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2600000013

第13章 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请名人担任大学学院院长、教授在中国成为一种普遍的时髦。一方面,请名人担任院长、教授,学校也许能提升自己的名气和人气,扩大其在一般社会和大众层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的大学都有一定的级别,比如副部级、厅级,等等,能够成为着名大学的院长、教授、博导对名人来说也是一桩名利双收的事。金庸曾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很多着名大学被授予荣誉教授的头衔,这次担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博导为何还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也许是因为他这次担任的院长是一个实职(而非荣誉),另外还做了历史系的博导,要正式开山收博士,这可能使人对其学术水平和能力(包括大学行政管理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产生怀疑。

平心而论,如果金庸选择当现当代文学的博导,指导通俗文学的博士生,相信一般不会对其水平和能力提出质疑。然而有意思的是金庸对武侠小说之外的历史更感兴趣,他希望在历史学学科领域担任博导。金庸对武侠小说作家身份的刻意回避,是否反映了他潜意识中的武侠小说自卑情结?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健对此是持异议的,他认为这对金庸本人来讲也是一个错位。他以金庸在南大所作的一场报告为例,说:“给南大学生作报告的时候,我们本来想请他讲讲武侠小说,可是他一再坚持要讲历史政治方面的内容,后来,他给学生们作了题为《南京的历史政治》的讲演。那天,金庸的讲演让在场所有人大失所望,演讲中摆出的历史政治方面的错误引起了学生们哄笑,场面很是尴尬。”

2005年10月,金庸向浙江大学提出请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再次成为焦点,其引起的关注程度,不亚于6年前他接受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及博士生导师聘用时所引起的那场争论。直到2007年11月,浙江大学才正式接受金庸的请辞,并聘请金庸担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名誉院长,这场争论才逐渐平息下来。

“名人从教”在中国从来就不是稀罕的事,有大量的政府高官都成为着名大学的教授、博导,也有很多的歌星、影星成为着名大学的教授。金庸提任院长、博导这一事件给我们启迪的是:名人效应固然可以借重和发挥,但它毕竟是外在的,且有一定的限度和适应域而绝非万能。因此需要慎谨和恰如其分,否则效果可能是适得其反。

第三节王朔挑战与南北文化的隔阂

1999年11月1日,王朔在《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我看金庸》的文章,说“这些年来,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可说是四大俗”,从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王朔的言论出来以后,很快就形成了“拥王派”和“拥金派”互相攻击的态势。“拥王派”认为王朔敢说真话,是对偶像化的批评,是个性化批评的伸张。“拥金派”则从国民性、社会心态、审美情趣等方面进行了反驳。这一事件也迅速波及到网络,在网络上的互相攻击更为惨烈,毫无疑问的是“拥金派”占据了上风。金庸很大度地表示要以佛家“八风不动”来应对。金庸说:“佛家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八风中任何一风时情绪都不为所动。”并且说:“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那是人生中的常事,不足为奇。”

王朔小说的一个特点就是“调侃”,王朔用“调侃”、“玩世不恭”的语气对神圣、英雄等崇高事物进行了“祛魅”。对于神圣的传统道德、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对“文革”时期的政治教条与官方意识形态,对文人、精英知识分子(尤其是他们的自大自恋与假清高、假正经等)统统进行了尖刻的讽刺、挖苦,体现了王朔的生活方式与人生姿态,即嬉戏与逍遥,玩世不恭,因此王朔小说常被人称之为“痞子文学”。

在这一事件中,王朔的言语、用词和他以前的一贯做派并无改变,典型的“我先骂了你再说”。他说金庸:“这哥们儿写东西太不过脑子了!一个那么大岁数的人,混了一辈子,没见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莫非写武侠就可以这么乱来?”这一段话中人身攻击的成分很大,所以即使有很多人为王朔的话进行辩护,但也批评了王朔用词的偏激。王朔最后也承认:“我也根本无意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但我这人文风确有问题,一贯恶劣。”王朔自命为“顽主”、“无知者无畏”,这就为他的言行定下了基调,埋下了伏笔,以后万一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都没有关系,因为“我是流氓我怕谁”。鲁迅曾说:“流氓等于无赖子加壮士,加三百代言。流氓的造成,大约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孔子之徒,就是儒;一是墨子之徒,就是侠。这两种东西本来也很好,可是后来他们的思想一堕落,就慢慢地演成了所谓流氓。”而王朔身上夹杂着的这种孔子之徒与墨子之徒的习气却只是表面的游戏味和痞子腔,他是用一种貌似庸俗的方式向大众和知识分子的庸俗趣味挑战。

相对于王朔的“痞子”态度而言,金庸的回应确实有“名士”的风范和气度,这一点连王朔也承认并且认为早能料到:“与我交锋他很有风度啊!否则会不正常。我想不出他会有其他反应。比如他急了,那多不合适。他肯定不会急。”所谓名士的本义,郑玄注《礼记》云:“名士,不士者。”

《辞海》中说:“名士,也泛指有名的人士。”所谓高洁其志的“名士”风范,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处于何种环境之中,都能以平常心对待逆顺之境,保持自己的人格和个性,不媚俗,不媚官,精神上处于独立不阿的状态。金庸以“八风不动”来告诫自己,其实质是对自己“名士风范”的强化,是一种“大人不计小人过”的宽容,在这里身份、地位乃至年龄都成了金庸必须“八风不动”的重要原因。有些论者表示:“我觉得金庸在批评问题上的大度,表面上很谦虚,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吸取王朔文章中一些合理的东西,或者对王朔批评的偏差进行反驳。”“真名士自风流”,金庸继承了江南文人、名士的一贯传统,在做小说时如此,在做人时他也力图达到“名士风范”。因此他不仅能够做到“八风不动”,而且还主动表扬王朔的小说“对话风趣幽默”。

而这场论战所折射的另一个问题是雅俗之争。在《我看金庸》一文中,王朔称“金庸小说”为“四大俗”之一,并称“并不是我不俗,只是不是这么个俗法”。在这里“俗”指什么,可以解释为“俗气”,也可以解释为“俗文化”;在王朔看来,更倾向与“俗气”、“不入流”,他认为金庸小说的“精神世界永远浸泡、沉醉在过去的繁华旧梦之中”。但王朔本人就自称为专门替大众制造通俗文学的“码字匠”,他对金庸的批评与当年人们对王朔的批评何其相似。“从实质上说,他们都是比较通俗的作家,写畅销书的,王朔搞的这次批评实际上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对于武侠小说,袁良骏有这样的观点:“不客气的说,像武侠小说这种陈腐、落后的文艺形式,是早该退出新的文学历史舞台了!”并认为:“金庸本领再大,依然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武侠小说这种陈旧、落后的小说模式本身,极大程度地限制了金庸文学才能的发挥。”也就是说,不是金庸没有文学才能,而是武侠小说这种文体样式本身就没有前途。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对通俗文学历来都是有优越感的,他们判定通俗文学常用的词语是低级与庸俗的。武侠小说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也都是低级与庸俗的。但“通俗文学的应运而生、应运而活,我行我素,如鱼得水,大行其道,粉碎了精英文学的一帘幽梦”。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王朔在论述金庸小说的毛病时说:“老金从语言到立意基本没脱旧白话小说的俗套。老金大约也是无奈,无论是浙江话还是广东话都入不了文字,只好使死文字做文章。”

对此,金庸的回应是:“王先生所以有此文章,猜想重要原因之一,是王朔先生根本瞧不起南方的作家,尤其是浙江人、台湾人与香港人。”然后金庸举了很多浙江人文章写得好的例子,如罗贯中、施耐庵、凌蒙初、王阳明、黄宗羲、章太炎、王国维、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梁实秋等等,来证明浙江人不仅文言文写得好,白话文也写得漂亮。

王朔批评金庸所反映的另一个问题是,南北文化之间的隔阂。

在王朔心目中,似乎只有北方文化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这也是他的文化趣味所在:“我们有过自己的趣味,也有四大支柱:新时期文学,摇滚,北京电影学院的几代师生和北京电影艺术中心的十年。”在王朔看来,大概唯有在北京发生的并被北京趣味所认同才是“不俗”。

而这一切,似乎都与王朔有关。殊不知,南方人又有几个人能认同北京电影学院的几代师生和北京电影艺术中心呢。好日子不常在,王朔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创作现在都萎缩了,在流行趣味上可说是全盘沦陷”。王朔认为“无论是浙江话还是广东话都入不了文字”,那么能入文字的就是北方的语言了,北方语言才是中国文学语言的正宗,这种北方文化(语言)中心论在王朔身上表露无遗。

自西周以来,形成了一种价值判断:“蛮夷是远离文明中心而应该受到贬斥藐视的区域文化。就语言而言,中原腹地的重浊被称为‘夏声雅言’,而吴楚的清浅被斥为不合‘先王之道’的‘南蛮舌’。”但是随着晋室的南渡,整个文化中心开始向东南转移。隋唐之后,“江南财富地,江浙人文薮”,江南成为中国经济中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重心发生了位移,“但那个有内陆腹地厚载的超稳定结构自始至终作为传统主导森然屹立。东南海隅无论是枯瘠还是丰沃,无论是受鄙夷还是受倚重,它也自始至终作为一种次要传统固定下来。”因此,即使南方经济上越来越强盛,但在文化上占据统治地位的北方面前,始终只是一种次要传统,江南文化作为一种次要的文化传统必然会为以中原文化为根基的北方文化所蔑视,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王朔为何极力批评金庸的语言文字了。

(舒刚波)

同类推荐
  • 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基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探索与实践

    作为在基层耕耘了三十多年的文化体育工作者,与文化体育结缘半生,摸着石头过河,经过长期对文化体育工作孜孜不倦的理论探讨与具体时间,在如何建设体系完善,覆盖有效,供给充足,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方面,积累了一点有益的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
  •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品茶,是一种生活方式,爱茶的人,内心都不会太浮躁,当你推开茶馆的门,你就开始了修炼。从古今茶人到名茶轶闻,从茶馆风貌到人生百态,本书是茶友了解茶文化的绝佳读本。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悲越天山——东干人记事

    悲越天山——东干人记事

    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在准备庆祝建都850周年的北京,熬过了酷暑盛夏的困扰,又展现了它明媚靓丽的风姿,吸引并接待着五洲四海、络绎不绝的游客。我刚从宁夏开会归来,也明显地感觉到北京已进入气候最美好的旅游高峰季节。坐在写字台前,阅读着近期收到的函件,不时接听来自各方的电话,为奔走相告的喜事而欣慰,为远方亲友的病危而担忧,更为回族穷困地区的脱贫振兴而鼓舞。
  • 《弟子规》四十讲

    《弟子规》四十讲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最经典的演讲集。蔡礼旭老师通过讲解四十集的《弟子规》,帮我们找到了人生不幸福的根源所在。我们只有在家庭生活中落实五伦大道,真诚地反省自己,才能扭转命运,过上和谐平安的生活。
热门推荐
  • 特工杀天下:驭天女神

    特工杀天下:驭天女神

    她,嗜杀,残忍,21世纪堪称完美的天才特工。一朝穿越,将军府废物三小姐弑亲重生,血祭,她逆天夺下凤凰灵魄,成为拥有至尊灵术的神女。得她者得天下?笑话,这个天下的王就不能让她来当!!!天地动荡,五大族裔纷乱相争,她,凭一已之力屠杀十万大军夺城镇压,一张绝世容颜,一举威慑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极品公子爷

    极品公子爷

    一个天赋极高,被家族内定为继承人的纨绔公子哥。他的爷爷对他尤为看重。而他本人崇尚自由,在他的周围,围绕着形形色色女人,最后,悲哀的发现,自己已经身不由己的以主角的身份陷入了一个规模浩大的棋局。幡然醒悟之后该踩着预定好的棋子继续前进,还是应该拼命挣扎,并解脱束缚?
  • 逆变神魂

    逆变神魂

    妖,人共处一界,本就和平万年,终打破平衡!他,一个人族青年,为了生计苦苦挣扎,生于修仙之地,为了他所要保护的人不得不踏足仙道,人妖之界!他能否冲出桎梏,武逆苍天,一切的谜底终将解开!
  • 领路长生

    领路长生

    取名长生,是为长生?赵长生,一个六岁开始便在酒楼外替人养马的少年,只因被一流落凡俗的高人看中,离去之时赠他一玉坠,自此踏上一条不俗之路。九山太远,你去不了!是吗?九山算什么,可对得住我这名字?……且看平凡少年,如何一步步披荆斩棘,问鼎长生路。
  • 傲世预言

    傲世预言

    狂,若我为帝,无人为王。狂,求永生,求乱世,解轮回。劲爆小说,小狼笔下的创世神话。
  • 尸王笑天

    尸王笑天

    我是胡小天,被强行激活血脉成为一只僵尸,还是只普通级别的僵尸,第一次执行任务心脏都被挖出来了!装个尸王的心脏!什么,里面寄存着一个不得了的家伙,和我共享阳寿,说什么他很厉害,要带我装逼带我飞,好吧,信他了!
  • 古灵儿玩转异世大陆

    古灵儿玩转异世大陆

    她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是异世的救星,她不要居天下人之上只要守着家人平淡一生。可是命运之轮悄悄转动她注定不平凡,遇上腹黑的他是好是坏????????
  • 豪门新娘(契约娇妻第一部)

    豪门新娘(契约娇妻第一部)

    她以拜金的名义接受陌生如他的求婚,协议约定,她将成为他的合法妻子,薪酬按年薪+月底薪+月奖金的方式计算。条件是她以棋子的身份,介入风云诡谲、步步为营的豪门斗争中。他千金一掷,她孤注一掷。豪门大家的变幻莫测曾使她无所适从,他是她的金主,也是她的同盟,携手走过,才发现他心机如许深沉,犹如一张罗网将全无抵御之力的她征服其中。当初的金钱游戏,如何能转变为真挚的爱情?感情等同是筹码,她与他均是忘形的赌徒,赢的将是彼此的真心。风波过后,她愿与他签署一生一世、永不抵赖的爱之契约。
  • 末天

    末天

    若,生命可做忏悔,愿如秋叶逝去。白色月光,怎及我,三千惆怅。
  • 地球土地爷

    地球土地爷

    陈牧意外得到土地爷神位,发现可以通过神位链接天庭任务榜,仙界大能以天道为根基建立的任务榜,完成任务得到任务积分,通过任务积分可以换取天庭物质。陈牧用积分换取天庭宝贝,以此改造地球,仙界的土壤,仙界的法宝,仙界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