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4900000012

第12章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2)

1958年“大跃进”时期,毛泽东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更勤,并且扩展到读相关人物传记。他还向全党干部推荐了一些列传。他在列车上读了几遍《张鲁传》后,在郑州会议上就张鲁的话题讲了许多话,还就此撰写了长达千字的按语,有些被作为红头文件,发给高级干部。那时,他还要干部们读《刘晔传》,在一份文件上专门批示道:“此传可一阅。放长线钓大鱼,出自刘晔。”

1958年9月,毛泽东乘专列巡视大江南北。一天,他正在车上阅读《三国志》,张治中和罗瑞卿进来。在谈话间,毛泽东说:“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很感不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读苦读,以后当了东吴的统帅。现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他们不可不读《三国志》的《吕蒙传》。”

1959年4月2至3日,《北京晚报》连载吴组缃的《关于〈三国演义〉》(三),毛泽东读后,在一旁批示:“请秘书代为查找该文的第(一)、(二)两节,想看看。”毛泽东后来读《鲁肃传》,还对鲁肃的家乡、屯兵之处等作了一些考证。

中国有“老不读三国”的俗话,但毛泽东晚年对《三国演义》却兴趣不减。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患老年性白内障,护士限制他读书看文件的文字量,但在有限的读书文字量中,毛泽东在读《三国演义》上放了很大的比例。他经常在书房里,在游泳池的卧室里翻阅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有平装的也有线装的。他还读有关三国的史传,如《晋书》的《羊祜传》《杜预传》等。

根据毛泽东的需要,中央特别做了一些古籍大字本,其中有《三国演义》《三国志》和一些记述三国人物的传记,包括《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等。

据忻中回忆,1973年,毛泽东还先后两次向他要过《三国演义》,一次是3月9日,一次是5月26日。这两次送给主席的《三国演义》,都是徐业夫秘书让他从中国书店新购来的。忻中还看到,毛泽东晚年在游泳池的书房里,除存放着多种平装版本的《三国演义》外,还一直放有两种线装木刻大字本的《三国演义》。其中一种是上海涵芬楼版,全名叫《三国志通俗演义》。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常在书房里很有兴趣地翻阅这两部不同版本的三国书。

从可以考证的文字记载来看,毛泽东从少年到人生结束,至少读了七十年的《三国演义》。这在他一生读书经历中是少有的。

第二节“打仗的事怎能照书本?”

一、有人诋毁毛泽东用《三国演义》指导革命

中央苏区时期的毛泽东,在指导实际工作中经常引用《三国演义》的话。据贺子珍后来回忆:1929年前后,在井冈山的艰苦生活中,读书是毛泽东最大的乐趣,他的口袋里常常装着《三国演义》,看过好几遍。他的记忆力很好,看过的书都记得很清楚,而且善于汲取有用的东西,加以应用。

那个时期,贺子珍听说有人诋毁毛泽东,说他指导革命不是用马列主义,而是用《三国演义》,便毫不客气地反驳说:“这种说法不对!我们的党领导土地革命,是受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指导的。那时候,马列的书翻译过来的不多,尤其是我们在偏远的山区,能够看到的就更少了。记得当时在井冈山上,只有少数几本马列的书:《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毛泽东让用油印机印出来,发到各个连队学习。他还尽最大的努力普及马列主义知识,他同军队中的政工干部经常轮流到各个连队讲课。当然,毛泽东是很熟悉中国的历史的,常常引用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作为今天工作的借鉴。古代的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着作中的人物及事件,也常常被他引用来借古喻今。这些发生在古代中国土地上的事例,能够为中国的革命所用,这不是很正常、很好的事情吗?有什么不对呢?”

1932年1月,赣南会议之后,毛泽东被“左”倾分子扣上了“机会主义”、“狭隘经验论”的帽子,又生了重病,带着贺子珍以及警卫班十三人,到瑞金东面二三十里外的东华山,在一座古庙里住了五十来天。他在此处埋头读书,主要读的是《三国演义》。

在中央苏区,毛泽东爱读《三国演义》广为人知,连1932年进入中央苏区的临时中央领导们也知晓此事。他们在剥夺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后,经常在《革命与战争》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批判毛泽东,把毛泽东爱读《三国演义》也拉出来批判:“把古代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做现代的战术;古时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做现代战略;更有好些博览群书的同志,拿半个世纪以前的曾国藩作为兵法之宝。”

对于这件事,毛泽东在1960年12月25日自己生日与部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聚餐谈话时说:那时我先后受过三次大的处分。“那时我没有事情做,走路坐在担架上,做什么?我看书!他抬他的担架,我看我的书。他们又批评我,说我凭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指挥打仗。其实,《孙子兵法》当时我并没有看过,《三国演义》我看过几遍,但指挥作战时,谁还记得什么《三国演义》?统统忘了。”

不久之后,毛泽东又一次谈起这件事时说:“1935年前后,当时党内有同志说我打仗的方法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另一本是《孙子兵法》。其实,打仗的事怎能照书本去打?那时,这两本书,我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另一本《孙子兵法》当时并没看。那个同志硬说我看过。我问他《孙子兵法》共有几篇?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他答不上来。其实他也没有看过。从那以后,倒是逼使我去翻了翻《孙子兵法》。

二、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受到《三国演义》的启发

不过,尽管这个时期毛泽东受到了“照着书本打仗”的批判,但他后来的军事着作却一点也不避讳引入三国时的战例。1936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役的战略问题》中,曾明确提到“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1937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再次提到这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曹操都是参与者。他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但是,在赤壁之战中,却让对方以少胜多,令自己失去了统一中国的机会。

延安时期,毛泽东仍然对《三国演义》保持浓厚的兴趣。那时候,延安和晋、冀、豫解放区等都先后出版了《三国演义》。毛泽东曾经对搞干部工作的同志说:“做干部工作的同志要看《三国演义》,我看后得益匪浅。”并且很推崇《三国演义》中很多布置兵力的方法。1942年4月,据当时毛泽东的警卫员王涛回忆:

在毛主席身边的几年,我的文化程度提高得很快。后来,毛主席又建议我多看《解放日报》,并教导我可以看看小说。那时,延安出版了《三国演义》。他说:“《三国演义》很有意思,你看看人家是怎么打仗,怎样布置兵力的。”按我当时的文化水平,看《解放日报》还是很费劲的。我一边看文章,一边查辞典,遇到一个生字,就在下面画一道杠杠。往往一篇文章看下来后,杠杠就画得满满的,生字不少。《三国演义》是半文言文,看起来就更加吃力。有一次,毛主席看见我拿着一本《三国演义》在发愁,就笑着对我说:“不一定看通本,可以抽一些片段读。我抽时间先给你们讲讲,讲完你们再看。”毛主席工作那样忙,但好几次利用休息时间,给我们警卫员讲“三国”的故事。每一次,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听过毛主席讲故事以后,我们再去读书,就感到特有情趣,也好懂得。

1959年3月,郑州会议上,毛泽东借古喻今,对三国时期几个主要军事集团的核心人物在“出主意,用干部”这个问题上进行比较,他认为曹操多谋善断,最厉害;刘备也很厉害,却稍逊一筹,“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点”;袁绍则属于不称职的领导,“见事迟,得计迟”。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同工作人员谈话时说:“(《三国演义》)这套小人书不简单哪,言简意赅。就那么几句话,多少大事多少人物就交代出来了。道理一目了然。孙刘联合一把火烧了曹操,烧出一个三国鼎立。刘备犯了错误,被火烧连营死在白帝城。诸葛亮临危不乱,安居平五路,稳定了蜀国局势。‘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符合辩证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汉朝的张良和三国的诸葛亮都比较出色。”

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的一次讲话中说:“国民党的军官,陆军大学毕业的都不能打仗,黄埔军校只学几个月,出来就能打仗。我们元帅、将军,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的。我本来也没有读过军事书。读过《左传》《资治通鉴》,还有《三国演义》。这些书上都讲过打仗,但是打起仗来,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我们打仗,一本书也不带,只是分析敌我斗争的形势,分析具体情况。”

中央苏区时期,有人说毛泽东“照书本打仗”,其实是一种很主观的臆断,如果真是生搬硬套,死啃书本,甚至照着《三国演义》这种白话小说打仗,毛泽东可能一次打胜仗的机会也没有。从书中的战例获得一些启发,开拓思路,并结合战争的实际去灵活判断,继而做出合情合理的决策,才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第三节毛泽东点评三国故事,启发干部思维

毛泽东读《三国演义》重在应用。无论是和中央的干部谈话,外出视察与地方干部谈话,还是在各种会议的讲话中,他经常谈三国,妙语连珠,风趣幽默,他是想借三国中的例子,启发干部的思维。

1949年6月,北平电影制片厂的摄影科长侯波和徐肖冰,一道去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的住处,为他拍照。据侯波回忆:毛泽东见了她,“首先问我家乡在什么地方?我回答是山西省夏县”。毛泽东笑着说:“啊,你是关云长的老乡呵,那是一个好地方。抗日战争时陈赓就在你们那个地方打仗。”

据杨尚昆1986年9月5日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召集的一次座谈会上回忆说:

毛泽东有许多事情、许多优点是一般人不了解的。比如毛泽东提倡学习,不是说说而已,他买了很多书来读。他拼命读书,像《二十四史》,他至少通读了一遍,其中有些部分还读了不止一遍。他外出到哪个省,总要预先对那个省的省志及某些县的县志都翻阅一下。见了省里、县里的干部,他总要先讲讲开玩笑的话。比如见到正定县的干部,他就讲,你们那里有个赵子龙。到河南,他就讲关云长不是山西人,是河南人;说关云长本不姓关,因为在河南有了人命案,逃往山西,到了潼关,人家问他姓什么,他一下子说不上来,一看这里是潼关,就说我姓关。后来我看到笔记小说上有这样说的,毛泽东大概也是从这些书里看来的。像这样的掌故,毛泽东知道得很多。

1953年2月23日,毛泽东登上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对陪同的陈毅说:“当年诸葛亮曾对孙权说过‘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的话,用以概括金陵形势。龙盘虎踞,就是指紫金山像条龙蜿蜒盘旋,南京城像老虎似的踞在那里。今天,这个形势依然如故呀!”1953年毛泽东又一次到南京时再次评价:

我看南京是个好地方:龙盘虎踞。但有一位先生,他叫章太炎。他说,龙盘虎踞“古人之虚言”,是古人讲的假话。看起来,这在国民党是一个虚言,国民党在这里搞了二十年,就被人民赶走了。现在在人民手里,我看南京还是个好地方。

1954年,毛泽东接见嵇文甫时,很有兴致地和他说:“早知道你,你很有学问哪!”嵇文甫说:“哪里!没有什么学问。”毛泽东说:“哎!大学校长嘛,怎么说没有学问呢!”据嵇文甫回忆:毛泽东还由“嵇”这个姓猜测,说我祖父可能是嵇康的后代,并且半玩笑半认真地作了“考证”,列举了一些理由。

1955年3月3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话。在谈到目前形势时,他说:“不要因为有很多人作了自我批评,以为就黑暗了。这些同志是着重讲了他们的缺点错误,没有讲他们的长处,哪一年参加革命,哪里又打了胜仗,哪里有工作成绩,这些话都没有讲。专看他们这一篇检讨,那么就黑暗了。其实,这是一面,在很多同志身上,这是次要的一面。这跟高岗、饶漱石和关、张、赵、马、黄五虎将不同,他们不能适用这个估计:光明面占优势。”毛泽东在这里说的“五虎将”,也是借用三国典故,《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载“五虎将”,“关、张、赵、马、黄是也”。

1958年,毛泽东在由黄石港坐船到安庆,与陪同的曾希圣谈过不少历史人物,其中三国人物有曹操、诸葛亮,还说,诸葛亮是湖北襄阳人,原籍是山东,又谈到历代地理上沿革的掌故。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湖南湘潭韶山冲,和家乡人谈话,说到要让基层干部放手干工作,支持他们,风趣地举例说:“否则的话,人们就会像蒋干一样抱怨:‘曹营之事,难办得很哪!’”

同类推荐
  • 真心红楼

    真心红楼

    千红本事千红苦,万艳需悼泪万觞。今辈或说知红楼,自心如心莫唐哭。作者在遍览前贤成果基础上细读文本,另辟蹊径,大胆设想,慎密精研,从哲学的高度、史学家的眼光来重构《红楼梦》的知识体系,提出了众多新的见解。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

    《西滢闲话》是陈源通伯先生在五四时期的主要作品结集。身为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他的这些随笔本来确为"闲话",但他忍不住要对时事发表议论的作法,使这些文章成为与大是大非相关的论题,绝非一个"闲"字可以了得。文集中的部分篇什确为无关"大局"的"闲话"
  • 情感密码:情似菩提爱如佛

    情感密码:情似菩提爱如佛

    爱是永远的话题,说不清,诉不尽。结婚前,爱是吸引,是卿卿我我,如胶似膝。结婚后,爱情更象用旧了的抹布,渐渐沧桑成令人失望的样子。于是,离婚、再婚、复婚……过尽千帆皆不是,红尘中那么多男女,一颗心依旧如同秋天的雨,清清冷冷,飘落无依。人生要拨开多少迷雾,才能抵达自己的幸福?本书作者用干净细腻的笔触,为读者献上一个又一个温暖感人的婚姻爱情故事。这是本对爱充满信念的书。它告诉我们,离婚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婚姻如同一棵树,只要根在,叶子掉了也会长出来。书中每一篇都是充满智慧的爱情宝典,令人感动,给人启迪。
  •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余篇抒情散文,或优美动人,或朴实真挚,或意味深长,如日暮黄昏的天空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抒情散文从平常生活、旅途见闻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心灵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回眸和感悟,灵魂被陶醉,思维被熏陶,文学修养也更上一层楼。
热门推荐
  • 边伯贤之爱拥

    边伯贤之爱拥

    服装界排名第二的LJ集团总裁夏岚妍(女主)遇到了初次进入商业界的边伯贤(男主)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男生女生流行的心理测试题

    男生女生流行的心理测试题

    趣味性心理测试是人们了解自我、认识世界的另一个途径。明智的人会利用这些测试题追寻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影子,很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进而扬长避短、完善自己、走向成功。
  • 生命与救赎

    生命与救赎

    在宇宙的深处,是谁在虚无的空间中投下了第一颗种子,于是万物开始了轮回生息?一些支离破碎的画面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在忘川河畔,梦到时间停止,梦到——万物的起源。于是便用笔记下吧,那些关于生命的光怪陆离!···朔之北,海之南,有石碑立于孤岛。其一状若鲲鱼,其一状若龟背,历风雨,不知其年也。碑中字铭曰:自姰后,魂者,历三生而散其气,经三世而溯其源,始为神也······后巫图氏战兑龙,历三百载,饿殍遍野,哀鸿漫天,天崩,岛沉,碑消于天地——
  • 中学生必知的科学保健常识(下)

    中学生必知的科学保健常识(下)

    健康长寿,几乎是每个人的期盼,而年轻的人们,大多过早离去和被病痛折磨,健康的生命远远少于预期,其中健康至关重要,关系着人的成长,左右着人的生命,没有了健康,就算再有钱,再有权也换不来一个好的身体。本书精选了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健康保健的奥秘和知识,力图打开那知悉不多的密码,让每个青少年都健康成长。
  • 十万英雄

    十万英雄

    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寄给顾烨一部土豪金肾六手机,从此他的世界不一样了……青梅竹马为何长眠不醒?家中冰箱为何惨遭洗劫?性感教室为何化身杀人狂魔?天降萝莉为何亦正亦邪?未知的世界,未知的谜团,等待顾烨一一探索……
  • 血战之召唤

    血战之召唤

    一个21世纪标准的宅男李坤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中国古代的世界里。附身到了天龙帝国一个戍边的小兵身上。依靠着一个可以召唤中国古代三国武将的长命锁,从一个小兵一点点的到达了权利巅峰。
  • 漫漫导演路

    漫漫导演路

    叶凡想不到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竟会回到18岁那年,这一年香江刚回归。还未从现实中反应过来的他却惊奇的发现,脑子里竟有来自未来的电影、电视剧、漫画······【这里说明一下:本书不涉及任何政治因素,也没有映射任何东西···只是简单的讲故事,有些自以为是的人就不要想多了】
  • 网游之自由的国度

    网游之自由的国度

    假期中,无聊的付超偶然下载了一款叫做《自由国度》的游戏。这款游戏可能不会改变人的一生,但它会让无聊的人生不再无聊,这不就是游戏的目的吗?给人轻松,这才是一款游戏的终极目标。生活中永远有比游戏更重要的事,游戏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认真你就输了。
  • 几道游

    几道游

    天地尽灭,宇宙尽消!万道为我所用,我的掌间便是一个苍穹,我的指尖便是一个世界!待我万道沉浮,举世无敌之时,成仙之路不可证,那么我赵轩便逆天成道,追寻几道之游……
  • 逆战之反恐卧底

    逆战之反恐卧底

    张立远被B市组织安排进入恐怖组织当卧底,挺过一次次的危险,在努力下,成功配合组织完成反恐计划,完美的完成卧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