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1400000021

第21章 诺贝尔文学奖(1)

引子

1957年11月,小说《日瓦戈医生》首先在米兰用意大利文出版了,接着又出版了俄文版。继而又译成了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丹麦、瑞典、挪威、捷克、波兰、塞尔维亚、荷兰、芬兰、希伯来、土耳其、伊朗、印地、阿拉伯、日、越等二十多种文字。《日瓦戈医生》在世界许多国家传开了,但在它的祖国苏联却成为禁书。

当时,国际政治形势尖锐复杂。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世界掀起一股反苏的浪潮。匈牙利首先挣脱苏联的控制。西方大肆宣传《日瓦戈医生》,苏联领导认定这是帝国主义有意利用这部小说加紧冷战气氛,便对这部小说和它的作者进行讨伐。

大祸临头

1958年10月23日,瑞典科学院宣布: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授予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以表彰他“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瑞典科学院设立的诺贝尔文学奖已有50多年的历史,它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俄罗斯作家中只有布宁得过,苏联作家被授予此奖还是第一次。

自1946年起,帕斯捷尔纳克作为“杰出的诗人”已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日瓦戈医生》一书在西方问世后,重又推荐帕斯捷尔纳克为该奖候选人,这已是第8次了。殊不知,帕斯捷尔纳克的名字一经宣布大祸也就临头了。

很多外国作家拍发电报给苏联作家协会,祝贺帕斯捷尔纳克获奖。在莫斯科的外国记者纷纷到苏联作家协会采访。当局没有定调,作协不知应该如何答复,只好采取回避的办法。记者要求会见帕斯捷尔纳克,作协女秘书说:帕斯捷尔纳克住在别墅,他的别墅里没有电话。于是外国记者一批又一批驱车前往彼列捷尔金诺作家村。

帕斯捷尔纳克收到瑞典科学院有关获奖通知时,心情很好。

他认为自己多年的心血之作得到了承认,虽然不是在自己的祖国,同样也给祖国文学增了光。同时,他觉得今后要挑起更重的担子。他对《纽约时报》记者说:“我无比幸福,但您要知道,从此我就会变成孤家寡人,这是一个新的角色——孤独者的角色,我好像生来就该如此。”

那天晚上,弗谢沃洛德·伊万诺夫不顾夜色已深,与夫人一起来到老友家里祝贺。

第二天早晨,帕斯捷尔纳克用法文给瑞典科学院拍了一封感谢电:“无比感谢,激动,自豪,惊奇,惭愧。”

这一天费定来了。他是作协主席,他一向文质彬彬。这次一反常态,见到帕斯捷尔纳克开口就说:“我不是来祝贺你的。”他的目光冷峻,“你需要拒绝诺贝尔文学奖金,还得表示抗议。”

帕斯捷尔纳克被他的话弄糊涂了。“我不能这么做。谁也不能强迫我放弃应得到的荣誉。”他说他已经给瑞典科学院拍了回电,表示感谢,不能让对方把他看成是个说话不算数的骗子。

费定说,这件事会给苏联作家协会招来很大的麻烦,倘若不拒绝这个奖,后果不堪设想,到了那时,他也无能为力。“波利卡尔波夫现在在我家里,等你的回话。”波利卡尔波夫是苏共中央文化部长,他亲自督阵,正在费定别墅等回信。帕斯捷尔纳克断然拒绝去做任何解释。

费定气冲冲地走了。

那一天晚上,银发红颜、76岁的老作家楚科夫斯基,由孙女叶莲娜陪同,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帕斯捷尔纳克的家。楚科夫斯基一见到帕斯捷尔纳克便伸开两条长胳膊,乐呵呵地与他热烈拥抱亲吻。他由衷地为帕斯捷尔纳克高兴。看到餐桌上有上好的格鲁吉亚葡萄美酒,老人不等主人开口便斟满一杯,举起来祝贺帕斯捷尔纳克获奖。他说:“每一个爱国的苏联人都应当感谢你。”

费定所讲的“不堪设想”的后果露出了端倪。10月25日,苏联《文学报》上发表了《新世界》杂志以主编西蒙诺夫为首的5位编委写给帕斯捷尔纳克的退稿信,信的日期注明是“1956年9月”。配合这封信还刊出该报编辑部的文章《国际反动派的一次挑衅性的出击》。

退稿信占了报纸的一个半版面。

同一天的《真理报》还发表了扎斯拉夫斯基的文章《围绕一株毒草的反革命叫嚣》。

这几篇文章在文艺界和其它各界掀起了反帕斯捷尔纳克的运动。但在一批文学青年中却产生了逆反心理。

高尔基文学院组织学员们参加反对帕斯捷尔纳克的游行示威,学院领导说:对待帕斯捷尔纳克的态度是检验每一个学员的品德的标准。文学院当时共有学员300余人,参加者只有几十人。

他们举着标语牌和漫画板,画的是帕斯捷尔纳克把弯曲的手指伸向美元。标语牌上写着“犹太——从苏联滚出去!”很多学员显得无精打采,纯属应付上级。

开除会籍

10月27日,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俄罗斯作家协会筹备委员会执行局和莫斯科作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召开联合大会讨论“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作协第一书记马尔科夫向大家宣布:

帕斯捷尔纳克写了一部诽谤革命、诽谤苏联知识分子的小说《日瓦戈医生》,小说被《新世界》杂志退稿,作者把它交给了意大利出版商,翻译出版后在国外引起轰动。前几天,帕斯捷尔纳克为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等等等等。

随后开始对帕斯捷尔纳克进行批判。没有读过小说的人也批,有位诗人说,战后,苏联政府向一批作家颁发“保卫莫斯科”奖章。帕斯捷尔纳克本人不亲自来接受,竟派了他的儿子,这是对政府、对奖章、对大家的蔑视。

会上发言踊跃,显然事前做了安排。

会议最后通过一项关于开除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会籍的决议,决议谴责帕斯捷尔纳克“同苏联作家的称号不相容,同俄罗斯文学的传统、同人民、同和平和社会主义针锋相对”。说他“从宣扬‘纯艺术’开始,终于堕落成资产阶级的宣传工具,为进行冷战和极力诽谤一切进步运动和革命运动的人们卖命。反动集团所以赞赏帕斯捷尔纳克在政治道德上的堕落,完全不是因为他们器重他的作家才能,而是因为他加入了他们一伙,同他们一起进行反对历史前进运动的、疯狂的、然而毫无希望的挣扎。”

说帕斯捷尔纳克的文学活动“早在自我中心主义的幽居生活中、在自绝于人民和时代的自我孤立的行径里断送了”。说《日瓦戈瞬生》“只不过暴露了作者在思想贫乏之中的过分的自我欣赏,只是一个由于历史没有按照他所妄想规定的弯路前进而又气又惊的庸人的失魂落魄之余发出的哀号而已。小说的主题思想是虚伪的、一文不值的,是从颓废派的垃圾堆里拣出来的。事实上,当苏维埃联盟庆祝自己的40周年,作为强大而文明的强国走在世界科学文化最前列的时候,帕斯捷尔纳克就妄想证明十月革命是不合法的,不需要的。社会主义的胜利已经在欧亚两大洲的广袤土地上历史地奠定了。帕斯捷尔纳克却企图以《日瓦戈医生》主人公的无耻的个人主义哲学来对抗进步思想,对抗改造事业。”

决议最后说:“鉴于帕斯捷尔纳克在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堕落,背叛了苏联人民,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平和进步事业,鉴于诺贝尔奖金是为了掀起冷战而颁发的,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筹备委员会执行局和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莫斯科分会理事会主席团决定取消帕斯捷尔纳克苏联作家的称号,把他从苏联作家协会的队伍中清除出去。”

第二天,苏共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召开隆重的大会庆祝共青团成立40周年。赫鲁晓夫等党政领导人都出席了。团中央第一书记谢米恰斯内在大会报告中,破口大骂帕斯捷尔纳克,把他比成猪,甚至不如猪。赫鲁晓夫带头热烈鼓掌。谢米恰斯内的报告在全国转播。

在这种形势下,帕斯捷尔纳克给瑞典科学院拍了第二封电报,表示放弃接受诺贝尔奖金:“由于考虑到您们这个奖对我所属于的社会所造成的意义,我必须拒绝这项授予我的不应得的奖。请不要因为我的自愿拒绝而不悦。”

看起来,当局认为攻势还欠猛烈,又召开莫斯科全市作家大会。这次不是以作协领导成员的名义,而是以全体莫斯科作家的名义表示拥护开除帕斯捷尔纳克作协会籍的决定。先后有14人发言,个个慷慨激昂,声嘶力竭,要求开除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协会籍。

难道莫斯科作家是铁板一块,没有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或者至少提出不同的意见?难道每一个发言的人讲的都是心里话?

没有违心之言?有!有的人接到了通知但没有出席那次大会:有的人想办法回避了发言:有的人在表决前借故离开了会场:也有的人在发言之后,一直受到良心的谴责。

同类推荐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丰臣秀吉套装

    丰臣秀吉套装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人,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哈尔滨出版社的《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马尔克斯评传

    马尔克斯评传

    加西亚·马尔克斯自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作品在全球受到持续的关注和喜爱,《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都已成为当代世界文学的经典。随着他于2014年4月17日离世,马尔克斯的作品和相关书籍再度引发阅读热潮。本书属漓江社最新推出的“人文名家评传”丛书。作者史蒂芬·哈特是一位拉美文学、文化研究专家,和马尔克斯有过深入交往。本书从马尔克斯丰富的创作生涯中提炼了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以解读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为主线,刻画了这位伟大作家的生平,探索了他日常生活与作家生活之间的区分,及其作品中家族史与民族史之间的关系。作者行文幽默生动,选材眼光独到,引证严谨周密,是一部可读性和学术性兼备的优秀评传。
  •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三十年后的重逢,从前的青年伙伴已成为帝国元首……奥古斯特库比席克,他是阿道夫希特勒青年时的唯一朋友。从林茨到维也纳,只有他见证了希特勒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包括希特勒长达数年的初恋、学校生活、家庭变故、对艺术的追求、政治观点的形成等。库比席克在书中将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一个鲜活、立体、真实的青年希特勒。"
热门推荐
  • 送葬继承人

    送葬继承人

    川西开棺,晋西风水,湘西赶尸,山西送葬。冥王被封印,保存下来的五宝冥器:【镇魂棍】、【双龙椅】、【社稷图】、【聚灵旗】、【长生印】。送葬人,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 荆棘之舞

    荆棘之舞

    因为一个属于地球灵魂的穿越,使他有了特殊的能力。他能看到各式各样逝去的灵魂!这些灵魂有死去的剑士,魔法师,甚至还有大魔导师!可是也是由于穿越灵魂的原因,他成了被本位面排斥的人,不能修炼魔法。不过所幸,一个曾经的大魔导师却教会了他魔纹的绘制方法。从此,这个小男孩成了大陆上仅有的一个疯狂迷恋魔纹的武者。一次一次的坚持,一次一次的执着。当他合剑入鞘,抬头四顾,却猛然发现原来曾经需要仰望的高山已经变成了脚下的道路。这天到底有多高,没人知道。但只要你敢飞,它就在你脚下!新人新书,您的支持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欢迎各种吐槽,各种推荐,各种收藏……。
  • 禁魔法师

    禁魔法师

    “你是魔法师?”“嗯,我是魔法师。”“那你放个魔法出来。”“抱歉,我不会。”“哈哈,冒牌魔法师,吃我一记火龙术。”“欸欸,我的火龙术呢?”“其实,你也不会魔法!”
  • 孤云录

    孤云录

    他,一个毫不起眼的孤儿,当亲人和爱人在他面前死去时,他没有能保护好他们。在穿越后,他,励志要用自己双手去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东西!
  • 新人类崛起

    新人类崛起

    各空间异族来袭人类渐渐灭忙人类能否崛起?
  • 魔头的妻子

    魔头的妻子

    女主具有强悍的记忆力。被收养之后,就被迫背下了许多武林秘籍。阴差阳错,她又被迫代替养父母的亲生女儿嫁给了“魔头”,并被逐出家门。天知道,来到“魔头”身边,她才慢慢了解,自己要找的幸福就在这里。
  • 汉末之英灵乱入

    汉末之英灵乱入

    “啥,刚刚过去的路人甲叫刘基?”“你说什么?那个守城门的小卒叫尉迟恭?”“等等,你说刚刚那个沿街叫卖的商贩名字是沈万三?”……一个人穿越至汉末,附身于小人物,还拥有一个系统。可这系统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事。相同的题材,不一样的故事。乱斗即将开始……
  • 正道殿

    正道殿

    时光的流逝会让一切都变为故事,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真理,只有生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大道又在何方~~~~~
  • 赫卡特之环

    赫卡特之环

    死神赫卡特的游戏,始于索菲亚,止于索菲亚。奏响神圣之歌的斯瓦卡瑞拉,逍遥慵懒的克里亚拉,骁勇骑士曼德撒维德,“上帝使者”安娜公主陌弦,都是赫卡特手中雕琢奥克特里命运的刻刀。博斯普鲁斯之夜,凄美的誓言响起:用我一生征战屠杀,还你十年生死相随;终生与死神为伴,缩短你我殊距。拜占庭广袤蓝天下,我只为你而活。
  • 就算生命从未温柔相待(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就算生命从未温柔相待(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身患语言障碍的何雨默在5岁时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成孤儿,且失去记忆,相对却忽然能够读出他人的情绪,之后被杨恩泽的母亲选中,要她陪伴杨恩泽生活……何雨默出生便被抛弃在孤儿院门外,患有语言障碍,并丧失了7岁前的记忆,因此并不记得自己的亲生父母,却相对的,似乎能够读出他人的情绪,在孤儿院与沈避安,任静池度过一段还算安稳的生活后,何雨默被杨恩泽的母亲选中,要她陪伴杨恩泽生活,雨默的人生,仿佛一条岔路,频频选择,却不知去何从,她尚未成长,却已然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