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5800000047

第47章 美学与文学思想篇(10)

三、英雄主义的文学创作观

天才作家 “战国策派”的主要成员陈铨、林同济、贺麟、朱光潜等人都主张“英雄崇拜”,朱光潜认为:“每时代每社会都有它的英雄,而英雄也都被人崇拜,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贺麟则批评:“凡是根本反对英雄,抱定主张绝对不崇拜英雄的人,就是‘英雄盲’的人,睁开眼睛,看不见英雄。英雄是人类理想价值具体化,‘英雄盲’就是‘价值盲’,‘价值盲’是一种精神病态。”他主张:“凡是能够崇拜英雄的人,就是不害‘价值盲’的人。他不但能够认识英雄,而且能藉崇拜英雄,扩充自己的人格,实现自己潜伏的价值意识,发挥他自己固有的‘英雄’本性Herosim。”陈铨更具体指出:“天才就是英雄,英雄不仅是武力方面、政治宗教文学美术哲学科学各方面,创造领导的人,都是英雄。”竭力提倡“天才作家”说的主要是陈铨和林同济。陈铨一再表明“文学创造,需要天才”。在“文学的领域里,没有平凡的人的足迹”,“天才可以随时创造规律,规律绝对不能束缚他们”。天才是什么呢?天才并不是仅有广博的知识,天才必须富于创造的精神,具有极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崭新的东西。“天才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明”,“天才可以随时创造规律,规律绝对不能束缚他们”。天才作家“不但要表现时代,同时还要指导时代”并且能够“打开宇宙人生的新局面”。他们不能模仿前人,但一定要作后人的典范。林同济在《我看尼采》和《寄语中国艺术人》中也明确阐述了同一观点。“战国策派”所提倡的从“英雄崇拜”而“天才论”,明显受到了卡莱尔的“英雄崇拜”和尼采的“超人学说”的影响。当然,康德提升人类的尊严肯定天才可以创作规律的哲学思想也是其立论的理论基础。我们否认唯“天才论”,但尊重人才,肯定人的天赋,崇尚英才是无可厚非的。从一定意义上说,特别是创造精神财富是需要“天才”的。

陈铨在肯定“文学没有天才,根据谈不上文学”的同时,还给天才作家提出了具体条件。他主张文学天才,应当生活在一种“智识潮流”中间。所谓“智识潮流”就是合乎时代精神的正确思想。这种思想是文学天才发展的根基。他认为“文学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认识自我。在自我认识的时候,就是天才起首表现的时候。固然在基本训练中间,一位青年作者未尝不可以借镜他人。但是在高尚的表现,成熟的时期,一位文学家依然不能摆脱别人,建设自己,那么我们只能说他没有天才,或者有天才而没有认识自我,所以把自我毁灭了”。他还认为:“文学是一种创造活动”,“因为文学的使命,是要表现特殊的事物”,“文学家是不能仿效的,仿效就是欠天才”。此外,他非常重视伟大文学批评家对天才作家的指导作用。他指出:“历史上好些伟大的天才,因为得着伟大批评家的指导,力量用在正当的途径,才有优异的成绩。如像歌德遇着黑尔德,受他最大的影响。摆脱传统的拘束,发挥自己的天才。假如没有黑尔德,那么歌德也许还要受法国文学的支配。”陈铨在《戏剧与人生》一书中对天才戏剧家的修养作了具体的论述,包括观察、想象、思想及训练。只有具备上述条件修养,才能“使中国的文学天才向正当的有效的途径发展”,“才能产生真正的民族文学”。

浪漫精神 浪漫精神是英雄主义文学创作观的精魂。浪漫精神最早是陈铨在《〈金指环〉后记》中提出的,此后他又发表了《青花(理想主义与浪漫精神)》,该文言简意赅地阐明其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青花”源自德国作家罗发利斯的小说《亨利阿胡廷恩》《海因里希·封·奥夫特丁根》,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人看见一朵青花,若远若近,忽隐忽现,永远追求,永远不能到手,由此“青花”成为理想主义的象征,也是浪漫主义精神的象征。陈铨在文章中先为“浪漫”正名,他否定了放情纵欲,朝秦暮楚,寻找刺激的时下流行的对“浪漫”不正确的理解,他认为西方文学史上的“浪漫”并不是当时中国流行的曲解的“浪漫”。浪漫主义运动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影响较大者莫过于德国的浪漫主义运动。陈铨曾留学德国,深知从康德到黑格尔以来德国理想主义的思想脉络。从康德到黑格尔的理想主义对近代文学产生了不可思议的伟大影响,他认为浪漫主义源自康德,发源于理想主义。

浪漫精神是浪漫主义精神的简称,就是理想主义的精神。“人类都有理想的,而且时时刻刻要求实现他们的理想,这一种与生俱来的本性,就是人类世界一切进步的泉源。然而真善美都是人类最高的理想,人类永远追求,永远没有达到,这是一个无穷的工作。”她“是人生理想的无限追求”。浪漫精神要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载体来体现,而这种人物形象必须有“高尚理想”,“他们追求的,是荣誉,是感情,是道德上的责任,为着荣誉感情责任,他们可以牺牲一切”。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的崇高理想,奉献生命,亦所不惜。

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化,伟大人格的产生都是靠浪漫精神推动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浪漫精神“就会流于物质主义、实利主义,只知道是生存的欲望,与禽兽一般”,一个民族没有浪漫精神“一定会堕落、腐化、崩溃”。可见浪漫精神是个人的灵魂,是国家的国魂,是拯救民族于危亡之际的妙方金丹。她是一种文学精神,也是一种文化精神。

陈铨把从五四到抗战前期二十余年划分为个人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个历史阶段,而相对应的哲学思想背景是实用主义、唯物史观与理想主义,属当下第三阶段的民族主义和理想主义是分不开的,民族主义与“浪漫精神”也是不可分割融为一体的。“这一种浪漫精神和对人生的态度,也许是中国新时代所最需的”,“我们目前政治社会教育上种种不良的现象,都要这一种精神来拯救”。而陈铨创作的剧本《金指环》与《兰蝴蝶》副标题都标为“浪漫悲剧”的深意也在于此。剧中的人物都是为捍卫国家的名誉和民族的使命,为真善美的崇高理想而奋斗以至于献身的。

在民族主义思潮普遍高涨,抗日救亡功利意识极强,文坛盛行抗日现实主义之际,陈铨极力倡导“浪漫精神”,提倡浪漫主义运动,推动抗日民族斗争,可以说给国人以别样的兴奋和异常的激动,他的《野玫瑰》等“浪漫悲剧”确实感动过国人,抗战不仅需要现实主义,也需要浪漫主义,不仅需要“现实精神”,也需要“浪漫精神”,过去对此的批判是有失公正的。

“力人”形象 “战国策派”力主“尚力文化”。林同济认为欧洲近代的文化精神可谓“柯伯尼宇宙观”,该宇宙观用极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穷的空间,充满了无数的力的单位,在力的相对关系下,不断地动,不断地变”,“力者非他,乃一切生命的表征,一切生物的本体。力即是生,生即是力”。这非常清楚地表达了他的力的宇宙观。陈铨研究狂飙时代的德国文学得出的结论是:“狂飙时代有两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力量’与‘天才’。力量是一切的中心,它破坏一切,建设一切;天才是社会的领袖,他推动一切,建设一切,然而天才的本身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力量。天才的发现实际上就是力量的表现。”《战国策》的代发刊词就是以“力”为中心的宣言:“‘大政治’而发生作用,端赖实际政治之阐发,与乎‘力’之组织,‘力’之驯服,‘力’之运用。”他们认为“力者非他,乃一切生命的表征,一切生物的本体”。“人的生活最精彩的时候,就是权力意志最充分发挥的时候”。抗战时期就如战国时代,“大战国时代的特征乃在这种力的较量。”“有力才能存在,无力必归消灭”。这种尚力思想有着中外文化的深厚累积,确可以振奋自信,强化人力国力,提升中华民族的综合力。

“力人”是陶云逵在《力人——一个人格型的讨论》中提倡的一种人格类型。他把“尚力文化”人格化、实在化。他认为:“力是个观念,需要从力人身上,从光明人格身上,具体化出来。”“说我们需要力,就是说我们需要‘力人’,需要有力的人格。”他把人格分为“主人型”与“奴隶型”,中国历史的变迁与兴衰,根本上是这两种人型的浮沉争斗的过程。“力人”就是“主人型”的人格,中国历史上“力人”为数不多,中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靠了这无力圈中偶尔兴起而成了大业的几个少数力人。那么什么叫“力人”呢?“力人是不受传统支配的,他要创造,他有独到的‘是’与‘非’,他真,他意志坚决,他直爽,光明,他不怕阻挠,他不怕死,愿为他的‘是’而死。”而“力人”担负实现人类最高理想真善美的历史使命,唯有“力人”才能达到真善美,实现人类的理想。陶云逵呼吁:“我们得保卫力人的种籽,培养它,使它生长,开花,结种,繁殖。这样,幽暗世界才会变成一片光明。”林同济也同样指出,“我们的文化使命”是“一面赶造强有力的个人,一面赶造有力的社会与国家”。把塑造“力人”放到民族文化救亡的首位。

陈铨的文学创作担当了“赶造”“力人”形象的使命。“力人”形象就是他在文学作品种讴歌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黄鹤楼》描写中国空军“铁鹰队”大队长刘玉彪深明大义、忍辱负重、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力人”精神。《野玫瑰》中着力塑造的特工人员夏艳华胆识过人、谋略超人的“力人”形象,西滢曾评价:“这样的一个女人似乎不是血做的,肉做的,也只有尼采式的超人才能做得到。”如果说刘玉彪是领导抗日救亡的正面的“力人”形象,那么夏艳华则是抗日救亡之中处在特工战线的巾帼英雄,两者有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

同类推荐
  • 英美文学与翻译研究

    英美文学与翻译研究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英美文学研究,对英美国家一些著名诗人和现代小说家的作品进行了阐释和评议。第二部分为翻译研究,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合起来可谓作者西窗灯下随笔录,东杏坛上闲话集。
  • 法兰西诗选

    法兰西诗选

    法国被誉为浪漫的诗之国度,法语也以优雅著称。有趣的是,浪漫与优雅并非一贯如此,法国文学曾因枯燥、呆板而饱受诟病,于是便诞生了著名的“七星诗社宣言”——《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1548)。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嬗变,法国诗歌成为世界文坛的一支奇葩,其间重要流派此起彼伏,天才诗人闪耀如群星。胡品清女士以洋溢的诗情和优美的译笔,让我们得以领略瑰丽神奇的法国诗坛之风采。
  • 戴望舒诗全集

    戴望舒诗全集

    《戴望舒诗全集》收录了戴望舒的全部诗作+所有译诗,不仅包括了一位传奇诗人和他所有传奇的诗,还囊括了雨果、普希金、叶赛宁、波德莱尔、洛尔迦等大师珍贵译作,是一部完整展现戴望舒创作轨迹、艺术风格、翻译成就的诗歌全集。它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在诗歌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历程,有利于你对戴望舒及其作品进行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理解。另外,书中的语言朗朗上口,风格哀婉、清新隽永、意味深长,让你在阅读之中如沐春风,也会让你在淡淡的哀伤中品位人生的意义。
  • 神秘与虚无:布洛赫小说维吉尔之死的价值现象学阐释

    神秘与虚无:布洛赫小说维吉尔之死的价值现象学阐释

    《神秘与虚无:布洛赫小说《维吉尔之死》的价值现象学阐释》包括作家生平与思想的意向性考察、虚无世界与诗人何为、神秘主义与死亡认识等内容。
  • 女囚档案

    女囚档案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本书解密中国女囚鲜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热门推荐
  • 酉阳杂俎

    酉阳杂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盘说

    盘说

    初,天衍大道五十,众生之命概莫定数。后,有盘古氏开天辟地,力证混元,灭其一,故天行四九。自此,天道有缺,始有变数。————————————————————————一名市井少年,一面造化命盘,如何破去盘古大神布下的开天杀局?
  • 这个废柴要逆天

    这个废柴要逆天

    她,妖娆一世,傲世天下,却不料穿越到一个废柴之身,身世成迷。他是一代邪王,腹黑高冷。而某一天,她和他相遇……
  • 自然物语丛书:鸟的故事

    自然物语丛书:鸟的故事

    鸟的故事一书,是从作者20多部自然散文集涉及鸟类的篇什中精选出来的,其叙述文笔生动,多为作者本人之亲历,具有较强的情节性、故事性、可读性、科普性,体现了一个鸟类学家和自然文学家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
  • 暗帝的神秘宠妻

    暗帝的神秘宠妻

    她想要的人生是这样的:她的男人可以不英俊潇洒,感情可以不绚烂多彩,生活可以不荣华富贵,但男人一定要对她始终如一,感情一定要温馨平稳,生活一定要安宁平静。但,这一切好像与她无关。一夕之间,父母骤亡,未婚夫劈腿。闺蜜暗算,让她所有原本的期望都变成了奢望。然后,她遇上了那个男人,一个面黑心更黑,不但能作还特别会作的男人,从此,她的日子只有四个字可以勉强形容:各种折腾他一直以来的人生是这样的:面冷腹黑,喜怒无常,谁都可以惹但谁都不敢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你我是不等式

    你我是不等式

    即使你爱我,或是我爱你,我们已是不等式。我们的所有早已结束,何必纠结。命里有你,命里无你,为何还要一直追求?我们分开是最好的决断,忘记过去,做好现在。你我是不等式,怎么改变?奈何桥下,我会看你失魂落魄;忘川河上,我会望你等她心急;彼岸花间,我会瞧你担心的模样。你若不离,我便不弃。你若离弃,我便负义。你我早已是不等式......忘了吧......
  • 余生,请你爱我

    余生,请你爱我

    万人中央,他是光,他的出色,让她自卑。当年,顾桦湘对宋槿城说:“宋槿城,当我男朋友把!”面对如此直白的告白,宋槿城只是看了他一眼,说:“没兴趣。”在顾桦湘三番四次的追求下,他答应了她。可车祸之后,他已在美国,她不敢去找他。可终究,他还是她的,离不开,逃不掉.....
  • 当我走进英雄联盟

    当我走进英雄联盟

    一个凡人跨界进入瓦罗兰大陆的传奇经历与爱恨情仇
  • 我的大学捉鬼日记

    我的大学捉鬼日记

    一个从小开始就上山练习捉鬼的张锌在山上修行十年后便出山过上了大学生活,在大学生活中他泡妞捉鬼一个都不少,带上妹子和队友闯荡天下鬼魅,捉进天下鬼怪……
  • 炎天诀

    炎天诀

    浴血荆旗十万里,炎龙军啸震天地。苍天做盘人做子,帝皇一笑万始迷。一场以苍天和众生为棋局的万古之谜,一份穿越千载万世的绝世爱恋。但看一个零血脉契合的废人如何逆了这天,乱了这地。以炎帝之名唤沉睡于世界各角落的炎帝军团,犯炎帝子民者,千里飘旗,万里而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