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3200000005

第5章 北宋的建立与宋初政治(3)

五代以前,宰臣朝见皇帝可以赐座,但到北宋时这个制度已被废除,其中过程是否如邵博所言这么简单,虽然尚可质疑,但范质等人因为心存形迹,在向太祖奏事时已不敢坐,却是事实。乾德二年(964)正月,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皆被罢去相位,同时擢原心腹幕僚赵普为宰相。但当时的北宋,对内要进行政权建设,对外要进行统一战争,宰相事务之丛脞不难想见。为此在赵普独相三个月后,太祖以枢密直学士薛居正、兵部侍郎吕余庆并本官参知政事,掌副宰相之职,以协助赵普行政。不过此时太祖对赵普尚信任有加,故“仍令(参知政事)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殿廷别设砖位,敕尾着衔降宰相,月俸杂给半之,未欲与普齐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普贪赃枉法的事件不断发生,使太祖逐渐对他产生了看法。特别是赵普任相日久,自恃宠信,变得专横起来,为政往往不按常规办事,“堂帖之行,与诏敕无异”,这不仅遭到同僚非议,也为太祖所不满。在这种情况下,太祖才于开宝六年(973)四月,“始诏参知政事与普更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参知政事正式开始参与机务。不久,因为曾受赵普迫害而遭贬逐的雷德骧之子有邻,“击登闻鼓,诉中书不法事”。太祖闻之大怒,遂于当年八月罢去赵普相位,让他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并分别除授薛居正、沈义伦为宰相。到太宗至道元年(995),“诏宰相与参政轮班知印,同升政事堂。押敕齐衔,行则并马”。

至此,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名实皆符,牵制并分去了宰相的部分行政权。

枢密使始设于唐代宗永泰二年(766),例由宦官担任,初无厅局,掌承受表奏上呈皇帝,并将皇帝旨意传达给宰相,仅上传下达而已。唐末朱温尽除宦官,始以朝臣充任。五代时,战争频繁,常以武人充枢密使,掌军事机密。

入宋,枢密使一般由文臣担任,“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枢密院与中书对掌文武两柄,号称“二府”。枢密院长官除枢密使外,还有枢密副使、枢密直学士、签署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等作为副贰。这样,原属宰相的军权,已为枢密使所分。

宋代对以枢密使副为主的枢密院长官与以参知政事为主的副相,合称执政,宰相和执政则合称“宰执”。

三司始设于唐朝后期,通管盐铁、度支、户部三个机构,分掌全国财政收支事务,唐时多命宰相一人判其事,领三司使之职。五代亦设三司,后唐长兴元年(930)二月,以前忠武军节度使张延朗行工部尚书充三司使,至此三司使另有专人,不再由宰相兼领。北宋前期,沿五代之制,亦设三司使之职,“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同时进一步提高三司使的地位,“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其恩数廪禄与参、枢同”。原属宰相的财权,已为三司使所分。

这样,整个宰执集团加上直属于皇帝的三司、审官院、审刑院、谏院等中央机构,分别掌管了朝廷的政权、军权、财权、考课、刑审、谏诤等权,他们各司其职,互相牵制,有力地防止了宰相擅权,避免了对皇权的威胁。

二、在地方,收取州郡权力宋代在地方上实行州、县两级制。为防止出现唐、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陆续采取措施加强对州郡长官的监察,并削夺他们的财权、军权和司法权。

唐贞观元年(627),因山河便利,分全国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增为十五道,每道下领若干州郡,置道采访处置使,职掌与汉武帝时期所设置的十三州刺史部略同,作为监察区。安史之乱以后,各地藩镇割据,各道监察职能名存实亡。入宋,为加强中央集权,改道为路,因全国尚未统一,所以只有十路左右,其后随着南方各割据政权的削平,太宗至道三年(997),始定为十五路,以后又续有增加。

建隆元年七月,“始以知州易方镇”,存在了近二百年的藩镇势力,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自太祖朝起,陆续在各路设置转运司;自太宗朝起,又在各路设置提点刑狱司;自真宗朝起,再在河北、河东、陕西等沿边诸路设置安抚司,仁宗朝以后扩大至广西、京东西和荆湖南北诸路;自神宗朝起,又在各路设置提举常平司。这是四个互相平行又互相监督的机构。转运司的长官为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提点刑狱司的长官为提点刑狱,“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复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劾以闻”。提举常平司的长官为提举常平,“掌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法,视岁之丰歉而为之敛散以惠农民”。上述三个机构都具有监察所属州郡的权力,故称“监司”。安抚司的长官为安抚使,基本上由一路首州、首府的知州府事兼领,掌一路军政。安抚司虽不属监司之列,但也具有监察州郡的权力,所以与监司合起来统称为“外台”。朝廷通过监司长官和安抚使,掌管了州郡的财权、司法权和军权,并加强了对州郡的监督。

在路一级的机构中,北宋后期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三舍升贡法的推行,徽宗崇宁二年(1103)又设置了提举学事司的机构,“掌一路州县学政,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员之勤惰,而专举刺之事”。宣和三年(1121),提举学事司虽因三舍升贡法的罢废而被废除,却成了明、清两代在省一级设置学政官的滥觞。

乾德元年(963)三月,北宋统一湖南以后,为监督南方地区刚刚归顺的伪官任知州者,开始在这些州郡设置通判一职,规定“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后来,这一做法陆续推广到全国,除人口不及万户之小州外,大郡置通判两员,余置一员。由于通判对知州权力起到一定牵制作用,故人称监州。乾德元年六月,又命常参官(俗称朝官)出任知县,以增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通判并非州郡副贰,他与长吏往往不和,仁宗朝时,官员钱昆求往地方任知州,有人问他所欲何州?钱昆是余杭(浙江杭州)人,喜吃蟹,回答道:“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由此可见通判所起作用之一斑。至此,州郡长官的权力大为削弱。

开宝五年(972)十二月,太祖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故朝廷陆续派遣文臣知州事,以代替原来的节度使,即使判、司、簿、尉等幕职州县官,也多由文官担任。这样,像唐代那样的藩镇割据、节度使叛乱事件就再无产生的可能,其影响可谓深远。

三、收兵权,防止武人势力的崛起

为加强中央集权,赵宋政权在军事上用力最勤,主要措施有五个方面。

1.分禁军的两司为三衙

禁军在后周时分殿前司、侍卫亲军司两司。殿前司主管长官依次为: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殿前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殿前都虞候、副都虞候。

侍卫亲军司主管长官依次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入宋,名义上两司依旧,实际上侍卫亲军司又分置为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两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主管长官依次为: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侍卫亲军步军司主管长官依次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这样,后周时的两司,至北宋已分成三衙,侍卫亲军司将领的权力相对被缩小。

2.实行将兵分离

其措施主要有二:一是立更戍法。以“习勤苦、均劳逸”为名,使“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堕”。二是将发兵权与握兵权相分离。枢密院有发兵之权,“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师卒戍之政令,悉归枢密院”,但枢密使手下并无军队。三衙虽有握兵之重,平时负责对禁军训练和管理,却无发兵之权。这种发兵权与握兵权相分离的做法,一直影响到后代。从此以后,武臣虽然握有重兵,却再也不能起兵与朝廷相抗衡,有力地巩固了皇权。

3.在兵力部署上实行内外相制

在太祖朝时候的办法是:京城养兵十余万,诸道养兵十余万,“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但这种内外相制的兵力部署,随着一系列抑制武人措施的推行和州郡长官权力的削减,以及为防御辽、西夏等国的侵扰,自太宗朝以后已无必要和可能。此外,有学者依据南宋人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卷一〇有“宋不当守内虚外”一说,认为宋代兵力部署是“守内虚外”,后人往往信以为真,时时引其说,但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在宋初,当时为了进行统一战争,军队当然要大量调往前线;到太宗朝后期,契丹军队不断南下,北宋不得不将重兵驻扎于宋辽边境;仁宗朝时期,宋与西夏经常发生战争,又将重兵部署于西北边境;南宋时,前有金朝威胁,后有蒙元南侵,更不可能实行“虚外”政策。所以理宗朝官员魏了翁以为:宋自太宗朝以来,内地兵力已经十分空虚,到仁宗宝元(1038-1039)、康定(1040)以后,“空内以事西边,则武备之削滋甚。五年间,盗杀巡尉至六十员,入城剽劫者四十州。王伦起沂并淮,渡江历数千里,无一人御之;张海等辈剽吏御人于京、淮、湖、陕间,州郡莫敢孰何;金州盗作,速召州兵,仅二十四人……”宁宗朝前期有官员史弥远上疏曰:“京师根本之地,今出戍既多,留卫者寡,万一盗贼窃发,谁其御之。”事实证明,两宋的所谓“守内虚外”说,在极大部分时间里并不成立。

4.禁军不设最高军职,并陆续解除大将兵权

建隆二年(961)春,随着北宋政权初步获得稳固,太祖将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军节度使。

当年七月,又罢去高怀德殿前副都点检一职,出为归德军节度使。从此,北宋取消了殿前都点检和副都点检两个禁军的最重要军职。到太宗雍煕三年(986)六月,米信被罢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此职也不再授人。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一职,自仁宗明道元年(1032)十月以后,再不见于史籍记载,估计也空而不授。太祖朝时,被解除大将兵权的除了上述诸将外,尚有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石守信罢为天平军节度使,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张令铎罢为镇宁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罢为中正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韩重赟罢为彰德军节度使等。大将罢为节度使以后,恩数虽同执政,但再也没有像唐代后期的藩镇那样拥有割据一方的军、民、财权,仅成武官的高级虚衔而已。

在历史上还有所谓“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说是建隆二年(961)某日,宋太祖召见赵普,问他:“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赵普的回答是:“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赵普尚未说完,太祖即道:“卿无复言,吾已喻矣。”于是他决定要解除大将兵权。

一日,将握有重兵的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召进宫内,设宴招待。酒酣,太祖对在座的人说了这样一番话:“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尔曹之德,无有穷尽。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也。”守信等皆曰:“何故?”上曰:“是不难知矣,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守信等皆顿首曰:“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敢复有异心?”上曰:“不然。汝曹虽无异心,其如麾下之人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之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于是大家顿首涕泣恳求道:“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太祖告诉他们: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至此,诸大将才明白太祖葫芦里所卖的药,“明日,皆称疾请罢”。

同类推荐
  • 三国争霸那些事儿

    三国争霸那些事儿

    东汉末年的乱政,主要表现在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两个方面,这两股力量,是中国古代最为人诟病的腐朽政治势力,他们的交替擅权,直接导致了东汉王朝王纲解纽,政治黑暗,是其后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乃至三国分裂割据发生的直接原因。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大统一转为长期分裂,又由长期分裂转为短暂统一的历史转折时期。追述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要从东汉时期说起,正如历史上所有朝代的兴亡一样,一个王朝从建立之始就埋下了能使其灭亡的种子,东汉王朝亦不例外。但愿本书的出版,能够让你更多地了解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更好地看清那些称霸各方的英雄是如何展示他们的雄才伟略。一起来翻阅《三国争霸那些事儿》吧!
  • 红流纪事:历史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红流纪事:历史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清末之大帝国崛起

    清末之大帝国崛起

    胡振宇,胡雪岩的唯一侄子,袁世凯和孙中山的拜把兄弟,海外洪门的有力后台,北美共济会的22级成员,与国学大师梁启超学文启蒙,与国术大师黄飞鸿学武强身,成为第一批留美儿童,同时在西点军校辍学,谁知道竟成了温泉学园的学生,创建了51区的历史,在清末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为中华之崛起,在不停息的增强着自己。
  • 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本书介绍了汉初社会形势、刘邦的政治遗产、文帝武事、贾谊的政治设计、法制改革、北边政策等内容。“文景之治”的成就,体现了开明执政的理念,为后世行政提供了典范。以“资治”为宗旨的中国传统政治史观,将“文景之治”看作典型的“盛世”。人们在文景时代发现政治榜样,汲取政治营养,寻求政治启示。“文景之治”已经成为一个代表政治成功的特殊的文化符号。
  • 乱世逐鹿

    乱世逐鹿

    导游赵乐,不幸摔下山崖,竟然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于战国时期的燕国。本来,管酒楼,拥娇妻,就是赵乐穿越到了古代后,很惬意的生活。偏偏在酒楼遇到了微服出宫的大王姬智,赵乐从此卷入朝廷……国内政局不稳,天下烽烟四起,赵乐要怎样才能于乱世屹立不倒?!建不世之功?面对权臣、霸主的尔虞我诈,面对将士、侠女的正气豪迈,面对这些大国、小国的兵戎相见,面对东胡、匈奴的虎视眈眈,赵乐绝不含糊——征服!唯有征服一切,才会让天下共享太平盛世。刀光剑影,风云边关,脚踏万里山川。一路驰骋,江山如画。乱世英豪,逐鹿天下。这是一个偏离历史轨道的热血传奇故事。
热门推荐
  • 狂战之神

    狂战之神

    战家大少战狂因一夜之梦,战狂的一生因此而改变……大千世界,任我横扫,谁也无法阻我!我,就是…战狂!我虽狂,但狂的自在逍遥!哈哈哈哈!!!—战狂
  • 夜影应觉玥光寒

    夜影应觉玥光寒

    “等等,这是哪?”女主一脸警惕。某阎王抠鼻“地府啊,怎了。”“我靠,雨心魄你这个没良心的,我说你咋么不见了,原来撇下老娘当阎王去了!”女主气急。“.....大姐啊,咱先不说这个,你怎么死了?”某阎王摸脑袋。“……坐在100层高的某个大厦上看风景,结果掉下去了……”女主两手一摊无奈的说“……你赢了”某阎王默默呕血。
  • 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张家界似桶内石林,四面绝壁,中间则是千奇百怪的峰林,峰峦拔地而起,层层幽谷叠翠,峭壁千仞,姿态万千。峰高林密,又盛产猕猴桃等野果,为野生动物繁殖栖息提供了良好条件。本书向游人讲述美色的、美食的、神秘的、浪漫的、风情的现代张家界。
  • 自由之声

    自由之声

    我手上沾满自己的鲜血,那是杀敌畅快之血。我的剑沾满别人的鲜血,那是仇敌雪恨之血。自由总是会付出血的代价。不付出的你永远也得不到你想要的种种。而在这里你什么都可以得到,金钱,美女,权利。
  • 贵门赌约:冰冷贤妻

    贵门赌约:冰冷贤妻

    一道圣旨,她成了风流公子幽云觞的妻子。无情的抛弃,气恼之下踏行江湖路。江湖凶险,一路走来,众多美男纷纷青眯,本有伤情的她,有些迷茫了,面对从多痴情男人,她应该选浪子回头的夫君呢,还是选男女难辩的儿时玩伴展紫虚;或者神秘诡异的男孩幽云羽;又又或者妖艳城府的十三王爷轩辕灏。可是,这些人的面具藏的很深,他们到底是自己的敌人,还是友人,她摸不清楚,真的摸不清楚。
  • 矢米界

    矢米界

    是非因果皆起源于三百万年前的那场神魔两界的旷古大战隐藏在神王身边的魔子杀死神王获得传承之后,成为了神魔两界修为最高的凌驾者,魔子率兵开启神魔之战,血染天河,众神陨落当时被称为神魔两界第一人的枪神带领众神参战维护神魔人三界平衡,奈何魔子已经成为最接近突破神魔桎梏的存在,枪神最后与一干诸将战神拼死封印魔子神界的奇迹,尚未诞生的枪神之子未知去向魔界等待魔子卷土重来神界等待下一个救世主人界期待一个安康盛世…………
  • 感悟青少年心灵的故事:有情有义的感恩故事

    感悟青少年心灵的故事:有情有义的感恩故事

    成长,是大自然最寻常的奇迹,比如一粒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成长,也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我们都要从孩童长成大人。每一个好故事,都会给孩子们种下完美人生的种子。本丛书精选了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故事,阅读这些温暖而充满智慧的故事,能够使青少年受到启发和教益,提高素质,培养趣味。本丛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青少年最佳的课外知识读物。
  • 腹黑总裁之皇家重生娇妻

    腹黑总裁之皇家重生娇妻

    前世的夏清依被她“最亲爱”的妹妹和未婚夫所害,可笑的是身为卿亿集团背后的掌舵人,拥有着天才般的头脑的她,整整五年都没有发觉背后的假象,最终含恨而亡。重生一世,居然身份不简单,最重要的是贼老天给了她上一世梦寐以求的东西—家!她发誓一定要活出两世的精彩!传说,他,是京都最高贵神秘、冷漠无情、脾色诡异的男人;传说,他,是帝爵集团的大Boss,家财万贯富可敌国,权势滔天;传说,他,不近女色,更有传言说他是gay???当她与他的命运轨道交接的时候……说好的冷漠无情不近女色的呢???“夫人,那只是因为那个人是你!”陆少寒:女人,把我的心偷走了还想跑,连扇窗户都没有!
  • 崛起游戏帝国

    崛起游戏帝国

    齐浩重生平行世界,可是这个世界是怎么了?历史已经面目全非,中华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这个世界的互联网刚出现没多久,齐浩誓要打下一个大大的游戏帝国。文字游戏、图形游戏、回合制游戏、2D游戏、3D游戏甚至是【现实游戏】(不是虚拟现实游戏,到底是什么大家一起猜)纷纷在齐浩手中展现。游戏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是堪比甚至超越足球、篮球的竞技比赛。(注:不要将小说中世界的历史和现实世界对比!)
  • 当我决定爱你

    当我决定爱你

    本书是一本散文作品集,内容收录了《父母不能替你生活》;《影视剧里的美好》;《距离失败五十米》;《解读母爱》;《天黑以后》;《道德量化法》;《让员工幸福起来》;《迷路的飞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