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2400000016

第16章 现实(1)

冯道,生在五代十国时期,跨越五个时代,服侍追随过八姓十一人等不同种族(沙陀人、契丹人、汉族)的皇帝。虽然到了今天,人们还指责他是个毫无节操的人,但不论如何他仍是个出色的政治家。

“五代十国”是指唐朝灭亡后,诸侯群雄割据称霸的时代。所谓“五代”是指在华北地区分别成立的后梁、后唐、后汉、后周、后晋五个王朝,“十国”是指在南方各地先后建立的十个政权。各国君主均为节度使,也就是称霸一方的军阀,其中不但有汉族,还有唐末混乱时期被雇用的少数民族的头领。

在军阀和少数民族混战的险恶环境里,世族、贵族社会地位不断下降,武夫专政,结果人民不但穷困潦倒,甚至连性命都难保,随时都有丧命的可能。

一般人认为维护人民的安宁是文官的责任,想不到冯道在皇权衰微的战乱时代,能够从一个平民一跃而成为宰相,无视战乱纷争,仍悠哉地生活下去。尽管人们都指责他毫无操守,但他那种忍耐功夫是官场中最难修行的,忍为贵、忍为高,能忍则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冯道生于河北,他的祖先没有固定的家业,有的务农,有的为儒者,都是属于下层的普通老百姓。冯道为人朴实,自幼热衷于求学,对于家贫并不引为耻辱。

他的官场起步,开始于为幽州节度使刘守光当参谋。那时,他才20岁。当时,唐朝气数已尽,为了皇位继承的问题,后梁朱全忠和后唐李存勖展开了明争暗斗的夺权之战。

刘守光可以说是自不量力的愚昧之人,虽然自立为大燕国皇帝,却没有一个藩镇来投靠他,于是便急于扩大势力以讨伐中山国,冯道因极力反对而被捕入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哪里知道这就是冯道官运的降临。他得到贵人的帮助,顺利地逃到后唐的根据地太原。

孤独地处在官场之中

到了太原,他得到河东节度使监军张承业的赏识,成为节度使的幕僚。张承业对冯道特别器重,把他推荐给最高领袖李存勖,让他掌管起草诏书的工作。虽然只是个小小的书记官,但是已经迈进了真正的名利场。

张承业,本来是唐朝的一个宦官,唐朝后期被派遣到李克用(李存勖之父)手下任监军。后来,因为唐朝要杀宦官,李克用出面保护了张承业,张承业则辅佐李存勖建立了后唐。张承业可以说是开国功臣,冯道能得到他的青睐,真能称得上鸿运当头。

但是官场里的人鄙视他的农民出身,嫉妒他的飞黄腾达,戏称他为乡巴佬;对冯道抱有成见,说他目光短浅,不能委以重任。而张承业并没有采纳众人意见,因为他也是属于太监,一个被人瞧不起的阶级。

当李存勖排兵布阵,准备和后梁决一胜负之时,冯道也在营中,和士兵们共宿简陋的茅草房,共食粗粮,毫不在乎;那些士兵到处掠夺,甚至将抢来的女人送给冯道,冯道虽默然接受,却把她们悄悄送回。

脚踏实地吃苦耐劳

李存勖在阵营中和各部将甘苦与共,后来因人数增加,难免有不周之处,负责人郭崇韬就向李存勖建议减少会餐将领的人数,李存勖盛怒道:“我连赐餐给那些为我效命的部将都不行吗?这成何体统,我要回太原,你们再另选统帅吧!”

于是李存勖立刻将冯道召来,下令起草文书,向全军发出通告。冯道虽握笔却久久未写,李存昌力催促道:

“快写啊!难道连你都不听我的命令?”

冯道徐徐答道:

“起草文书是我的分内之事,绝没有违命之意。如今大王积多年的劳苦,眼见将取河南之地奠定天下的基础,而崇韬的请求也不算什么大过失,主公只要不采纳他的意见就行了,何必惊天动地。万一被敌人探知我方君主不合,很可能产生‘亲者痛、仇者快’的惨事。”

后来郭崇韬也跑来向李存勖道歉,这件事方才结束。自此,冯道的胆识遂为人注目。

李存勖不久制服了后梁,获得唐的传国之宝,想趁机登基称帝。张承业听说后,抱病赶到极力劝谏,他的初衷只是想借李存勖之力,复兴唐室,张承业见自己的谏言不被采纳,就痛哭道:“诸侯之所以为大王奋战,只为了复兴唐朝,想不到大王却要亲夺皇位,真是老朽一生的失策。”

对冯道来说,张承业的死,使他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战友和恩人。对于帝业,冯道一概不管。生活在广阔领土上的中国人,对于谁任皇帝根本就不在乎,只要能确保人民生活上的温饱就满足了。皇帝本是承受天命,带给人民幸福的天子,而君临天下的传统和“听天由命”的思想,如今却形成相反的意向——帝位的正统与否并不重要,不值得为此拼命,这种和士大夫不同的庶民价值观早就在中国人心中深深扎根。

张承业死后,便没有人能反对李存勖谋篡帝位,于是李存勖开创了后唐,任命年仅42岁的冯道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仅次于宰相之职位。

后唐成立之初,冯道接到父亲逝世的消息,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回。由于动身太过匆忙,以至侍从来不及追随,只好整理他的衣服紧跟在后。

冯道回故乡服丧三年,在那期间,故乡一带连年饥荒,于是冯道把自己的俸禄全部用来救灾,而自己却住在茅屋中,时而耕种,时而入山砍柴。若他人无力耕种,他就在半夜悄悄替人栽种。

李存勖自从击败了后梁之后,万事废弛,不顾士兵和百姓的劳苦,迷于享乐之中。于是士兵们不满的情绪爆发,起而造反,李存勖派其义兄李嗣源率兵镇压,未料乱军反而说服嗣源并反戈一击,逼近国都洛阳。李嗣源是沙陀族,属于贱民阶级,但因为勇武过人,获得李克用的赏识被收为义子,其为人稳重敦厚,声望日高,后来被任命为近卫将军。

原本毫无野心的李嗣源,在百官的拥戴下登基。

与世无争的长者风范

李嗣源一即位,立刻问身边的大臣:

“先帝所重用的冯道现在何处?”

“最近服丧期才过,已复职为翰林学士。”

“我早听说他是个担任宰相的最佳人选。”

李嗣源本来是一介武夫,于是所有的奏章均由宰相代批,但若遇到较深奥的字句和鲜为人知的典故,宰相也不解其意。于是冯道很快就由翰林学士升为宰相。

当时,朝中大臣所推荐的宰相人选均为名门望族,而皇帝力排众议,称赞道:

“冯道博学多才,又有与世无争的长者风范。”

因此任命冯道为宰相。身处乱世之中,像冯道这种有品格的人,是不负众望的最佳人选。

李嗣源为人稳重敦厚、虚怀若谷,特别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据说他在位期间,每晚必焚香祈祷:

“身为少数民族,而能受到天下臣民的推崇,任皇帝至今,乃上天赐福于我,愿保佑万民平安。”

李嗣源之所以如此赏识冯道,主要是因为他与冯道有所共识,冯道也因得到知己之君而成为一名颇有影响的政治家。

腼腆的作风反而成为有力的武器

任职宰相的冯道,必须面临上层阶级对于贱民的蔑视和反感。而这种情况,就不能用与世无争的原则立足官场。

一天,冯道自宫中返家途中,听到大臣任赞对同伴大声说:“看冯道一副匆忙的样子,想必是忘了带兔园册。”

所谓“兔园册”是古代私塾所用的教材,这句话是讽刺冯道没有正式接受教育,连私塾也未念过。冯道无法接受这种侮辱,就叫来任赞说:“兔园册是历代名儒的箴言集,我几乎可以背出来;而现在的人,只背了几篇科举的文章,一旦占据了高位便沾沾自喜,自以为如何了不起,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冯道这么一说,任赞羞愧得无地自容。

另外,和冯道同为宰相人选的李琪,出身名门,自幼文名颇高,也曾任后梁宰相。在后唐光复定州后,上奏战胜文,其中写到:“破真定贼军”,冯道纠正说:

“最近收复的是定州而不是真定。”

定州和真定常令人混淆不清,其实真定距离定州约一百公里,这是李琪犯的地理错误,结果被罚一个月的俸禄并遭到世人的耻笑。之后,李琪奉命写碑文,又出现错误,至此名誉扫地。

冯道的优点之一,就是从不“害羞”和“自卑”。身处乱世之中,城市居民浮夸自大的作风根本行不通,冯道以乡下人的“腼腆”和“认真”为武器,既打击那些庸俗的市侩,又适度地表现出自己的才干,刚柔并济,一天天提高了威信。

百官向皇帝奉上“圣明神武文德恭孝皇帝”的尊号,歌颂功德的表章由冯道亲手执笔。冯道为文稳重,华丽又不失真实性,通俗易懂,条理分明,众人读后,对冯道的才华无不心悦诚服。

种种情况使得冯道在官场中的权威不断地上升。他经常录用和他一样出身低贱但有才干的知识分子,若有言行不一致的人,即使是王侯将相之后也不给予官职,朝廷政纲因此焕然一新。

居安思危

李嗣源统治的七年间,可以说是混乱的五代局面中最平和而且粮食大丰收的时期。

有一年秋天,皇帝和冯道交谈,说到太平之世的状况时,冯道说:“有件事,我至今也难忘怀。当我担任书记官时,我被派出,途中要经过艰险的关隘,我担心车马会发生意外,所以一路上小心谨慎,结果很平安;来到平地之后,我心情平静下来,不料差点摔下马去送了命,我想天下的大事和这件事是道理相同的。”

皇帝深表赞赏,继续问:“听说今年农业大丰收,不知道百姓的生活怎么样?”

“说来农民们并不是很满意,在农业歉收时,要面临饥饿,但是到了丰年,又因米价太低而很痛苦。”

冯道出生农民,深知农民疾苦,他这样对皇帝说,更表现出他身居高位居安思危的品格。

树大招风

身为宰相的冯道,表现最巧妙的是有关枢密使安重海与潞王李从珂的事件。

所谓枢密使就是唐朝所设专门从事机要工作的官职,等于幕僚,由宦官担任;后梁时,随着国家体制的军事化,改由士大夫担任,并兼任军事上的谋略,掌握了超过宰相的最高决定权。

安重海原任枢密使,是辅佐皇帝的最大功臣,因为人独断专行,树立了不少敌人,李从珂就是安重海心中最大的敌人。李从珂是李嗣源义子,勇猛过人,世人皆寄予厚望,但是在继承皇位上,亲生儿子和养子之间有争执,安重海认为必须除去李从珂,以防后患。

安重海设法判李从珂怠职之罪,并奏请宰相冯道治罪李从珂,冯道立刻照他的意思上奏皇帝,但是皇帝并没有采纳他的奏折:

“李从珂罪名未立,何必那么急着处治他,我看你们是想置他于死地,是不是有人暗中预谋?”

经皇帝这么一说,冯道惶恐不已。

事情发生之后,安重海陷于劣势,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不安,就决定辞去枢密使之职,欲去边疆任节度使,度此残生。虽然皇帝有意挽留,但安重海去意已决,于是这个问题交由宰相们合议,冯道主张:

同类推荐
  • 皂角树

    皂角树

    收《皂角树》、《女孩儿》、《梅子》等40余篇小说。出版过短篇小说集《皂角树》
  • 2010年中国时文精选

    2010年中国时文精选

    本书精选了2010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文。这些文章反映了2010年度我国时文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 重阳诗钞

    重阳诗钞

    《沁樊重阳诗钞》中,共选录了明清80多位诗人的200余首诗歌。这80多位诗人,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沁樊人,少部分是游宦至此或避难至此,受沁河文化熏陶的外地人。他们每逢九九重阳,在此登高饮酒赋诗,抒发对这方水土的热爱之情。这200余首诗歌,大部分描写的是在本地过节、登山的情景,少部分是沁樊人在外做官、经商时写下的思乡、怀人诗篇。地域的节日文化,和全国各地的节日文化交相辉映,从广阔的层面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古罗马神话

    古罗马神话

    全书共分为:古今卜筮术数图书集成、古今星命图书集成、古今相术图书集成、古今堪舆图书集成、古今术数图书集成、古今选择图书集成等六部分,包括古代拆字、挂影、射桩等术数名篇。
  •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的一位天才诗人。在苏联时期,命途多舛,最后自缢而死。作品长期得不到出版。苏联解体后,国内出版界重新审视这段文学史,给茨氏以极高的评价。她的诗作,包括散文和书信,重获出版,尤其诗歌,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声誉。译者王家新是我国少数有实力的诗人,翻译过策兰等不少著名的外国诗人,译笔一流。本书所译作品多系首译,为国内其他茨氏文本所未见。
热门推荐
  • 权力定律——中国大历史中的潜规则游戏

    权力定律——中国大历史中的潜规则游戏

    本书从以下七个方面对领导艺术进行了深刻细致的阐述:为人处事须具魄力,识贤、选才须具慧眼,用人勿疑,驭人之妙在于攻心,熟悉法治和掌握造势之法,如何在权力场中左右逢源,凡事都须变通。
  • 叫你别说话

    叫你别说话

    诸君,下面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这本书,恩,不是猥琐的作者,也不是闷骚的主角,我是将要迷倒万千读者的、玉树临风的、风……主角:……作者:……主角:抱歉,我不该让这本书说话。作者:……我能理解,毕竟要水上几百万字,想不成话唠都难。主角:那简介谁做?作者:我们一人跟读者说一句吧,你先来。主角:不看一枪毙了你!作者:喂喂!你这么说谁会看啊,读者都被你吓跑了,语气要温柔才对。主角:求你看,不然人家一枪毙了你哦!作者:说好的温柔呢?这就是你求人的态度吗?为什么结尾要加个“哦”?重点是简介!简介啊!!算了,还是我来吧……作者:亲,在吗?您的快递(本书)请注意查收,柜号为492115423~主角:……
  • 每天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金融学

    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本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金融学的知识向读者一一讲述。使读者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寻坟

    寻坟

    本书预计达到50万字停止更新。一部好的作品要充满意义,回味无穷,而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你都看那么多了。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伤修行者

    重伤修行者

    尼诺,一个本该被毁灭的生命,因缘际会之下庇护在开天神斧之中,终于苟得一性命。神斧终于破碎,尼诺灵魂却是沾染上了一丝无限接近于无的毁灭气息,能够毁灭宇宙的毁灭力量是何等的高级,哪怕无限接近于无,但只要不是真无,那么这种痛苦轻而易举的就会折磨死一个生命,更何况尼诺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类。只是一切的发生自然会有奇迹,开天神斧,拥有着开启一个宇宙的力量
  • 重生之珐玛传奇

    重生之珐玛传奇

    待我拿下沙城之时,就是我迎娶你之日。我要全天下的传奇玩家都知道,你就是我的。可是,这一切都变成了回忆。既然你走了,我的世界也就塌了。我知道你怕黑,放心,我说过,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的。现在我永远不会再放开你的手了。
  • 潺听冉曲

    潺听冉曲

    潺细数夏语,冉倾听乐曲,潺遇冉,共奏那不可能的曲儿;潺护冉,只为完一面之缘的心愿;潺爱冉,共渡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十七岁的他们,停留在幽间的潺、游荡在人间的潺,与冉谱写动听的乐章......
  • 道士梦

    道士梦

    亦梦亦醒,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是梦,是醒。孤独的主角,经历一番别样的体验。惊心动魄...
  • 都是为了你

    都是为了你

    大老板爱上一个女大学生,他曾钟情的女人告诉他,她是他与她做爱时的产物,为此,他妻离子散、他倾家荡产、他锒铛入狱、他痴情不改。一个男人爱上母女两人,不择手段,不惜代价。男人因为要爱去读;女人不想离婚,不顾一切,不惜一切;女人因为有爱要看。妻子为了不离婚,手段使尽,淫荡风流。恩恩怨怨,人生无常,尚芳的恋人被变态的风骚女人夺走,她悲痛欲绝。生父无情,养父有意,游离在几个男人中间,丁小美欲哭无泪。情节一波三折,出人意料,都市现代人的姻观、性观念,尽展笔端。捧泪而泣,既有情,为何又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