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2600000002

第2章 化学人读红楼

研红动机

《红楼梦》是笔者六十年前初中时代就喜欢的读物。虽自1956年考进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赴美国进修,1970年返回母系任教,2006年退休后兼职授课到2011年,做了逾半个世纪的化学人,但未尝疏离此小说或与其相关的研究资料。引起笔者研究兴趣是因1958年秋,听了林语堂先生在台大法学院讲的“平心论高鹗”。他认为全书一百二十回都是曹雪芹写的,也讲到胡适、俞平伯、周汝昌等先生的研究,并以“纵然是糊涂了案,到底意难平”为结。当时觉得甚有启发性。又由于中学时曾听过潘重规先生的公开演讲“民族血泪铸成的红楼梦”,乃和胡、林两位见解又不同,而想到说不定自己将来也可做点有关的研究。职是之故,嗣后暇时,不仅欣赏百二十回《红楼梦》的故事文本,也收集其他版本、书籍和阅读他人发表的研究文章。

从学习和研究化学的经验,笔者渐觉许多读到的《红楼梦》研究结论不够严谨,过程不合科学方法。因思若能掌握足够的资料,自己或可一试。最先尝试的是有关“曹颙遗腹子”的问题,这是因为许多研究乃依据曹雪芹祖父曹寅的入嗣子曹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初七写给康熙皇帝“代母谢恩”折,认为曹寅之嫡子曹颙死后留有遗腹子。有人说这遗腹子是曹雪芹,又有人说是曹天祐。此奏折的内容如下: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谨奏:为皇仁浩荡,代母陈情,恭谢天恩事。切(按原文如此,疑应作“窃”)奴才母在江宁,伏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将奴才承嗣袭职、保全家口。奴才母李氏闻命之下,感激痛哭,率领阖家老幼,望阙叩头。随于二月十六日赴京恭谢天恩,行至滁州地方,伏闻万岁谕旨:不必来京,奴才母谨遵旨仍回江宁。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

但折中只说马氏怀孕七月,未见任何人举出马氏生男之证据,故觉“曹颙有遗腹子”之说可疑,乃开始了相关的研究。

曹奏折说明曹颙没有遗腹子

实际上,曹颙遗腹子的问题胡适之先生早就于1960年和高阳谈过,他认为“缺乏最后的证据”。因为“第一,我们不知曹颙的妻子马氏生的遗腹孩子是男是女。第二,我们不知那个遗腹孩子长大了没有。第三,我们不知那个孩子——如果是男孩,如果长大了,——是不是名霑,号雪芹。因为没有法子得着最后的证实或否证……”(《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276—277页)浅见以为这是正确的科学治学态度,所以想找证据以给肯定或否定的答案。

台北故宫博物院1970年和1971年出版的《故宫文献》中刊有院藏江宁织造曹寅、曹颙与曹写给康熙皇帝奏折的部分复印件。当时笔者乃据这些第一手资料,于1976年元旦假期写了第一篇研究红楼梦的文章,说明“曹颙没有遗腹子”,故“脂砚斋”不是曹颙的遗腹子。(此文刊于1976年4月22日《联合报》“联合副刊”)按江宁织造除进京述职时期外,须每月上一奏折,向皇帝报告晴雨录及各种事情。现据《故宫文献》与故宫“清代宫中档奏折及军机处档折件全文影像资料库”,知共有曹奏折四十九件。他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就任江宁织造后半年内曾有以下各奏折:

从日期看,其中并无短缺,因而可以视为完整的文献资料,以用为分析和探索。现补充1976年的讨论于后。

三月初七曹除上述之“代母谢恩”折外,还有一封因钦命承袭父兄职衔的谢恩折。四月十七有请安与报告“江南四月雨雪粮价及进呈三月份晴雨录”之奏折。六月初三又有奏折请安,报米价和“谨将江宁四月、五月份晴雨录恭呈御览”。因一般每月初均报告上月的“晴雨录”,四月份的到六月才报告,表示他五月未上奏折。由于六月初三的奏折只是请安、报米价和呈晴雨录,故康熙帝批示:“你家中大小事为何不奏闻?”因此,曹在七月初三虽已有一请安及呈“六月份晴雨录”折,七月十六赶快又上一折,向皇帝报告: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跪奏:恭请万岁圣安。

七月十四日奴才家奴赍捧折子回南,蒙御批:你家中大小事为何不奏闻,钦此。奴才跪读之下,不胜惶悚恐惧,感激涕零。窃奴才自幼蒙故父曹寅带在江南抚养长大。今复荷蒙天高地厚洪恩,俾令承嗣父职。奴才到任以来亦曾细为查检所有遗存产业,唯京中住房二所,外城鲜鱼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亩,张家湾当铺一所,本银七千两。江南含山县田二百余亩,芜湖县田一百余亩,扬州旧房一所,此外并无买卖积蓄。奴才问母亲及家下管事人等,皆云奴才父亲在日费用很多,不能顾家。此田产数目奴才哥哥曹颙曾在主子跟前奏过的。幸蒙万岁天恩赏了曹颙三万银子才将私债还完了等语,奴才到任后,理宜即为奏闻,因事属猥屑,不敢轻率,今蒙天恩垂及,谨据实启奏,奴才若少有欺隐,难逃万岁圣鉴,倘一经查出,奴才虽粉身碎骨,不足以蔽辜矣。奴才不胜惶恐感戴之至。

此折中没有只字言及曹颙之妻马氏是否生男,八月之折也未提。可见马氏怀孕十月后,在五六月时或系生女,或因婴儿夭折。故未向皇帝报告。为什么马氏生男之事,须向皇帝报告呢?这是由于康熙帝相当喜爱曹颙。据内务府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十二奏请将曹过继给曹寅之妻李氏为嗣的折中说:

传旨谕内务府总管:曹颙系朕眼看自幼长成,此子甚可惜。朕所使用之包衣子嗣中,尚无一人如他者,看起来生长的也魁梧,拿起笔来也能写作,是个文武全才之人。他在织造上很谨慎。朕对他曾寄予很大的希望。

由于此一报告“家中大小事”只提家产、家中经济而不及马氏是否生男,故可推想马氏并未生男或生男夭折,曹不愿让老皇帝伤心,采用“不报忧”的方式。否则依上述康熙帝对曹颙的评价,如曹颙有嗣,曹岂能不向皇帝报告?故曹颙留有遗腹子之“假设”未得证实,显然“曹颙没有留下遗腹子”。

又《五庆堂重修曹氏宗谱》(燕山出版社1990年复制本)虽有“天佑,颙子,官州同”之记载,但此谱关于“曹锡远……曹天佑”这一支,疑问重重,上述记载未可置信,笔者另有他文讨论(《曹雪芹家族文化探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262—269页),兹不赘述。

花气袭人知“昼”暖?

《红楼梦》里的“袭人”,是小说主人公宝玉的大丫鬟,原名“珍珠”,“袭人”一名是宝玉给改的。据“庚辰本”第三回: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

其他各本文字大体相同,唯有些本子“珍珠”作“蕊珠”。《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及第二十八回里曾两度说明,这一“旧人诗句”是指“花气袭人知昼暖”,但未说是何人的诗。笔者孤陋寡闻,多年前读到此句,并不知道其出处,而且也不了解为什么从“花气袭人”会知道“昼暖”?

笔者学“化学”,知道花的香气(“花气”)是由花朵所含具有挥发性芳香气味的有机化合物所产生。这些化合物挥发成气体,接触到嗅觉细胞,使人感觉有芬芳的气息。一般而言,从液体或固体挥发成气体需要吸收热量。多数的花都在白天盛开,且因暖和,气温较高,能促使香气成分自花中释出,会有“花气袭人”的感觉。由于诗句为“知昼暖”,表示不是白天而是在傍晚或晚间写的。但是到了傍晚或晚上,气温下降,一般的花香也减弱,不易有“花气袭人”的感觉,也难能因此知道“昼暖”。即使如“夜来香”之类,晚间的“花气袭人”也与白天暖不暖无关。故笔者有很长一段时期不了解“花气袭人知昼暖”这句诗的意义。

直到二十几年前读到清代人周春的《阅红楼梦随笔》时,才知道这句诗应作“花气袭人知骤暖”,曹雪芹误以“骤”为“昼”。周春说: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竹识新晴,陆放翁佳句也。宝玉用袭人以名花大姐,二字甚韵。后来政老以为淫词艳曲,由政老不知诗之故。

笔者才恍然大悟。因气温突然升高会促使香气自花中挥发,故若感觉“花气袭人”即是天气突然转暖——“骤暖”的一种自然现象。陆放翁的“花气袭人知骤暖”不但是诗中佳句,也合乎事实和科学原理。周春认为小说里的贾政“不知诗”,其实,小说的作者曹雪芹也似不甚了解这句诗。按吴语“昼”“骤”二字音近,他一再将“骤暖”写成“昼暖”,表示不解诗意,才有此误。

李纨房的“玻璃窗”问题

第七回写周瑞家的送宫花到各处,有一段在多种抄本,“程高本”及通行本均为“……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越西花墙……”“甲戌本”“有正本”和“蒙府本”在“过”字下都有双行夹批“细极,李纨虽无花,岂可(失而)不写者,故用此顺笔便墨……”但“己卯本”“庚辰本”和“杨藏本”无此批,而文本作:“……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遂越过西花墙……”所增“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十几字,笔者看来,颇不合理。首先的问题是:“白天能从玻璃窗外看见屋内情形吗?”一般而言,白天外面亮,屋里暗,是不能从玻璃窗外看见屋内情形的。《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叙述宝玉的丫鬟小红(或作“红玉”)“在窗户眼内往外一看……”四十九回写到宝玉在怡红院里“忙起来,揭开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故知“玻璃窗”可能只是一小块玻璃的“窗户眼”,且有遮光的窗屉。由此亦可证明李纨卧室若有玻璃窗应在前方,且只是有窗屉的“窗户眼”,从外面是看不见屋里的。另一疑问是:“女人,尤其是寡居少奶奶的卧炕,能让人从屋外看见吗?”《红楼梦》的作者似不应这样写。换言之,周瑞家的白天隔着玻璃后窗,看见李纨在炕上睡觉的这一描述是既不合理,又不合情。

再者,制作透明无色平板玻璃之技术,较普通器物为复杂。据笔者所知,18世纪中业以前(乾隆初年)中国似除内务府“造办处”的皇家作坊外,一般尚无制作透明玻璃窗的能力。除圆明园等皇家宫苑建筑,也无玻璃窗的记载。故可推测,“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一句是18世纪后期,甚或19世纪之人所妄添,且是画蛇添足,点金成铁。

结语

笔者读红研红向重文本原典,不强作解人,也不盲从附会。解释或推理不违科学原则,立论则力求客观有据,以遵从科学研究之习惯。以上举三题为例,谨供同好参考指正。

同类推荐
  • 完美的背后

    完美的背后

    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
  •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 赤色诗屋

    赤色诗屋

    你擦着那把老枪,就像擦着过去的岁月,你把它擦得乌黑发亮,使我们对用枪的年代充满神秘,那老枪成为你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句格言。
  • 印度民间文学

    印度民间文学

    本书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介绍了印度民间文学发展的脉络,并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了印度神话、史诗、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剧、歌谣、谚语、谜语等不同门类的情况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热门推荐
  • 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人生慧眼懂选择,扬长避短会放弃

    本书是一本告诉人们如何选择,如何放弃的励志书。人生中有许多时候,不管是面临事业、生活、爱情、为人处世、经商理财等都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放弃,这样才能抓住并创造机会,努力向目标前进。书中以一个个关于选择和放弃的案例,深入浅出分析讲述,举例生动,条理清楚,使人有所启发,有所获益。
  • 精英团队

    精英团队

    十几人,都是同学,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在一起共同打造,精英集团,成为精英团队,排除万难,共同进退。而且双双称王。(注:本书主打姐妹感情,没有言情。)
  • 政治理论专题讲座

    政治理论专题讲座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组织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会议,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以及方法、途径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 圣士启源

    圣士启源

    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段传奇的故事,一个被遗落的小男孩
  • 心灵大厦漫游

    心灵大厦漫游

    这本书描写的是一座叫“心灵大厦”的大楼。这座大楼建在“想象城”里,你只要一边看这本书一边想象就到了,根本不用乘车,方便得很。不管你家在北京、上海还是新疆、甘肃,你到这大楼都不用乘车。这大楼是由心理学家建造的。在大楼里有许多心理训练,可以让你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心理,消除心理弱点,改善心理素质,成为性格更完善、心理素质更高、更有魅力、更成功的人。朱建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是我国本土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意象对话技术的创始人。该技术现已成为我国权威部门认定的专项心理咨询方法之一,并有相应的资格认证,是一项根据国人特点创立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在实际治疗中效果显著。
  • 南天痕

    南天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爆世宠妃

    爆世宠妃

    她叫墨笑弧,意思是笑傲江湖,,,面对美男保驾护航,她又该何去何从?
  • 女生不哭

    女生不哭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本来单纯的女孩刚从学校里走出来,经历种种磨难,变得成熟而富有心计,最后懂得了生命的真谛,福璞归真的故事。
  • 穿越嫡女废柴召唤师

    穿越嫡女废柴召唤师

    杀手冥六穿越成废柴,且看怎样从丫环都欺负的嫡小姐步步为营,打开血统,召唤兽宠
  • 总裁老公的瞒天大谎

    总裁老公的瞒天大谎

    安幼晴怎么都不知道自己第一次喝酒竟喝到了一个陌生人的床上,而且这个陌生人居然还是个总裁!更让她觉得狗血喷人的是,自己的妹妹竟然背地里勾搭上了这个让她恨之入骨的总裁,而且还误会自己想破坏他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