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56300000022

第22章 《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

第一节《史记》对中国传记文学的贡献和影响

《史记》的出现,开辟了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新纪元,并对中国古典传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史记》对中国传记文学的贡献

《史记》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史传的传统,使中国古典传记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它对中国古典传记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首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形式

《史记》以前的著作在写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有相当的局限。《左传》属编年体史书,人物活动受时间的严格限制,虽然某些片断具有纪传体雏形,写人比较完整,但从总体上说,人物事迹易被隔断,不能一气呵成。某年某事与某人有关,某人就登台表演,匆匆而来,匆匆而下,一般不作较长时间逗留。因此,《左传》中的人物形象是由一个个片断组合而成的。郑子产为卿十一年,为相二十一年,如将襄公八年到昭公二十年子产所有事迹的片断加以整理,就可以写出一部较完整的“子产传”。又如晏婴、叔向等人也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甚至连事几君,活动频繁,其事迹分散在各年来写,形成人物形象的片断。从人物形象建立来看,有待于新的发展。《战国策》中的人物活动,相对而言不受时间限制,但受到一定的空间限制。它按国编写,人物在哪国活动,就分属在哪国舞台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战国史上的一件大事。《赵策二》中《武灵王平昼闲居》、《王立周绍为傅》、《赵燕后胡服》、《王破原阳》四章连在一起,刻画了赵武灵王这个有远见的政治家的形象,这与《左传》把子产的事迹分散数年显然不同。《战国策》中还有些篇章如《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楚策四·楚考烈王无子》、《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等,已打破时空限制,使人物形象较完整地出现在读者面前。当然,战国时代“处士横议”,游说之士的活动就有可能出现在两个舞台上,演秦国历史有之,演韩、赵、魏历史也有之,甚至在舞台上同演一事,如乐羊为魏将攻中山,《魏策一》与《中山策》俱出,此其弊也。

《左传》、《战国策》写人,一受时间限制,一受空间限制,《史记》的出现,使人物活动在时空方面都大大扩展,可以跨越年代,也可以超越空间(国别),给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一,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从容不迫地写一些细节,做到粗细结合。《左传》已有细节描写,僖公二十三年“重耳别隗”、“醉遣重耳”等刻画一个贵族公子贪于享乐的性格。僖公三十三年写先轸在国君面前“不顾而唾”,对于表现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还有一些细节如鞍之战中辟司徒之妻的关心君父,之战插进乐伯射麋等,饶有兴味,但这类细节仅是大粗笔勾勒。《战国策》中也有细节描写,《秦策一》写苏秦一家前后态度的变化,《赵策一》写豫让漆身吞炭报知己,无不具有生活气息,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史记》中的细节不仅多,而且直接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提起李斯,人们就会想到“官仓鼠”;谈到韩信,人们忘不了他所受的“胯下之辱”;论及酷吏,“张汤治鼠”人们记忆犹新;还有刘邦的“骑周昌项”,陈平的“社中分肉”等等。由于纪传体比编年体、国别体在时空上都相对自由,给细节描写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细节的多而妙,更充实了人物形象。其二,由于时间的连续和空间的拓宽,可以多侧面写人,使人物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淮阴侯列传》写韩信一生的主要事迹,除正面写他辅佐汉王的功绩外,还多次从侧面写其才智谋略。传记开始写萧何追韩信,萧何与刘邦设坛拜将,已说明韩信的非同凡响。还多次写刘邦在韩信的每次胜利后“辄使人收其精兵”之事,一方面表现了汉王的猜忌,另一方面也说明韩信的军事才能在刘邦之上,刘邦害怕韩信谋反,故收其兵。即使被诬告反汉、降为淮阴侯,他仍与刘邦从容言诸将能否。最后写烹蒯通一事,也是从一个侧面写了韩信。整个传文空间位置的不断变更,使人物的活动交错进行,避免了一般化和平民化。《魏公子列传》写信陵君自迎夷门监生侯嬴一事时,注意从侧面描写各种人的反映,阴阳向背,四面来写,其艺术效果正如清代人吴见思《史记论文》所说:“将相宾客、市人、从骑、四面照耀,遂令一时神采,千古如生。”多侧面写人的方法各式各样,因人而异。从传主本身来说,既可写他多方面的才能、功绩,也可以写其思想的变化发展;从传主与其他人的关系来说,既可主带宾,也可宾衬主,“近山浓抹”与“远树轻描”都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其三,以人为中心形成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当此时”、“当是时”、“既而”、“久之”等词语承前启后,使那些隔年出现的事件犹如肝胆相结,不再分离;也使人物活动的几个舞台合而为一,相对集中。由于不受时间的严格限制,故可顺叙,也可插叙、倒叙;因为不受空间的严格限制,故可以人为中心多次变换活动场所。这样,传文犹如波涛汹涌,跌宕起伏。《项羽本纪》以项羽为中心集中重大事件,随着时间的不断转移,场所的不断变更,故事情节也随之起伏发展。中心人物悲壮地死了,传文仍余波荡漾,时间继续延长,空间继续扩展,给人留下无限韵味。《廉颇蔺相如列传》场所时而在秦,时而在赵,但人物穿插其间,不显其乱;矛盾一会儿是外部,一会儿是内部,但万变不离其宗,人物是主要的。外部矛盾的解决,引起内部矛盾(廉颇和蔺相如);内部矛盾和解了,外部矛盾又随之产生。由此,时间延续,空间拓宽,引出赵括、赵母等人,而这些人的出场又与廉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其命运发生了悲剧性的变化。所有这些,都是编年体或者国别体难以达到的。正因为纪传体写人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它就成为历代正史效法的榜样,也成为后代传记文学的基本形式。

2.扩大了传记文学的人物类型

如果说,《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史传作品在扩大人物类型方面具有首创之功的话,那么,《史记》则是后来居上,超越前代。《史记》完成了由编年到纪传的转变,形成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体例,历代的帝王、贵族、各种大小官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说客、策士、刺客、游侠、商贾、卜者、俳优,都涌现在司马迁的笔下。《史记》描绘出推动历史巨轮的人的形象以及他们的思想与行动。从纵的方面看,是一幅由人物集体组合成的历史画卷,客观地说明,历史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并非处于凝固状态;从横的方面说,这些出场的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客观地表明,历史是复杂的,它不只是那些帝王将相、公子王孙的历史,而且是包含着下层小人物的历史。司马迁把眼光投射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尤其是给下层人物立传,这是一种大胆的做法,体现了他的进步思想。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扶义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他不只着眼于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看人物的社会作用。正因为如此,那些虽有高官厚禄,但对社会毫无贡献的人也不能入传。《张丞相列传》后面,作者附列了陶青、刘舍、许昌、薛泽、庄青翟、赵周等好几位丞相的名字,这些丞相虽然“列侯继嗣”,但他们“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于当世者”,因此,未被列入传记之中。相反,一些社会地位低下,但有一技之长,或对社会有突出贡献,或在当时有某种代表性的人物,如医生、商人、刺客、游侠等等,却载入史册,并对这类人的精神、品质进行称赞。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得很明确:“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作《游侠列传》六十四。”再如,司马迁把陈涉与汤、武、孔子那样的大圣人并列,对他们在灭秦过程中所起的历史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唐代的司马贞却认为陈涉“时因扰攘,起自匹夫,假托妖祥,一朝称楚,岁历不永,勋业蔑如,继之齐鲁,曾何等级,可降为列传也。”

唐代刘知几也说:“至如陈胜,起自群盗,称王六月而死,王孙不嗣,社稷靡闻,无世可传,无家可宅,而以世家为称,岂当然乎?”这些后代学者的评论正说明司马迁的思想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后代的传记文学,像韩愈、柳宗元等人,写了不少下层人物的传记,正是继承了《史记》这一优秀传统。(详细内容可参见《史记》的思想内容之“写人艺术”)

3.丰富了传记文学中人物的性格

刻画人物的性格是传记文学的主要目的,史传文学起步阶段的人物性格往往有概括化的倾向。尤其是同类人物的思想、性格小异大同。以后在发展过程中,人物性格逐渐从无到有,且由同类化向个性化迈进。

《左传》和《战国策》中就出现了众多的个性化人物,在这以前的史书中是少有甚至没有的。它说明历史记载向生活真实靠近了一步,同时也向文学迈进了一步。现实生活中的人各式各样,不可能千人一面。作为史书,能够真实地写出这些不同类型的人,尤其是同类人的性格差别,说明作者对历史人物有一定的认识,一定的把握。另一方面,一般史书可以不写人物的言行,只用叙述语言介绍事实即可,而史传文学则不仅用叙述语言、而且用人物自己的言行表现个性,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可以说是后代小说、戏剧中拟言、代言的草创。继《左传》、《战国策》之后,《史记》在人物个性化方面又迈出一大步。斋藤正谦在《拙堂文话》中说:“子长同叙智者,子房有子房风姿,陈平有陈平风姿。同叙勇者,廉颇有廉颇面目,樊哙有樊哙面目。同叙刺客,豫让之与专诸,聂政之于荆轲,才出一语,乃觉口气各不相同。高祖本纪,见宽仁之气动于纸上;项羽本纪,觉喑叱咤来薄人。”《史记》之所以产生如此效果,在于它尽量用人物自己的言行表现其个性。叙述语言在肖像描写、环境描写、背景介绍、连贯情节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用于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就不如人物自身的语言得力。因为它是客观性的叙述,是静的语言;人物自己的语言是自我表现,是动的语言。如能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让人物个性在动态中表现出来,就能增加真实感和形象感。张仪的“吾舌尚在不”,吕不韦的“奇货可居”等语言,都鲜明地表现了各人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由概括化向个性化迈进,个性化的语言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史传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司马迁跨出的这一步具有重要意义,他继承了《左传》、《战国策》的长处并大胆创新,使个性化的人物首先以语言取胜,这个贡献值得重视(详细内容可参见《史记》的思想内容之“语言艺术”)。

同类推荐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幸福深处,是一种真爱。爱的表达方式不一,爱非经冬不知甜。心灵深处有最爱,不能晓悟人间温暖。有人说: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爱情是一种纯度。作家刘心武说: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失却这些情谊的人是世间可怜的孤独者,没有这些真情的社会只能是一片繁华的荒漠。
  •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本书分为纵横聊斋、文本探微、神鬼天地、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引、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聊斋志异》的异想世界。换个阅读角度,本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迷。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蒲松龄也有过婚外情吗?卡夫瞳的创作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启发吗?趣谈蒲松龄的养生术。66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聊斋志异》。
  • 聊将锦瑟记流年:黄仲则诗传

    聊将锦瑟记流年:黄仲则诗传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歌谣谜语

    歌谣谜语

    《歌谣谜语》所收歌谣谜语近千则,分物谜、事谜、人体部位谜和字谜四大类及喜庆用品、迎新花卉、时令果品、可口食品等23小类。《歌谣谜语》这些谜语,诙谐有趣,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合辙押韵,易记易用,扣合深浅适度,对少年儿童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和提高文化知识大有裨益。
热门推荐
  • 恋三生

    恋三生

    经过三生三世的爱恋,是否能够重圆!再轮回,你是否会回首?浅唱,低吟,话来生!
  • 腹黑宝宝:强悍娘亲霸天下

    腹黑宝宝:强悍娘亲霸天下

    一朝穿越,豪门千金变成王府弃妃,身怀六甲无人照顾!天生废材,小妾陷害,相公厌恶?乖乖富家女化身彪悍弃妃,休夫生子,修魔法养神兽闯冥界!萌宝娘亲齐闯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五行麒麟混异世

    五行麒麟混异世

    万物皆有灵,灵力又可塑形万物。五行麒麟,万兽之首,身负重任,探索灵域秘辛,终成神。
  • 丫头快跑,师傅发疯了

    丫头快跑,师傅发疯了

    有没有搞错,她只是上个班就被砍了,最重要的是……她狗血的穿越了……好吧,自己的三观全被颠覆了,说好的科学呢?她从一个农家的小女孩成长为了一代名医,可惜……人生不易,太多的未知让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师父宠她,可是后来呢……想到最后的一切,她唯一的感慨也就是……但愿来生,他们不再相见而已。师父,你我曾经的一切,都随着时光消逝,留下的,不过是一路血迹斑驳的痕迹……
  • 白鸟

    白鸟

    本书为棒追鸟儿童丛书之一,收录了著名作家薛涛创作的短篇小说数十篇。作品多以北方的大海为背景,在“爱”与“恨”、“生”与“死”之间,展示独特的哲思和歌吟。
  • 葫芦娃异界纵横

    葫芦娃异界纵横

    没有魔法,没有斗气的异界大陆。有一种崇高的职业-骑士,更有一种神奇力量-心灵之光。强化系-强化物品,自身。元素系-水火风土冰雷。自然系-治愈,操纵植物。变化系-操纵物品,变化。具现化系-幻想武器,具现。神秘系-不属于五系的能力者。面对这个妖孽辈出的时代,林夜擦了几颗冷汗,还好自己也就会力大无穷,巨大化,千里眼,顺风耳,金刚不坏,吐火,吐水,隐身,闪现,紫葫芦而已。
  • 让爱流浪

    让爱流浪

    多少人懂得爱情,却沉浸其中,忘了最初的的魅力。有人告诉我海上的日出很美丽,我站在板间享受此刻的美景,有些沮丧,太美太凄凉。我努力寻找真正的爱情故事,终于为了成长一个人去流浪。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是个爱,欲望,成长的故事,主人公们从一开始就注定找到自己的位置,而生活也会这样下去。
  • 重生逆袭过去

    重生逆袭过去

    车祸年年有,今年特别多,重生了,是因为车祸?不不不,那么老套了,今年改垃圾桶了,别人一听,垃圾桶怎么重生,好不容易发个善心替隔壁阿姨扔掉门口的垃圾,没想到,看剧情怎么重生的吧!
  • 游走在三千世界里的商贾

    游走在三千世界里的商贾

    他卖过穿肠毒药,也能卖仙丹灵芝,他卖过九阴真经,也卖得辟邪剑谱。他卖过功德,也卖得业力。他是万家生佛,也是杀人恶魔。他从花丛中来,却不沾粉红。他从碧波中去,身后洪水涛天。留给世人的永远是那么sao气的背影。
  • 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天下

    曾经以为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后来才明白,不过是一季春光下一朵淡淡的摇曳。50万字,诉说60年过往。胡同里的童年,钟鱼和年长三岁的小媳妇姐英红慌乱的亲密接触。红旗小学一甲一班的四十位同学,饥馑年景里的成长,盗窃军马饲料果腹,魏援朝朝偷窥班花陈雨燕的流氓事件,小蚂蚁的少年血。十年的动荡岁月,狂乱、残忍。未及青葱的血色青春,苟菲花样年华的凋零,牛端午身首异处地恐怖死去。佤山羁旅,魏援朝与陈雨燕短暂的爱情在一声枪响中结束,佤族姑娘娜黑龙对钟鱼一往情深,二萍和钟鱼的相濡以沫,肖巧长眠他乡。回城、都市霓虹、商海沉浮、生存的苦苦挣扎,强奸犯钟鱼和破鞋大萍饱受唾弃的结合,流年以及归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