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9000000004

第4章 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流派(2)

1.2管理学视角下的企业成长理论

1.2.1潘罗斯的企业内生成长理论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最突出的特征是关注企业的内部实力,将企业看作一系列资源的集合。其主要贡献在于: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的内部资源对其能力和实现成长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在其成长战略中如何利用不同的资源。

潘罗斯(Penrose,1959)是该理论的开创者,她强调企业不仅是一个管理单位,也是由一系列具有不同用途的资源相连接的集合,这些资源的利用与发展需要管理决策。潘罗斯以“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作为基本分析框架,指出企业成长的原因是企业内部存在着剩余的资源,同时企业具有利用这些资源的能力。而对这些过剩资源的有效利用又使企业出现新的资源过剩,引起企业新的成长可能。她认为企业内未被利用的资源是无限存在的,所以企业成长也是无限可能的。理由在于:①除非企业规模十分大,否则许多具有不可分割性的资源(如具有多种用途的人力资源)总有一些不能被充分利用,现实中确实有一部分人的知识、经验和技术等未被充分利用;②管理功能的不断专业化可能会加剧这种效果;③在经营和扩张企业的过程中,新的生产性服务可以通过获得新技术、新设施等而不断地被创造出来。

潘罗斯在分析资源时特别强调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即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可以分为“企业家服务”(entrepreneurial services)和“管理服务”(managerial services),前者用来发现和利用生产机会,后者用来完善和实施扩张计划,都是企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家服务对成长的动机和方向影响更为深远,企业家管理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必要条件。

潘罗斯认为,企业成长一方面与企业特定群体的人的意图或努力有关,另一方面又取决于企业内部存在的未被利用的生产性服务,而限制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是管理竞争力、产品或要素市场以及外部条件。

20世纪90年代,战略管理学者吸纳了潘罗斯的资源观,使得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得到复兴(Baden‐Fuller,1995;Barney,1991;Grant,1991;Hamel& Prahalad,1990;Miller & Shamsie,1996)。这些学者对“资源”这一术语进行了推敲,认为资源的基本功能在于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Wernerfelt,1984)。资源必须具备创造利润或防止损失的能力,是异质的,其他企业难以创造、替代和模仿的,否则资源的通用性无法使企业获取高水平的绩效和持续竞争优势(Miller & Shamsie,1996)。与资源密切相关的另一术语——能力,是指使得各种资源在一起运作的活动(Grant,1991)。从企业资源基础观出发,管理者必须选择一种最有效的战略以使得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发挥最大的效用。通过实施一定的战略,企业的核心资源和能力可以创造竞争优势,也就是企业实现了成长。

从资源观视角出发,企业家的社会特征、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渠道多寡以及通过网络共享资源的能力,经常被认为是企业成长的基本原因;而那些难以创造、替代和模仿的稀缺的无形资源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原因。

由于企业是资源的集合,而业务活动的开展是以资源为基础的。所以,企业成长研究主要是以业务活动或相关系列业务活动作为分析单元,成长就是指相关业务活动的扩张和企业出现新的独特的资源组合和资源扩展。

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存在的原因、决定企业规模的因素、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角色等提出了新的看法。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投入的寻求者,这些投入被用于生产和配置,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持续竞争优势或超额回报(某种程度上可以等同于企业持续成长)。竞争优势的持久与否取决于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模仿的可能性。如果想创造出持久竞争优势,一个企业的资源就必须具备四个性质——价值性、稀少性、非完全仿效性和不可替代性。

具体地,企业利用的各种要素或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存在差异的,并且是不完全流动的,即资源的“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由于企业资源具有这两个性质,使得不同的企业之间可能会长期存在差异,那些长期占有独特资源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持久的超额利润。从这个角度而言,独特的企业资源(包括外部环境资源)对企业绩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企业就不仅仅只是一个投入要素的结合者,更应当是独特投入要素的寻求者,是产出和配置效率追求者,并且不论是要素结合者还是要素寻求者,其成功运作都要依赖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在感知企业外部环境、识别与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企业家的能力是核心和关键。

由于企业所控制的包括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的性质、信息、知识等在内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特征,使得不同企业之间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性,即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导致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

同时,由于资源是不完全自由流动的,使得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可能会长期存在。

资源基础理论从企业的异质性出发,认为企业规模的扩张并不是对外部市场交易的替代,企业规模的扩张与否取决于新的投资活动与企业现有资源之间的专用性程度。假设某企业承担一个研究项目,创制一种新产品,那么这个项目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一种方法是该项目全部或部分由该企业内部团队承担;另一种方法是把它全部通过合约方式交由外部团队承担。如果研究项目与该企业现有资源联系密切,那么方案一就优于方案二。因为内部团队更有可能生产出与企业当前活动相适合的技术知识、技巧或制度规则,即内部团队更能生产出与企业现有资产有高度专用关系的新资产。当新的投资活动与企业现有资源之间高度相关时,这种“相关”就会为企业提供获利机会,同时也提供了企业成长的机会。

1.2.2钱德勒的企业成长理论

钱德勒在其《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史上的篇章》(Chandler,1962)一书中阐述了美国大企业的成长及其管理组织结构如何被重新塑造以适应这种成长,企业增长的动力是利用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

他在研究美国企业组织结构变化时发现,自20世纪初以来大企业组织演变的主要特征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原来的直线职能结构向多部门结构转变,这是大企业成长过程中组织转变问题的焦点。钱德勒发现,除非企业受到强大的压力,管理者很少会改变他们日常的惯例和权力地位,创造新组织形式的决策取决于意识到企业面临的紧迫需要和机会,而他们的相应决策就是一个战略问题。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战略与结构互动的分析框架,研究战略决策导致组织结构变化的过程。战略被定义为“企业长期基本目标的确定,以及为贯彻这些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分配”。结构被定义为“为管理一个企业所采取的组织设计”。其基本假设是:结构跟随战略。所以,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企业扩张战略导致多部门组织结构的出现。多部门组织结构是在企业规模扩大,积累了相当资源,并经历了早期合理化之后向新的产品和地区市场扩张时被采用。创造新的组织结构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企业规模本身,而是在多样化投资战略下,当企业开始在若干不同的地区市场或若干相关的产品市场运营时,高级管理人员决策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不断增加。这里的管理决策分为两种:关系到企业长期增长的战略决策和关系到使企业平稳高效运转的战术决策(路风,2002)。

钱德勒(1977)在其《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一书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其早期的主题,综合考察了美国大企业成长与这个过程中的管理革命,即领薪的职业经理在企业管理职能上对企业主的替代,主要回答了美国现代工业企业出现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管理革命的结果是“看得见的手”在许多方面替代了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成为现代工业经济中的主要资源分配者。

钱德勒认为企业存在的理由是速度经济所导致的,或者说,只有当置于行政协调之下的组织过程比市场交易过程产生更高的物质通过量时现代企业才会出现。物质通过量是物质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生产过程的速度和量。钱德勒认为取得和维持物质生产与分配的高通过量是现代工业企业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他指出,基本的组织创新是对协调和控制高通过量需要的反应;生产率的提高和单位成本的降低,更主要地是来自通过量在数量和速度上的提高而不是工厂规模的扩大;这种经济效益更多的是来自结合和协调通过工厂的物质流量的能力,而不是来自工厂内更高程度的专业分工;生产上的速度经济还对企业产生了纵向合并的压力,因为保持生产过程的高通过量需要保持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稳定,而在集中化管理下纵向合并导致了现代大企业的形成和管理革命的发生(路风,2002、2003)。

钱德勒把组织创新的全部原因归于技术,其逻辑是:只有技术进步带来潜在的速度经济效益时,企业组织结构才会因实现这种效益的要求而发生变化。正是不同的生产技术使不同工业有不同的速度经济,所以现代大企业才会集中于资本密集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但是,保持高通过量需要管理结构的协调和控制,但管理控制不仅是技术性的,也是社会性的。由于钱德勒把劳动问题排除在视野之外,显然忽略了速度经济实现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和人力资源的利用问题(路风,2003)。

钱德勒(1990)在其《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一书中,对以现代大企业为基础的管理资本主义在美国(竞争性)、英国(个人)和德国(合作)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心概念是组织能力,即企业整体的组织能力,包括企业的物质设施和人的技能,其中最重要的是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技能,这些技能结合起来决定企业组织能力的关键因素。钱德勒以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演变为背景,现代管理型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的意义被置于新的框架加以阐述:向管理型大企业的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及一国经济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和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他比以往更加明确无误地反对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主题:不是生市场塑造企业组织,相反是企业组织塑造生产。

钱德勒对历史的考察发现,生产技术的重大创新造成了可以利用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带来的空前成本优势的潜力,但利用这种潜力的关键步骤不是发明,甚至也不是技术的商业化,而是投资。正是企业家对大规模生产设施、销售系统和管理组织进行相互联系的三重投资,导致了现代大企业的崛起。他特别强调对管理组织的投资,因为它是前两者产生预期经济效益的充分条件。即当技术和运输等方面的创新为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获取空前的成本优势提供巨大潜力时,这些潜在的成本优势并不一定会被充分实现,除非通过工厂的物质流量能够被不断地保持,从而保证对生产能力的有效利用。决定成本和利润的两个关键数字是额定生产能力和实际通过量,或者说是在一定时期内被实际加工的数量。由额定生产能力所衡量的潜在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是生产设施的物理特性,由实际通过量所衡量的潜在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是组织性的。

这种经济效益依赖于知识、技能、经验和团队合作——依赖于为利用技术过程潜力所必须组织起来的人的能力(路风,2002、2003)。

同类推荐
  • 火星人经济学

    火星人经济学

    这是一本不讲理论、没有公式、最本土、最生活化的经济学入门书。没有未曾听闻的公司个案,更没有远在天边的异国经济事件。这里,让我们丢开苹果橘子,甩掉不自然的经济学教条。到巷子口听听马路消息、翻开报纸看看搞笑新闻。恰克纳米斯将会告诉你,这,就是经济。分消费篇、生活篇、法律篇来讲述28个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经济现象。
  • 啤酒江湖:中国啤酒行业的前世今生

    啤酒江湖:中国啤酒行业的前世今生

    本书从一个在啤酒行业工作过长达11年的资深专业人士的角度,对作为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啤酒产品的市场发展历史、行业特点,消费者洞察和行为变化,进行了详细深刻却不乏幽默睿智地描写,揭示了目前中国啤酒市场发展的规律,总结了行业中主要品牌公司成败的原因,同时对该行业的未来进行了科学大胆的预测与展望。可以说是中国啤酒行业的一部30年演变历史的高度提炼与总结,对该行业甚至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销售渠道成员、公司员工及投资者等)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改革开放阶段中国的市场经营生态与消费者的演变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窥探未来,从而可以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锦江商脉:三千年商路暨南方丝绸之路始点

    一部人类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商业文明史。锦绣,不光是一个丽词,或许也是两种最贵重的商品。锦江、锦城、锦里、锦官驿……带锦字号的名字,给成都商业带来了锦绣华章。成都商脉,因锦江古老绵亘,因锦江乘风破浪,因锦江名扬四海。商业之脉,说到底,就是商人之脉。厘清了人脉,也就握住了商脉。锦江这个滔滔不息、流溢千年的河流大品牌,又滋养出了众多丽如锦绣的商业大品牌。把手放进城中锦水,我们就能摸到悠远绵长、流动不休的成都商脉。
  •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经济学的陷阱全集

    是馅饼还是陷阱?陷阱布阵处处玄机为我们展现最真实的经济生活,圈套连环招招奇谋为我们提供最智慧的经济法则。认识了馅饼或者陷阱背后的经济学,我们最终才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和判断,才能更好地行走于社会。本书教会你看透经济学的真实面目,分清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三都澳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北翼,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长期以来,如何开发三都澳、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不少学者都做了专题研究,但尚未对三都澳海岸带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书对三都澳海岸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可为有关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热门推荐
  • 开门

    开门

    娜彧,女作家,南京大学戏剧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70后签约作家,曾在《收获》《花城》《人民文学》《十月》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部分入年选。
  • 平生行

    平生行

    大象年间,有谪仙临尘,有魔行圣道,江湖庙堂纠葛不清。而陈平,想的是安安静静做场好梦。只是仿若汪洋的大周朝堂,拍出的一波洪流,无意间揭开了黑暗过往的一角,卷动了整个天下。
  • 重开地府

    重开地府

    搬砖工——这是张羽的本职工作。包工头——这是张羽的职业规划。千年王城长安外,张羽在工地无意中掘开了一个地洞,怀着贪便宜,发横财的小心思,他偷偷溜了进去。然后,然后,他发现世界大不一样,在这里他得到三界中最后一个阴神的传承。光荣地成为最后一任城隍——或者叫最后的鬼差。“百年内若汝未能重开地府,天道气运之下,汝因神职之身,必将灰飞烟灭!”这是前任领导临走前的原话。无奈下,为了保命,张羽只能扛起重任,努力抓鬼,迈向重开地府的煌煌大道!
  • 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道理

    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道理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则小故事,则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大道理。为帮助广大读者朋友拥有智慧,更加美好、开心地生活,我们精心汇编了这本《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道理》。共分为价值篇、信念篇、学习篇等六大篇。本书中汇集了几百个小故事,以一语道破的“大道理”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在故事中得到启发、领悟、受益,一书在手,尽览人生哲理;触类旁通,领悟成功真谛。
  • 听BBC学英语:英语10倍速增长学习法

    听BBC学英语:英语10倍速增长学习法

    本书内容丰富,讲解详细,书中每一篇热点新闻都配有BBC 原声音频,发音清晰流畅且现场感强,方便学习者利用闲暇时间随时随地学习,从而迅速提高听力水平。读者们在练习听力的同时还可以模仿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训练自己的发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习地道英语,看这本就够了。
  • 画梦者

    画梦者

    我辗转人世间十几年,遇上第一个主人,完成我没有感情的任务,陪伴他老去,死去,给他一场永远不会停息的梦,让他永远笑着睡下去。再来的几十年,我明白,我的身份,不再是长辞,而是“画梦者”,造梦人,给人梦的见却触不到却美好的虚幻世界,令人忘记痛苦的回忆。我自己的世界,何尝不是一场,永远不想醒的梦呢。
  • 拥挤的乐园

    拥挤的乐园

    程诺不明白,为什么工作做得越好越快,她的烦恼会越多。宁溺于渊,而不溺于人?他努力想改变,却发现只会越陷越深。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如果这是一片乐土,那么早已拥挤不堪。我们缺少的到底是面对真实的勇气还是发现真实的慧眼?
  • 世界上最神奇的38个经典定律

    世界上最神奇的38个经典定律

    定律的运用可以指导我们更加理性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了解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具体运用时就可以得心应手。让它们更好地指导我们获得成功。常晓玲编著的《世界上最神奇的38个经典定律》从管理、经商、推销、致富、容人、生存和领导用人的七个方面,介绍了德尼摩定律、奥格尔维定律、杜拉克定律、惯性定律、波特定律等38个经典定律。了解定律、运用定律,或许会让我们的人生发生更神奇的变化。
  • 巾帼俏江湖

    巾帼俏江湖

    幻想大陆,唯美仙境。神级男猎手思萧爱上幻陆第一人妖,疯狂不可自拔。传奇女战士余音未了迷恋潇洒女玩家,一发不可收拾。女:“美女大神,求带副本!”男:“人妖死开。”......路人:你们到底是男是女......思萧N余音未了:性别不重要,相爱就好。~~~~~~~~~~~~~~~~~~~~~~~~
  • 限时婚约:前夫入戏别太深

    限时婚约:前夫入戏别太深

    “慕天野,你能不能消停点儿?”程念琛一脸怒容,拍下伸向她的狼爪。慕天野一脸委屈,顺势在她唇上偷了个香,“老婆,你这么秀色可餐,我如果消停了,那就是出了毛病。”“你凶猛如狼,强壮似虎,怎么可能会出毛病?”程念琛翻了个白眼。“可是水龙头还需要放水呢!”慕天野再次凑了过来。“慕天野,你怎么这么无耻!”程念琛怒瞪着他。慕天野笑容深邃,声音如魅的环上她的腰,“老婆,我还有更无耻的呢,你要不要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