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7800000019

第19章 巧用威严 立收奇效(4)

周恩来直截了当地说:“叶剑英同志合适。他本来就是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但是林彪搞他的一统天下,想把自己的心腹安插进去,竭力地排斥剑英同志,使他无法进行工作。”

“好,我同意让剑英主持军委工作。”毛泽东感叹道,“张国焘搞分裂时,他还救过我一命!”毛泽东对一个人的功劳总是记得清清楚楚。

就这样,在周恩来的努力下,毛泽东一锤定音,使叶剑英等老同志重新掌握了军权,避免了江青等人想搞倒军队的企图。

借风行船

“把邓小平搞成敌我矛盾,这是不符合主席的意思的。”周恩来借风行船,促成邓小平复出。

“好舵能使八面风”。借风行船关键在于巧借,在于掌舵者的深邃眼力和丰富经验。聪明的掌舵人善识风头,巧借风力,顺水推舟;相反,逆风行船,则充满着危险,可能损船折桅却难达目的。周恩来是一位绝顶聪明的掌舵人,在邓小平第二次复出时,其借风行船的说服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整倒后,周恩来感到失去了左右手,因为邓小平长期以来是周恩来倚重的主要助手,两个人之间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亲密深厚的友谊。周恩来时刻都在寻找机会,捕捉有助于邓小平复出的每一丝信息、每一条线索。但是,当时面临的形势和周围的环境决定了他必须不露声色地进行,显山露水反而会葬送大好时机。所以,自“文化大革命”开始一段时间后,周恩来在邓小平问题上一直谨言慎行。

“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认为时机来了,他开始千方百计为邓小平的“解放”和重新工作创造条件。

1972年1月6日,长期受林彪一伙迫害的原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元帅不幸病逝。毛泽东亲临追悼大会,在同陈毅亲属的谈话中,他连声称陈毅“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好同志”。

就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也提到邓小平,并且是把邓小平和时任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刘伯承并列在一起的。说邓小平是人民内部矛盾,显然,毛泽东是将邓小平划出了自己的“对立面”。

对在场的周恩来来说,毛泽东对邓小平问题的“定性”,正是他期待已久的一个信号。于是,周恩来便当场示意陈毅的子女将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传出去,为邓小平的早日复出广造舆论。

与此同时,周恩来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将毛泽东的意思“捅”出去。

同年1月下旬,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地一个会议的代表时,当着江青、姚文元等人的面说:“在揭批林彪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林彪这伙人就是要把邓小平搞成敌我矛盾,这是不符合主席的意思的。”

这里,周恩来又进了一步:他直接将邓小平划到林彪一伙的对立面,实际上等于说邓也是属于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这些老人”之列。

周恩来的高明就在于他始终没有说自己想怎么样,而只提毛泽东怎么说,用毛泽东的话来压倒那些反对意见。

同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经周恩来亲自修改、审定的题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社论,其中写道:

“要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除了极少数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敌人和屡教不改、不可救药的分子外,对一切犯错误的同志,不论老干部、新干部,党内的同志、党外的同志,都要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采取教育为主的方针。

“正如得过伤寒病可以产生免疫力一样,犯过错误的人,只要认真改正错误,善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有了免疫力,就有可能工作得更好。”

可以看出,这些文字在当时都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

1972年8月3日,在江西南昌郊区被“下放”达三年之久的邓小平再次亲笔写信给毛泽东,一方面继续批判林彪罪行,同时也向党中央提出愿为党和人民做一点工作的要求。

8月14日,毛泽东就该信批示周恩来,指出:“邓小平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他没有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除此以外,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做。”

照常理说,邓小平的“解放”已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这时,一向令人难以捉摸的中国政治风向突然又发生了逆转。由于种种原因,周恩来领导的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的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被迫中断。

随着批判极左思潮斗争的起伏,在解决邓小平的问题上虽然有了“最高指示”,却迟迟不见下文。

就在毛泽东关于邓小平问题的批示被“搁置”了4个月之后,1972年12月18日,周恩来提笔致书纪登奎、汪东兴二人:

昨晚主席面示,谭震林同志虽有一时错误(现在看来,当时大闹怀仁堂是林彪故意造成打倒一批老同志的局势所激成的),但还是好同志,应该让他回来。

此事请你们二人商办,他在桂林摔伤了骨头,曾请韦国清同志注意帮他治好。王良恩同志了解其情况,可问他关于震林同志一家的近情。

邓小平同志一家曾要求做点工作,请你们也考虑一下,主席也曾提过几次。

周恩来

一九七二·十二·十八

在这封信中,周恩来提及毛泽东于“昨晚”谈及谭震林——这位1967年大闹怀仁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好同志,应该让他回来,即回京安排工作。同时,又着意提到邓小平。

从字面上看,毛泽东昨晚的谈话中未必提及邓的问题,而周恩来信中却强调毛泽东过去曾提过几次,其中自然包括4个月前他对邓小平来信做的近200字的批语。

他仍然在巧妙地借风行船。

在周恩来的努力下,1973年2月,年近七旬的邓小平突然接到中央的通知,要他于近期返回北京。几天后,邓小平携全家登上回京的火车。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周恩来正式告知中央办公厅负责人汪东兴,要他安排好邓小平同志回京后的住所;并要汪通知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开会,专门讨论中共中央关于邓小平复职问题的《决定》稿。

自2月下旬起至3月初,周恩来连续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讨论邓小平的问题。

3月10日,周恩来亲自写报告给毛泽东,汇报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关于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情况,同时提出,由中共中央正式做出一个决定,发至全国各基层党组织,将邓小平同志复出一事通报全党及党外群众。当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的报告上批下“同意”二字。由此便开始了邓小平坎坷生涯中“第二次复出”的历史性转折。

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

5月下旬,邓小平出席由周恩来主持的为筹备党的十大而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向与会者强调:党中央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文件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文件。

8月,邓小平作为主席团成员出席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2月中旬,毛泽东终于下了决心,拍板定案:由邓小平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委员,同时还是国务院副总理,集中央党、政、军三要职于一身。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当着全体政治局委员的面高声说道:“小平同志是中央政治局请回来的,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小平同志进政治局是给政治局添了一位‘秘书长’。”

毛泽东还当场送给邓小平八个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

12月22日,病势沉重而心情轻松的周恩来用他那不很灵活的右手逐字逐句地写下了中共中央关于邓小平任职的通知的全文: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各大军区、省军区、各野战军党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领导小组或党的核心小组:

遵照毛主席的提议,中央决定:邓小平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待十届二中全会开会时请予追认;邓小平同志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军委领导工作。

特此通知

中共中央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至此,邓小平重新得到毛泽东的重用,开始再度全面参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同类推荐
  • 金口玉言

    金口玉言

    真诚,是说话成功的第一乐章。曾经打败过拿破仑的库图佐夫,在给叶卡捷琳娜公主的信中说:“您问我靠什么魅力凝聚着社交界如云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实、真情和真诚’。”真实、真情和真诚的态度,是用语言打动人心的最佳诀窍。白居易曾说过:“动人心者莫先乎于情。”炽热真诚的情感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讲话如果只追求外表漂亮,缺乏真挚的感情,开出的也只能是无果之花,虽然能欺骗别人的耳朵,却永远不能欺骗别人的心。著名演说家李燕杰说:“在演说和一切艺术活动中,唯有真诚,才能使人怒;唯有真诚,才能使人怜;唯有真诚,才能使人信服。”若要使人动心,就必须要先使自己动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秘书口授反击法西斯战争动员的讲演稿时,“哭得涕泪横流”。正因为如此,他后来的发言才更加动人心魄,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斗志。
  • 气场话语操纵术

    气场话语操纵术

    自古以来,话语之术就深受人们重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群以话语之术谋生的人——辩士。他们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傲视群雄,游走于各国之间,谈笑间就使强敌灰飞烟灭。三国时期的著名智者诸葛亮更是用三言两语羞死了投靠曹魏的汉室重臣王朗,不费一兵一卒杀得魏军大败。晚清名臣曾纪泽也正是通过谈判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他们的成功为话语之术的魅力做出了形象而生动的诠释。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也依然对以话语为载体的口才之术推崇有加。“发生在成功人士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
  • 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易经》广泛记载了我国上古时代的经济状况、社会生活状况,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畜牧养殖、生老病死、诉讼征伐、婚丧嫁娶、祭祀、经商、天文历法等诸多内容。因此,它不但是一本哲理书,也是一部反映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具有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易经的智慧大全集(超值金版)》对《易经》原文进行逐一讲勰,无惊世骇俗之论,无虚远玄妙之谈,没有天方夜谭的奇闻,没有照本宣科的套话,作者力求古今通鉴,史论结合,举一反三,启人遐思,借古圣智慧,益今人心力,值得一读。
  • 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

    “优秀”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习惯,它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优秀的习惯有着无比巨大的力量,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使我们在成功路上如鱼得水!《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汇集了成功人士必备的优秀习惯,指导读者从了解和认识习惯着手,结合当代成功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从心态、品质、工作、思维、行为、时间、生活、学习、交际、情绪等各个层面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优秀的习惯对人生成功的重大意义。
  • 成都淘金记

    成都淘金记

    走在人声鼎沸、流光溢彩的大街上,仰望着一座座高大的电脑城,我已经很难想象出磨子桥十年前的样子……看着书中的描写,我仿佛又回到那个喧嚣沸腾……
热门推荐
  • 盛世婚宠:陆太太你被捕了

    盛世婚宠:陆太太你被捕了

    “总裁,刚才夫人把你最喜欢的花瓶打碎了”陆BOSS“她喜欢就多买几个给他碎着玩”“总裁,夫人刚刚把西山的别墅给烧了,现在大火蔓延”陆BOSS“哦,她喜欢就好,你们负责看着她点,别让她烧到自己,等她玩够了,你们把火灭了就是”“总裁,夫人刚刚带着小少爷去了美国,说要跟你离婚”陆大BOSS“。。。。。”当天晚上”“老婆,离婚可以,但是离婚协议得改,这是我改好的,你签字吧”夏唯安。“。。。。。财产归我,房子归我,你,归我。。。。。”(陆大BOSS宠妻无下限)PS:,欢迎入坑
  • 影袭之公主等待的爱

    影袭之公主等待的爱

    六年前,一场阴谋,她失去了他,从此远离他乡,而他的家支离破碎。六年后,随伙伴一起归来,另一个人走进了她的人生,而后来发现...她们是她最好的伙伴,在国外身形孤独的她,让她们蓦然心疼,同样的绝美,同样的背景,同样封侯挂印却甘愿居她风华之下;而他,似幻似实,一个带着记忆却忘掉的人,来到她的身边,护她,疼她,宠她。亦有终生陪伴的兄弟,这一生足矣。
  • 无限之平民也疯狂

    无限之平民也疯狂

    把我骗到这么远来,还玩我,连个天赋能力都没有!看着白板一头的陈小飞,如何在这奇异的世界里披荆斩棘,玩转人生。
  • 绝世双雄——多事之秋

    绝世双雄——多事之秋

    一个笑红了脸的小苹果、一颗乐弯了腰的金黄稻穗、一群不知疲倦往南飞的大雁…………一曲《秋天不回来》的言情小调………………看了能想到什么?—————是的!是片秋天的景象。本来秋天是硕果累累,收获园野!收获爱情!到处充满喜气洋洋的季节,但是看似眼前安祥平静的水面其实暗流汹涌,因为不远的西部………………………
  • 同居校草

    同居校草

    那小子前世肯定和自己有仇,上帝才会让他来当她名义上的弟弟来折磨她。那小子要转学进她现在的学校。她无力反抗母亲的决定,只好和张皓强签下“丧国辱权”条约,虽然她不再与张皓强这小子扯上“姐弟”关系,可是却引来更大的麻烦——那群花痴竟然以为她是那小子的女朋友,引来了一大堆的麻烦…
  • 少林美佛陀

    少林美佛陀

    他是得道高僧,不做僧门最大高官沙门统,而执念退守山野,开创少林寺。他修得正果,一人得道,也惠及弟子,及凡俗,所译佛经更泽被世人至今。他亦肉体凡胎,也有不能,也有不甘,也有欲念,也有魇障,唯能为人所不能为。他在每个我们之中,他又在每个我们之外。他是每个我们,每个我们又都不是他。他是“美佛陀”。关于他,后世遗忘的,张一弓借这本《少林美佛陀》记取。《少林美佛陀》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 天之骄女逆袭记

    天之骄女逆袭记

    良家妇女,哪是对手?庄希贤上辈子不知道有这职业,所以她全家都栽了。谁说装小白莲是坏人的专利?谁说女主一定要正直善良等着被坏人欺负?一个被鹊巢鸠占的天之骄女强势回归,不断给坏人挖坑,欢脱搞笑的故事!
  • 黑暗边界

    黑暗边界

    繁华缤纷的世界,隐藏我们不为人知的一面。陈凡,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青年,经历一次意外之后,踏入了这世界神秘一面。
  • 一纸契约:总裁求你放过我

    一纸契约:总裁求你放过我

    “女人,和我结婚,生下一个孩子后你就可以走,我不会再打扰你。”林夕坐在沙发上,望着面前惊慌失措的顾昕,哑然失笑,当初那个骄傲的不可一世的公主怎的突然变了模样。“我答应你。”顾昕不知道的是,这四个字,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几年后,“放我走吧,孩子也生了。”顾昕拿着行李,准备离去。“想走?哪那么容易?”说话不算数的霸道总裁,真的能捕获顾昕的心吗?此生相遇,定不负你。
  • 别让心态和压力误了你

    别让心态和压力误了你

    本书包括“有健康的心态才会有上佳的生活状态”和“压力会毁了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两部分,内容涉及心态会决定你的命运、自卑是属于弱者的名片、不良情绪是生存状态的毒草、不得不生活在压力之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