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3300000046

第46章 新诗现代化:九叶派浙江诗人诗歌品格的先锋性(9)

一是“尽量避免直截了当的正面陈述而以相当的外界事物寄托作者的意志与感情;戏剧效果的第一大原则即是表现上的客观性与间接性”。也就是说,现代诗应该追求曲折深意,而反对情感泛滥以及由此造成的感受性。

二是新诗戏剧化有三个不同的发展方向。第一,里尔克式的方向,即“努力探索自己的内心,而把思想感觉的波动借对于客观事物的精神的认识而得到表现”,它体现为两个层次:其一,诗人内心的所得与外界客观事物“打成一片”,主、客体应合;其二,注意对“事物的本质的了解”,不止于描写或照相式的写实。其审美形态为“沉潜的、深厚的、静止的雕像美”。第二,奥登式的方向,即“通过心理的了解把诗作的对象搬上纸面,利用诗人的机智、聪明及运用文字的特殊才能把他们写得栩栩如生”,“着眼心理隐微的探索”,其审美形态为“活泼的、广泛的、机动的流体美”。第三,诗剧的方向,“现代诗的主潮是追求一个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而诗剧正配合这个要求,一方面因为现代诗人的综合意识内涵强烈的社会意义,而诗剧形式给予作者在处理题材时,空间、时间、广度、深度诸方面的自由与弹性都远比其他诗的体裁为多,以诗剧为媒介,现代诗人的社会意识才可得到充分表现,而争取现实倾向的效果;另一方面诗剧又利用历史做背景,使作者面对现实时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透视或距离,使它有象征的功用,不致粘于现实世界,而产生过度的现实写法”。这三个方向都指向“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即“新诗现代化”。

三是必须击破“诗只是激情流露”的迷信,现代诗“必须融合思想的成分,从事物的深处,本质中转化自己的经验,否则纵然板起面孔或散发捶胸,都难以引起诗的反映”。诗歌是经验的传达,没有思想,自然无所谓诗。

“新诗戏剧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客观对应物”和“思想知觉化”来实现的。

新诗“戏剧化效果的第一大原则即是表现上的客观性与间接性”。所谓“客观性”即实在性、具象性;间接性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以与思想感觉相当的具体事物来代替貌似坦白而实图掩饰的直接说明”,即诗不直接地抒写情思,而是通过对物象的刻画,在物象自身运动的过程中完成“感觉曲线的优美有致”,以相当的外界景物“为自己的情思下个定义”,“间接的标明情绪的性质”;二是指意象比喻的运用所达到的效果,即厌恶和超越空洞、含糊的浪漫派意象比喻,而专致于“发现表面极不相关而实质有类似的事物的意象或比喻”,从而使创造产生的意象具有一种“惊人的离奇、新鲜和惊人的准确、丰富”。

客观性与间接性是通过“客观对应物”而实现的。所谓“客观对应物”或称“客观关联物”、“客观联系物”,是指诗人在诗歌中用以表现思想情感意志的媒介。它是西方现代诗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哲学基础是瑞典神秘主义哲学家安曼努尔·斯威登堡的“对应论”。在此基础上,艾略特更明确地提出了“客观关联物”的观点:“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惟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然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唤起那种情感……艺术上的‘不可避免性’在于外界事物和情感之间的完全对应。”

袁可嘉接受了艾略特“客观关联物”的理论。他的“客观性与间接性”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的观点——“客观性”即是针对“客观对应物”的“客观”而言的,“间接性”即是针对“客观对应物”的“对应物”而言的。通过“客观对应物”,诗人能以一种客观的艺术方式去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和本质,让其思想情感意志在戏剧性的曲折发展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从而使创作出来的诗歌具有感觉曲线、意象比喻独特、想象逻辑、文字具有弹性韧性等特征,能代表一个“现实、象征、玄学的新的综合传统”。

“客观对应物”因意象联结方式可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从一个单一的基点出发,逐渐向深处、广处、远处推去,合乎逻辑发展的相关意象,一一展开,每个意象不仅是前一个意象的连续,而且是他们的加深和推进,读者的想象距离通过诗人笔下的暗示、联想,以及本身的记忆,进入作者的创造氛围里;二是诗人从许多方面来接近主题,同样通过暗示、联想、记忆、感觉的综合,把感情思想结晶在由众多意象伴随的一两个核心意象上。前者,被称为“诗境的扩展”,它可以营造氛围,“增加了诗底戏剧性,扩大并复杂化了人类的感觉能力”;后者被称为“诗境的结晶”,它可以造成感觉强度,加强诗的戏剧性。通过“客观对应物”来使新诗获得表现上的客观性与间接性可能会导致新的“晦涩”,但“客观对应物”与“晦涩”之间又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晦涩常常来自诗人想象的本质……诗人们晦涩的程度虽有深浅大小的分别,但是想象必然多少带点晦涩似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思想知觉化”即“充分发挥形象的力量,并把官能感觉的形象和抽象的观点、炽烈的情绪密切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孪生体”,从而达到“抽象观察与具体形象的嵌合”、“肉感中有思辩,抽象中有具体”,其实质即抽象具象化,抽象与具象契合。

袁可嘉认为,新诗要现代化,就得取法现代诗,让“思想知觉化”,从而使感性与智性得到统一,抽象与具象达到契合,突破传统诗歌单一的实象结构,实现“从抒情底‘运动’到戏剧底‘行动’的转化”。

“新诗现代化”是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诗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少诗论家都曾论及过这一问题,如朱自清在《诗与建国》一文中认为“但现在是时候了……我们也需要中国诗的现代化,新诗的现代化”;唐湜在《诗的新生代》一文中认为当时诗坛存在着“一个诗的现代化运动”。但他们都仅仅只是“论及”而已,而未能像袁可嘉这样建构起一定的理论体系。袁可嘉的诗歌本体论较为科学地阐述了诗歌的本质,其“包含的诗”理论较为科学地阐述新诗的基本形态和最高“范式”,其“新诗戏剧化”理论较为科学地阐述了“新诗现代化”的途径。三者彼此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颇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新诗现代化”的问题。它是袁可嘉在“利用全部文化、学术成果来接近文学,而决不自限于某一套教条或某一迷信”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因而充满了传统和现代、东方与西方、理论与现实、抽象与务实、内容与形式等多方面的辩证法,比象征诗派的诗论具有更强的“中国”色彩,比现代诗派的诗论具有更强的“现实”色彩,比现实主义诗论具有更强的“现代”色彩,体现了中国现代主义诗论的最高水平。可以说,它是中国现代诗论在艰难曲折中深入发展的标志,是中国现代主义诗论在总体上突现突破、走向成熟的标志。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 中国民居建筑艺术(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民居建筑艺术(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本书为一册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进行普及的工具书读本。全书分“思想文化”、“古典文学”、“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地理与交通”、“居住与建筑”、“教育与科举”、“书法与绘画”、“音乐与戏剧”、“科技与体育”、“历史与文化传播”十四部分。每一部分先扼要简述内容,然后以辞条的形式对该类中的重要概念进行阐释。
  • 经典超译本·爱弥儿

    经典超译本·爱弥儿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 书法史论丛稿

    书法史论丛稿

    本书内容包括:里耶秦简文字书法论略、汉字行款渊源说、唐碑与“铭石书”的传承、颜真卿研究、徐浩研究、释怀仁《集王圣教序》等。
热门推荐
  • 彼时花开人不知

    彼时花开人不知

    有人说,错过太久,就会永远的错过。你说,感情,其实说到底只是一个人的事。但是,在这一个人的感情里,我总是遍体鳞伤。有人说,当一个人出现过,别人都会是将就。你是我的特别,我却只能将就。这是一个关于爱与被爱的故事。我们都在里面扮演着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爱与被爱过。
  • 成大事必知的50条金科玉律

    成大事必知的50条金科玉律

    本书详细介绍了50种心理效应的巧妙运用,帮助读者提升个人魅力、调控自我,从而在职场、交际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鱼得水、畅快自如,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 一只山鬼和宠物老虎的人世之行

    一只山鬼和宠物老虎的人世之行

    短篇,超不过2W字,不过超过了我也没办法
  • 三教归元

    三教归元

    孤儿江晓牧被归元观主收养,观主死后,他在一条小狗的帮助下偶然得到了一把镜子,从此卷入了一次次的江湖拼杀中而不死。?是什么让他从底层一步步的登顶的??运气?毅力?智慧?魅力?朋友?团队??一串串惊奇,谱写出一个个传奇,为你带来爽而又爽的新奇,好戏连台的情节,目不暇接的节奏
  • 超级透视系统

    超级透视系统

    杨易十七岁,在到源城高中报道的第一天,非常幸运地掉进了下水道。当他第二天醒来看见额头上包裹的两块白纱布时,除了大骂几句屁的千禧年,就是不停地诅咒偷井盖的贼。但他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悲催的经历,竟然让他获得了意外传承……
  • 我们被暗投明的青春

    我们被暗投明的青春

    不知道怎么样,把我的大学清楚的展示出来,也许我的确是做了一场梦,一场不知道究竟是黑夜好还是白天好的梦。
  • tfboys之三生有幸喜欢你

    tfboys之三生有幸喜欢你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1.那些回忆2.我已经不是我了本文看点1,骨灰级闺蜜遇到了三小只会怎么样呢?2.汐儿和小凯会擦出什么花火?3.好不容易他们在一起了,为什么汐儿会离开?4.汐儿离开了,凯会怎么做?5.他们是互爱互恨?还是互相怀恨?“当初击垮我的心墙的人是你,现在要离开的人也是你,你要我怎么办?”小凯说“我已经找不到爱你的方法,就这样吧!相见不如怀念!!”好了大家来看文吧!!大家要投票票,推荐本文哦!加编编qq:1670306389和编编做朋友哦!
  • 廢物變天才:妖孽小萌妃

    廢物變天才:妖孽小萌妃

    只不过是睡了一觉,云曦就穿越到一个以强者这为尊的修炼世界,穿就穿吧,还是个不受宠的嫡出郡主!
  • 花千骨之画骨虐爱

    花千骨之画骨虐爱

    白纸画卷,花开千朵。一世轮回一局棋,千年愁断曲迷离。错遇小女心暗许,似水流年难追忆。星辰斗变六界移,逆天破荒有何意?今妖神涅磐重生,前缘今生何抉择。
  • 馨玉

    馨玉

    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在最绝望的时候重生了,而且重生到她最喜欢的红楼梦里,成为女主角林黛玉的孪生妹妹。她将怎样面对这突来的人生,她是否会改变红楼女儿们的悲剧,甚至,她是否会改变历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