外,在太宗的亲自督促下,宋军反复攻城,可是经过十五天的激烈战斗,城终不能下,士兵更加疲惫,粮食供应也发生困难。对于宋军的进攻,辽军采取了诱敌深入、以逸待劳、集中兵力围歼的作战方针,准备将宋军诱至幽州城下以后,聚而歼之。果然,到七月初,辽军见反攻时机已经成熟,展开了大规模的围歼战。辽朝名将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率领骑兵,从小路包抄宋军,宋军仓促应战。七月初六日,双方在高梁河(在北京西直门外)发生大战,宋军全线溃败,太宗的亲兵和马匹也逃散,“凡行在服御宝器,从人宫嫔尽陷没”。在混乱中,他只得坐上驴车逃命。辽军追来,太宗大腿上中了两箭,据说十八年以后,他就因这次的箭疮复发而死。

宋军所以遭到高梁河之败,除了太宗急于求成,不顾军力疲惫,盲目进兵以外,也与北宋在进军途中没有做好对北方人民的宣传工作,得不到当地人民的支持有关。因为幽燕之失,已有四十年之久,当地多数居民对中原王朝已经失去了感情,所以对于北宋军队的收复行动,不仅不予支持,反而认为是一种侵略。据《辽史·耶律学古传》载,当辽军从燕京城内展开反击时,“(守将)学古开门列城,四面鸣鼓,居民大呼,声震天地,旋有高梁河之捷”。

说明在统一战争中虽然主要依靠军事力量,但做好沦陷区百姓的宣传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也十分重要。

宋太宗在这次北伐战争中,尽管灭亡了北汉,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目的仍然没有达到,整个北宋不能真正实现全国性的统一。近有学者以为,收复燕云并未列入宋太祖先南后北的战略考虑,这是一个误解。开宝九年(976)二月,群臣一再奉表上请,要给太祖加尊号曰“一统太平”,但太祖以“汾晋未平,燕蓟未复,不欲称一统。诏答不允”。可见收复燕云原在太祖统一全国的计划之中。虽然太祖兄弟没有完全统一全国,但结束了自黄河流域到两广以及川蜀地区从安史之乱以来,延续了三百余年分裂割据的局面,意义还是十分重大。

总之,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是经过后周君臣慎重讨论而制订,并得到周世宗的顺利执行,它完全符合中原王朝和南北各方力量对比的实际状况。

北宋建立后,太祖兄弟及其大臣继承了这一方针,因而取得一系列统一战争的胜利。可是,从南宋的吕祖谦、陆游直到清人王夫之、全祖望等人,皆以为北宋改变了周世宗的统一方针,如果一开始不是南征,而是北伐,先消灭北汉,进而打败辽朝,这样收复燕云十六州就要容易得多,不会给北宋留下那么多的后患。这种看法缺乏对当时形势的正确判断,只是一厢情愿而已,故并不可取。

第二节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初年,太祖君臣在从事统一战争的同时,为了防止宋朝成为继后周以后又一个短命的朝代,吸取了历史上特别是唐末、五代时期发生的各种改朝换代的历史教训,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到军事,逐步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其核心和要害,正如太宗在其即位诏书中郑重告诫群臣的:“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这一“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治国方略,得到了自太宗以后历朝统治者的切实遵行,从而对当代和后世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谨将北宋太祖、太宗两朝及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相关措施,一并论述于后。

一、在中央,分散宰相事权

宰相权大位重,常常与君主发生矛盾,宰相一旦权倾朝野,皇位就会受到威胁,这在历史上可谓屡见不鲜。为此,皇权经常要压制相权,以免其势力坐大。但是宰相权力削减后,又会使他们无所作为,影响行政效率,这当然也不是君主所希望看到的。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北宋统治者采取了分散宰相事权的措施,但整个宰执集团的权力却并未因此而削弱。

宋初,原后周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虽皆留任,但君臣之间免不了相互猜疑,故三人多次上表求退,或“相继卧疾”。据邵博《闻见后录》卷一载:艺祖即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同类推荐
  • 斯道绵绵

    斯道绵绵

    荒漠草原,几不逢人,风餐露宿,饱经艰辛的旅蒙商与愚忠朝廷却刚直不阿、勤勉为民的戴彰勋,加上抗垦造反、转战千里的陶克陶胡竟然和这古城搅在了一起。最终,谁是胜者?旅蒙商?戴彰勋?陶克陶胡?——著者
  •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的中国、朝鲜、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亚等地及日本本土建立了大批战俘劳工集中营。每个集中营都能写一部长长的日军残害战俘劳工的罪恶史,每个战俘劳工都能写一本厚厚的战俘生涯的苦难史。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调查取证,以揭秘的形式,把日军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的集中营中全体战俘劳工的苦难生活及斗争经历介绍给读者。让世人知道,亚洲有“奥斯维辛”,中国有“奥斯维辛”,正视历史,勿忘国耻。
  • 李黑

    李黑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漫步西关,风流少年征伐前尘,激起刀兵水煮江山,社稷宏图李黑一介布衣臣民,如何在即将没落的文明中再造不世传奇,如何抵抗来自位面界的入侵...........................(看过的好朋友别急着走,收藏一下呗,书架撑下几千本书不成问题)
  • 清史通俗演义

    清史通俗演义

    本书是以史实为主线,叙述了清朝的如何兴起与如何衰亡的全过程。
  • 跨世神医

    跨世神医

    他是古代首席中医大师的弟子,他敢质问天意的安排,为了复仇而违背命运来到了现代,看他如何续写中医的辉煌。
热门推荐
  • 元始圣帝

    元始圣帝

    他,三年前修为停滞,成为世人笑柄。他,三年后王者归来,强势踏入华灵。一道神秘的元始紫气,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极度强悍的精神力,使他成为高贵的脉术宗师。一脉横生动九州,元始仙经摄天下。世人皆言元道;殊不知元始方为极终。
  • 欲莲

    欲莲

    道宫纪年两千八百九十七年,道宫皇室式微,与雷霆雨夜被灭满门,道宫大帝血脉被屠戮殆尽,天下大震,野心勃勃之辈,纷纷自立为王,杀戮,算计,血雨霏霏,天下不复平静.大陆蛮荒角落,古林带着一只只会吐泡泡的本命灵兽,一头闯进风云际会的洪流之中......
  • 至高一脉

    至高一脉

    陈默无意之中开启自己体内的血脉,从此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神秘组织的出现,他的身份之谜也逐步的揭晓,当真相来临之际,陈默发现。。。
  • Destiny之风雨人生变幻

    Destiny之风雨人生变幻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那女坏蛋是怎样蜕变的呢?
  • 恶魔校草爱上笨丫头

    恶魔校草爱上笨丫头

    “恶魔,滚开!”,“我滚开了,你别想我哦~”,没一会儿,恶魔又回来了“喂,不是叫你滚吗?”“我想你了,就滚回来了!!”笨丫头与恶魔校草又能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 鹿晗:那时我们都还年少

    鹿晗:那时我们都还年少

    主角:鹿晗,林琳┃配角:EXO成员(包括张艺兴,吴亦凡,黄子韬,吴世勋,金钟仁等及其他原创人物┃其它:温暖,梦想,正能量【喷子绕道】
  • 大学武术实用教材

    大学武术实用教材

    武术又称国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颗明珠,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孕育于古老的中华文明之中,寓含着深奥的哲理,集意识与肢体运动于一体,有健身医疗、防身御敌、娱乐欣赏、练意养性之功效,老幼病健人人适宜,斗室之地即可练习。故此,不仅见爱于华夏大地,且广泛传播于异域海外。
  • 快穿之混穿

    快穿之混穿

    三个类人妖一边死一边做任务本文略跑题,不善躺坑着勿入
  • 天道无情魔道苍茫:邪仙

    天道无情魔道苍茫:邪仙

    天道无情,魔道苍茫!修仙之术就是逆天之术!一个穿越到修真世界的人,只走自己的道路。恩人,十倍还之;仇人,百倍报知!爱恨分明!在修真界活出一个痛快!
  • 雅典学院之风的羁绊

    雅典学院之风的羁绊

    [花雨授权]老天,你是偏要和我作对是不是?\r你干嘛偏偏要给我找麻烦!\r给我送来一个情报贩子还不够,\r还要再丢来一个克星!\r我怎么会这么走运!\r什么,什么,竟然还说自己不想被绑住?\r那你还来招惹人家干嘛,\r明明就是在骗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