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1400000022

第22章 诺贝尔文学奖(2)

当时爱伦堡正在斯德哥尔摩,代表苏联国际和平委员会向瑞典作家伦德克维斯特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帕斯捷尔纳克被迫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使他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设想一下那时的情况:苏联人向瑞典作家颁发列宁和平奖,瑞典没有引起任何风波。同一时期,瑞典人向苏联作家颁发诺贝尔文学奖,苏联当局却掀起了九级风浪,动员全民来声讨。

爱伦堡读过《日瓦戈医生》的手稿。他个人虽然不喜欢这部小说,但他确信“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是真诚的”。他赞赏书中的诗,认为写得“绝妙”。他尊重帕斯捷尔纳克的人格,深信他是爱国者。

爱伦堡在斯德哥尔摩街头到处看见各种报纸上的标题尽是“帕斯捷尔纳克”。他回到旅馆,打开收音机,传入耳鼓的仍然是“帕斯捷尔纳克……帕斯捷尔纳克……”爱伦堡认为帕斯捷尔纳克已变成冷战的工具。爱伦堡说:“我确信,帕斯捷尔纳克绝无损害我国之意。他的过错仅仅在于他是帕斯捷尔纳克,这就是说,他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他没有料到他的书会引起一桩恶劣的、轰动一时的政治性事件及必然随之而来的回击。”

爱伦堡回到莫斯科以后,不许家人替他接电话,并且不改声不变调地回答邀请他出席作协会议的人:“外出了,不会很快回来。”这是爱伦堡的表态方式,让对方知道他在莫斯科,就是不出席会议。当时这种表态方式是需要有一定勇气的。

“月1日苏联《文学报》第三版通栏标题:“义愤与怒火。

苏联人民谴责帕斯捷尔纳克”。除了报道前一天莫斯科作家大会的情况和通过的决议之外,还发表了各地读者的来信或来信摘要,要求把帕斯捷尔纳克驱逐出国。来信者中有工人、工程师、农民、教师、教授、学者、演员、退休老人等等。

形势越来越可怕,有人建议帕斯捷尔纳克主动给赫鲁晓夫直接写封信,求得缓和。

上书赫鲁晓夫

提出建议的人找到了奥莉娅。奥莉娅赞成他的建议。于是奥莉娅等人便背着帕斯捷尔纳克,用帕斯捷尔纳克的语气起草了一封信稿,把信稿交给帕斯捷尔纳克过目,让他自己最后决定。帕斯捷尔纳克看了信稿,改了几个字,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帕斯捷尔纳克还用红铅笔写了一个便条给奥莉娅:

“奥柳莎,全部保留原样吧,如果可以的话,请你改一下,我出生在俄国而不是在苏联。”

这封信于11月2日在《真理报》第二版发表了。

信中说:“我从谢米恰斯内同志的报告中得知,政府对于我离开苏联。不会设置任何障碍’。这对于我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我的出生、成长、工作,都是和俄罗斯联在一起的。我不能设想我的命运可以离开它而单独存在。不管我犯了什么错误,有什么迷误,我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西方围绕我的名字煽起的政治运动的中心。

“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便告知瑞典科学院:我自愿放弃诺贝尔奖金。

“让我离开我的祖国,对于我来说等于让我去死,因此恳求对我不要采取这种极端的措施。

“扣心自问,过去我为苏联文学尽了微薄之力,今后对它还可能有用。”

这时,西方作家纷纷表示对帕斯捷尔纳克的声援。有的是以抗议信的形式寄给苏联作家协会,有的发表在本国报刊上,有的直接寄到帕斯捷尔纳克的家中。

美国作家和诗人、天主教修士托马斯·默顿得知苏联掀起对帕斯捷尔纳克的批判时,感到疑惑。1958年10月29日他给苏联作协领导人阿·苏尔科夫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说:

“难道你们,共产党人,看不出这部伟大的书如何宣扬了俄罗斯?您是否能够理解,这部书使全世界爱戴、赞扬和尊敬俄罗斯人民,因为他们以空前的英雄主义扛起历史加给他们的重担。

如果你们惩罚帕斯捷尔纳克,只能说明你们不爱俄罗斯、不爱人类,追求的完全是少数政治人物的利益。……我是作为朋友,而不是作为仇视你们的敌人给你们写这封信,我对俄罗斯人怀有最博大、最诚挚的爱,对俄罗斯人无限赞美。我既不恨俄罗斯当今的领导人,也不怕他们,我只为他们感到悲哀。”

巴西小说家、斯大林奖金获得者若热·亚马多,法国作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尔贝·加缪,法兰西学院院士弗朗索·莫里亚克,英国作家托·斯·艾略特、格·格林、奥·赫胥黎、罗素、毛姆、普里斯特利、福斯特、韦斯特等人或单独或联名拍电报给苏联作家协会主席,要求他保证不使帕斯捷尔纳克遭受迫害。

帕斯捷尔纳克从这些声援中得到了某些安慰和心理上的平苏联当局通过奥莉娅动员帕斯捷尔纳克再发表一个声明,向广大人民作个交待,从此可以结束这场风波。

帕斯捷尔纳克同意了。他以为从此可以喘一口气,可以平平安安地生活,可以与出版社签订出版作品的合同,可以出书,可以得到维持两个家庭生活用的稿费。

十月革命节前夕,11月6日《真理报》在第四版上发表了帕斯捷尔纳克致《真理报》编辑部的信。信中说:

“我把诺贝尔奖金看作是对文学的表彰,我为此曾感到高兴,并在致瑞典科学院秘书安德列斯·厄斯特林格的电报中做了表达。”

“但是我错了。我犯此错误是有理由的,因为过去我就曾被推荐为该奖的候选人,譬如5年前,那时我的长篇小说还没有写出来。”

“过了一周,当我发现围绕我这部长篇小说掀起的政治运动已发展到何等规模时,我确信这次授奖是一种政治行动,如今已造成骇人听闻的结果,于是我凭自己的动机,不为任何人所强制,寄去了自己自愿的拒绝。”

他又说:“在这动荡不安的一周里,我没有受到迫害,我的生命、自由和一切都没有遭到危险。我想再次强调,我的一举一动都是自愿而为的。非常熟悉我的人都很清楚,人世间任何事也不能迫使我昧着良心说话,或干违背良心的事。这次也是如此。

任何人没有强制我,此话已属赘言。这一声明是我怀着自由的心,怀着对大家的和我个人的未来的光明信念,怀着为我生活时代和为我身边的人的骄傲而写的。

“我相信,我在自身中可以找到力量恢复我良好的声誉和被破坏了的同志们的信任。”

本来是让帕斯捷尔纳克写封信,向广大人民做一次表态,从而结束这一事件。但当局把帕斯捷尔纳克的“致人民的表白”变成了“认罪书”,而且利用他的声明表明他没有受到任何迫害,一切做法都出自他的自愿。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不会客”

节日过去了。

报刊上对帕斯捷尔纳克的攻击与谩骂不见了。

表面上似乎已风平浪静。

帕斯捷尔纳克的元气逐渐恢复,重新开始他的翻译工作。

可是当他一想到诺贝尔奖金给他周围的人带来的灾难时,心里就难过。他写了一首诗,倾吐胸中的块垒。

我遭了殃,像只野兽陷入围猎。

我和人群、意志、光明已经告别我身后是一片追捕的喧嚣,我冲出去的可能已被堵截。

一棵云杉,横在地上,树林黑压压,我躺在水塘旁边。

所有的道路已被切断。

听天由命吧,什么也不管。

我干了什么龌龊的事,难道我是恶棍,是杀人犯?

我让整个世界对着我美丽国土泪水涟涟。

围捕的圈子越缩越紧。

另一件事怪我,有口难言:

我的右臂不跟我在一起——可心的人儿不在我身边。

绳索勒住我的脖颈,这时还有一个希望与我相随希望我的右臂能够为我拭掉眼中的泪水。

这首不是为了发表的诗,偏偏传了出去。西方记者以《诺贝尔奖》为标题面世以后,又招来新的麻烦。苏联总检察长鲁坚科把帕斯捷尔纳克传去,说他犯了“叛国罪”,并警告他:如果继续与外国人交往,将绳之以法。帕斯捷尔纳克没有做任何解释,回家便在自己家的大门口贴出一张用英、法、德三种文字写的条子?不会客”。

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要来莫斯科访问。当局估计到麦克米伦很可能要求会见帕斯捷尔纳克,于是发出警告让他回避。

恰好这时格鲁吉亚诗人塔比泽的遗孀尼娜·塔比泽写信给帕斯捷尔纳克夫人季娜伊达,邀请他们夫妇到格鲁吉亚去散散心。

1959年2月20日,帕斯捷尔纳克夫妇在麦克米伦抵达莫斯科的前夕,随身带着一本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书和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启程去了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市。

英国首相回国了。帕斯捷尔纳克缓了一口气。

1959年6月3日,帕斯捷尔纳克与季娜伊达返回了莫斯科。

莫斯科啊,莫斯科!

每次从外地回来,他对这座城市都有一种游子回到母亲怀抱的感觉。他爱这儿的菩提树,这儿的花香:他爱这儿的街道,这儿的教堂:他熟悉这儿的每一条街,每一座桥梁。因此他更想把旧的莫斯科,那时的生活,那时的人们,还有他们的喜怒哀乐再现在纸上。

莫斯科人和这座城市一起,变了模样。它有自豪的历史,自豪的精神,也有清除不尽的社会污秽和庸俗习气,医治不了心中的创伤。

帕斯捷尔纳克继续过着双重的生活。爱是甜的,爱也是苦的。他既不能和季娜伊达离婚,又不能和奥莉娅正式结婚。除了这种感情上的纠缠外,他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置之度外了。他埋头翻译,要创作另一部不逊于《日瓦戈医生》的作品,即后来只完成一幕的话剧《盲美人》。

同类推荐
  • 伏尔泰

    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伏尔泰原名F.M.阿鲁埃,1694年11月21日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伏尔泰在求学时期受到自由主义思潮、特别是P.贝勒反对宗教狂热著作的影响,中学毕业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发表揭露宫廷腐败和教会专横的讽刺诗,于1717年和1725年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并从1726年起被迫流亡英国。在英国,伏尔泰努力学习英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成为I.牛顿和J.洛克的信徒。他热情支持百科全书派的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作家忽培元,能文能诗能画,与传主有心灵契合,故下笔如有神。本书着重刻画了传主的耿耿风骨和多方面才华,从社会历史和人物关系中,注重细节的递进和语言的文学情味。清代乾隆年间,“独领明月清辉”、人文荟萃的扬州,画坛中八个画家横空出世,一扫画苑中的陈腐气息、匠人气息,作品张扬个性,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虫鱼,均与前人迥异,让世人惊骇,惊叹出了“扬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郑燮,字板桥者。此人不仅在三百年前,以他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字画、诗词——尤为道情十首,名重当世,即使三百年后的今天,以他的画竹,及含义无穷的“难得糊涂”的四个大字,几乎家喻户晓。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ErnestHemingway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20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武道狂帝

    武道狂帝

    这个世界本不干净。人一出生,心灵就布满尘埃。修炼,即拭去尘埃。我希望,某一天,伸出双手就能触摸到真理;我憧憬,某一天,睁开双眼就能看到本质。我叫木一凡,来自东域。我一直在思考,我的生命因什么而存在?我要去寻找答案。
  • 鹿晗我的特工男友

    鹿晗我的特工男友

    他帅气冷傲,她绝世倾城,两人都为高级特工,一起做任务,一起玩乐。深爱着彼此。生活危险重重,却不失精彩。
  • 剑道争锋

    剑道争锋

    天明意外的重生到神州大陆这个刀、剑纵横的大陆。没有灵根,却得到一部《剑典》,于是,踏足剑道,群雄争锋的故事也从此展开,刀修者聚刀魄,控刀纵横;剑修者凝剑胆,御剑飞行,在神州大陆上演绎一场刀与剑的极限争锋。==========重生傲立天地间,星辰孤影伴我行。仗剑纵横千万里,此生无悔炎黄血。
  • 被神遗弃之后

    被神遗弃之后

    都说神创造了这整个世界,但当这整个世界都被神遗弃之后呢?一天两更,一更两千字,不是大神,写的不快。更新时间,如无意外,每天早晨八点半,晚上八点半。
  • 守序人

    守序人

    一枚奇特的戒指,一个迷茫的灵魂。当这个奇特的世界一点一点的展开在叶白的眼前时,他该如何寻找自己前行的道路!铺满荆棘的未来,未知而神秘的敌人,深爱着自己的亲人,叶白只有依靠着自己的力量。那些不该存在的存在,还请你们乖乖的消失吧!
  • 撒旦夺爱

    撒旦夺爱

    当看到这个和前妻一模一样的女人,他的双眼充满了冲动。吸引如罂粟般无法控制,不管了,先拐回家后再说。豪门夜宴,竟然被在酒杯里下药。一晚醒来,裴贝语就被眼前的小娃娃抓着喊妈咪——天!自己才多大,那里冒出来的孩子啊?撒旦夺爱,本欲求欢。回家后,他后悔了——这个女人带来的刺激和麻烦,他想戒却戒不掉了。
  • 娱乐陷阱:一眼情深

    娱乐陷阱:一眼情深

    有蛇精病的妹纸穿越回到了平行世界,成为大明星,作词作曲家,作者编剧等N+1个身份之后的虐狗日常。友情篇:某女“我是你的脸,你怎么不要我了”某男“如果你是我的脸不要也罢”爱情篇:某女对某男微博霸气表白:“人生建议,宠坏我。”
  • 民法

    民法

    民法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适应高等教育网络教学的需要,我们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的教材规划编写了本教材。我们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实际,针对在职人员的学习特点,突出实用性与实践性,尽力反映法学研究的新成果,简明阐释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使之符合网络教育的实际需要。
  • 豆饼兄弟玩网游

    豆饼兄弟玩网游

    每天打打游戏,对于小于同学来说,原本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兴致好,和队友好好来个几把,闲着没事再刷两局手游。操作上小于虽然比上大牛,但在同学里也算中上水平了。这么打打游戏,小于觉得倒也轻松。直到……哥们儿给他推荐了个听都没听过的游戏。说是推荐,威逼利诱大概更合适当时的情况。而小于同学不得不在对方每天的“监视”下登陆游戏,与之并肩作战。就在小于觉得内心临近崩溃之前,忽然被一事提起了兴趣……
  • 日落之前叫醒我

    日落之前叫醒我

    到了山顶,迎风站着。远处是蓝天、大海、岛屿、连绵的山,近处是无边无际的草场,蜿蜒的山路,下面是群山拥抱的是天湖。林嘉依说好美呀,像在仙境里走。欧凡笑着牵林嘉依的手。在天湖边搭好帐篷,放好东西。欧凡又給林嘉依揉了一会儿腿。林嘉依说要到湖边走走。一出去觉得有点冷,又进帐篷里穿了件小外套。欧凡说,你小心点,别走远。我累了,睡一会,日落之前叫醒我。《日落之前叫醒我》短篇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