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4100000001

第1章 引子:七十年不遇之洪灾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1)

七十年不遇之洪灾

同治九年(1870年)十二月十九日,一个大事不断之年的无大事之日。

此时的大清国,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纷沓而来;积贫积弱,积重难返。王朝刚从一场与法国的教案冲突中脱身,日本又跑来要求建立西式邦交。放眼内望,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征战,太平天国与捻军终于成了历史名词,可代价是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打成一片焦土。而西北、西南的叛乱却仍呈不可收拾之势。举凡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云南、贵州,仍笼罩在前途晦暗的血腥内战之中。列强又趁机作浪。不列颠渗透西藏,法兰西蚕食越南,俄罗斯屯兵中俄边境,虎视眈眈,静待时机,大有鲸吞、蚕食并进之势。

可是,在这样一个春节在望之际,新任直隶总督李鸿章念念不忘的却是降水(雨雪)量问题。

对于像传统中国那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农业大国,像风调雨顺这样貌似平淡,却又直接影响到王朝长治久安的事情,总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即。就在这一天写给友人的私函里,李鸿章先是追忆了这几年来的“水旱频仍”,虽然基层屡有豁缓赋税征调的呼声,可是残酷的现实却是各级官府“摊捐叠加”。结果就是“连岁无麦,民食极艰”,尚可聊以自慰的是,本年“冬内得小雪四次,虽未甚沾足,麦苗似均长旺。若讬福庇,稍有春雨接济,定获有秋”。

可惜天不遂人愿。同治十年(1871年)的春天并没有给李总督的辖区送来期待中的春雨,看着辖区内日渐枯萎的麦苗,李鸿章在写给老师曾国藩的信中,甚至要为后者的辖区能够得到“透雨”而特别表示祝贺了。

到三月中旬,旱情仍未有好转,李鸿章也只有在写给恩师的信中继续倾诉苦水:“畿疆春来仅获小雨,麦苗多枯,秋禾未种,殊深焦灼。”但是就在这个三月的后半月,忽然有了转机,出现了连续降雨的天气,虽然降的都是小雨,但“麦苗虽不甚旺,秋禾差可播种”。到五月初,麦子总算保住了中等收成。

就在李鸿章转而“专盼秋谷告丰”的时候,五、六月间形势忽又骤变,连降暴雨,直隶境内“雨水极大,为嘉庆六年以来所仅见”。在这场七十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面前,永定河上游八处决堤,“并将芦沟桥下石堤冲塌”。仅此一项修复工程即估价“约需二十余万”两白银。“天(津)、河(间)、顺(天)三府”

同时遇灾,天津四周“数百里一片汪洋”。李鸿章紧急申请截留十万石漕粮赈济灾民,但就算批准也“犹难遍及”。又念及芦沟桥修复工程巨款难筹,不免“仰屋徒嗟,焦灼曷已”。与此同时,安徽到上海一带却又陷入“苦旱”状态,“棉稻歉收”,李鸿章也只有长叹:“岂南北各有一天也!”

到七月下旬,灾情进一步恶化,“津、河各郡竟成泽国”,只有种在高地上的农作物得以保全。可是,从七月二十九日到八月初四,“连雨六昼夜,高地收成遂又大歉”。

到八月中旬,永定河上的决口增加到了十余处,维修费用估价也提高到了三十余万两。嘉庆六年(1801年)的水灾与之规模相当,当时中央财政尚算充实,当年即拨款一百数十万两赈灾,“次年春夏尚有巨资接济”。而且这些拨款中既有来自国库的公款,又有大量属于内府的皇室私钱,真可以算是家国同构,体恤下民了。

但在连年战乱之后的同治十年,李鸿章既难以得到中央拨款,更难以得到皇室的内币。他能得到的只是十万石漕粮(内江浙漕米八万石,奉天粟米二万石),外加从浙江与江苏采买的四万石赈米(二省各采买两万石)。可是,十万石漕粮只能应急,就算四万石“江浙赈米折价解到”,也不过饥民一月的口粮。虽然后来又追加了两万石赈米,但无疑还是杯水车薪。

尤其令李总督头痛的是,直隶北部地区的农村民居多是“土坯苇墙”,大水浸泡后土崩瓦解,“朔风早寒,僵毙待拯之苦,不堪设想”。又由于“津郡为九河下梢,洪流横溢,平地深至丈余,其四乡难民扶老携幼而来不可胜数”。一时间,天津城内灾民涌动,人满为患。

总之,用李总督写给皇太后和皇上御览的奏折里的话说就是:“本年顺(天)、保(定)、(天)津、河(间)等府霖雨成灾,河堤溃漫,居民荡析。情形极为困苦。”而在农业中国,饥民往往意味着乱民,而当乱民又变成流民时,问题就严重了。这些还都是眼前的急务,就算应付过去,如果不能及时把来年开春播种需要的种子粮分发下去,还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而且,九月后虽然洪水减退,但“天津、河间低洼之处,积水尚二三尺”,朔风之下悉数结冰,导致冬麦无法种植,故而来年开春不仅要发放种子粮,还要继续发放赈济粮。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连续的内战和外战,导致“畿辅水利废弛已久,收拾为难。年年饥荒,非旱则涝”。最终酿成了同治十年“秋禾既颗粒无收,春麦又补种不及”的灾难性景象。刚上任未久的李鸿章在滂沱大雨中“坐此愁城”,“处民穷财尽之地”,虽自嘲“智力俱困”,“焦惶无措”,但仍要放手一搏。

曾老师的李学生

对李鸿章而言,在绝境中奋起一搏,早已不是第一次。

遥想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席卷苏南浙北。至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名将李秀成统数十万之众,卷土而来,萧山、绍兴、宁波、诸暨、杭州,一路失陷。上海顿成孤岛。一时群情汹涌,东南大乱。

当是时,上海孤岛,三面环水,一面向敌。无援军,无退路,只有一群态度暧昧的洋人。形势如此危急,上海地方官因担心丧失上海的控制权,迟迟不愿向外省实力派求援。上海地方士绅和商团一看朝廷、洋人、地方官都靠不住,索性自己筹钱,直接去找手握实权的两江总督曾国藩乞援。并郑重承诺,只要曾出兵上海,沪上商旅愿每月承担贵军十万两白银的军费。

对于正在闹钱荒的曾国藩而言,这真是天大的喜讯。但对于一贯用兵谨慎的曾国藩来说,这又是一次很大的挑战。经过反复权衡,他终于致信九弟曾国荃,望其能帅八千陆军、五千水师去守上海孤城。谁知荃帅眼中,不世奇功只有一件,那就是攻克太平军的“老巢”天京,其他都不足转移他的视线。

曾国藩没办法,只好另觅良将。思来想去,目光锁定在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身上。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曾国藩的同年。在传统社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脉机缘。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旅居京师的李鸿章第一次见到了曾国藩,从此执弟子之礼,终生不改。

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创湘军以对抗太平军。又五年,几经蹉跎的李鸿章入曾氏幕府,开始其半学生半幕僚的生涯。

曾国藩很看重李鸿章,以至于在很多人看来有些徇私。可是,历史还是证明了曾文正的独到眼光。

固然,这个年轻人有很多毛病,但一个真正的伯乐正善于透过一时的毛病,去发现千里马的本质与潜能。

李鸿章好睡懒觉,曾国藩就故意等幕僚到齐才吃早饭。结果群贤云集,唯李合肥“披衣踉跄”后至。终于使小李一狠心,戒掉了睡懒觉的毛病。老师趁热打铁,又要求李同学早饭后陪他散步。一路给他讲修身,讲为人,讲平天下。既说古今中外,更鼓励他放眼世界,深研时务。时间长了,这早起散步竟成了李鸿章一生不倦的早课。

李鸿章又好吹牛,说狂话。曾国藩就故意安排他与“湘军才子”李元度议论军政大事,以挫其傲气,养其傲骨。

李鸿章又自恃才高,总以为普天下老师第一,学生第二。于是曾国藩便故意让他与“一代霸才”左宗棠共事,告诉他什么叫“两峰并峙,二水分流”。

如此数年,李学生终于由一个愣头愣脑的“合肥老母鸡”,变成了曾老师匣中一支急欲出鞘的绝世好剑。现在,正是用他的大好时机。

李鸿章也没有闪避。正是他,受师命于临危之际,带着募来的十三营淮上子弟,坐着从洋人那租来的火轮船,横穿敌境上千里,敌后登陆大上海。

李学生抵沪后,曾老师又以信函指示道:“阁下初当大任,宜学胡文忠五、六年初任鄂抚,左季翁初任浙抚规模,从学习战事,身先士卒下手,不宜从牢笼将领,敷衍浮文处下手……一年之内,阁下与各营官必须形影不离,卧薪尝胆,朝夕告诫,俾淮勇皆成劲旅,皆有声誉,目下可使合肥健儿慕义归正,将来可将淮勇以平捻而定中原。阁下若与各营离开,则淮勇万不能有成……愿阁下力为其难,自赴前敌。大难未平,吾辈当为餐冰茹檗之劳臣,不为肠肥脑满之达官也。”

那么,他带去的又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呢?

他们穿的衣服既有半旧的军装,也有自带的花棉袄;他们的武器,既有西洋枪炮,更不乏大刀长矛。

不过有一样是统一的。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没穿鞋。他们就这样光着脚丫子,拖着土布包袱,拉着手推车,一路到了十里洋场的大上海。阳光下,当地人看着稀奇;洋人却纳了闷:李鸿章来打仗,带这么多难民干吗?

当得知这些人就是大清国的堂堂正规军,就是此次会战大清国所能派出的所有军队时。人们惊讶了,绝望了,恐惧了,藐视了。

上海,完了。

可上海没完。

李鸿章说:“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迨吾一试,笑未晚也。”

虹桥一战,十万太平军精锐,居然败给了他的三千团练兵。已经逃出的难民回来了,准备上船的洋人不上了。

当战场第三次被鲜血与残阳双重染红时,李鸿章甚至发起了大反攻。

一夜之间,上海城沸腾了。李鸿章的名字开始具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对很多人而言,那意味着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力量。这个传奇,不仅传遍了大清国,而且通过洋人的新闻纸,传到了海的彼岸。

募然回首,居然都已经是前朝的往事了。

李总督的奋起一搏

这一次,李学生的对手不再是战场上可见可触的敌人,而成了捉摸不透却又无所不在的大自然。要做的事情也不再是消灭生命,而是挽救生命,阻止天灾转变成人祸。这是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面对这个工作,李鸿章使出了浑身解数。

李总督的浑身解数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十二点:

一、设立筹赈局,强化救灾管理。

二、筹措应急款项。经与直隶布政使钱鼎铭协商,决定从地丁银中提取二十六万,军饷中提取十万两,同时再从下一年交往国库的京饷中预先截留五万两,共计四十一万两白银,先用于赈灾。

三、“派员携银分赴丰收之区”,设法购买粮食。

四、以米易粮。北方居民本不以米为主食,而且米价高、杂粮价低,故将南方援助的米折成银钱,再到直隶周边省区购买、玉米等杂粮,这样就增加了赈济食物的总量。

五、请得圣旨,打击官私双方的遏籴居奇行为。

所谓“籴”就是入籴法,“遏籴”就是阻挠入籴法的实施。所谓入籴法,指的是“在丰收之年买入余粮存储起来,并在歉收之年以平价卖出,以保护农民免遭年度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早在战国时代,魏国就采取了入籴法,进入秦汉大一统时代后,入籴法逐渐制度化,不仅在平时保障农民的收入,而且在灾年起到平衡不同地区农产品需要的效果。即由官府出资,到丰收地区大规模采购,然后免费发放给灾区民众,这样既实现了救灾,又保障了丰产区的粮食销售。具体到这次直隶水灾,李鸿章自然要依照入籴的传统进行跨区粮食采购,但是一些地方官出于地方主义的动因,往往不希望自己辖区的粮食大量外流。此外,商人的囤积居奇,以及沿途税收机构的盘剥,同样遏制着入籴法的推行。如山东德州的署理知州蒋树屏就冠冕堂皇地发来公文,称本州“民间存米无多,请禁止赴该处购办”。对此,李鸿章自然不会接受,根据他掌握的情况,德州当年收成“尚丰”,而且德州距离灾区如此之近,反而“漠视邻灾,强分畛域”,其他地区更有借口“藉词效尤”,结果就是“商贩必闻风裹足”,粮食“来源日乏”,本地“粮价日昂”,最终导致灾区“民生日困”!故而李鸿章请得圣旨,严厉禁止此类遏籴行为,同时豁免粮商的沿途关卡课税,并严厉禁止“地方官绅囤户遏籴居奇”。

其最终目的则在于:“远近商贾得以流通”,“灾区粮价不至骤长”,“亿万饥民同沾实惠”。

同类推荐
  • 橘之野望

    橘之野望

    源.平.藤.橘,四大姓,就看原本的酱油橘是怎么搅动战国风云的。新人新作,求支持,求包养
  • 大宋熙丰遗事

    大宋熙丰遗事

    本书写的是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的故事,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流经此时,也曾激起绚丽的浪花,书中的主人公赵顼、韩琦、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间的纷争、碰撞、攻讦、酬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大明之特种兵王

    大明之特种兵王

    一个穿越到明朝的历史系大学生,凭借一腔热血,以无穷的勇气和智慧,平定后金,安抚西北,杀稳了明朝的半壁河山。白龙分队,大明兵王,他的故事,将会永远流传。
  • 天意不绝炎汉

    天意不绝炎汉

    四方蛮夷年年寇边,国中贼寇时时作乱,朝外诸侯拥兵自重,朝内大臣尸位素餐,天下士子清议空谈!这是刘辨总结的大汉五毒,中毒容易清毒难,且看刘辨如何在老天的帮助下,清除五毒,延续炎汉国祚!
  • 鬼子进村

    鬼子进村

    作者三赴石门,四下冀中,查阅了敌我双方大量文献,走方了吕正操等60多位幸存者,以史学的严谨,同纪实的笔法,将1942年“五一”大“扫荡”那段惨痛的历史首次提示出来。
热门推荐
  • 一不小心惹上恶少

    一不小心惹上恶少

    她,原本只是一个出身平凡、心思单纯的女孩子,可是,命运偏偏让她遇见了他,他是一个看似颇有问题的富二代,自恋强势又霸道,几乎招惹他的人都没好下场,而她不仅惹上了他,还跟他斗上了!
  • 殊途合道

    殊途合道

    阴阳合道,七情六欲,聚气修行.兄弟相惜,性格迥异,同道磨砺.十年坎坷,巅峰之路.整军备战,同抗邪魔.
  • 短发飘飘不及腰

    短发飘飘不及腰

    我不自觉走到一个花园,这里这气氛倒是好,鸟语花香,都有了,我沿着小路走了进来,便看见了一片草坪…………这上面竟然躺着一个人,你的好奇心蠢蠢欲动,你悄悄靠近男生,我走到他身边,因为帽子遮住了半边脸,所以看不见他的模样,就在你悄悄观察他的时候……还有我就不一一介绍了……自己进来看吧!
  • 战侠殿

    战侠殿

    铁马金戈战无悔,豪气凌云侠天下。破奴城外,仇深似海的强敌虎视眈眈,欲兵临城下,以报新仇旧恨。在此危难之际,历经生死磨难爱情,忽然出现变故,顷刻间崩塌。在这内忧外患之际,他会作何选择?又该何去何从?又为何会突然吼出“来世必逆天”的豪言壮语?
  • 次元破虚录

    次元破虚录

    人类的发展至今已有数万年的历史,现代社会是以科学为主。所谓的魔法、神术都被人类当成传说及谣言。但自古以来的传说是否真实存在没人清楚。一个与仙剑5主角十分相像的平凡少年在无意间被天道、盖亚同时先中,要其穿越世界帮忙恢复世界灵气。但也因这事而令主角的身世开始显露出来……上古时期的神魔都去哪了……现代社会也是这么简单吗……一次次的穿越……
  • 真武临凡

    真武临凡

    五代十国乱世之时,刀兵四起,杀戮不决,有谪仙降临世间,欲要荡魔,除孽……
  • 九转灵武

    九转灵武

    十万年前灵武大陆一个玄界,这里绝地,险境数不胜数,洞天福地,天材地宝不可计数,无数武者在这这片大陆上修炼成真,而如今……
  • 青鸾归晚

    青鸾归晚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就中更痴儿女,欢乐趣,离别苦,用半生去爱你,用一生去忘记,天南地北,而如今只影向谁去?是谁的青丝成雪,只为换她一个回首,是谁用自己的命换来她的复生,是谁明明身中剧毒却还依然为她着想,最后废去双腿,又是谁泣不成声……
  • 白骨精养成记

    白骨精养成记

    一个女人,不算极品,但却经历了e世界的蓝领到白领的修炼成长。即将升职半路来了个程交金,还差点被忒了饭碗;已经另谋高职了,旧主却找上门坏事;马上要飞跃为海外金领,却误陷诬门,差点丢了性命……一份昂贵的合约,一个丑陋的肉体交易,还有无耻,更无耻的纠缠不清...纯真的校园爱情,不染尘灰的价值观,老板泡妞,办公室恋情,包二奶,现代“女陈世美”,一切说明,做女人难,做个成功女人更难!
  • 蜀山剑侠在异界

    蜀山剑侠在异界

    一位超级剑仙,因为渡劫失败而被莫名其妙的到了异世界。投胎到了一个废材少爷身上,从此,废材少爷便不废材。实力傍身,纵意花丛;一剑在手,天下任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