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6300000053

第53章 古城棱镜(13)

然而,就在这谈“瘴”色变的死亡之谷,依然留下纳西人的足迹。据该市学者叶大槐先生的介绍,“白门”地区古时属于大笮、定笮,原为濮人故地,后为麽些人占有,至今盐边境内留有古纳西人母系氏族的“悬崖挂头肢葬”遗迹;在盐源和诸葛亮渡泸处附近,留有古纳西人生殖崇拜的遗存“公母山”和“公母石”;汉、晋、隋、唐时期,更有大量纳西人活动于金沙江畔,时人称金沙江为“麽些江”。到唐时在江南地建立越析诏,是当时“六诏”中“地最广,兵最强”者,他们“持铎槊,遍泸水”,连南诏都畏惧三分。

古时的白国门户,随着宋、元时代云南政治中心的逐渐东移而渐被冷落,一直到现代又恢复为茶马古道的一个支线,从丽江过梓里桥,经永胜、华坪到渡口再入四川,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交流和文化发展。到20世纪中叶开通“丽华”公路,后来又开设攀枝花市,修通成昆铁路,使“白国门户”成为丽江的东大门。

今天的攀西地区,已成为中国西部着名的钢铁基地、水电基地,而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滇西北地区成为旅游胜地,古老的通道正焕发新的生机,传统的民族关系更加亲密融洽,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丽江与攀西地区——纳西人的祖居地,将迎来新的发展时代。

历时十天的“寻根之旅”顺利结束,沿途的所见、所闻历历在目,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们。我相信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纳西人踏上这条充满诱惑,充满惊喜的回归之旅。

古城知青记忆

杨陆

老三届丽江知青记忆中的这段时日,悠悠44年!

如今已非“人生七十古来稀”,遍是耄耋之龄,倘与88岁“米寿”比,44年恰只半数。实际上不能这样比,因为人的寿命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要阶段,概念不同。对于人生的价值、每个人的风华岁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44年已是大半生了。

时光转回1968年12月。此际,自1966年“五一六”通知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已两年半,原丽江一中的“老三届”——1963年秋入学的高三、初三,1964年秋入学的高二、初二,1965年秋入学的高一、初一,共6个级、21个班、1162名初高中学生,在经历了走向社会“破四旧”、“大串联”、革命造反战斗队、大字报大辩论、大联合之后,连同曾被视为不关心国家大事的“逍遥派”同学一道,均已回学校“复课闹革命”。几乎所有的同学,回归并且重新意识到学生的本分,也都不能不考虑着此后的前途。自“文革”开始,大专院校、中专已停止招生三年了。而升学,从来就是学生对于走向就业的憧憬与追求。

丽江一中,是云南省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之际创建最早的三所老校之一,六十余年来历经丽江府中学堂、省立第六师范、丽鹤剑中维兰六属联合中学、省立第三中学、省立丽江中学。薪火相传,育才桑梓,久称为“滇西北文化的摇篮”。新中国之初,省中与国立丽江师范、丽江县立中学合并为丽江人民中学,延续至60年代的丽江一中。当时的丽江专区尚辖迪庆、怒江两州,共12县,高中部面向全区各县招生,在省会以下尚无大专院校的当时,算得是专区内最高学府了。学校的大门,一直是清末建校时那尖顶四方砖柱、两旁木栅栏的原有券门,古朴而庄严。迎面一泓池水中央的“是亭”,校园内森森古楸掩映的青砖楼、红砖楼,民国时期修建的“八大教室”,经年高悬的“实事求是”匾额,每使莘莘学子滋生出教育神圣、励志成才的心境。多年后,我在搜集丽江古楹联时,查访到30年代省立丽江中学的大门联,主旨终是阐扬教育之重,谆谆勉励学子。“文革”两年多,老三届学子们在求知欲最旺盛的青春年华中断了学业,尤其本该在1966年夏毕业参加高考、中考的高三和初三级。此时虽已复课,而“文革”以来,教师首当其冲一个个被“揭发”批判甚至揪斗,本校数名老教师先后致死,年轻学生在“血统论”大棒下被划分红类、黑类,对“白专道路”的批判,“读书无用论”思潮的泛涌——这一切现实使人们不能不对知识与“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产生疑问,在“复课闹革命”中求索。

这年9月以来,云南省革委会先后发出了通知,对1966、1967、1968届大专院校毕业生进行分配和安置;这三届的中小学校毕业生,凡有条件到农村安家落户的,就坚决动员、组织,要造成一个强烈的上山下乡、与工农相结合为荣的社会舆论。新华社发出消息:《柳河五·七干校为干部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人民日报》所加按语传达了毛主席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很有必要……”随即《云南日报》发表文章,全省各地着手组建“五·七干校”。干部尚且下放劳动,1967级后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要面向农村工厂边疆基层,咱们这三届初高中学生的去向,已经很明朗了。

历史定格在1968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新指示。报纸要过几天才能看到,其时也没电视,但广播电台一播,立时举国尽知。最新最高指示传达不过夜,学校当晚就沸腾了。组织敲锣打鼓上街游行,贴标语、呼口号,行列中唱起了“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许多同学至夜阑不眠,谈论农村,想象起今后的务农生活。有的激昂,有的沉默,抑或感到失落。就从这天开始,数年来的中学同窗天然划成了下乡知青、回乡知青两块。而无论下乡或回乡,总之都将要务农走到一起来了。毕竟,对于自小生活在城镇是去插队而非回乡的同学,农村是一块充满未知的天地。在经受多年社会历练后,许多同学终于理直气壮唯物主义地说:以前老是说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为什么非得人人都分清五谷?既然社会分工有不同,行业各专,若非务农或是农村工作干部,那就不必!而当时在城镇长大的同学,就因不谙五谷,便感到是得接受再教育了。

于是下乡务农,顺理成章。事实上到了农村,多数地方的农民竟不约而同,认定知青是在城里找不着饭吃,才挤来农村。固然,举国一盘棋,农民、工人、干部、学生,都拥护毛主席党中央决定,贫下中农并有了作为再教育者的自豪感。即使没人计算过:知青的到来使农民的人均耕地、平均口粮下降了多少。可见,谁都难以逾越社会舆论导向的框定。

此后一个月里,丽江一中的老三届、大研镇职业中学的学生,纷纷领取毕业证、办理离校手续。除了个别确属特殊情况经批准不下乡,以及少数当年幸运入伍的同学而外,属回乡知青的,便陆续各自返乡;属下乡知青的,各按插队地迁移原城镇户口、置办务农行装,只待欢送了。在老三届六个年级中,我是初二,而历来多与高年级生交往,此际更能理解尤其高中同学对升学就业的向往。这期间我曾随几位高中同学蹲茶馆,只听得谈论各人今后,感觉不出关心国家大事的慷慨激昂了。他们唱起《茶馆小调》,那是抗战时期在“国统区”影响很广的一首进步歌曲:“……诸位先生,生意承关照。国事的意见,千万少发表……”这老歌此际唱来,个中意味,竟成了中断学业将要上山下乡知青的一种感情表达。到后来,国家将知青插队计为工龄,而且老三届不是从实际下乡时算起,乃以毛主席发出指示起计,这使大家的工龄提早了一个年头。这其实并无实际意义,因为老三届到退休之时,是男是女都早已超过35年这一最高退休待遇的年限了。无论如何,1968年的12月21日,成为中国知青——包括回乡知青在内数千万人一个纪念性的日子!

仅隔5天,这年的12月26日,是毛主席75岁诞辰,丽江当晚组织了盛大庆祝游行,伴随锣鼓口号和音乐,一眼望不到头的队列都跳起“忠字舞”,规定下来:跳75遍!这样规定却是“左”得可爱、十足形式化了,把人们内心对领袖的热爱,硬搞成一种宗教仪式般的表面行为。这规定其实引起了许多人不满,当然谁也不会公开反对。后来重新传下话来:跳15遍就行了。于是跳了15遍,之后游行结束。

五天后的午夜,同学们在收音机里聆听新年钟声,踏入了即将上山下乡的1969年。元月25日,在民主广场召开欢送大会,丽江军管会主任、专区革委会主任刘世泽发表讲话,单位代表、家长代表和知青代表分别发言,全体下乡知青、参加欢送的各单位人们、各公社前来接知青的同志,都伴随乐曲一遍遍跳起“忠字舞”,广场上红旗猎猎,一片激昂。也看到有的家长眼眶里涌出了泪水,还有个别公社前来接人的同志居然不见踪影,知青们只好分头打听,终于得到回答说:明天一早到客运站就是了。

我们将往之地,是丽江县最西北部的鲁甸公社,只有11名知青,为全县各公社中知青最少者。“复课闹革命”期间,我担任班里的服务组组长,于是此际被指定为本公社知青的带队,后来也就成为公社、大队的“三结合再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其他10人,也都是自己报的名。我来这里是熟识的当地回乡知青向我介绍说:那儿坝子里种谷子,山坡间种苞谷,高山上种药材,觉得挺好,于是才报的名。还在离校之前,各班分别在学校大门口那熟识的券顶下合影留念。也没问其他同学怎么想,我是感到:很多同学从此难得相见了,于是在本班合影照片上题诗:“……十八年后再相见”——当时,我将满十八岁。

欢送的次日,1969年元月26日,为丁未年的腊月二十七,春节前三天。这天一早,丽江客运站里人头攒动,除了县城附近几个公社的知青外,远程的知青都从这里分别乘车,劳燕分飞。

记得这年的当地插队知青,分赴丽江县黄山、金山、白沙、拉市、七河、石鼓、红岩、鲁甸、大具、大东、宝山、龙蟠等公社。下乡数月后,听说又有昆明知青(丽江茨科药材学校学生)、上海知青相继分配来,安置到了县内条件较好的几个公社,与我们共同组成丽江县境的首批插队知青。

写于2012年滇西北梅雨季

同类推荐
  • 时代前传

    时代前传

    在魔怪横行、异人无数的某地球平行时空,即使普通人发展出了同样的科技文明,也掩盖不住那些长生种的悠长寿命。这些动辄活上成百上千岁的长生种,他们会不了解几千年前的历史吗?所谓的女娲伏羲、炎黄传说,在长生种的眼中,绝不会是扑朔迷离的怪谈!……故笔者心有所感,泛览古籍,统合中外上古神话,勾勒五千年前的时代背景。——混沌历史,迷茫传说,且看五千年前上古文明演绎!
  • 厉挽河山

    厉挽河山

    渺幽寺监魔院,镇押魔僧,送饭僧宋小飞,投其所好,魔僧与送饭僧,相交甚好,平生独门绝技,传宋小飞。为救困境女子,坠入万丈深渊,不料因祸得福,幸进宰相府衙,……
  • 浊浪志

    浊浪志

    寒鸦啄断肠,鼠食堂中粟。谁为功成将,谁为冢中骨?
  • 英国[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英国[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在欧洲,英国本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国,但是到了近代,却一跃而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靠了日益富强的国力和强大的海军,它先后在16、17世纪击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了所向无敌的海上霸主。以后,它又将殖民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逐步建起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凡阳光一天24小时照耀之处,都可看到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旗帜在飘扬。《英国——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将讲述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 水浒别讲

    水浒别讲

    《水浒传》在四大奇书与四大名著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而其中的思想也庞杂多样,本书试着结合佛教与道教思想开始解读水浒传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对于一些奇异情节也会借助相学等一类非常规的方法来解读,还你一个名著阅读梦。
热门推荐
  • EXO之论豪门女配如何逆袭

    EXO之论豪门女配如何逆袭

    因为吐槽而穿越,因为穿越而开始,因为开始而……————本文是欢脱文,但,是有的地方会有点小虐,嗯,主要虐男配男主。本文非常的公平,每个男主都有攻略的细节,开始到结束不少于1万字。本文作者有点脑子不正常,每个男配(无论好坏)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结局。本文有合作者,原作者:婷宝(信仰者[主写])合作作家:婧皇(潇湘欲欢[主改])
  • 穿越之恋仙缘

    穿越之恋仙缘

    一位科学家的女儿意外穿越,她来到了神魔两界大战地点,被神将带回神界。神帝尊她为神女,她又阴差阳错接受了一个重要任务。她便逃走,却又误打误撞的认了魔界之主做父亲。当她玩转六界时,谁又会是她的真爱。
  • 爆笑26班

    爆笑26班

    一只重生的老鸟混进了一群萌萌哒雏鸟当中,鸡飞狗跳的校园生活就此展开,因为本书走的是小清新路线,所以,一点也不黄,一点也不暴力……
  •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对外工作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了取得这些历史成绩的原因。《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创新性地探讨了以下问题:外交战略的谋划决定外交政策的调整;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治国风格影响国际战略转向;外交战略变化的动力机制;文化价值观对外交战略的作用;中国外交战略的未来发展等。行文采用图文并茂、史论结合、背景资料补充的写作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兼可读性,对国际政治及时事问题有兴趣者可资参考。
  • TFBOYS之不能牵手的旅行

    TFBOYS之不能牵手的旅行

    “我们说好的幸福,说好的一辈子。”染夏“我只是习惯的放手,却扔下了专属于我的爱情。”易烊千玺“梦里的人是你,身上刻的是你,装在心里的也是你”苏冉“我何时不再想你,但我不敢与你说话。”王俊凯“我讨厌你哭,还是习惯你笑的样子”顾晴“我还是想用我的微笑融化你心中的雪”王源一场不能牵手的旅行从此开始
  • 曼珠沙华:彼岸花开三世为君倾

    曼珠沙华:彼岸花开三世为君倾

    龙神、穿越、王妃?!这是什么鬼?!世界玄幻了吗?!
  • 柒汐浅唱

    柒汐浅唱

    冷柒汐,冷笙宫宫主,天下第一美人,武艺双全。当被爱伤透的她,以命祭奠死去的爱,纵身跳下悬崖。再次醒来,却发现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而且还变小了。。在那个陌生的世界,她,将何去何从?他,莫白,一代门主;被报仇淹没了真心,等后悔时,早已物是人非。。。。要有多刻骨铭心,才能不忘记?!待到繁华落尽,他的她,她的他,再次相逢,也不知是谁在呢喃:幸好,你还在,我还爱!
  • 总裁嫁到,爱你不尽

    总裁嫁到,爱你不尽

    纪唯是人世里坚强的一朵小花,盛开在荆棘里,可惜遇上了林繁南这头狼。回国后,他步步紧逼,小花绝地反击,妄图谱写华丽人生新篇章。可惜,有个词怎么说来着?天不遂人愿。“六年前,你错了,现在还要再错一次么?”“心甘情愿!”
  • 死神之战乱篇

    死神之战乱篇

    主角黑崎一护的死神能力一点一点丧失,情势危急。直到后来女主朽木露琪亚来到现市帮助黑崎一护恢复死神能力,可从中露琪亚却离开,新的挑战就在黑崎一护面前,他又该怎么办?在这中间又出现一个神秘人物,能力超强,这是誰?一护一行人又有什么挑战呢?请看《死神之战乱篇》
  • 全民公敌

    全民公敌

    苟不二意外认主宇宙公敌系统,就此彪悍的人生开启,尽在全民公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