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79100000021

第21章 半局(1)

1

他一心要学点英语,至少去到美国能顶用些日子,虽说一个点心师不需要见太多人。

能走到这步不容易对吗?他已经35岁了,笑起来眼角的纹儿就像水里的涟漪,虽然看起来还是一样帅气,但那何尝不是挤起来的岁月。

这些年,他没空去爱,没有房子,他的努力缓慢卑微,一波三折,只是从没放弃。

所以,所以齐召南啊齐召南,你不好好听课,你总看她的旗袍干什么?

他暗地里呵斥自己,呵斥得有点无力。

井丹老师是个怎样的女人,他说不好,只觉得喜欢看她。她美,却不招摇,不逼人眼,恬恬淡淡的,很舒服。

她穿旗袍,草绿的底,细白的花,那该是软韧的棉布,伏贴着她温柔的曲线。这样一个很中国的女子,来教英语,不小心他就被那“中国”牵住了,忘了她教的是什么。

这样被问到的时候就很窘,他一个大个子,站起来只是看着人笑,也不说会,也不说不会。

这笑太实在,也真的很可爱,井丹也不由得笑了。

下课的时候她叫住他,他很慌乱,穿过课桌椅子的时候,撞了这个又碰倒那个,乒乒乓乓的,看得她惊奇了。

“我想问,是不是我的课讲得太快了,你可以提意见的,这是你的权利,你交了学费的。”

他都没留心听课,哪里知道快慢,想了想冒出一句:“我是个点心师。”

井丹“哦”了一声,看看等不到他下一句,便说:“这样好吧,每天下课后,直到5点半前,我再给你补一次。”

她教过许多这样的成人学生,跟她仿佛年纪的,比她年长许多的,在生计中忧烦奔走的,一开始,她并没觉得他有什么不同。

是他的那些点心,让她感觉不同了。

第三天下午补课,人散了,教室里只余他们两个。

齐召南从背囊里拿出一只橘红色的饭盒,打开,里面盛着四个红豆马蹄糕。那糕是半透明的淡青色,红豆的颗粒大而圆,清香淡淡怯怯的,等她的眼色。

井丹叫了声:“呀,这是你做的吗?”

齐召南含着笑,半是欣慰半是骄傲地说:“我是个点心师嘛。”

“我能尝一个吗?”她的样子像个准备淘气的女孩。

“全是给你的!”他冲口说,又赶紧降低了语气,“不能白让你补课吧。”

她吃东西的样子,他多喜欢看,一点也不像个矜持的老师,他真感激她的不客气,她一心一意地大嚼着,吃得多么高兴啊。她一气吃了两个马蹄糕,万事足的表情,回眼看看齐召南,这才有点腼腆:“看我狼吞虎咽的,真不体面。”

“没关系,没关系。”

“真好吃,真的,吃到好吃的东西,我就得意忘形了。”她笑了一下,把剩下的马蹄糕小心地包起来。

2

每天能有这样一个时辰,真是件惬意的事。

齐召南深深地感到。

凌晨5点他就醒了,天还黑着,他不困,钻进厨房发面粉,湘莲子去了衣,白嫩嫩的,他把着小磨盘,细细地磨,不嫌烦。

他要做最好吃的莲蓉包。

活儿全干完了,时间还老长一段。他大声读了几页英语,又心神不宁地去看那些包子。包子很漂亮,一只只小巧丰腴,稳稳坐在小笼屉里。他放好盖子,没隔一会儿,又来看看。

日头走得可真是慢,一天里他盼这下午放学的4点半,好像已经盼了一辈子。

而他仍能沉着地坐在座位上,做面无表情看书状,耳朵听得教室里人走光了,一下子静寂下来,只有井丹在讲台上收拾讲义的声响。

这是他一天中最惬意的时辰。

外面的声响一浪浪地远了,向晚的阳光柔软而金黄,教室就半浸在这夕阳里,像玻璃瓶里的蜜糖。

井丹低低放些英文歌,不知唱的是什么,但这些歌声让人舒服。

他埋着头做作业,似不经意抬头看黑板,看的却是吃点心的井丹。

她诚心诚意地在享受那些点心,那专注使他不太敢看,然而他偷偷地笑了。

从没有人以这样的真诚吃他的点心,酒店里的客人,三五成群地坐下,点心几笼几笼地叫。他们的嘴好忙,忙着招架往来,话是主儿,点心是陪,随随便便咬一口,再好的滋味,他们也吃不出。

他乐意看她吃,心里暖乎乎又喜洋洋得舒坦,说不出的甘愿。

一次她的水喝完了,他出去为她买。嫌门口士多的矿泉水牌子不好,走了三条街,终于买了瓶优质牌子的水,挥着汗一路跑回来,心里却踏实。尽管她喝的时候并未察觉,然而这样的劳烦,他甘愿。

那个暴雨天,大水浸街,短信明明通知停了课的,他还是披了件雨衣湿淋淋地赶去学校,站在空荡荡的门厅等了大半个时辰,只是为了一个多余的担心,万一她不知道赶来了,至少还有个人在。檐外的雨珠如线,湿衣裳的雨珠亦如线,这样的狼藉,他甘愿。

她天天吃着他的点心,他日日看着她的笑靥,事情如此了,这样自然地,他想到了下一步。

他没敢想那么远,他不过想请她出去吃顿饭,要找一个有烛光的地方,落地大玻璃背后是青青的植物,能听到音乐,而音乐要像微风,可以远,可以近。

于是这天的补课,他破例没拿出点心。

井丹有点奇怪,但马上帮他说起话来:“白吃了这么久好点心,早已是过意不去了,虽说你是在酒店顺便捎过来,但总是不大好的。”

她还不知道,这些点心都是他专门为她做的,是绝版,限量发送。

他沉吟着,尽量让自己显得不经心:“今天没带点心,是想请你出去吃顿饭。”

常有成人学生发起各式的饭局,井丹并不意外:“吃饭啊,怎么不见班长他们说。”

“也就是我和你两个人。”他脸红了,就说不出什么场面上的话来。

“哦。”井丹应着,慢慢地看了他一眼,“可是5点半我没空,我要去幼儿园接女儿,我女儿,四岁的小女孩。”

3

他看到了井丹的女儿,隔天她带孩子来上课,小女孩异常乖静,坐在第一排,安分地画画。

他猜疑是不是她在婉拒,非常委婉地说,不能。

那就是她错估了他,他从来不是个难缠的人,也不懂死乞白赖,也不懂穷追不舍,只是行到水尽,坐看云起,顺应自然吧。

然而说心里不难受,那是假的。

她很好,他的确是喜欢,然而终究是来迟了,来迟了也只好认了。

表面上他还是如常,还是带各式精美的点心来,给她和她的孩子,看着她们开怀地吃,属于另一个男人的,她们是。有点心酸,但是有什么关系,不妨碍这一刻,他这一刻的快乐。

他逗女孩玩,笑声朗朗的,亲切如邻家的父兄,井丹几番起疑自己的多心,他哪像有什么非分的想法,想得非分的倒像是她了。

培训班课程结束在春天,学员们说,不如和井丹老师一起去春游吧,多润的天气,能拧出一把水。

他们去一个山庄,有山有水的山庄,大家在草地上扎营,有人生火,有人拾柴。齐召南力气大,两手各拎着一个铁桶,去百米外的水龙头处取水。

井丹和几个女生坐在草地上闲聊,不知是谁说的,明天是4月1日愚人节,女生们刁钻,都嚷着提前过,提前过,今天要好好整个人。

当时齐召南就站在百米外,他笑呵呵的样子有些憨厚的傻。

有人说,就他吧,好上钩。

她们压抑着笑声紧张地商量,一个女生坏坏地对井丹道:“井老师,委屈你合作一下。”井丹笑着摆手,却哪里拦得住她们。

齐召南接满了两桶水,两只手拎着,胳膊上挣出肌肉的线条,突然他听到从营地传来女生们的尖叫:“蛇!毒蛇!井老师被毒蛇咬了!”

他的心忽地蹿上喉底,摔了两只桶,拼了命地奔过去。

女生们眼里,这个男人实在好哄得很,他不顾一切地狂奔而来,像一只疯牛。有人忍不住偷笑,脸上那鬼鬼的眉眼,稍一留心就能让人起疑。

井丹开始也是笑着的,但她很快觉得不对了,大步跑来的齐召南,一把抱起了她,那突然而来的失重感让她有点眩晕。

“叫车,送医院!”他边跑边简短地命令。

井丹在他怀里,他的气息那样贴近,她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脉搏,那样激烈、火烫地跳。他的手紧紧地抱着她,让她以为自己轻如片羽,让她以为永远不会坠落。

他低下头,深切地看她,却用一种温柔的语气说:“没事的,医院很近,你得坚持住。”

她无力地合上眼睛。

却听到她们爆炸似的大笑,带头几个女生冲出来,边跳边嚷:“Fool!Fool!”

“井老师装得好像啊!”

“齐召南,愚人节快乐!”

井丹匆匆地逃开,不敢回头直面他的难堪。

直到午后,大家吃饱,各自找乐,她才敢隔着荔枝树的枝叶偷偷望他。

他背靠着一棵树坐下休息,那是一张已经平静的脸。

4

也是那天,晚上回来的时候,淅淅沥沥地下起了春雨。

雨不大,但细密连绵,路灯下的街,都亮晶晶的。

他们租的大巴一路顺便送人,女生们的男友或先生,都表现得很尽职,有开着车等在街边的,有高擎着雨伞跑过来的,那些被等的女生总是不急着走,必要回头一笑,高调地和大家道别,这才肯让车门款款关闭。

井丹该是累了吧,她有些沉默。

到了她家的巷口,车开不进去,她礼貌地说停这儿就好了。

巷口里摇曳着一盏夜灯,雨幕里,那薄薄的光芒,显得巷子分外幽深了。

同类推荐
  • 琥珀(下)

    琥珀(下)

    《琥珀》中体现出的女性自我意识还与历史言情小说这一特定的小说类别有关。历史言情小说是以女性为读者群,而女性作者也或多或少摆脱了为男性写作的理念。虽然她们在语言和思想上还留有男权社会的印记,但对男性文化中的理性色彩的摈弃,使得这些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有女性风格。
  •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是《珍妮姑娘》的姐妹篇。《嘉莉妹妹》描写了农村姑娘嘉莉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为摆脱贫困,出卖自己的贞操,先后与推销员和酒店经理同居,后又凭美貌与歌喉成为歌星的故事。作家以嘉莉为代表深刻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对贫苦人民压榨的残酷性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小资产阶级分子的腐蚀性。
  • 不要爱我

    不要爱我

    《不要爱我》是一部写给所有相信真爱的男人和女人的书,也是一部写给在感情的困惑面前不知所措者的书。
  • 英雄地

    英雄地

    《英雄地》是一部聚焦社会热点的小说。它既有着商战的经典情节:围绕一块炙手可热的城市湿地开发项目,各方展开激烈角逐,商战的诡谲波涛,世情的百般搏杀之后,直到最后的结局让所有人震撼失声;它有着情感大戏的纠缠,亲情、友情、爱情的苦涩、甜蜜。让人感慨人生五味:歃血为盟的兄弟、舐犊情深、如胶似漆的恋人,曾经的海誓山盟,忠贞不渝,在流逝的时间、膨胀的欲望、衰隐的记忆中历经淬炼;它更有着理想的情愫与人文的情怀,两代人的思想价值观碰撞得火花四溅。
  • 帝国之殇:晚清三十年金融战争

    帝国之殇:晚清三十年金融战争

    国内首部从经济、金融视角解密晚清覆灭的财经小说晚清三十年之沉浮博弈,呈现最鲜活最具说服力的改革镜鉴教科书告诉我们,那一段历史是满洲八旗的腐朽无能,辛亥革命的辉煌,北洋政府的操蛋。晚清历史,只有鸦片战争、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只有慈禧、李鸿章、康有为、袁世凯?企业兼并、股市崩盘、地产泡沫、内幕交易、银行挤兑、跨国黑幕,这一切早就曾上演!或许,这些过往若未尘封遗忘,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不会发生。
热门推荐
  • 生命的歌哭

    生命的歌哭

    一双温暖的大手握住;一双微微颤抖的小手;小手刚从地震的废墟里抽出;有惊惶和肿痛;在指缝间传递;可她终于握住了阳光生命等。
  • 九幽血月

    九幽血月

    当九幽的叹息缓缓落入人间,血月的投影露出狰狞的边角,潮起潮落的海岸溅起猩红的浪花,一曲幽深的歌调从角落中浮现。——“我生血月现,我死九幽亡。一曲红衣少,愿屠漫天人妖魔。”这是一个被众生遗弃的故事,这是一个被命运捆绑的少年。只因为他拥有一双被世间遗忘的血瞳。待血瞳将启,我便覆灭天地。所以说,活着,是一种努力,更是一种抉择......
  • 三生有幸:最浪漫的星空,遇见你

    三生有幸:最浪漫的星空,遇见你

    每颗星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或为自己,或为别人,而我呢?又是为了谁?——by林星语是我三生有幸,在很美的星空中与最美的你邂逅,只可惜,也终究被昼所代替,而我,也仅仅只能在这短暂的夜,默默守护你…——by叶林枫那星空之上的皎洁皓月永伴繁星,但为何不肯看那雾岚,永伴星空?——by唐诗岚星美,其所不及,仿佛一切生灵在其光芒下只得暗淡无光,但繁星何时可见,身旁明月永伴繁星?——by崔子皓一切因星起,又因星灭,缘起缘灭,星如雨,又如泪,星语星愿又因谁?是风吹叶落,还是皓月无暇?尚且从长计议…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驻足世界奢华酒店(全集)

    本套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揭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这套书不是介绍酒店的小册子,不同的视角和对酒店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服务的浓彩重墨的描写使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 七幻灵

    七幻灵

    一个个来历不凡的人,一句句高深莫测的话。揭开了无数隐秘,掀起了无尽波澜!!!
  • 成方切用

    成方切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宠加身:绝色星女惑天下

    千宠加身:绝色星女惑天下

    她本以为在这世间,她冷硬的心房只为千镜玄睿一个人温暖。后来遇上了他,她才明白:即使再冷情,也会有希望一直保护的人。如果玄睿因为他人而永远离开了她,那她一定会杀了那个人后和他一起离开,如果白亦尘因为他人而离开了她,那她一定不会相信,她记得他说过,他要一直一直陪她看朝起夕落。。。她相信他。。。因为那个人是他,所以她相信。今生的相遇,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那,今生的相爱,可是因为那奈何桥旁生生世世的思念与等待。
  • 树人文库-揭秘一生的中药故事

    树人文库-揭秘一生的中药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怀旧是从何时开始的?从春天第一片花瓣飘落的时候,从冬日第一个雪人融化的时候,从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从工作第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从一位同路人匆匆转身的时候,从你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怀旧是因为旧时光的无以复刻。往事或许明朗简单,温柔清丽,或许酸涩孤独,伤痛迷惘,但岁月的光线总会把它们一一暖化,镀上一层柔和朦胧的光晕。记忆就如一潭无风似镜的湖水,过往人事皆幻化成条条小船,于湖心平静无声地漂泊着。清晨拉开窗帘,阳光斜射到墙面的贴画。那幅画恰好是凡·高的《向日葵》,冥冥之中还在不停积攒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