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1900000022

第22章 听风听雨听曲儿(2)

那后来天桥它怎就成了市民娱乐场所了?您看看,大明嘉靖年间了,外城墙修的挺有意思。然后,天桥儿的命运发生转变了。怎么说呀?根儿上说,天桥儿自然条件好,水韵宜人的。外带着北边儿有前三门,来回儿走动的人多。瞧瞧,洽谈买卖的,进京赶考的,谁都爱就着美景儿说话儿。那不,茶馆儿、酒楼、饭店、小吃部儿,都来提供便民服务。变戏法儿的、说书的、唱曲儿的……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来了。就从这时开始,天桥儿市场有模有样的向普通百姓展露了扮相儿。外城里,它成中心了。

天桥守着天坛根儿,沾着特浓重的香火味儿。您想,皇上每年至少三过天桥,各路神仙必须夹道欢迎。瞧瞧,能来的都来了。千来米的大街上,大大小小的庙宇竟然建了十三座之多。呵,精忠庙、观音寺、龙王庙、天仙庙……这要到了初一、十五,烧香拜佛的、贩卖土特产的、看热闹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舞狮子的……好么,方圆十里,净看人了。清康熙年间,内城的灯市迁到了前门外头,天桥的灵佑宫也被列为参展单位。您看看,正月里上元日,到了掌灯时分,前门到天桥主要街道都全得布置夜景照明。夜空里,各色花灯流光溢彩,把星星都比下去了。四面八方赶来的赏灯人,如山如海,一个大都市的繁华景象简直登峰造极了。

百姓天桥苦找乐儿

“天桥南望风埃小,春水溶溶到酒边”,美景俨然昨日,沧桑数言难尽。也不知从哪日哪时起,天桥儿的润泽池苑开始干涸。慢慢儿的,就没法儿坐桥头儿写诗了。可这百十年来,天桥儿的庙会、灯会,那繁荣景象真真儿的难忘啊。您看,艺人们习惯了赶这个场,老百姓也习惯瞧这个热闹。今儿虽说河干了,花儿也不开了,可天桥儿在大家伙儿心里,依然是个站脚儿的地儿。这不,一些出类拔萃、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索性在天桥儿扎下了根儿,就指着卖艺为生。那些“崇尚艺术”的富贵闲人,为生计奔波了一天想解解乏的老百姓天天儿来捧场,天桥儿是终日热火朝天了。

光绪年间,永定门外马家堡修了火车站,南来北往的客人都从永定门进出京城。大江南北来的,全知道“买东西到大栅栏,瞧玩意儿去天桥儿”。呵,下火车就都奔去了。天桥儿的把式有说的、有练的。您看,评弹、京剧、相声、大鼓;劈砖、摔跤、耍中幡儿、二指神功……其实,“满眼哀鸿自歌舞,听歌人亦是哀鸿”,无论台上台下都是在存与灭的边缘苦苦挣扎的普通劳动人民。就凭着大家伙儿一张嘴、一把扇、一身行头、两只手,一个平民百姓的“乐园”撑开了它的大伞,迎接着来往京城的客人。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呀。清末到解放初期,天桥儿的民间艺术表演达到了鼎盛时期,活跃在舞台上的艺人不下五六百位,游客更是趋之若鹜,天桥儿没有门槛儿,抬脚儿您就过去,不论观众多少,只要街上还走着人,它的幕布永远都是拉开的。有钱的捧个钱场儿,没带着钱的捧人场儿。那年月儿里老百姓们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快乐,倒也不嫌弃天天儿在这儿耗着。一边儿看着还一边儿总结,嘿,这人相声说得真好;那人真有劲儿,把石头都劈碎了;啊呀,前头儿还有个狗熊……

天桥的地面儿上,确实有那么些个艺人,大家伙儿喜欢他们,喜欢到天天儿都想看。他们各有绝活儿,体貌特征还特“可爱”,叫您一看就能记住,叫您一看就想偷着乐,所以,老百姓进了天桥儿的圈儿里,全踮着脚尖儿找他们。都谁呀?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怪”,天桥八大怪。在这里,“怪”是一种褒奖。“八大怪”就是天桥杰出艺人的代表。好么,谁要得了这么个头衔儿,那他可有人缘儿了。天桥在,八大怪就在,时局动荡,八大怪就跟着漂泊动荡。总之,艺人在天桥“撂地”卖艺分了三个时期,最著名的“八大怪”也就有了三八二十四个。他们怪,怪在“才”、怪在“艺”、怪在“形”,他们都是天才。天桥的舞台很大,这个大舞台可不只是“八大怪”的。在八大怪的光环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登台献艺的民间艺人呢,天桥是银河,他们都是星。岁月可以磨灭记忆,它却从不否认存在,不论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还是久已遗忘的天桥儿的角儿们。如果有幸您再跟他们聊会儿,一准儿没有人会觉得自个儿是天桥儿全部。但是,我认为他们全是天桥儿的英雄。

大清早上,伸伸懒腰,抬眼一望,嘿,风和日丽的天儿。用老百姓话儿说,今儿不逛天桥,那是虚度光阴了。好像还非去不可?您闭上眼想想,一个艺也可卖,物也可卖,摊儿挨着摊儿,人挤着人的,梆子、大鼓、秦腔、汉调,左说右唱,百姓百看不厌的“北京大剧场”——得嘞,非去见识见识不可了。

您说,老天桥的地面儿有多大?桥底下全算。不介,那连八大怪都搁不下。那多大?这么说吧,进了南城,您随便拉住一人问问。您家住哪儿啊?天桥。又打听一个,还住天桥。街坊都一块儿出来的?不介,是天桥太大了。您瞧,大概其珠市口儿东大街往南,永定门以里,天坛西门儿外头,西边儿到正阳门大街,都算它的地盘儿。您想想,跟天桥儿住着的,有多少口子人吧。走着,哪儿人多往哪儿扎。对了,相信群众。瞧瞧,前头儿怎那么多围观的,水泄不通了?放慢脚步,出耳朵听听。呵,带唱腔儿:“您看这块布,它怎么那么白……”,搭“真白”;“铺子里卖三块,您给我两块八,两块五也卖啊……”,搭“真值”。知道了,是说相声的。保不齐。使劲往里头挤,嘿,道具货真价实,棉布、绸子,五彩斑斓的。是说相声吗?不是,人家真是卖布的摊子。就这口儿吆喝,贫是贫点儿,但大家伙儿就是喜欢听。敢情,天桥儿的“地主”个顶个儿多才多艺。

跟布摊儿隔着三尺远,瞧见一席棚。哗!哗!鼓掌声一阵儿高过一阵儿。走着,进去看看。一堂桌、一醒木、一人之言,古往今来,车马喧嚣。对了,书场。说书先生占了讲台那么大的地儿,剩下的桌椅板凳是招呼听众的。站门口儿,向前半场张望一下儿,茶桌儿,方凳儿,俩人儿一桌儿,侧脸儿对着台上,边聊边喝茶边听着书,这叫客座儿。后半边儿没桌子,就摆长条儿板凳儿,客人随来随走,这是散座儿。您正听的起劲儿呢,台上肃静了,该小二上场了。串讲?不,端着竹笸箩,走您跟前儿了。“打钱喽,第五回……”这就是说,前四回讲完了。您还想听吗?想。那,续钱。那儿还一拨儿客人,没找着座儿,就跟棚子口儿站着听。没座儿的客人,咱可没招呼到,他要是伸手扔钱,接着,要是没给,不带死乞白赖要的。咱老北京书场,就这么个理儿。评书有长的、短的,大书一口气儿说不完呀,一讲就十天半月的。其中有柁子、梁子和扣子,就是精彩情节。每回讲到扣子,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收住了,“打钱儿”的也随后到了跟前儿了。

走了。评书没听完先放下,咱听戏去。哪儿啊?梆子馆儿、坠子馆儿、落子馆儿……见门儿进。这些个地儿,除了腔调儿不同,陈设倒是大抵很像,打钱儿的方法也像,都跟书场像。您看看,一步高的土台子,角儿背后的一面墙贴的花花绿绿。凑近了瞧瞧,好么,都是“画”儿,像牛黄解毒丸,秘制清火祛毒散不等。戏园子里,打钱儿不叫打钱儿了。那叫?“托杵”儿。那儿有一落子馆儿,进去瞅瞅。呵,全是女角儿。对了,这也叫坤书馆儿,唱大鼓书为主。鼓曲儿也分了好多种,有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山东大鼓等等,以头两种最为流行。唱大鼓必须得和着鼓曲儿,好么,还是个“架子鼓”。可不,支起一米多高,角儿站着唱。边儿上还有弹弦子、拉胡琴儿的师傅们,他们倒是坐着。

听茶馆儿

茶馆不是喝茶的地儿么?没错儿,茶馆儿是可以“听”的。您看看,旧太监、坏特务、算命卜卦的、大兵、警察、蝈蝈蟋蟀鸟儿、贝子贝勒爷……三教九流全跟一地儿聚着。可不,什么声儿都有。大清国那二百多年,直到民国初叶,“四九城”儿的茶馆儿多了去了。好么,大大小小,大概其是条街就有。瞧见没,头午人比较集中,三五成群。对,全呷着盖碗儿清茶,侃呢。对,干喝茶没伴儿不行。下午不介了,一人一座儿。可不,都等着听节目呢。

其实,刨了单卖茶叶茶水的清茶馆儿,落子馆儿、书场也都算茶馆儿的近亲。它们大多是上午的水,下午的座儿。您听说过“净街王”没?环卫处的?别介,人家就是书茶馆儿,“净街”全凭一个好说书先生。您听,窦娥冤,她冤,简直忒冤了……啪!醒木一落,到底有多冤啊?打死他也不再告诉您。对不起您嘞,明儿再来。再沏壶茶,冤情就解开了。您说,茶馆儿是个什么地儿?说不好。可不,跟里头挂鸟笼子行,一句话不说喝一天水行,自己个儿说行听别人说行,借地儿倒腾点儿东西也行……甭管那茶水好喝不好喝,就凭这四不管的行规,先头儿那些年,茶馆儿买卖儿忒好了。

天桥儿大市场

天桥这儿确实什么都有,所以我认为它很大。您看看,晨来有晓市,昏至有昃市,这就是天桥儿大市场。好么,估衣、修表、补锅锔盆儿、修雨伞、粘扇子、打卦儿、卖小吃、拴笼屉、镶牙……变戏法儿、练轻功、吞火、吃宝剑的……这地面儿无所不能,也无所不包。您看,这地面儿上可以卖艺,可以卖东西,它迎接欢乐,它也能包容痛苦……瞧瞧!瞧瞧!踩高跷、推小车儿、扛箱子的,排成一队来了。躲躲吧。别走,他们是开道儿呢。待会儿龙就要“招摇过市”了。快看,快看!它飞过来了。呵,竹头竹尾巴,身上裹着薄纱,当然也有纸糊的。真飞呀?可不,十多个少壮青年帮它呢。不过,喜欢看龙还得等等。飞的忒慢?不介,是天黑的慢。等到夜幕降临时,巨龙起舞,细碎的灯光会随之翩翩流转,如真龙从天而降。

舞狮子也好看。您看看,小节日“太狮”演,就是两头“狮子”合作,它俩踩球、嬉水、抢绣球。瞧这哥俩儿美目顾盼,细腰大头,身段儿还真真儿灵活。这二一种是“少狮”,由一群狮子联袂献艺,跳集体舞、登高、爬树……您听,铜铃响,锣鼓喧,“少狮”舞起来,天桥儿过大年喽!

老年间,冬天的北京城冷,戴毡帽儿穿棉袍儿都冷。就那些“黑棉裤”连背心儿都不穿。是买不起吗?不是,“黑棉裤”都有功夫。他们这么想,光着膀子既引人注意,又可以“逼杵”儿。什么意思?您看,他把长矛的尖儿架嗓子眼儿上了,另一头儿顶地上。这时,就使一点儿力气。呵,矛稍稍弯了。转手儿,该打钱儿了。那不,助理挂着笸箩转场了。大师还跟那武器较劲呢,但是他的耳朵没闲着。怎说的?比方说,就收了俩子儿,伙计跟他对暗语。于是,您就听见大师嘿呀一声,矛又弯了一点儿,矛头就深深嵌进了肉里。不行了,受不了了,围观的心里直激灵儿。得,多扔俩钱儿吧,要不出人命了。“逼杵”儿,其实就是想利用大家伙的同情心多要俩钱儿。

小点儿声儿,别打扰下棋的。红油漆棋盘,就画桌子上,风吹不掉,雨洗不去。瞧瞧,有悬赏对擂的;有摆残局待解的;有小口儿呷着茶瞧的。啪嗒、啪嗒……观棋不语,这儿是天桥儿唯一一处儿安静地儿。啊哈,将了!

首代八大怪悄然登场

哎,早先提到的过的八大怪呢,这半天儿怎么还没见着啊?您放一百二十个心,一个也漏不掉,他们脑袋上都带着记号儿呢,您请细细端详……

话说清咸丰年间,第一代八大怪在天桥儿悄然登场了。呵,有文的有武的,有说的有唱的。您看,常傻子、田瘸子算一拨儿,这是有“功夫”的,靠拳头胳膊腿儿说话。剩下那五个呢?您看,穷不怕、醋溺膏、韩麻子、盆秃子、丑孙子、鼻嗡子,这全是“说活”的,靠嘴吃饭。

《傻子》卖药

常傻子不是真傻,就是力气忒大了。一身傻力气卖什么药呢?看回来的说,是一种丸药,家传的,其功效可与今儿的云南白药和麝香虎骨膏相提并论。好家伙,名儿挺大,叫“百补增力丸”,能治疗跌打扭伤、能舒筋活络,还能修复器质性损伤,神了。东西挺好,家传。可常大爷还是犯难。怎么?他不会吆喝。于是,他找弟弟常老二去商量了。俩人儿一块儿想办法儿,嘿,主意有了。什么?咱不唱、不嚷,咱练真功夫,现身说法。

得,就这么定了。挑了一黄道吉日,兄弟俩儿在天桥支上了摊儿。您看,小桌儿、长条儿木板凳,桌腿儿捆着一根儿木杆儿,大约有三米高,杆子上挂着一副红地儿兰边儿白字儿的小旗儿。写的啥?百补增力丸。齐活,“药铺”开张了。太阳一点点儿升高,不出一会儿功夫儿,街面儿上就热闹起来。

这时候儿,常老二先道开场白了。他左手拿一块石头,有俩拳头那么大,右手还有一块。干嘛呀?两块石头往一块儿撞,一下儿,再一下儿。啪!啪!有人把脑袋转过来了。常老二趁热打铁,一边儿把石头递过去,一边儿还搭着话儿:“来了您呐,您帮忙给掂掂、摸摸,看这是真家伙儿不?”接茬儿的拿手一掂量,挺沉,是石头的。有了观众的认可了,常老二举着石头跟围观的示意:“这位先生给看了,这是真石头啊!”说着,咣当,把石头扔板凳上了。

同类推荐
  • 带三只眼看国人

    带三只眼看国人

    《带三只眼看国人》作者以省为划分标准,对各个省的文化,人文,性格,习俗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述与批判,既有对该地的介绍褒扬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其在历史,性格,文化,习俗上的不足,全面地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各个省市的热爱和期望,本书针对多年前作者引起轩然大波的《丑陋地理志》进行反省,是作者的一部"忏悔"之作,内容上更丰富,更客观,弘扬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三言二拍”与拟话本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 中国式饭局宴会细节全知道

    中国式饭局宴会细节全知道

    本书全面总结和剖析了中国人请客吃饭求人办事过程中的礼仪、技巧和注意事项等,重点从备局、设局、布局、对局、收局等几个角度举例阐述饭局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让你在饭局之上尽显绅士风度和淑女风范,有助于你在觥筹交错间结交贵人,轻松成事。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无敌小天师

    无敌小天师

    捉捉鬼,治治病,看看风水,画画符,炼炼丹,炼炼器,异世泡个妞,创个顶级门派。去六界串个门,天下那都可以去。
  • 乱世孤女

    乱世孤女

    她十一岁入宫,十年未见君王面,一夕相遇,因她甜笑魅人打动君王心,招来嫉妒,惹下杀身祸。被得宠的贵妃推入御河处死。她自幼习得好水性,从此逃离禁闭她十年的皇宫。皇宫外面已是乱世,她一纤纤弱女如何存活?她被抢入军阀司令的府第,要给司令的儿子做小妾……
  • 四平米瓦房

    四平米瓦房

    我非常后悔以前做的事,以至于被卖到了瓦子村,在瓦子村里,我认识了许多朴实的农民,和带我逃出去的那个开发商......
  • 少儿科普百问百答-璀璨水产大观

    少儿科普百问百答-璀璨水产大观

    自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鱼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以及茶余饭后愉悦心情的观赏宠物。
  • 查理九世之烟花易冷

    查理九世之烟花易冷

    堕落的人们,嗜红的鲜花;那苍白如雪的少年如薄纸;那殷红如血的少女似朝花……
  • 红楼之林莞

    红楼之林莞

    系统:林莞宿主:林莞位面:红楼梦任务:未建立奖励:未刷新看着简单的几行字,林莞为之奋斗了十世,因此才了解为何系统经常逼迫她做任务,不得不说这对系统本身的好处才是最大的,毕竟所有奖励被系统克扣了十分之九!整理一下脑海的信息,半透明的身体闪过一堆乱码!
  • 逆风寒

    逆风寒

    这已不仅仅是故事!没有上帝的眷恋,也没有佛祖的保佑,从来没有过人的运气,也没有坑不死的老爹,在他的身上永远印证着“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且看淳朴的二逼青年穿越后,如何转本性,易江山,看透人生,悟道逆天……
  • 如何让我们更懂爱

    如何让我们更懂爱

    恋爱靠运气,但光有好运气也不够,还要有好头脑,好头脑靠好指导。本书为你全程揭秘男女那些事儿以及“25+未婚女青年综合症”、“强迫性重复:恋母、恋父情结”、“单相思与爱情错觉”等心理隐晦,给想谈恋爱、正在谈恋爱以及刚步入婚姻的你支招。
  • 升灵至尊

    升灵至尊

    元极辟定天地乱,渺渺茫茫无人见,神魔相争帝庭崩,荒古从兹碎大千,庆余群生仰至仁,万道源流始奔腾,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升灵渡厄传。荒古破碎,无量罪劫悬而未发,未死之瘤企图祸水东引,行替死代劫之法。刚刚有大兴之兆的人族成为首要目标。主角李平安(杨夜)从末法时代降临,一步一脚印,斩断磨难毁誉,丈量天地人心,求证大道经纶,解开荒古之谜,为人族立天柱,要做万世圣人。
  • 混社会

    混社会

    这本小说融合了商战、连环骗局、兄弟情仇、爱情、监狱风云、黑白道等元素,文笔极好,故事也写得很吸引人。其中所写的商战情节非常有中国特色,把其中的官商利益,一个小公司怎样通过非常规手段拿到大业务,一个穷人如何成长为大商人写得很现实,很到位。对于监狱生活的描写也非常真实,有现场感,对于黑帮情节的掌控也比较到位,是一部好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