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9100000041

第41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模式建构 (2)

就家庭教育来看,家庭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一定亲情基础上,通过家庭成员的亲身示范、情感交流和家庭氛围的影响,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的教育。它具备学校教育所没有的特点和功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早期教育、家庭环境、社区环境、经济条件、个人经历、个性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情况呈现出比以往更加多元和复杂的趋向,在人生价值取向、学习动力、接受能力和自律意识等方面可以说存在着千差万别。但是,目前从学校、学生到家长,都对家庭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我国高校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来都实行封闭式办学、封闭式管理,很少和学生家庭联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才增多,但仍有许多高校没有重视家庭教育问题,没有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体系,甚至没有作为来访家长和学校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没有主动家访制度,以致高校和家庭之间存在严重的沟通不、互动不足。

而且,学生对家庭教育也存在盲目排斥的情绪。据调查显示,68%的学生遇到困难时首先联系的人是父母;但又有55%的学生反对父母继续进行家庭教育,他们认为自己和父母之间是平等的;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父母的文化水平比自己低,不愿意继续接受父母的教育,导致部分家庭难以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从而影响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就是成年人了,也放松了家庭教育,很少主动和学校联系,很少能和院系的领导、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见面。然而,一旦学生在校出现问题,如多科考试不及格、发生意外伤害事件、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不能毕业等,辅导员或班主任被迫同家长进行联系时,大多数家长除了感到突然之外,也没有能力改变学校对孩子做出留级或退学的决定,更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易与学校发生纠纷,有时甚至还走到“对簿公堂”

的地步,给学校、学生家庭、学生本人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种更新型、更全面、更有效的家校之间的沟通方式。

就高校自身来看,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行了大众化教育,使更多的青年人有机会接受和享受高等教育资源。但是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生源质量出现了滑坡,学生素质下降,给高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主要表现有:学生基础文明欠缺,学习方法不当,知识水平差距过大,问题学生增多,思想素质较差,积极向上的劲头不足,自由散漫风气过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减弱等。二是教育资源紧缺,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和设施没有得到同步改善。比如:师资紧张,有的学校政工人员和政治辅导员的配备人数严重不足,一个人要管理几百人,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就很难一对一的做到位。与此同时,学分制、跨校区选课的实施,使传统的以班集体为基础的管理受到冲击,班级管理不能及时到位,学生之间也缺乏充分了解和相互融合,以致学生中产生的许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而且,收费上学使学生分摊了教育成本,以致贫困学生拖欠学费增多,其心理压力也空前增强,易产生自卑、孤僻甚至厌世、厌学的心态,要进行心理引导和实际帮助的需求却是十分迫切的。三是按市场运行规则实行资源配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得学生成为消费者。

然而,随着法制意识和维权观念的增强,学生十分重视自己缴费后获得的服务质量。由于目前后勤服务还存在机制不活、运行不、人文关怀欠缺等问题,造成了一些对学生利益的直接损害,容易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有时也会影响高校的稳定。四是在不少高校在实际管理中,经常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又等同于政治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把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简单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传授,无疑有失偏颇。至少它弱化或忽视了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传媒网络等重要的隐性教育途径和载体,使教育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隔离,很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

就社会环境而言,复杂的时代条件下许多不良社会风气已然深刻影响到高等学府,严重威胁着大学这块文明净土的生存安全和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困境。一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感觉到社会在进步,生存有压力,发展靠自己,于是相当多的人默默地投入到勤奋学习中去,决心用自己的真本领去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另一方面,现实中“官本位”思想的潜规则运作、一些官员的腐化堕落、价值迷失和道德滑坡状况凸显、师生情感弱化、同学交往富有功利性等,这些现象都让当代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重重忧虑。由于功利主义盛行,社会宽容度的加大,一些大学生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忽视了社会公德,甚至对高尚行为持嘲讽和排斥态度。

再加之当前社会诚信体制尚未建立,时常出现诚信者吃亏,不诚信者得利,使得一些大学生往往经不起诱惑和考验。调查表明,对于大学校园所发生的“枪手”替考、简历注水、考试作弊、随意毁约、恶意逃避归还贷款、欺骗获得贫困助学金等不诚信现象,很多大学生表示司空见惯,有的甚至认为“存在就是合理”。

(四)大众传媒:鱼龙混杂

根据国内外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包括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对其受众的思想、行为影响已越来越广泛而深刻。因其承载的信息具有形象性、隐蔽性的特点,它的思想观点不一定被明显标示,却常能通过触动受众的情绪情感以致心灵世界,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与行为取向,成为社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桥头堡——大学,自然要顺应时代潮流,率先把大众传媒发展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载体形式。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大众传媒也早已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调查表明,大学生平均每天接触大众媒体的时间为:报纸60.4分钟,广播56.2分钟,电视46.2分钟,网络94分钟,可见,每个大学生平均每天接触大众媒体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当前大众媒体内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状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

在高校,大众传媒在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众传媒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强制性,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容易被学生亲近并接受;同时它又具有较强的倾向性,可以将许多分散的、情绪化的和带有偏颇性的个人观点整合成为公众舆论,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传递信息时向学生暗示要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从而有助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塑造,这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协调一致,而且蕴涵着广博深沉的人文精神,潜藏着良好的教育功效。例如,学生在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过程中,具有鲜明倾向性的政策宣传、新闻传播、时弊揭批等,其所形成的社会舆论压力会潜移默化诱导学生自觉调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指导行为。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今日说法》等节目,不仅思想政治教育性和社会政治性都很强,而且成熟流.的主持风格、高品位的文化定位更使大学生乐于接受,也属于颇为成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教育形式。

另一方面,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现场参与等形式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使接受教育者身临其境,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的交流与沟通渠道获得了极大扩张,互联网的交互性更是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体自我表现意识的发展需要,教育者也能够及时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从而加以教育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互联网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信息蕴涵的各种价值观念、理论观点、生活方式、文化类型呈现在学生面前,所造就的一个多样化的信息社会既扩大了学生选择、接受多彩生活的范围,又促使学生的视界由封闭、静态转向开放、动态,有助于打破传统思维的线性逻辑而重新建立一种横向跳跃性的思维方式。

当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效应也需要我们的引起高度关注。

第一,大众传媒在给学生提供有益信息的同时,也混杂着大量消极、庸俗甚至是别有用心的信息,鱼目混珠的现实状况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进行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的难度。而且,那些“信息垃圾”还会弱化、冲击学生个体已有的思想观念,导致学生在伦理认知、行为规范上的冲突更为直接、激烈,价值选择更为困难,这在网络上表现尤为突出。因为,“网络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否定权威,削平金字塔,提倡网上声音一样大小,使传统媒体中的‘发送者主权’嬗变为‘接受者主权’”。学生个体可以在网络上主动地选阅感兴趣的各种信息,政府、学校很难控制信息源和信息渠道,而西方国家凭借其网络文化霸权地位展开猛烈的政治宣传和政治输出,其引以为自豪的意识形态与制度模式通过网络上的新闻报道、政治言论、文化理念.行无阻。不仅仅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黄色淫秽、种族歧视、宗教仇恨、法西斯主义等垃圾信息,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同样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大众传媒信息传递的多向度和传播的多渠道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导控难度。一般而言,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知识涵蕴及素质能力,在主旨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是能够居于主导地位的,而且负责导控着受教育者接受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等,并能实时把握其接受状况及程度。但当今时代,大众传媒所形成的立体的传播网络大大拓展了学生个体的交往方式和信息传播渠道。多向度的信息传播、多样化的交往方式使教育者不易控制信息的走向和进程。它不仅增加了教育者选择教育方法的难度,还时常使其置身于“不知风从哪里来”的尴尬处境,传统教育格局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地位遭遇到严峻的考验。

第三,大众传媒符号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既带给了大学生人际沟通的高效率,但也减少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交流情感、发展真挚情谊的机会。许多学生宁愿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电视、电影、互联网上,也不愿认真与朋友、亲友交流,久而久之,导致情感自我迷失,在现实中既不愿表露自己的情感,也不愿接受他人情感的表露,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和思想交流被忽视,进而对人际交往产生抗拒心理,出现紧张、孤僻、苦闷、压抑、冷漠等心理困扰,甚至造成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即所谓的“网络世界里,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现象:在现实世界中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在网络世界中则花言巧语、游刃有余;在现实生活中诚实正直,是公众心目中高尚的正人君子,在网上则可能会暴露出低级趣味、自私、贪婪甚至无耻,释放出长期被社会道德规范压抑的人性中的“劣根性”,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载体的开拓创新

(一)校园文化:从“自在”到“自觉”

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放在文化情景中进行探讨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益尝试与大胆超越。美国着名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咿呀学语时,他已是所属文化的造物。”可见,个体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时空中进行的,人是文化的塑造品,人的个性和行为都是文化因子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会化表征。有研究表明,校园文化的各种正向功能都兼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高品位、大视界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铸造学生的意志,净化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健康形塑。“这种教育的力量能绕开意识的障碍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它虽然在某时某刻不一定让大学生直接地完整地捕捉到,但它确实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大学生一置身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就受到一种无形的精神感染、吸引和改造,起着滴水穿石、积沙成塔的积累式的教育作用。”一些中外着名大学的历史也证明,高格调的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智慧的增长大有裨益,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品德结构的形成具有持久和深刻的影响。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而言,也可以认为,它是存在于校园文化这一特殊载体之上,渗透在各种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在新时期更有其重要的和独特的意义。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校园文化的建设更是一个长期积淀、积累的过程。

同类推荐
  • 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马术·轮滑

    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马术·轮滑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十五少年漂流记

    十五少年漂流记

    《十五少年漂流记》发生在1860年3月9日,15个8岁至15岁的学生,为了丰富暑假生活,准备乘坐“斯拉乌吉号”帆船环游新西兰。就在准备起程的那天晚上,不知道是谁悄悄解开了缆绳,船漂走了,又恰好遇到了暴风雨,结果狂风巨浪把这轻如叶子的小船抛至荒岛上。在这个荒岛上,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面临绝境,15个少年却不畏困难。为了生存,少年们组织起来,选举首领,全体成员紧密团结,克服困难,顽强地生活下去。其中虽有矛盾对立、冲突分裂,但最终他们齐心协力征服了险恶环境和外来入侵者,带着胜利的光荣和喜悦重返家园。
  • 世界500强面试指南

    世界500强面试指南

    本书全面解析了世界500强企业面试真题、面试技巧、招聘全程、用人标准、育人方略、工作规范,全方位展现世界500强企业选人、用人、育人的真实记录,从而帮助广大的求职者充分了解用人企业,在面试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面试过程中正确应对,获得好的面试成绩,从而脱颖而出,顺利地取得成功。
  • 学校防火安全与教育活动

    学校防火安全与教育活动

    校园安全与每个师生、家长和社会有着切身的关系。从广义上讲,校园安全事故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某些偶然突发因素而导致的人为伤害事件。就其特点而言,责任人一般是因为疏忽大意或过失失职造成的,而不是因为故意而导致事故发生的。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话说材料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话说材料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热门推荐
  • 离散之前

    离散之前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 龙渊之正魔无界

    龙渊之正魔无界

    鹿儿村,本是一个寂静的夜晚,一位妇人的尖叫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刹那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第二天清晨,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一缕阳光斜射入夫人的家中,照亮了妇人那惨白的脸…出生的男童叫林飞絮,他有一个十分疼爱自己的哥哥叫林雨祐,他们邻家的女孩荷司睿一起成长,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的平和安详…一位真人带走了林雨祐,不久林飞絮也离开了村庄,两位少年的命运就此被改写,新的梦魇终究拉开了序幕……正魔到底有何分别,什么是绝对的正道,又有什么是绝对的邪?正因我不信命所以我才要改命!一场宿命的对决终将来临,两兄弟持剑相向,胜负已定,一场仙剑的悲剧在此上演……
  • 我叫逆命

    我叫逆命

    这是一个关于修仙的故事。但也不是一个关于修道成仙的故事。这是一个超级天才的故事。但也不是一个帆风顺的故事。希望这是一个你能从书中找到你自己的故事。
  • 小故事大启迪

    小故事大启迪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
  • 骗婚狂夫

    骗婚狂夫

    两年前,一张离婚协议书,她兰晔莫名其妙从正妻,沦为下堂妇。两年后,正当她事业有成,离自己的心中偶像只差临门一脚之时,男人莫名其妙的回来,扰乱她一池春水。
  • 高冷遇逗比,妖孽皇子戏蛇妃

    高冷遇逗比,妖孽皇子戏蛇妃

    眼一闭一睁,穿了??好吧,穿就穿,可为什么要穿到一个十岁的小丫头身上?好吧,小就小,可这又是毁容又是中蛊又是封印一甲子功力,还真不是省心的主。稀里糊涂做了宫主,再稀里糊涂被痴傻的二皇子看上,她这个平淡无奇、自小不打眼的月四小姐,终于,一步步,走到人前。嘲讽、捉弄,不停上演;试探、陷阱,接二连三。她不动声色,照单全收,转手一一奉还。某人扯了扯嘴角:“亲亲娘子,你……”“小心眼是么?我就这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之。”某人嘿嘿一笑:“这不叫小心眼,这叫有性格,我喜欢。”“……”
  • 红河鱼

    红河鱼

    家人一夜间被害,天月夜也在一夜间失去了记忆,她被良知尚未泯灭的凶手偷渡到东南亚,却遇见了自己命中注定的男人——图皇——一个罂粟一般的男人,屹立在东南亚的王。一个19岁的少年收养了一个8岁的女孩,开启了一段“女儿”爱上“父亲”不伦之恋。天月夜的人生注定了不平凡,无意间的发现却是隐藏了多年的秘密,一切仇恨痛苦的缘起只是因为一份毫无线索的宝藏···对图皇忠心耿耿的心腹是她多年前失踪的哥哥,杀了全家的仇人竟然是自己最好朋友的父亲···她要变得狠心变得冷酷变得无情,只有亲手还了那些血债,她才能够让自己的生命重新跳动起来···只是,当一切都该结束的时候,她却已然不愿意继续。她想要自由,想要爱情,想要自己的生活···她甚至愿意变作红河中一条鱼,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用清澈的河水去洗散她深红色的记忆···是的,一切都结束了,遥远的天边传来飘渺的歌声:红河里面有条鱼···
  • 光射天纪

    光射天纪

    强者为尊,这是这个世界唯一的法则。学院,家族,地盘,世界!建立宗教,创造奇迹,争霸大陆,唯我独尊!
  • 别碰我的冰淇淋

    别碰我的冰淇淋

    男主[死猫]因跟他的机油们打叻个赌、被指派到大街上找女生接吻、不料竟是对方初吻、继围绕这个大街上的强吻又发生叻1系列不堪入目的搞笑事件。“大姐~这是小弟的1双膝盖、、、还请您老笑纳~!!!”死狗你的膝盖呢~~~故事主线剧情幽默搞笑~还有点腹黑~更新有点慢~
  • 赎世者

    赎世者

    看一个从小被当做奴隶驯养的人类,如何一步一步慢慢走向神曾经走过的道路。然而当神真正眷顾他的时候,他却放弃了神的恩赐,立志要以凡人之躯,成那神魔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