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3300000015

第15章 开启新诗之门:五四浙江诗人群对中国新诗的首创之功(9)

刘大白收于《旧诗新话》、《白屋说诗》中的诗论,长于探讨新诗的格律与自由体式,深入研究诗歌语言工具的现代转型即采用白话问题,与胡适、刘半农等诗人达成了新诗理论主张上的默契。尤其是他引民间歌谣的诗体经验入诗的实践,一定程度上使新诗形式打破韵律的绝对自由的极端得以纠正,走上了重视诗的音乐形式和排列形式的健康的诗体建设之路。

一、冲破“旧时结习所囿”,为新诗寻找艺术的支点

五四时期的刘大白,作为前清拔贡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对旧体诗词至为着迷。一面常藉古人之酒浇今人之块垒,一面对自己浸淫多年的东西难以忘情。常常对古人的好词好曲钦之佩之,对自己所作的旧体诗词曲也不免津津乐道。因而他的诗歌创作与诗论总是游离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呈现出一种新旧杂陈的面貌。但刘大白终究是一个诗人,他以诗人特有的敏锐,感觉到了时代脉搏的跳动。同时,又以批评家特有的睿智,自觉地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曾在《旧诗新话·任瘦红》一篇中说:“我以为像他那样聪俊的人,如果能够处境较好,了解时代潮流底趋向,也许于文学上不难有所成就。不幸既被旧时结习所囿,不能自谋解放;而又因为生计窘艰的缘故,消磨他的聪俊于薄书鞅掌,笺札酬应之中,不能以文学自现,而终于因此夭了天年,实在是很可惜的。”

把任瘦红未能“以文学自现”的原因归结为“无暇了解时代底趋向”和“被旧时积习所囿,不能自谋解放”,这表明刘大白自觉了解并适应了时代潮流的趋向,在文学观、文学创作上意欲冲破“旧时结习所囿”,“自谋解放”的追求。事实也的确如此。自五四起,刘大白就抛下自己熟悉的诗词曲赋,致力于新诗的创作,以倡导者的身份出现在五四诗坛上。以《旧诗新话》、《白屋说诗》为代表的诗论,也都充分体现出刘大白冲破“旧时结习所囿”,努力为新诗寻找艺术支点的文学精神。

刘大白创作的诗、词、歌谣以及对诗歌声韵格律和语言文字的论述主要见于《旧诗新话》。而这部诗论,依托于旧诗,所论在新诗,就诗歌创作的内容和形式而言,则背景于时代,为新诗的兴起做艺术的垫底。

为了新诗,刘大白敢于旧中见新,首先体现在《旧诗新话》对待旧体诗、词的态度上。词话诗话是有区别的,词曲历来不为诗话所论及。

而刘大白对诗词曲一视同仁,一方面有词曲皆是诗,作诗并非一定要句式整齐不可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将词与曲这些通俗文学样式视为与诗一样可登大雅之堂的重要的文学体裁,这与五四时期文学大众化的倾向紧密相关。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们,为了打倒封建思想,宣传新思想、新道德,都力图让文学为更多的人理解,因而首次在理论上解放了文学,使之从神圣的艺术殿堂走向了平民社会。陈独秀首倡“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文学”;胡适则宣称“自从三百篇到于今,中国的文学凡是有一些价值有一些儿生命的,都是白话的,或是近于白话的”。要求文学创作“不摹仿古人”、“不避俗字俗语”。

周作人则从人道主义出发,认为贵族与平民除了各自的环境、遭遇不同外,“思想趣味,毫无不同”,作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贵族文学是“修饰的,享乐的,或游戏的”;平民文学则与之相反,应当朴朴实实地记载世间普通男女悲欢离合的人生,表现“一种一律平等的人的道德”。刘大白在这种文学思潮中,把词、曲与诗同等对待,是为大势所趋,也反映了他的敏锐。

《旧诗新话》在诗歌内容的批评上,带有十分显着的时代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旧道德、旧思想的反叛和对新道德、新思想的提倡。

如《红掸词中的某王孙》一篇,在转述了《瑶台第一层》这阕词的两种不尽相同的文字后,不厌其烦地把龚自珍“《红禅词》中的序文全录于此”,并且评说“序中所述,事很哀艳,颇类《红楼梦》中人物。也许生前守礼谨严,只是故作疑阵,而托之于梦中幽媾罢了。咱们不论他们底本事或就他底的序文看来,都可认出贵族们受礼教箝束的苦痛来”。可见刘大白重的不是词本身,而是本事和序文。可以说就因为从这首词的本事和序文中,能认出这份“贵族们受礼教箝束的苦痛”,刘大白才将它从钞本《红禅词》中挑出来加以述评和考证,以此表明他对以“礼教”为代表的旧道德、旧思想的不满。如果说这种不满尚有温婉之嫌的话,《闽风篇》一则就十分犀利泼辣了。这则诗话相当富于感情色彩。“我想要是果然有鬼,那些体面人家底门前、墓上、道旁的旌贞表烈的华表下,一定是‘天阴南湿鸣啾啾’哩。咳……”对吃人的礼教义愤填膺,尤其是结尾处的这一声——“咳……”真有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味道。这则诗话作于1920年,其时五四运动反封建的声势最为浩大。在这种情势下,刘大白自然把“这种抨击强迫殉烈主义的作品”推为“难得”之作,其目的是为了宣传用诗歌来揭露封建思想残酷性的新文学主张。

反映劳动民众痛苦生活的诗作,也是《旧诗新话》评论的一个重点。清人王正谊的诗作《牛行迟》和《柘皋老妇行》,描写了战争中“官兵如洗”的残酷场面,反映了兵祸给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刘大白说它们比“杜工部的《石壕吏》、《无家别》等篇还要沉痛”,给予它们极高的评价。这可以看出刘大白对诗歌“替劳动阶级鸣不平”这一点是十分重视的。正因为如此,郑板桥为身处劳动阶级最底层的妇女鸣不平的《姑恶》诗,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他的好评:“只有郑板桥,老实不客气地宣布了婆婆的罪状,给受虐的媳妇诉苦了。”认为《姑恶》诗“形容婆婆的凶恶,媳妇的痛苦,可谓淋漓尽致了”!并且感慨:“在现在什么妇女、婚姻、大家庭制度等成为问题的时候,也还不见有这种文章;那时候能够这样,真难得了!”这样的观点是相当激进的。在刘大白发表这些评论文字的时候,文学研究会正提出“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要求创作血与泪的文学,表现被侮辱与损害者的苦难和不幸遭遇,刘大白与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精神上达成了完全一致。

刘大白的诗论,都带有明显的旧文学印痕,但他并未沉溺在旧文学中不能自拔,而是为了给新诗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合理的依据。当章炳麟从传统的诗学观点出发,提出“有韵为诗无韵非诗”的界定,非难新诗形式的时候,刘大白就到《毛诗》中寻找“中国无韵的旧诗”来给他看,证明“中国旧诗并非全是有韵的”。而且他自己也说:“诗之美,不专在乎韵;所以诗底可以无韵,原不必寻出无韵的先例来,才可以得到学究的公认。不过要是能从古诗堆里找出几个先例,自然更好。”

在诗歌音韵问题上,刘大白《旧诗新话》的态度十分辩证。一方面,刘大白指斥“近人章炳麟氏有韵为诗,无韵非诗的说法,不但是极端的外形论者,而且可以说是唯韵论者”;另一方面,他亦深知“现在的语体诗(即白话诗)并非全是无韵的”。也就是说,他认为新诗用不用韵都可以。也许正该如此,要不白话诗怎么又叫做自由诗呢?在诗歌格律问题上,刘大白的态度同样具有辩证性。在《“八病”正误》中,首先肯定“八病”都是消极方面的禁止,拘牵琐碎,简直是一副诗人的镣铐。同时,在实践中他又对声韵格律倾心往之。在《新律声运动和五七言》中,刘大白曾非常客观地阐述过自己对诗歌声律问题的态度:我是主张诗体解放的,并不主张诗篇非受外形律的束缚不可,说没有外形律便不成为诗。但是同时也承认诗篇并不能完全脱离律声,并不主张诗篇中绝对不许有外形律。所以有些人认为诗篇中有时要相当地采用一点外形律,我并不反对。并且我自己的作品,因为吃了中途放脚的亏,常常不自觉地把旧式外形律的姿态露出来;所以我虽然主张诗体解放,却对于外形律能增加诗篇的美丽的功用,是相对地承认的。

朱自清曾说刘大白能“将旧诗的音节溶进新诗,又能在旧诗的情景中翻出新意来”,则证明刘大白这方面的探索是成功的。在理论上,刘大白主张“不但抱残守阙,而且继往开来”,并不是完全的因循守旧。

他对旧式外形律的一定程度上的肯定和对五七言体的推崇,完全是为了承旧启新,对新诗音律进行探索和尝试。

在新诗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刘大白则观念全新,与胡适等极力倡导白话的人们达成了默契。胡适在《谈新诗》中曾明确提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新文学的文体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刘大白在《旧诗新话》中也多次明确地表示,诗不但应该是白话的,还应该是自由的。

他把管夫人的《我侬词》推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其原因就在于此词“不但是白话的,而且是自由的,可算得是自由的白话抒情诗的破天荒”,把诗歌是否使用“白话”和是否“自由”这两点看得极为重要。

许多作品取得成功的原因,都被他归结为使用了白话。比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他就认为“所用的差不多全是那个时代的白话,这也是它所以能够高出于旁的作品的缘故”。从《宋代白话文学的发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认为“贵族的文学”才是文言的,“出身卑贱”的人的文学自然就只有使用白话。反过来,也只有使用白话的文学才能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在《钱镠山歌》中,刘大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可见要民众共喻的文学作品,非用白话不可。”为了“非用白话不可”这一主张,刘大白竟对张打油着名的打油诗“宇宙一优侗,古井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大兴喟叹,称之为“实在是可佩可惊”。

同类推荐
  • 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作为在基层耕耘了三十多年的文化体育工作者,与文化体育结缘半生,摸着石头过河,经过长期对文化体育工作孜孜不倦的理论探讨与具体时间,在如何建设体系完善,覆盖有效,供给充足,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方面,积累了一点有益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
  • 中国鱼

    中国鱼

    千岛湖以秀水灵山甲天下,登岛、看水、吃鱼,引得成千上万的游客趋之若鹜,又流连忘返。1959年,新安江拦坝蓄水,水域面积达573平方千米的水库,以及1078个星罗棋布的岛屿——千岛湖自此形成。湖中的鱼和水成为湖畔居民赖以为生的重要资源,保护鱼类种群数量以及千岛湖水质为千岛湖人世代所坚持。杭州千岛湖发展公司开创了“以水养鱼、以鱼护水、品牌经营、文化统领”的发展模式,成功打造集鱼生产、鱼餐饮、鱼加工与鱼休闲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扎根于千岛湖,逐步做大做强。本书将以杭千发公司为典型案例,探讨其经营模式背后关于企业与自然、企业与地方人文之间关系的课题。
  • 文化传播人员职业素养

    文化传播人员职业素养

    文化传播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辉煌前景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我省的文化传播产业按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大力推动文化传播阵地建设,文化传播良性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文化传播产品日益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为促进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日本人性格解析

    日本人性格解析

    本书展现当代日本社会精神面貌的方方面面,以及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性格在当今时代各领域的种种反映,分析日本人的性格暧昧善变的背后,是不变的现实主义、实用主义和利益至上主义。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远古幻斗

    远古幻斗

    远古时代,人、神、妖、魔族占据整个世界,各族坚守着自己的一方。本来和平相处的世界,因为魔界和妖界的一次纷争,人族无辜死伤惨重,为确保人族的生存,人族不得已退居到边远地带,开始教化子孙自保的幻术,在确定有自保能力后,人族踏上为夺回自己的一方领土的征途......
  • 霸占你的心

    霸占你的心

    第一部霸占你的心属于总裁严森和美女加才女胡梦茵的故事那个总裁不费吹灰之力就霸占到的美女几经曲折却还是被迫离开总裁的身边总裁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追女之路..第二部总裁的甜心养女,为何选了这样一个养女让他欲爱而不能为了让她死心为了让她离开他去寻找幸福他狠狠伤害了她的心而当她和另一个男人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去陷入疯狂
  • 千金与平凡

    千金与平凡

    事情是这样的,某天为了让女儿继承自己公司的父亲在自己女儿回国后,突然让女儿在自己公司里去应聘小职员,并要求要她不惜一切代价摸爬滚打到高层,从而顺理成章继承公司。虽对继承公司毫无兴趣,但出于孝心不得不放弃这一切去自己家公司瞒着所有公司员工一步一步的升职加薪。从此,充满着喜感风采的职场生涯开始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至高殿堂

    至高殿堂

    这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历程。少年从一个普通的小村子走出,一步步踏入了从未有人达到过的至高殿堂!
  • 王俊凯之最后的守护时光

    王俊凯之最后的守护时光

    十年前的兄妹,十年后的爱恋。我们之间经历了这么多坎坷、挫折,我以为我马上就可以拉住了你的手。可是为什么命运还是要狠心地将我们俩拆散!从十七岁那年一直陪你到死亡的尽头,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就在那一刻,我真想紧紧地抱住着你不松手。但是,命运又捉弄了我们俩个。我爱你!再见,下辈子,我还会再找到你。如果找不到,我就会继续找。如果我找到了,我会继续好好地爱你,不会再松开你的手,不会再让你从我的生命里消失!这辈子的长相厮守,我们都没有做到,下辈子,我再来履行这个承诺。——ILOVEYOU
  • 救火队?消防队!

    救火队?消防队!

    本书共收入28个案例,分为处置策略、价值实现、资产驾驭、业务创新、平台建设等5篇,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信达公司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 星空神瞳

    星空神瞳

    天生神瞳,为爱而战。抚摸着她苍白的脸庞露出灿烂的笑容,深情的说道:”等我活着回来娶你”........
  • 自地球归来

    自地球归来

    在地球生活了20年的段小飞居然是异世界魔王的儿子,被召唤回异世界老家的他却发现,当王子/魔王的体验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一句话简介:从异世界开始的魔王生活。】
  • 恋上哥哥嫁与弟

    恋上哥哥嫁与弟

    医院美女几段纷乱的感情这并不是制服诱惑……她已经有了未婚夫却又有了另一场爱情是真爱还是出轨?有了哥哥的孩子却又嫁给了弟弟这后宫终究是要乱成啥样?女主角在爱与恨的纠葛中是找寻真正的爱与幸福还是性格里本有的不安分?
  • 回到高中变天才

    回到高中变天才

    夏乾是一个失败的青年,但他心底有一个梦,不管生活多么窘迫,他一直在坚持……一次太阳的异变,让他回到了过去,从此一个经历过人情冷暖的落魄天才正是崛起,一步步走向了平行世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