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5600000010

第10章 徽墨名家(2)

曹素功的曾孙士悦、士恂,是“艺粟斋”的第四代传人。他们继承祖业是在乾隆年间。这时,曹家的墨品进贡朝廷,已有定例。不仅如此,乾隆帝甚至以曹家墨品赏赐官员。乾隆三十六年纂修的《歙县志》中就提到:“先是海内巨卿贡墨皆取制于曹素功……近则曹素功紫玉光屡充贡品,邀宸鉴,赐赉名卿。”这说明,“艺粟斋”在曹素功曾孙士悦、士恂之手,名声更大了。

乾隆年间,曹氏墨品还传到了日本。日本墨工古梅园主人松井泰元于1742年所刻的《古梅园墨谱》“自序”里,提到“徽州官工曹素公(功)”。

至六世孙曹尧千,其制作的墨达到曹氏创业以来的最好水平,因而有“尧千氏为曹氏之冠”之说。曹氏墨业的“三个不卖”,即来源于此。曹尧千恪守质量和信誉,坚守“三个不卖”,即新墨保存不过一年不卖,墨锭外观不整齐不卖,墨面有裂缺不卖。因此,有人称他“不失去先人之良法,而继之于精专之功力”。据传,嘉庆召曹素功后代晋京演习,曹尧千在宫廷操作表演时,随着墨坯反复锤敲,馨香四溢,观看的大臣们众口赞叹。尧千氏遂创制“金殿余香”墨,记此盛事。后世推崇和承袭尧千氏技艺,至今仍沿用“尧千氏”商标。

3.曹墨到上海

曹氏七、八、九世孙期间,频有兵变。九世孙端友着手重振家业,墨庄迁至江苏常熟,再迁至苏州,最后于同治三年(1864年)从苏州迁到上海。在老城区小东门附近,开了一家墨店,以店带工,继续制墨。

当时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万商云集,工商业和文化都很发达。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曹端友继承并灵活运用祖先的经验,完善炼烟配方,使墨锭更加光亮而细腻,并创制了“提梁”、“集锦墨”、“百寿图”等品种,画面高雅,造型精巧,堪称墨苑珍品。

十一世孙曹麟伯自幼喜爱绘画艺术,又经著名墨模雕刻艺人王绥之授艺。他接掌“曹素功墨庄”后,请了名画家任伯年作画,曹麟伯自己执刀将画移刻墨模。创制了“若耶风韵”书画墨等品种。

自此,曹素功墨的名声,远播中外,产品长期畅销日本及东南亚一带。1914年,曹麟伯选曹素功墨庄各类精品参加日本东京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和奖状。同期,日本著名书画家、学者富冈铁斋先生向“曹素功墨庄”定制产品,墨面“铁斋翁书画宝墨”和背面樱花的写意图案,都是铁斋亲笔作品,由雕刻高手镌刻墨模。此墨在日本深受欢迎,至今还是书画墨市场的首选产品。1926年曹素功墨庄再次选送名品参加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获得博览会奖状。

社会名流和书画家们,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书画艺术特点,很讲究文房四宝的选择。曹素功墨庄重视制墨质量,常根据客户要求,为名家定制墨锭,不少书画家和喜爱书画的名流,都和曹素功墨庄有交往。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及洋务派首领李鸿章等,都曾向曹家定版制墨。据老职工回忆,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每次到上海,大都要到曹氏墨苑选购一些文房四宝,并亲笔题赠“艺林至宝”赞语。已故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向曹家定制“鸳鸯七志斋”墨。

曹氏子孙秉承祖上的制墨配方和经营特点,注重质量,努力开拓,墨肆逐渐扩大,跻身于上海文房四宝名店之列,并迁到文化用品商店比较集中的河南中路。

当时“徽歙曹素功墨庄”的店号招牌,为“翰林将军”、著名书法家谭延手笔。

4.徽歙曹素功——上海墨厂

解放前夕,上海物价一日数涨,市场不景气,墨庄生意清淡。当时,曹家墨肆碰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们有一个信念:保住祖业,不“砍”招牌。老板与职工苦力支撑,直至解放。

新中国的成立,为百业振兴开拓了美好的前景,墨庄在恢复生产的当年,产量就达13500多公斤,突破了20年制墨业的最高记录。

1956年曹素功墨庄参加公私合营,与广户氏胡开文、屯镇胡开文、发记胡开文、敦记曹素功合并为曹素功墨庄,生产场地由南市天灯弄迁至闸北南山路现址。1957年,曹素功墨庄恢复高级墨生产。几百年来一直受人们欢迎的“紫玉光”、“苍龙珠”等名墨,又在市场上出现。1967年,曹素功墨庄更名为“上海墨厂”。1986年经批准为“一厂两名”——“上海墨厂(徽歙曹素功)”。

上海墨厂博采众长,精益求精,产品畅销国内外。101油烟高级书画墨曾先后两次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1972年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后,上海墨厂出口量上升,主要是日本,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除出口外,一部分产品销市内笔墨庄、友谊商店、工艺美术品商店和各大宾馆;一部分销外省市,包括北京、辽宁、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山东、江西、福建、广东、陕西、湖南、湖北、四川、深圳等省市。1989年,上海墨厂的产品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1995年,上海销售墨的商店有50余家。这些商店主要销售上海墨厂生产的产品,安徽歙县、绩溪、屯溪的墨约占15%。

传统墨是纯手工的工艺精品,制墨工艺十分复杂。据上海墨厂老师傅介绍:先将原料进行上万次的杵捣,然后经过压型、晾干、锉、磨、刷等工序才能完成。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并要模压成形。此外,墨模的雕刻是一个艺术的创造过程。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6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

上海墨厂现存有墨模数千副,刻绘大都出自名家之手,题材典雅多姿,亭台楼阁,飞禽走兽、山川名胜、花卉仕女,不一而足,对墨观景,方寸之间,岚光山色,幽趣盎然。清代著名画家任伯年在光绪年间为曹氏墨肆画了一套“名花十二客”,每锭赋图一幅,清秀雅丽,别具一格。“西湖风景图”一套则多达45锭。

更加难得的是,墨是越老越“吃香”。古墨经过千锤百炼,品质优良,可千年不变。其质量特点为:一是质地细腻。制煤时所得煤灰粗细得中,无白灰夹杂其间,胶亦均匀,两者完全融合,故质地精纯,上砚自然无声;二是胶量适中。指含胶不宜过重,过重则黏性多而滞笔,过轻则有质地而无光彩。“凡煤一斤,古法用胶二斤”,这是煤和胶的“黄金比”。墨虽浓而不粘稠,又易施笔,是为质好。

古墨难求,价格极昂贵,非一般人所能企求。因此现代老字号墨厂的佳品亦弥足珍贵。20世纪90年代,荣宝斋所摆的墨价格已不菲,尤其是一块曹素功墨厂为荣宝斋百年店庆特制的2公斤朱砂大墨,标价3.8万元;另有1公斤重的朱砂墨每锭2万元,真乃“金不换”也。时至今日,恐怕要翻几番了。

有“好墨”人士对上海墨厂的“老墨”,进行了初步调查。在大约200多平方米的老墨仓库堆满了2米左右高的货架,货架上放满了一包包的老墨,有五六十年代的,有七八十年代的,也有九十年代的,分成“卖品”和“非卖品”。“卖品”有130多种,如铁斋、换鹅、四美人、八仙等,“非卖品”也有100多种,有的文革后就没有上过市,现在已被封存起来,不卖了。

上海墨厂2005年进行了改制,由上海新世界集团控股,和上海老周虎臣笔厂一道并入上海新世界笔墨有限公司。

上海墨厂的老墨无疑是宝藏,中华老字号“曹素功”更是无价之宝。这些宝藏与新世界集团的联姻使曹氏徽墨的基因得以延续。

第五节“今之近圣,即昔之廷”—汪近圣

汪近圣,清代制墨名家,号鉴古,系徽州绩溪县尚田村人。汪近圣原是曹素功家墨工,清康熙、雍正年间崛起,摆脱曹家羁绊,独自在徽州府城开设了一家“鉴古斋”墨店。其墨雕镂之工,装饰之巧,无不备美,与曹素功、汪节庵等齐名,一时购求之家以汪氏为最。有“今之近圣,即昔之廷”之誉。时人给予很高评价:“近圣汪氏独能鉴古法,而更为调燮,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德于玉,缜密而粟。……”子惟高(兆瑞)继承其业,后裔炳宇等,以他们父子之墨辑为《鉴古斋墨薮》4卷。著名的墨有“毓峰选烟”、“金壶墨汁”、“青云络”等。精品墨有“耕织图”、“黄山图”、“新安山水”、“云海钟灵”、“青云路”等。

值得一提的是,其子惟高曾应诏在清廷御书处教习制墨“法必宗于古,式必从其新”,所制皆“称旨”,因之名声鹊起。其高档墨中掺有珍珠、赤金、玉屑、犀角、麝香、冰片等贵重药物,故在我国古老的医药学中,徽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当时家庭中必备的一种防病治病的最佳“药品”,自古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1741年清廷向徽州征召“制墨教习”,歙县县令赵本介绍汪近圣次子兆瑞前去应诏,在京城御书处教习制墨。汪兆瑞做了“教习”之后,“鉴古斋”墨品更高,名声更大。汪近圣的孙子炳宇、君蔚、穗岐、曾孙天凤均好制墨,曾将汪氏所制墨图辑为《鉴古斋墨薮》4卷刊行。清代状元张书勋作诗《题汪氏〈墨薮〉》云:

歙县多名家,汪氏尤杰出。黄山千尺松,捣作隃麋质。

轻烟纫若雾,奇光黝如漆。上追唐李奚,父子相继述。

珍重遍艺林,声华达帝室。三年供奉久,宝函光瑟瑟。

惜乎未识面,一叩龙宾术。近与吴君交,妙制颇能悉。

携束《墨薮》篇,题詠烂盈帙。吴君亦良工,称美讵有溢!

余虽不善书,临池恒永日。东轩拂松影,棐几元云霱。

未知“圭壁光”,声价果可匹。翰墨夙有缘,品评第甲乙。

譬若搜良材,获十恐遗一。何当乞数丸,试染晴窗笔。

第六节集锦墨大家—汪节庵

汪节庵,名宣礼,字蓉坞,安徽歙县人,“清代四大墨家”之一。他的制墨店号“函璞斋”,与曹素功“艺粟斋”、汪近圣“鉴古斋”并驾齐驱。乾隆中期汪氏崭露头角,嘉庆、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特别是在曹素功墨店迁到苏州后,汪节庵便取而代之成为徽州地区制墨的“一把手”。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巴黎圣母院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巴黎圣母院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公园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公园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全世界自然人文地理的丛书。内容包括世界遗产、公园、城堡、瀑布、广场、剧院等。该丛书图文并茂,分类详细,更加方便学生的阅读,是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阅读读物。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名著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名著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打开天窗

    打开天窗

    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小学生新概念作文,一个9岁孩子的七彩世界七彩梦,一方原汁原味的儿童世界。“写好作文?太难啦!”“如果能够拥有一根作文魔棒……”这本小书,将助你克服对作文的畏惧,圆你一个小小作家的梦想!
  • 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哲理故事

    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哲理故事

    本书中所收录的哲理低故事,能使你在轻松阅读中得到启迪,使你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能使你的意志更加坚强,它们是你迷失的灯塔,失败时的守护神,也是你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奇迹时代

    英雄联盟之奇迹时代

    一群刚进校的大学生,一群为电子竞技疯狂的大学生,一群热血追求电子竞技道路的大学生。他们是王者,却不被父母理解,不被世人认同,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成就了奇迹的时代!~
  •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办好蟹养殖场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办好蟹养殖场

    本书详细介绍了开办蟹养殖场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蟹养殖的特点,蟹场的经营管理,场地的选择、建设,蟹的养殖、捕捞、运输、敌害防治等环节常见的问题。
  • 俏皮女郎

    俏皮女郎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犹如百花绽放的如云美男子,让她口水直流三尺,直想独霸他们,在现在只能是一夫一妻世,是不是在古代就可以多勾引几个美男子了啊?想想都可以让她遐想非非了。【女强!俏皮!穿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幽灵古堡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幽灵古堡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
  • 疾风亚索

    疾风亚索

    长路漫漫,惟剑作伴。剑之故事,以血为墨。荣耀存于心,而非流于形。
  • 潇湘剑与蝴蝶刀

    潇湘剑与蝴蝶刀

    一把剑,可以杀人也可以害人。世事难料,世人总是喜欢追求着自己喜爱的东西,但是从来不会,回头想想。后果!是什么!“潇湘剑”问世了,我们为了相同的目标而相聚,可走到最后才发现!这!原来是用无数人的鲜血,成就了这把剑!如果!是这样,宁愿它!没有问世!潇湘出世,必找大智,可他!真的是智者吗?如果他!不是智者!为何会料事如神?但为何他?江湖,像是一个巨大的棋盘,我们是棋子,有选择的机会不多,能把握住的机会!更!不多!
  • 荏染

    荏染

    时光荏苒,往事随风。我只是平凡的女人,我的世界只是我的。我的故事平淡无奇。小故事集。
  • 重生鸿蒙紫龙

    重生鸿蒙紫龙

    紫龙遭雷劈就这样抛弃妻儿的穿越到了一样的鸿蒙混沌,但不一样的洪荒........
  • 我血玄黄

    我血玄黄

    太古戗归,群魔肆舞;寰宇百族,谁龙谁虎。天下大争,发轫于苍;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血色残阳夕照,斑驳古迹烽烟四起,一片断壁残垣中,人类的肢体夹杂着奇怪生物的尸骸散落的到处都是,几道各色光影风驰电掣般远去,一个脚踩着不知名遗骨的青年目光深邃,极目远眺,望着天际边的滚滚赤红色的晚霞汹涌滂湃,口中自语“我以我血荐轩辕”。
  • 好老师好校长好家长

    好老师好校长好家长

    青少年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教育的重大课题,是千千万万家庭最关注的问题。本书围绕“做好老师”、“任好校长”、“当好家长”三个主题,以作者亲身经历和案例为题材,展现了中、小、幼教育阶段学生、教师、校长以及家长的丰富多彩的教育与生活侧面。其中情节生动,事例典型。尤其是诸多具有哲理的警句,说理质朴,思维先导,是对教育现状的剖析,对教育改革的探讨,也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本书对教育工作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将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对有志于教育改革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