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20500000008

第8章 解密:什么是优秀的询问(1)

//使用疑问句//

一个好的询问,往往是从一个好的疑问句开始的。现实中,人们通常会忽略一个问题中最根本、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因素——“疑问”,如谁(who),什么(what),何时(when),哪里(where),如何(how)以及为什么(why)。

多数人倾向于以这样的方式来开头:“你可否(Do you)……”

或者“你愿意(Could you)……?”这样的开头询问一般只会给你带来“Yes”或者“No”这类最简单的答案。如果你的问题能够引发对方叙述性的回答,除了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外,对方的信息量往往还会反过来激发你更深入的询问。

简言之,通过精确而有效的询问来收集信息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优秀的询问,或者说有效的交流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你昨晚做什么了?”

“我昨晚去剧院了。”

“还做别的事情了吗?”

“没有,仅仅是去剧院了。”

“你去的哪家剧院?”

“福克斯剧院。”

“福克斯剧院在哪?”

“在丹佛市中心,穿过会展中心便是。”

“你看的什么剧目?”

“《雅科仕的复兴(A Revival of Equus)》。”

相比较而言,有些询问方式却无法获得更多信息:

“你昨晚是不是做什么有趣的事了?”(Do you…开头)

“是的。”(Yes)

“去哪里了?”

“去市中心了。”

“只是去逛逛?”

“不是。我买了剧院的票。”

“你看了场精彩的演出吗?”

“是的。”(Yes)

看到这些,你就会对询问的有效性作出自己的判断。用这种毫无技巧的方式与人交流,往往使别人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

其实,关于询问技巧的讨论,我们才刚刚开始。因为,正确的询问方式是:询问者应该表达充分的好奇心,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对某事或某人评判。使用好的问题结构,在你的话题中体现出你的好奇心,而不是你的偏见或成见。

比如,在政治事件的新闻采访中,通过有效的询问,你可能会获得超出预期或是与预期情况完全相反的信息和线索。

或许,有人要反驳我——你看啊,许多著名的采访,他们的问题结构和询问风格并非总是依赖于你所说的这些技巧——相反,那些问题大多违背了你所说的询问原则。

比如,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的提问,常常“不按牌理出牌”。

华莱士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新闻节目《60分钟》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该节目的主持人长达近40年之久,他曾经采访过世界上无数著名政治人物和各界名流,并以其辛辣、强硬的主持风格和近乎于“审讯”的采访方式被全世界观众所熟知。

华莱士具备优秀的处理最具争议性、危险性题材的能力,已经成了新闻界的传奇。他有一句名言:“采访肤浅的人别找我。我宁愿辞职也不会这么干。”在华莱士将近40年的主持人生涯中,他的“非突袭式采访”(提前预约好的或是被访者有心理准备下的采访)成了行业的标准,他自称他的工作是“走在虐待狂和知识分子的好奇心中间的一条线上”。比如,他采访芭芭拉·史翠珊(Babara Streisand)时,其询问可以让这个坚强的女士落下酸楚的眼泪;他激怒伊朗宗教领袖阿亚图拉·哈梅内伊(Ayatollah Khamenei),使对方激动地处于对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Anwar Sadat)事件的辩解中。

很多接受过他的采访的人,可能都会觉得当自己被华莱士质问的时候,自己仿佛是关押在关塔那摩监狱(Guantanamo BayDetention Camp,位于古巴东南沿海关塔那摩湾,是美国海军基地军事监狱,且是一块法律上的边缘地带,嫌疑犯关在这里没有罪名,也不能请律师,或是进入司法程序,犯人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或是哪一天会被释放)里的未获最终判决的囚犯。

然而,尽管华莱士的询问方式具有强烈的“观赏”色彩,但实际上,他的所有询问几乎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立场保持中立。他习惯于采用“质问”的方式,简洁有力,问题直指内核,毫不留情面,直到把被采访者逼到一个难以动弹的角落里,但在他犀利的各种问题中,却不见任何带有偏见的态度上的瑕疵。

而且,他往往都会设置出一些可以使被采访者感到愉悦的提问,就像下面这些提问:对小说家艾茵·兰德(Ayn Rand)——“客观主义(Objectivism)的创建者”的提问:“什么是兰德主义(Randism)?”对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提问:“在您的竞选过程中,一共有多少黑人参与?”

对娱乐明星芭芭拉·史翠珊的提问:“你为什么一直这么有魅力?”

相比较而言,华莱士的儿子克里斯·华莱士(Chris Wallace)——一位艾美奖(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在美国,其地位类似奥斯卡奖于电影界、格莱美奖于音乐界)获得者——与他的父亲有所不同,他善于直接将问题聚焦于深入发掘和深度讨论上。

他的风格体现在自己在询问方面的有效性和独特性。他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成长,并且在“立场保持中立”这一点上比他的父亲往前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

所以,关于询问,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无偏见的询问。

在《大卫深夜秀》主持人大卫·莱特曼(David Letterman)的一系列访谈中,我注意到许多问题的设置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汇(Key words)”,然后一个问题接续另一个问题。这样,提问者可以使话题保持在这些“关键词汇”上,并且让观众的注意力放在关于这些“关键词汇”的戏谑、谈笑般的评论上。这是一种更为高明的技巧。比如莱特曼对萨莎·拜伦·科恩(Sacha Baron Cohen,演员、主持人,曾出演电影《波拉特(Borat)》)的采访。

2006年,科恩携电影《波拉特》做客《大卫深夜秀》。影片《波拉特》讲述的是一位哈萨克斯坦的节目主持人波拉特,为了考察西方国家的媒体发展水平,来到美国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当莱特曼将话题转到影片中波拉特采访国家元首的场景时,莱特曼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你希望我们知道你哪些事情?关于哈萨克斯坦,你希望我们了解哪些事情?

当你在美行旅行时,你从这个国家学到了什么?

我们应该从电影片段中看到什么?(他在询问这个问题时,关于电影的部分片段被展示,那个片段讲述的是关于美国的驾校课程。)

当这些被拍成电影时,你正身处哪个国家?

莱特曼是个娱乐明星,而不是记者,但他在这场访谈中,扮演了一个专业记者的角色,他将自己很好地融入到了专注于提出优秀问题的记者的角色中。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要考虑到我曾主张的另一个问题:无偏见的询问。虽然,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在提问时难免会裹挟偏见,有时这种偏见可能会是提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请继续考虑如何像迈克·华莱士一样,把问题变成锋利的匕首——而不是一直徘徊于迟钝的边缘。

一定要思考如何直接地、无偏见地提出问题。请考虑并漫步于你的问题:什么才是你最想引起被询问者关注并回答的,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获得的答案。

//“怀有偏见”的好奇心//

在前面我们提到,在询问时,一定要保持好奇心。

这里的好奇心是指没有偏见,保持公允、客观的态度的好奇心。

保持这种心态,你可以发现自己自动进入了一种询问模式,你无偏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被开启,可以远离来自其他人的肆意评价,并且不会扭曲询问的主题或添加不客观的色彩。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新鲜空气》的节目主持人特里·格罗斯(Terry Gross),是一位客观公正而又机敏聪慧的询问者。在采访中,她总是谨慎小心、思维缜密,并且总是对受访者保持独特的好奇心。如果说她对受访者存有偏见,那也是“受人欢迎”的偏见,所以她总是能够与受访者迅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她于2013年5月采访了著名小说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格罗斯从对方的最新一部小说打开了话头儿,针对这部犯罪题材的小说提出了如下问题:“对于这部小说的风格,你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和一位读者的角度,分别有哪些偏爱?”这个问题其实紧跟着把一连串的“为什么”“关于什么”“谁”等问题抛给了受访者,并且显示了采访者对这部小说的偏好。

当然,格罗斯并非所有采访都是如此开头。事实上,她在采访中也有“臭名昭著”的时候,比如对吉恩·西蒙斯(Gene Simmons)的采访。

西蒙斯是摇滚乐队KISS的组建者和主唱。西蒙斯纠正了格罗斯对其出生时的犹太名字(Hebrew)的发音——采访从一开始就变得有争议,并且遭遇到障碍。相比于对史蒂芬·金的采访,格罗斯在这个采访中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她用3个“你曾经(Did you)……”开头的问题进行了采访。这种问题更像是检察官询问事故目击者,而不像是出现在采访中的恰当问题,尤其不像是在脱口秀节目里出现的问题。

随着采访的进行,她几乎放弃了询问更有价值的问题,放弃了采访者的角色:特里·格罗斯:你能否告诉我,你最在乎的其实是钱吗?

吉恩·西蒙斯:我的回答会满足你的期待,而且,我知道你会反驳我的观点。然而,在这个星球上……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最重要的东西……事实上,的确是钱。你需要我来证明这一点吗?

特里·格罗斯:好吧,让我们停止追问这个问题。但是,你现在到底有……有多少钱?

吉恩·西蒙斯:呵呵,比在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工作要多很多。

特里·格罗斯:嗯,这我知道。我……你似乎对于谈论金钱这个话题非常敏感、有戒心,不是吗?

吉恩·西蒙斯:不是这样的!我是想尽力告诉你,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事情可以做。比如,读书。我读过的书不算少,也许和你读过的一样多。但是,现在有一些偏见……

特里·格罗斯:请等一下,我们能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去交流吗?吉恩·西蒙斯:当然。

特里·格罗斯:我并不是想在这里说我有多聪明、机智……吉恩·西蒙斯:你没有……

特里·格罗斯:我同样也不是想在这里说你不够聪明、机智或是不读书,抑或是没有能力赚很多钱……

吉恩·西蒙斯:我并没有针对你,你为何变得这么敏感?特里·格罗斯:(笑)这是被你传染的。

吉恩·西蒙斯:好吧!

特里·格罗斯:我们能将焦点回归到我们正讨论的问题上来吗?关于你的化妆技巧。你一般用什么去画你的脸?你从来没有打破过这种方式吗?

同类推荐
  • 心理健康二年级(下)

    心理健康二年级(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派别众多,《咨询心理学》选择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详细说明,让读者从深度和广度上把握理论与方法,避免对理论学习的多而不精、精而不深。对有代表性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都从其背景、发展演变、核心理论与方法、优点与局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说明,让读者对这些派别有一个全面清晰的把握。该书案例与理论联系紧密,让读者很轻松地领会和把握相关的知识。《咨询心理学》是大学应用心理学及其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工作者们的学习和培训用书;同时,《咨询心理学》对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职业的人们,尤其是对初学者,都是非常实用和有价值的读本。相信读者读后,会有所感受。
  • 假如这个世界亏待了你

    假如这个世界亏待了你

    工作上,挨刀子被下绊子;生活中,被朋友欺骗和利用;爱情上,遇人不淑,遭遇人渣……想想这些,真的会觉得很憋屈。不要总是认为自己被亏待,要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活着,怎样才能遇见更好的人。尽管距离自己的预期还有好远,但要始终坚信你会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 我的第一本心理调节书

    我的第一本心理调节书

    《心理学改革生活书系:我的第一本心理调节书》不是一本让你与心灵对抗的“战”书,而是让你与负面心理和平共处、化解矛盾的方法之书。掌控命运的钥匙就在你的手中,去除负面的情绪与思想,调节内心的平衡,净化心灵的空间,你也可以生活在宁静与平和之中……每一种心理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当拆开华丽的包装时,我们可能会收到喜悦,也可能收到悲伤。与此同时,上帝还送给我们另一种点石成金的能力--让我们能够改变礼物的本质,改变自己的心理。掌握了这种能力,你就可以获得健康的心理,体验阳光的人生。本书恰好可以助你发现并驾驭这种能力,完善心灵,获得平和的内心。它是一本关于获取健康、财富的心灵书卷。
  • 展现自我

    展现自我

    本书侧重于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从交往知识、交往技巧和交往的心理体验入手,它告诉同学们,人是社会的人,要学会合作。
热门推荐
  • 朱门废柴八小姐

    朱门废柴八小姐

    她,是21世纪人人闻风丧胆的毒医—朱莘;一朝穿越,变成了朱门人人可欺的八小姐—朱莘。她每日忍受着朱氏儿女欺凌,可为的只是将原主所受之罪,十倍,甚至100倍,1000倍偿还!!!!
  • 仙小无猜

    仙小无猜

    张青梅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梦想与行李箱一起去流浪!好吧,穿越到这个仙侠修真世界,简直不能更满足了!梦想——吃喝玩乐悠游山水;行李箱——随身空间→全部家当随身带,两手空空一身轻松,随时都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据说大多人修仙,是为了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寿。青梅却觉得,活得畅快,即修自真我。So,这是一个吃货修仙美食旅行,青梅竹马和小伙伴们一起吃饭睡觉打豆豆的故事。
  • 业绩突破有方法

    业绩突破有方法

    遇到瓶颈是企业发展中的常态,企业发展之路就是层层突破之路。管理者的天职就是排除困难、实现突破,业绩突破是每一个企业高管必须担负的使命!《业绩突破有方法》以“业绩突破领导力4级体系”为框架,为企业管理者带领团队实现业绩突破提供了实战理念、思路、方法与工具,旨在帮助企业突破瓶颈、做大做强。书中的“业绩突破飞扬七步曲”和“1+5业绩突破法”提供现成的步骤及方法,让企业管理者能够“拿来即用”!
  • 平凡的我平凡的那些年

    平凡的我平凡的那些年

    我是林峰,放在人群中毫不起眼。我渴望过着平凡的日子,平平安安,简简单单,再不经历那些是是非非。
  • 小成本金牌创业案例

    小成本金牌创业案例

    “创业”,在《新华词典》里定义为开创事业。《辞海》的解释是:创立基业。“创”,篆文从刀,仓声。意即拿刀来砍东西,在物体上砍出伤口即为创,于是“创”就有了创造、首创、开始、开拓、前所未有之意。“仓”为囤粮之地,加上立刀意即拿刀割下成熟的谷子,而后储藏起来,于是,创就又有了收获、积累、储藏之意。“业”,篆文像古代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板,上面刻有锯齿,以便悬挂钟、鼓等乐器。后引申为所从事的学业、事业、职业、行业、就业、产业、创业、工作等。
  • 光明之证

    光明之证

    有一束光,当它降落时,你会以为你已抵达天堂之门。它是圣光,降落在你浅灰色的生命里,它使你的生命明亮,宛如出生时的模样。这束光,消散时,你看见了一个人。这个故事,存了我心里的一个完整的想象。这是我心里的一个幻想了很久的故事,一直在渐渐地将它丰满。而这样的人,也是我想了很久的,我喜欢的人。
  • 猫和女孩

    猫和女孩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丘自麟从没有想过会和一只猫对调灵魂!可事实是,他就这么阴差阳错地变成了一只猫,然后住进了韩雨的家。天知道duang的一下会发生什么哦!阿呆,快来吃猫粮。阿呆,不许上桌子!阿呆,你是公的不要舔我男神的屏!舔你妹的屏啊,老子在欣赏自己好不好!她说,阿呆,不要死......
  • 混合基因

    混合基因

    2080年,大灾难之后的地球,留存下来的人们建立了新的世界。新岛,一个新生的地方,这里将迎来一群神秘的人......
  • Childhood

    Childho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李青蓝

    李青蓝

    花开两不见,花落始盛开,狂莽欲催心不止,总有风雨夜归人。这个天下,没有御剑飞行,没有起死回生,没有乾坤大挪移,但江湖恩怨,天道循环,是铁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