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2600000009

第9章 从“琏二爷”谈《红楼梦》的写作年代

贾琏是长子还是次子?

《红楼梦》里的贾琏是位重要人物,书中多称他为“琏二爷”,其妻王熙凤也因而称为“琏二奶奶”。这种称呼法大约是当时仕宦人家的习惯,所以除了“琏二爷”外,贾珍是“珍大爷”,贾珠是“珠大爷”,宝玉是“宝二爷”,贾环是“环三爷”;其他还有“蔷大爷”(贾蔷),“芸二爷”(贾芸)等。“几”爷就表示在各房中排行第“几”。

贾琏是贾赦的儿子。贾赦这一房究竟有几个儿子呢?先看各抄本及刻印本第二回的说法:

“甲戌本”“庚辰本”“有正本”“蒙府本”“戚宁本”和“舒序本”均作:“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己卯本”“圣本”(即“俄藏本”)和“杨藏本”均作:“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子名贾琏”。“卞藏本”作:“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子贾琏。”

这九种抄本之第二回都以贾琏为贾赦的长子,称之为“琏爷”。然而,“甲辰本”“程甲本”及“东观阁本”“妙复轩本”“金玉缘本”等刻印本却作:“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次名贾琏。”

“程乙本”这句则改为:“若问那赦公,也有一子,名叫贾琏。”

这几种本子在此回中仍称贾琏为“琏爷”。但以上各本从第六回起都称贾琏为“琏二爷”。贾琏从贾赦的长子变成次子,从有亲兄弟变成没有亲兄弟!

再看王熙凤的称呼。第三回写黛玉初见熙凤时,“有正本”“蒙府本”与“戚宁本”作“琏嫂”;“甲戌本”“杨藏本”“圣本”“甲辰本”“程甲本”“东观阁本”“妙复轩本”及“金玉缘本”等都作“琏嫂子”;“己卯本”及“庚辰本”的正文均是“琏嫂子”,而有人于其旁增“二”字成为“琏二嫂子”;“舒序本”“卞藏本”与“程乙本”则均作“琏二嫂子”。但各种本子从第六回起,均称“王熙凤”为“琏二奶奶”。这是因贾琏的称呼从“琏爷”变为“琏二爷”,王熙凤自然就成了“琏二奶奶”。

由此可看出大多数抄本的第二回都确说贾琏是贾赦的“长子”,但后文却均称他“琏二爷”。这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因在荣国府的大排行,贾珠稍长,故是“珠大爷”;贾琏年龄较轻,故为“琏二爷”。就如元春居长,迎春为次,探春是三姑娘,惜春则为“四丫头”,无何不妥。贾琏是贾赦的长子,贾琮为其弟,正合“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之说。但有些抄书人看不懂,妄改为“次名贾琏”,实为画蛇添足! 护花主人王雪香首先指出:“第二回冷子兴口述贾赦有二子,次子贾琏,其长子何名?是否早故?并未叙明,似属漏笔。”

大约是程伟元或高鹗也弄不清这个问题。“程甲本”里已改用“次名贾琏”,然而随后又发现书中贾琏并没有亲哥哥,所以重排“程乙本”时就改成贾赦只有一子贾琏,不考虑贾琮的归属。真是治丝益棼,愈改愈乱了。

贾琏为何是琏二爷?

或曰:为何不是贾赦长子早殇,故贾琏为“琏二爷”呢?由于小说中宁国公贾代化的长子贾敷已是早死,贾政的长子贾珠也是少年去世,《红楼梦》的原作者当不会再重复塑造一个具同样命运的人物,所以未给贾琏安排一个早殇的哥哥。各抄本第二回里称他为长子是没有错的,称他“琏爷”而不强调排行也没错。大多数版本第三回称王熙凤为“琏嫂子”或“琏嫂”,也不强调排行。都是早期的写法。可是第六回起却又改称为贾琏为“琏二爷”,其原因管见以为是《红楼梦》的作者故意表现他在小说里用了乾隆皇帝第二子永琏之名。

小说里贾宝玉的兄弟辈是以“玉”旁的单名为排行,和乾隆皇帝的诸皇子相同。研究《红楼梦》的专家们似乎少人注意到这现象的意义。笔者于1982年曾举证说明《红楼梦》的作者行文是故意不避讳的,此处则是另一个例子。根据唐邦治著《清皇室四谱》卷三所记,清高宗共有十七子,玉牒里有名字的包括:“长子永璜、二子永琏、三子永璋、四子永珹、五子永琪、六子永瑢、七子永琮、八子永璇、十一子永瑆、十二子永璂、十三子永璟、十四子永璐、十五子颙琰(原为永琰)、十七子永璘”十四人。红楼梦小说里属于“玉”字辈的除贾宝玉外,曾出现十五个姓名,即“贾珍、贾琏、贾珠、贾环、贾瑞、贾琮、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璜、贾、贾瑛与贾璎”等。其中与皇子同名者有四,即贾“璜”、贾“琏”、贾“琮”及贾“璘”。并非全系巧合,而是有所影射,请看下节之讨论。

贾氏兄弟与乾隆皇子

兹先谈贾琏与永琏的关系。《清皇室四谱》里有关“永琏”的记载是:

皇二子赠端慧太子永琏,雍正八年庚戌六月二十六日申时生藩邸,嫡妃富察氏即孝贤纯皇后出,世宗为赐今名。乾隆元年高宗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扁额后。三年戊午十月初二日已刻殇,年九岁。十一月追赠为皇太子,谥端慧,后功令讳其琏字。

故知永琏虽为“皇二子”,但因乃正宫皇后所出而立为皇储,而“琏”字是应避讳的。《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44“礼部”之“贡举”例有:

(嘉庆)九年谕。奉天锦州府知府员缺,著善琏补授。琏字系朕兄端慧皇太子之名,不应用。著改连字。

《红楼梦》的作者不但故意不避讳,以贾“琏”为贾赦儿子之名,更屡用“琏二爷”“琏二奶奶”暗示名叫“琏”的人实为“二爷”,这也就是为何贾琏为贾赦长子但按大排行称为“琏二爷”的原因。不过书中只是借用“皇二子”永琏的“琏”字而已,永琏九岁就去世,当然不可能有小说里贾琏的那些故事。

其他三位与小说中人物同名的皇子中,“永璘”与“贾璘”应是巧合,因为这位后封庆亲王的皇十七子永璘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那时红楼梦早已写成。但“璜”“琮”则不然,有关永璜及永琮,《清皇室四谱》中的记载是:

皇长子赠定安亲王永璜,雍正六年戊申五月二十八日午时生藩邸,庶妃富察氏即哲悯皇贵妃出,乾隆十五年庚午三月十五日申刻卒,年二十三,追封定亲王谥安,子二人。

皇七子赠哲亲王永琮,乾隆十一年丙寅四月初一日子时生,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出,明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九日亥刻患痘殇,年二岁,谥悼敏皇子,嘉庆四年追封哲亲王。

小说第十回称贾璜之妻为“璜大奶奶”,表示贾璜为“大爷”,正好与“皇长子永璜”相同。而且贾璜虽是“贾家玉字辈的嫡派”,“但其族人那里皆像宁荣二府的富势”。既是“嫡派”,何以不如宁荣二府势?“璜大奶奶”何必要对“琏二奶奶”低声下气?贾璜在贾府不得意,亦如永璜不为乾隆帝所喜爱一般。王先谦所纂《东华续录》“乾隆朝”卷九记乾隆十三年(1748)六月甲戌有谕旨:

谕诸王满洲大臣等,今皇后大事百日已满,朕如不降旨晓谕,尔等亦不能明悉朕意。皇后之事朕甚哀痛者非为皇后与朕二十三载伉俪相得之意而已,实惟宗庙社稷神器之重,付畀不得其人。每一念及,深为心悸,试看大阿哥年已二十一岁,此次于皇后大事,伊一切举动尚堪入目乎?父母同幸山东,唯父一人回銮至京。稍具人心之子,当如何哀痛?乃大阿哥全不介意,止如照常当差,并无哀慕之诚,朕彼时降旨谓大阿哥昏庸者,特以不孝之罪甚大,伊不能当,故委婉施恩,将伊开说,以全其生路,若将伊不孝之处表白于外,伊尚可忝生人世乎……

为了永璜礼仪失当,该年三月另有谕旨将其师傅及谙达各以罚俸处分,可见乾隆对永璜之不满。

至于“贾琮”这人在小说里的身份并不很清楚,从第五十三回祭祖时来看似是较年长的,但第二十四回却又像是个小孩。这回写宝玉向邢夫人问安时,“只见那贾琮来问宝玉好。邢夫人道‘那里找活猴儿去!你那奶妈子死绝了,也不收拾收拾你,弄的黑眉乌嘴的,那里像是大家子念书的孩子!’”(庚辰本)这表示他是贾赦一房的,应是贾琏的弟弟。所以前引大多数抄本均作“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现从《清皇室四谱》知永琏和永琮都是皇后富察氏所生,也可以暗示贾琏与贾琮的兄弟关系。

《红楼梦》初稿完成的年代

上文中指出了红楼梦里贾琏、贾璜、贾琮之名与皇子永琏、永璜、永琮有关,且此三人都在红楼梦成书前去世。浅见以为这不是偶然,而是与小说稿本完成时间有关。

《红楼梦》的作者虽有意不避讳,但也会顾虑将来尽量少惹麻烦。皇帝的儿子里总有一个要当皇帝,其他的未来不是亲王、郡王,就是贝勒、贝子,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书里,终有出问题的可能。抄本中仿皇六子永瑢之名所创造的“北静王水溶”到刻印本时代改成了“世荣”,大概就因避免麻烦。现只选用分别在乾隆三年(1738)、十二年(1747)及十五年(1750)去世的三位皇子,至少将来皇子本人无法再追究。同时也可因此推想红楼梦小说的初稿是在乾隆十五年以后完成的。但究竟在何时?浅见以为可从“甲戌本”来考虑。

“甲戌本”第一回里记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虽然不少红学专家对此解释不同,笔者则赞同潘重规先生“甲戌本的底本是整理写定于甲戌年”的看法。既然乾隆十九年(1754)已“抄阅再评”,可知初稿完成应在乾隆十九年之前。由于一次抄评大概至少需要一年,故此书底稿的写成年代约在乾隆十六到十八年(1751—1753)之间。管见以为《红楼梦》的整个架构和故事情节在甲戌年几已完全确定,其后只是稍微修订补充。因此似可说此书是乾隆前期(大约在十九或二十年以前)的小说,它所能反映的社会现象也不会晚于这个时期。周汝昌曾举包世臣《艺舟双楫》中“再与杨季子书”为例,说明在乾隆盛世之中,“有识之士从社会现象就能感到国家‘殆将有变’,……伟大的文学家——首先是思想家的曹雪芹,他的感受不会反而不如包世臣这一类型的文士”。实际上,包世臣生于乾隆四十年(1775),“再与杨季子书”是嘉庆二十二年(1817)所写,其中所说“比及成童,见……”为乾隆五十年(1785)以后的事,与在此三十多年前写成的《红楼梦》小说无关。不宜附会。

余话

《红楼梦》不避端慧皇太子之名讳,还有两点可以讨论。一是小说“初稿”撰成于乾隆三年(1738)以前的可能。拙见以为即使“初稿”完成甚早,若不先存“有意不避讳”的想法,后可改“琏”为其他“玉”旁字为名,而对故事文本皆无何影响。由此亦知,虽依旨意应避“琏”字讳,唯无论流行之抄本及印本皆未避“琏”字讳,故知有司对此并不严格管理。

再者,周汝昌曾于1980年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发表“《红楼梦》全璧的背后”一文,力言萃文书屋所排印的木活字本《红楼梦》“程高本”乃和珅奉旨所印。全文曾载《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4辑与1981年第1辑。此约三万字之长文刊出后,赞同者不多,但似未见摘出不避“琏”字讳为由者。窃以为避“琏”字讳是乾隆帝所规定,不避“琏”字讳,即可证“程高本”非和珅奉乾隆帝之命所印。

原载《东方杂志》复刊十九卷十期68—70页,1986年。

2013年11月15日台湾大学68周年校庆增订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 你我依然在红楼·夏之卷

    你我依然在红楼·夏之卷

    本书选取原著中最具表现力的细节,勾勒故事情节并进行讲述。内容包括:《贾宝玉确实爱过史湘云、宝钗》、《花儿最红,林妹妹最亲》、《于无声处见爱情》、《那秘不示人的爱情诗帕》、《国人劣性略谈》、《步步惊心却闲散写来》、《王熙凤一心捞钱》、《李纨其实不单纯》等。
  •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汉魏六朝诗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文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想知道知道吗?想了解吗?赶快买本来看看看吧,给自己增长一些见识。
  •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诗精品鉴赏》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妇孺能详之作,诗是好诗,赏析亦高雅成趣,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无限美感。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热门推荐
  • 婚后相爱:霸宠新妻

    婚后相爱:霸宠新妻

    那天他把她压在身下俨如霸道帝王对她宣判:你的自由到期了。一个月的抵死纠缠,当她孕育着他的孩子,喜出望外的把验孕棒拿给他眼前看,他却冷漠说:生下孩子后你就可以滚。他是全球富豪排行榜顶端的大人物,她本就触不可及,要不是那个虚假的身份她如何能当他太太那么久?“你不想再见我,我现在就可以消失!”她的自尊心不容许他的践踏。谁知他却说:你想都别想,乖乖给我把孩子生下来,否则金家立即消失!一场夫妻,一场刻骨,再相遇,她站在人海中看着他牵着一个小孩子的手,听着他那凉薄难耐的声音:你回还是不回?
  • 末日危楼

    末日危楼

    道可道,非常道,而常道不常有,故无道;我遵循可道之道,为常道之道。请看谢度的种道之路。
  • 让学生体验心灵感悟的66个故事

    让学生体验心灵感悟的66个故事

    本书是名家推荐学生必读丛书之一,本套丛书用优美的文笔和讲故事的形式,分别从沟通、习惯、感悟、合作、思维、人格、情操、成功、亲情、智慧等多种角度,向学生讲述学习、处世、奋斗和成功的道理,寓事于理,寓教于乐,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非常适合广大学生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不仙恋

    不仙恋

    前世相恋,今生却为姐弟,上天对自己何其眷恋,还未出生便被说成灾星,已过轮回,何必让自己再想起前生,前生仙无情,今生人更无情,天要灭我,既然如此,我便先灭了天!天下上苍均若无情,灭天灭世又如何?
  • 与狼,共枕

    与狼,共枕

    为了养父的性命和爱人的前程,她自愿进入狼窝,被吃干抹净,他是典型的官三代,有着狼一样凶狠暴戾的性格,为了得到自己看中的东西而不择手段。一次偶然的相遇,一个无聊的玩笑,一段凄美的爱情。这就是爱情,这就是天意。
  • 龙翔九天

    龙翔九天

    一万年前,传奇英雄鸿钧大帝带领人类横扫魔族,以神器“天钧”镇压封印魔界,创立了盛极一时的人类文明。一万年后,封印即将崩灭,世界的平衡被打破,黑暗深渊的魔气渐渐渗透人类的世界,各种变异魔物悄然出现,异魔大军即将席卷大地,谁能拔起“天钧”,力挽狂澜,拯救大地苍生?史诗巨作《拯救》一经面世,就吸引了世界无数的眼光,过十亿的人口进入《拯救》淘金,几乎占据了世界总人口的5%,各个游戏工作室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从来没有玩过游戏的菜鸟冯天柱进入《拯救》淘金,创造了不朽的传奇。
  • 大善人系统
  • 扬州芍药谱

    扬州芍药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追云搏电录系列:拘魂役鬼

    追云搏电录系列:拘魂役鬼

    本文由花雨授权打铁铺的小学徒于梵。生得丰神俊逸,心地纯正,更是资质专佳的练武奇才。他奉令进打造好的“夺魂钉”去客人府上、却被九大凶人“鬼斧神鞭”的小妾夏苹哀求,要于梵带她逃走。于梵一看美人那楚楚可怜的神情不忍拒绝,带她逃出魔府凶宅,却从此落入了被不断追杀的厄运之中……
  • 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本书站在当今家庭教育的前沿,针对家长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全书内容包括:如何当好孩子的“家庭教师”、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辅导孩子的课外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