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2100000051

第51章 “导学稿”的特征及实施要求(2)

二是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能力。教师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编制“导学稿”,并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搜集、整理、传输和保存教学资料,熟练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导学稿”的使用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整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我校为此搭建了功能强大、流程周密的“导学稿”提交、交流、审核、印刷的网络管理系统,使教师的集体备课时间和空间都得到延伸,也为营造多向、立体、共享的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提供了硬件环境。

三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导演”能力。“导学稿”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教师作为包办主体的弊端,将学生这个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请”到了前台,其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凸显。也正因为这样,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前,教师要强化学生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的培养;在课中,教师要努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协调组织好各种教学活动,控制、驾驭好课堂局面,做到“三讲三不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必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学生自己看书能懂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内容不讲。要努力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使所有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艺术的魅力。在课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完成“课后拓展”的基础上学会自我反思,不断修正自身的学习行为,提升学习能力。

当然,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恰恰相反,教师要立足主导地位,肩负“导演”的责任,学是主线,导是关键,备导学案要在“如何导”上下工夫。

2.为学生提供了磨砺自主学习能力乃至终身学习能力的平台

“导学稿”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师上课前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依据教师设计的“学案”先行一步进行探究,使学习的主体真正回归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思考问题的乐趣,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同时,教师在第二次备课中,剔除了大部分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把重点放在重难点的突破上,也客观地“迫使”学生必须在课前自主学会新课的基本内容,对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极有好处。

“导学稿”这两个功能的实现,使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了它提升教师、发展学生的目的,体现了当代教学论的两个“主体”的理念。虽然她没有根本动摇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知识的功能,但使学生知识的掌握真正变成了一种自我探究的过程,一个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和能力的过程,并借此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自学”的教育目标。

三、“导学稿”的管理与使用

我们说任何教学改革,要想形成一种规范化的力量,都必须有制度作保障。只要我们严格执行制度,这便能对学校课堂文化的建设提供一种保障。

因此为了真正落实新的教学思想,保证“导学稿”教学的有效落实,我们还制定了《洪塘中学“导学稿”教学模式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为扭转我校现阶段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行为随意、教学手段粗放、合作意识淡薄、教学效率低下等积弊,优化教学过程,实行精细化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教与学的有效性,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和主题教研活动制度,深化我校学科建设,在借鉴东庐中学“讲学稿”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拟通过模仿、提高、创新三个阶段,构建适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教学合一的“导学稿”教学模式。

(一)“导学稿”的编写

“导学稿”是集教案、学案、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作业、复习资料等教学元素为一体的教学合一、师生共用的文本载体。一份“导学稿”,涵盖着教案与学案、学习目标与学习策略、习题精选与课外延伸,是课改三维目标的生动体现。

1.“导学稿”编写过程中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考纲为统领。教师要深入研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浙江省学科教学建议》和《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了解本学科最新的中考命题方向及相关信息,把握本学科的总体教学要求和考查内容,以此作为自己编写和使用“导学稿”的指导原则,避免出现脱纲、超纲的内容。

(2)教材为依据。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在编写“导学稿”前认真研究学情和教材,充分研究教材的知识与能力体系、教材的重难点等,编制教材的知识树,并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制定相应的突破重难点的教学策略,在整合相关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切实保证教材内容的落实,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3)教师为主导。“导学稿”应体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作用,在学法指导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建议,在“导学稿”流程设计和内容选择上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

(4)学生为主体。“导学稿”的“学案”是教师为学生主动求知而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所以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做到心中有“人”。“学案”设计不仅要熟悉课标、教材,了解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编排体系等,更重要的是要熟悉学生,了解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体验,使设计的“学案”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还要考虑学法指导的渗透,使学生有法可学。

2.“导学稿”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1)摆脱“教案”的传统思维。有些教师设计的“导学稿”其实还是“教案”,始终以教师的口吻和出发点进行设计。“导学稿”中的环节、内容与教案无异,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是站在教师教学的角度,旨在说明教师打算做什么、怎么做,而没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

(2)“导学稿”切忌做成教学实录。有的教师把“导学稿”设计成了课堂实录,教学环节“一个都不落下”,而且每个环节中教师说什么、做什么,学生说什么、做什么都详细具体地打印出来,“导学稿”俨然成了“课本剧”,教师按“学案”的既定程序机械地教,忽视课堂上学生知识的有机生成,课堂教学成了完成各环节的“流水账”,这样做是曲解了“导学稿”的实质,其结果必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使课堂枯燥乏味、死气沉沉。如情境导入本来应该是教师的行为,旨在通过师生互动,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如果把教师的行为及目的直接展示给学生,学生对老师想做什么尽在掌握,则失去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

(3)“导学稿”不要成为练习题和笔记本。“导学稿”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拐杖,重在“导”,也就是说,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是“导学稿”的关键环节。“导学稿”绝不是习题的堆积,当然也不是提纲挈领式的简单的几个小问题的罗列,更不是以简单填空形式把课本上的内容再现。如果“导学稿”成了练习题汇编,整节课自然就成了习题课,设计思路中没有涉及知识线、活动线、学法线、能力线,学生的任务是完成题目,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讲解题目。如果“导学稿”拷贝了教辅书的内容,相当于学习笔记,甚至把需要教师精讲点拨的内容都打印出来,学生的任务就是记住知识点的意义和用法,教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的识记情况进行检查,这种教学方法是很难唤起学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的。

(二)“导学稿”的审核

“导学稿”采用两级审核制,这是确保“导学稿”质量的基础制度。

(1)备课组审核。要求主备人提前一周撰写完“导学稿”初稿,并及时将初稿传发给同备课组教师审核,在集体备课时由备课组其他教师共同提出修改意见和修改理由,主备人据此进行修改、完善。

(2)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或蹲点领导)审核。主备人将修改后的“导学稿”交学科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学科负责人提交文印室付印,提前一周上传电子稿到校园内网相应栏目。

(三)“导学稿”的使用原则

教师使用“导学稿”的几个原则:

(1)使用“导学稿”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对学生就如何正确使用“导学稿”进行专门的培训,在其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还应针对学生在使用“导学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矫正。

(2)“导学稿”使用过程中,应充分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发挥学生小组合作中互帮互教的作用。

(3)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以“导学稿”为载体展开教学活动,避免简单化地将“导学稿”变成习题讲解,或抛开“导学稿”另起炉灶的随意性教学行为。

(4)“导学稿”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前自学。教师提前一天将“导学稿”发到学生手中,学生通过预习首先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导学稿”中的预习领航中的问题设计,进行课前自学,教师在新授课前检查并批改预习领航中内容。这既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又是对学生学习新知预备情况的提前了解,以便把握授课的方向和重点。而学生对“导学稿”中所设计的问题思考和提前认知,能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让学生的学真正走到教师的教之前。

(5)教师“导”的过程实际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探讨、发现、创造的过程。比如,在“预习领航”板块,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学情,提出预习要点,精心设计预习问题。从而使问题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并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预习领航板块最好做到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完成学习目标的基础性问题,自主发现疑难问题,并做好标记。在“新知导学”板块,则要把导学目标细化为一系列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在该板块上留出归纳空间由学生自行整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6)“导学稿”之外原则上不再布置其他的作业。学生的课外作业主要是预习明天学习用的“导学稿”及完成当日“导学稿”的课外拓展、学习反思等。如有需要,在布置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科均衡发展和学生的特长发展,所布置作业应及时上报校园网的作业管理系统,注明所布置作业的内容和预计完成该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7)由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在命题时应按照一定比例体现“导学稿”的中的原题及改编题,试卷中来自“导学稿”原题的应占20% 左右,根据“导学稿”中的习题改编的应占30% 左右。

学生使用“导学稿”的几个原则:

(1)借助“导学稿”学会自主学习。长期以来,学生已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学习习惯,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以致部分学生逐渐地把学习看作了“负担”,“学习兴趣”也日渐消弭。

而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导学稿”教学模式更能充分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能学会”的善学者;而优化作业设计,减少作业量,减轻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又是“导学稿”所追求的目标。

(2)课前自学是用好“导学稿”的前提。课前自学十分重要,它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与认知基础。提前一天将“导学稿”发到每个学生手上,学生通过预习首先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在“导学稿”引领下主动进行课前预习,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从而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3)自主质疑释疑是用好“导学稿”的关键。“导学稿”教学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学生自主学习中必然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自己能解决,有的可能自己无法解决,其中包括教师在“导学稿”中设计的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课堂上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小组讨论,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表达、发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对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将这些问题分解,增设台阶,减小坡度,再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画龙点睛”。这些环节在教学中不是僵化、机械的,实际操作中应做到有环节而不唯环节,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适时调整。

(4)自主解决问题是使用“导学稿”的最终目标。我们“导”的过程实际是启发学生思考、探讨、发现、创造的过程,是促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会的过程。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是讨论。讨论中要让学生抛开顾虑,大胆地谈出自己的想法,鼓励不同意见的同学提出质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争论和比较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达到以“导”促学的目的。

总之,“导学稿”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和使用。在听课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还没有充分研究好“导学稿”的设计和使用规律就匆匆编写,内容抄袭、拼凑者居多,真正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设计的较少,影响了“导学稿”的使用效果,这是我们下一步必须着力解决的。

同类推荐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生读本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生读本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本书选取受众研究的视角,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角度出发,将伯明翰学派各个时期的受众理论归结为被动性解读、倾向性解读、多样性解读和抵抗性解读四种模式,探讨了不同时期受众理论的特征。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 教学相长文丛-成长在三尺讲台上

    教学相长文丛-成长在三尺讲台上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信仰告白

    信仰告白

    信仰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是社会信仰状况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这100余篇文章选自大学生课堂习作,真实地记录了当代大学生对信仰困惑、思考、探索,无论简短还是略长,无论朴素还是高调,无论稚嫩还是充满禅意,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标记。
热门推荐
  • 首席的另一种爱情

    首席的另一种爱情

    冬天来了,越发睡得早了。回想起几年前一个人在外陪我讲故事的人,而如今你却只是一个陪我度过青春的路人甲。“嘭”的一声,是玻璃碎的声音,小艾急忙穿上拖鞋跑出去看,一个浑身是伤的男人倒在了客厅。很多东西也许是命中注定,转身只是因为有你!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音乐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音乐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娇妻

    娇妻

    A市的最大的跨国公司的苏氏集团,突然败落,千金大小姐苏皖不得不踏上职场开始基层工作,偶遇霍氏总裁霍庆天,从此两人开始了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恋.......
  • 绝色神医:毒舌大小姐

    绝色神医:毒舌大小姐

    末世女神医一朝穿越,沦为声名狼藉的炮灰姐,后爹怂娘贱妹渣夫个个想踩她上位!废物!我本至尊邪医,岂容尔等放肆!嘻笑怒骂,贬得你人不如狗!指尖轻弹,保管你药到命除!
  • 人仙争霸

    人仙争霸

    史上的那些仙神哪里去了?浩瀚的星空中是否还存在仙神的踪影?地球上存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奥秘,神秘的宇宙有那些未知的存在?浩荡的历史,消失的古文明,神秘的星空,说不完的故事……
  • 随风远逝

    随风远逝

    夏天的美丽也许并不在于似锦的繁花,而在于默默无闻的小草。并不在于艳阳高照的晴日,而在于雷电交加的雨夜。并不在于声声的蝉鸣,而在于蝉短暂的一夏的生命。在这个美丽的夏天,我邂逅了她!所以这个夏天特别的美丽!在这个忧愁的夏天,我失去了她!所以这个夏天特别的忧愁!!谨以此文祭奠那段短暂而美丽的爱情!祭奠那随风远逝的一切!
  • 焚帝

    焚帝

    穿越后,成为已死的废物少爷,遇上了神秘的来者。为亲情,为红颜,为身边最亲的好友,为了易家荣耀的巅峰,易天宁从废柴一步步踏上强者之路。强者之路,一路荆棘遍布,却阻挡不住一颗安静坚强的强者之心。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传言武道巅峰,灵道极致,便能踏碎虚空。
  • 我的孩子最优秀

    我的孩子最优秀

    教育孩子要求父母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天性、情感和性格,并注意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基本品行,这点和我们国学教育中的很多观点不谋而合。书中所阐述的正是以国学教育的基本思想为基础,生发出来的人性教育方法,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家长们一起来探讨家庭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共同促进我们孩子的健康成长。
  • 海湾情

    海湾情

    本作品是书写远离家乡,在都市漂泊奋斗,探究两性婚姻的作品!
  • 鬼王绝宠穿越妃

    鬼王绝宠穿越妃

    某王爷霸道的宣布道:“你是本王的!”某女将他踹到一边,双手叉腰:“滚边去,老娘还没答应!”某王爷立即无赖的爬过来:“那本王现在就把你办了看你答不答应!”说完立即把人抱到了房间,开始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某女反抗到:“混蛋,你放开我……唔,你手放哪里呢?”【第一次写文,望大家多多支持,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出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