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3400000056

第56章 鲁迅经典与现代生存理念建构及普适价值(11)

二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破除中国视性生活为龉龊下流的旧观念,提倡科学的夫妇观。明确夫妇承担着繁衍后代的使命:“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固有的不净思想,再纯洁明白一些,了解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又是新生命创造者的意义。”学医的经历,使鲁迅亲眼目睹由于父母原因造成的先天梅毒性病儿的惨状,因此,他指责“凡是不爱己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就令硬做了父亲,也不过如古人的草寇称王一般,万万算不了正统”。他担心“将来学问发达,社会改造时,他们侥幸留下的苗裔,恐怕总不免要受善种学(Eugenics)者的处置”。如此,民族的劣种流传,甚而至于被优种者断绝消灭的恶果也成为预料之中的历史必然。因此,他十分强调父母体质与精神的健康之于子女、之于族种的影响:“倘若现在父母并没有将什么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交给子女,又不遇意外的事,子女便当然健康,总算已经达到了继续生命的目的。”但中国人“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视娶妻早、儿子多为福气,却“不负教他的责任”的旧观念,使得生出的下一代仍旧是谬种流传,不符合新时代精神。这种人即使长大以后,“照例是制造孩子的家伙,不是‘人’的父亲,他生了孩子,但仍然不是‘人’的萌芽”。基于此种忧患,鲁迅殷切希望中国的父母切实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教他生存、发展的本领,使后代超过前辈,“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

(二)“人言可畏”:“其实乃是杀人者的帮凶而已”

所谓“伤生害己”,也即个体对自己生命所采取的轻生行为。与“贵生利己”所具有的正道德价值相反,在正常情况下,“伤生害己”因为违背了道德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于社会存在发展和个人的需要、目的、欲望都相违背,因而,它是一种不应该的、不道德的行为。鲁迅本人反对轻生自杀:“我是不赞成自杀,自己也不预备自杀的。”之所以确立这个观点,并不因为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所致,而是基于“人是生物,生命便是第一义”,以及个体生命之于整个社会所承担的使命和价值的根本认识。这是为他一生的行动所证明了的。此外,道德虽然与法在特殊的强制力量——权力上有根本的区别,即法律具有“为管理者所拥有且被社会承认的迫使被管理者服从的强制力量”,而道德由于所规范的一切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因此决定了它具有最弱的强制性——“舆论强制”。这种“非权力强制”,虽然是一种非组织的强制,但由于为全社会每个人所拥有,因此,它具有一种“应该”如何的强制力量。“人言可畏”是中国人对于生存其中的所谓“道德的国度”的舆论压力之甚之强的切身感受。一些“伤生害己”的行为,从表面上看来是个体采取的自我结束生命行为,深层次上却与整个社会舆论所产生的非权力强制力量有关,即是一种本质上的“他杀”。

因此,鲁迅对新闻媒体不负责任、夸大事实、主观臆想、肆意炒作的非职业行为所产生的恶劣的社会舆论导向,一向持强烈的反感态度。他批评“现在的报章之不能像个报章,是真的;评论的不能逞心而谈,失了威力,也是真的,明眼人决不会过分的责备新闻记者。但是,新闻的威力其实是并未全盘坠地的,它对甲无损,对乙却会有伤;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是强者,所以有时虽然忍气吞声,有时仍可以耀武扬威”。鲁迅以20世纪30年代电影明星阮玲玉之死为例说明:记者的“轻薄句子”和“摇笔即来”的渲染张扬的文字,是这帮记者先生忘却了“自己乃是人民的喉舌”,成为了凌辱弱者——现代女性的刽子手。“无拳无勇如阮玲玉”,正是“做了吃苦的材料了”。报刊媒体对于“更弱者如阮玲玉一流人,也还有左右她命运的若干力量的”。作为一个“颇有名,而无权”的弱女子,“她被额外的画上一脸花,没法洗刷”,债无主,冤无头,只能在众人的唾沫星子中淹没屈辱而死。“我们又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那么,大概就又知她的以为‘人言可畏’,是真的,或人的以为她的自杀,和新闻记事有关,也是真的。”鲁迅自然不想为阮玲玉的自杀本身而辩护,但他站在正义和人道的立场,对当时上海滩新闻媒体欺软怕硬、恃强凌弱的恶劣行径进行了尖锐批评,表现出一种人性的力量。

在关于1934年发生在上海的秦理斋夫人与子女四人自杀事件中,鲁迅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立场和态度。秦理斋夫人是生长及陶冶于旧式家庭中的弱者,最终为黑暗所吞噬。孤儿寡妇奋斗挣扎抗命时,社会鸦雀无声。一旦自杀悲剧发生,得到的不是“恕辞”,反而是“诛伐”。以冠冕堂皇的人生责任与义务之说加罪于自杀者以“失职”、“偷安”、“逃兵”之名,是致人于死地的一种更为黑暗的社会势力。因此,在鲁迅看来,“责别人的自杀者,一面责人,一面也应该向驱人于自杀之途的环境挑战,进攻。倘使对于黑暗的主力,不置一辞,不发一矢,而但问‘弱者’唠叨不已,则纵使他如何义形于色,我也不能不说——我真也忍不住了——他其实乃是杀人者的帮凶而已”。虽言词犀利,然情动于衷。其中对致人于死地的社会黑暗与伪善舆论的帮凶面目的揭露,可谓入木三分。至于以父权体制为特征的中国文化的巧立名目戕害无辜的罪恶本质,鲁迅认为一是男子的特权所使,“因为女子既是男子所有,自己死了,不该嫁人,自己活着,自然更不许被夺”。二是与国运衰颓有关:“国民将到被征服的地位,守节盛了;烈女也从此看重。”但国运的萎颓却与男人的无能相关:“自己是被征服的国民,没有力量保护,没有勇气反抗了,只好别出心裁,鼓吹女人自杀。”在掩饰其外的层层面纱被挑破之后,中国传统父权文化的孱弱无能与虚伪冷酷之面目,已无处隐匿。

鲁迅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思想家,他向来关注社会现实。他承认实际的革命斗争的残酷性:“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绝不是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有趣,那般完美;革命尤其是现实的事,需要各种卑贱的,麻烦的工作,决不如诗人所想象的那般浪漫。”但他反对诱导青年去作不必要的牺牲。对于舆论鼓吹的虚伪性质,鲁迅向来持反对态度。“我们虽然也看见过许多慷慨激昂的诗,什么用死尸堵住敌人的炮口呀,用热血胶住倭奴的刀枪呀,但是,先生,这是‘诗’呵!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死得比蚂蚁还不如,炮口也堵不住,刀枪也胶不住。”鲁迅从珍惜青年的生命出发,反对虚幻却残酷的“诗”怂恿青年人赴难,作无价值的牺牲。其中渗透着对青年的仁慈厚爱,以及贵生唯物的现代理性与社会良知。此外,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鲁迅对古代的凌迟、火刑、剥皮等酷刑一向持痛恨和憎恶的态度,对现代的斧劈枪刺,“用力学化学的方法,还有电气机械,以拷问革命者,并且用飞机和炸弹以屠杀革命群众”的滥杀无辜、蓄意伤生的行为,均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和抗议。对暗杀、诱杀、惨杀、虐杀、屠杀等惨无人道的手段和卑劣行径,更是从正义与良知的高度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和质问。这里虽然鲜明地表现着阶级革命的立场,但就“贵生”而言,却已经超越了历史阶段性限制而达到了普适价值的高度。鲁迅反对“请愿”。“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撰文《空谈》,认为“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得哀伤。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在《记念刘和珍君》《无花的蔷薇之二》《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中国人的生命圈》等文中都表现着鲁迅的现代“贵生”观。

(三)“赶快做”:超越存在尺度永不停息地实践

“伤生害己”与“伤生利人”,两者指的都是在非常情况下对生命采取的一种伤害态度和手段,其共同点都是“伤生”。从表面上看,“伤生”与“贵生”原则相违背,但从具体情况来分析,“伤生”在某种情况下体现着正道德价值。“因为不言而喻,只有在正常情况下(即在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生命不发生冲突时),贵生利己才是道德的,应该的,善的,伤生害己才是不道德的,不应该的,恶的;而在非常情况下(即在自己生命与他人生命发生冲突,不自我牺牲就不能保全更重要的他人生命时),便应该自我牺牲,伤生利他,而贵生利己便是不道德,不应该,恶的了。”这里包含着社会与个人、善与恶等道德价值观念的复杂关系。“伤生害己”与“伤生利人”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根本区别在于“伤生”所达到的目的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否有利于更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有利于个体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我们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将“伤生害己”归入自杀轻生,“伤生利人”特指在非常情况下的自我牺牲。

基于中国人的“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总目标的考虑,鲁迅的思想首先建立在个体生命存在的基点之上,因此主张“贵生”。即使是在严酷的斗争环境里,他也反对行刺、断指等非常手段,反对请愿者作无谓的牺牲。他以为,对黑暗的现实,“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亦自卫,倘荆棘非践不可,固然不得不践,但若无须必践,即不必随便去践”。因此,他主张“壕堑战”,“其实也无非多留下几个战士,以得更多的战绩”。

他从来不叫别人作牺牲,认为“自己活着的人没有劝别人去死的权利”,“我们穷人唯一的资本就是生命。以生命来投资,为社会做一点事,总得多赚一点利才好;以生命来做利息小的牺牲,是不值得的”。尽可能地避免伤生,以最小的生命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是他的一贯思想。由于“最不愿使别人做牺牲”,即不可能有“大局面”的开拓,因此,他权衡之下,宁可承认自己不适合做领导而放弃“颇有几个”希望他“做一点什么事”的机会。对于自己的生命则表现出自爱之心。在重病四五天之后有了转机的一个夜里,醒过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喝水、开电灯,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对熟识的墙壁,熟识的书堆,熟识的生活空间,细细地端详和体味。这在平时,“其实是算作一种作息”;而在病中,则要验证自己的生命体征存在与否。当“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大略地看到了自己曾经多么熟识的环境呈现在眼前,并由此穿越空间的阻隔,他才切实地感受到: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求生的渴望与对生命的眷恋,无疑是非常动人的。

同类推荐
  • 万水千山总是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

    这是我省知名媒体人汤江峰创作出版的又一部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他近几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随笔、新闻作品等,分为湖南九章、观古鉴今、大医精诚、记者手记共四辑,并摘录了部分好友对其作品的精彩点评。正如自序标题“找准人生的坐标”所总结的那样,作者从农村娃到大学生,从医生转行当编辑记者,也是一路风雨一路歌,那种拼搏精神值得借鉴和学习。
  • 红楼的草根儿们

    红楼的草根儿们

    本书选取《红楼梦》中的贾府下层人物中有代表性的十二个人,分别就他们的个性和命运遭际展开深入剖析,文笔细腻、观点独特鲜明。作者给几乎每个人物都设定了不同的生活情境,好让他们的命运在“向左走,向右走”的取舍中,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命运的“惟一性”……
  • 万物有灵皆可师

    万物有灵皆可师

    百篇经典自然美文,尽写生命和爱的光芒。万物的真实样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不知要美多少倍。所以,就算你什么都不爱,也要爱自然,爱万物。作者华姿作为“当代散文十家”,最受读者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散文,被称为“经过大自然的朝露夕岚漂洗过”,“有一股浓烈的植物和大地的气息”。读起来,是一种与自然与外物身心结合的享受。
  • 听雨南窗

    听雨南窗

    本书是宗孝祖的第一部诗词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格律诗词300首,90%是他近几年写的新作。这些诗词或气象宏阔、境界深远;或自然清新,流丽洒脱;或婉转缠绵,细腻深挚,有清水芙蓉的明净利落;大量作品以理性的关照,烛照细致入微的情感世界,凝聚了灵动多姿的生活瞬间。
  • 月寒录

    月寒录

    《月寒录》讲述古城漾漾,人随梦行。绕墙三匝仍是城。多少诗意此间萦,只怨西安太多情,细雨绵绵,窗外如岚。书生他乡无心闲。将酒移至无人处,饮到三更独自眠。秋已归来,看西山头上,渺渺一云烟。几经风雨,淡送子夜余寒。问询君子,今宵是否醉西园,浑不知、几杯残酒,饮罢不知何年!却笑秋风,从此一别岸上柳,独享清闲闲时又来镜前,已变朱颜。几愁不断,何人能解此连环。生怕花落花又落,不见去人谁还。
热门推荐
  • 霸王弓

    霸王弓

    公元历末年,神秘的水晶飞舰降临地球掀起大海啸。妖魔侵略,人类把反抗成功那天称为新生历。许多年后有个少年,他着迷武道,修了世人眼中的“杀人弓”。未曾杀人先杀己,杀人弓又名霸王弓,练骨成弓,练筋成弦。不低头,不仗外物,少年纯粹了这生,于是博了这世风华绝代。
  • 谁家苹果掉线了

    谁家苹果掉线了

    “喂喂喂!发呆到边上。你挡住出口了!”话声落,笨苹果就感觉有人用力推了自己一把,身子前冲,越过了眼前的白光门。等笨苹果再睁开眼睛,自己站在一个一个圆台上,旁边有一个闪光的门口,一个个只穿着内衣的人从里面陆陆续续的出来,然后跳下圆台前面的广场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一声惨叫响彻广场。“矮砸,让开!别挡道!”说着又是一个冲劲吧笨苹果推下台阶,跌坐在广场上。“噢……痛……”太没礼貌了,这些人怎么就这么喜欢推人吗?“你说谁是……”笨苹果愤怒地抬眼想教训一下这个没礼貌的家伙。咦?小蛮腰?视线再往上……(⊙o⊙)哇!大牛牛!再往上……“妈呀!!蛇精呀!”
  • 网游之重塑帝国

    网游之重塑帝国

    一代战神陨落重生,看我如何只手重塑帝国!
  • 青春禁区

    青春禁区

    茶凉曾经说过“每个人即是教授又是学生,总是有意无意的在上与被上之间徘徊,每当你不经意间,就会被人跑到身边,先是给你一个甜蜜的拥抱,然后给你甩了一个响亮的耳光,此时你脸上还堆满着傻笑,泪水却早已溜出了眼角,你捂着胸口呆在原地,看着那个上了自己的人高傲的离去,而你.......继续
  • 蒹葭再苍苍

    蒹葭再苍苍

    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浮生几回,早已泪满。……
  • 神谕

    神谕

    《神谕》是一部反映我国清未帮会政治历史的长篇小说。描写洪门天地会一代枭雄阮大成趁机而起,旋即覆没的史实。
  • 重生:第一废柴大小姐

    重生:第一废柴大小姐

    这是一场劫持引发的爱恨情仇。12岁时他将我劫走,一路上,我吃尽苦头,熬尽风霜,受尽欺凌。然而在他的眼中,我就是一个娇生惯养,刁蛮任性,缺乏教养的富家子弟。三年后,再次重逢。为报当日劫持之辱我想尽办法,处处刁难,步步戏弄。终于,他对我避如蛇蝎,我却因此碎了一颗心。执子之手,将子拖走!为了挽回,我脱下男装,恢复女儿身。为他放低姿态,为他义无反顾……
  • 刘公案

    刘公案

    《刘公案》,清佚著者,侠义公案小说,共20回,叙乾隆朝吏部天官刘墉惩办山东巡抚国泰事。
  • 武当风云录

    武当风云录

    文章铺陈极其广博大气,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张扬而充满颠覆性的故事情节,再加上神秘的武当道教文化,幽默风趣的写作风格,构成了一个气势恢宏的玄幻武侠小说,值得喜爱道教文化的读者一睹为快!
  • 野兽瞳孔

    野兽瞳孔

    陈凡,一个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人,无意间开启了身体潜能,从此踏上了一条自己的路,以篮球为背景,经营着他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