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新编教程
本章关键词:
职业的含义职业的分类“PLACE”分析法行业探索职业探索岗位探索企业探索
本章纲要:
职业及其分类
职业探索的方法与内容
我的职业探索
人物:杜飞,男,22岁。
我叫杜飞,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今年就要毕业了,理应为了完成学业而高兴,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反而越来越彷徨,因为最近给几家自己看得上的用人单位投了简历,却石沉大海,一点回馈都没有。前几天,区上召开春季人才双选会,我抱着希望走进招聘现场,看着一个个招聘条件,什么有工作经验者优先、有驾照者优先、学生干部优先……自己都怀疑是不是上过大学,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到底在工作中能用到多少,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我真的困惑与无助了。
回到学校后,我第一次走进了职业生涯咨询室,辅导老师热心地接待了我,了解到我的情况后,耐心地为我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分析目前法律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人才需求特征,提出了一些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次职业辅导,我明白了所学的法律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很乐观,如果自己想要在本专业方向上就业,还需要更多的相关能力与素质,而这些我还不具备,或者说在大学期间我错过了很多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培养自己职场竞争力的机会。但是,我发现,有了这次求职与咨询的经历,我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也懂得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到毕业的时候,我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点评
从学校走向社会,你将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能够使你立足的是你的职业,它不仅是你生活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是你存在的价值。而我们很多大学生在学校读了十几年的书,突然要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会感到陌生与困惑,这缘于在走入职场之前,我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也没有进行有效的职业探索。因此在大学期间,建议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有意识的参与社会兼职、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进行职业探寻,这样成功就业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升。
职业及其分类
本节纲要
职业的含义
职业分类
行业分类
职业,是大学生的终极目的,培养职业化的大学生,也是大学的终极使命。每一个走进大学的学生,终究要进入职场走向职业,都要把职业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大学生要认识职业,了解职业,从而有效地规划大学生活。
一、职业的含义
职业,从其科学含义上看,是指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工作。职业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它决定着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职业不仅关系到个人,而且关系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当我们羡慕别人拥有一份好的职业时,经常会说“很有前途”,可见,职业关系着我们的前途还关乎我们生活的质量。
二、职业分类
职业分类方法主要有:1.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法。如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机构——国际劳工局颁布了第一部《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成为各国编制职业分类的依据和各国间交流的标准。2.国家标准编码法。3.部门工作标准法,如我国政府劳动部门制定了工人类别的工种目录;政府教育部门所搞的学科分类、专业设置等。4.职业指导分类法,主要有霍兰德分类法、兴趣分类法、教育学科分类法和DPT分类法。霍兰德分类法把职业分为现实型(即技能型)、调研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即领导型)、传统型(即常规型)6种;兴趣分类法与人的活动兴趣相联系,把职业分为户外型、机械型、计算型、科研型、说服型、艺术型、文学型、音乐型、服务型、文秘型10种;教育学科分类法把专业大类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科、工科、农学、医科、家政、教育、艺术、体育10种,职业则与之近似和相关;DPT分类法把职业分为与资料打交道为主的工作(D)、与人打交道为主的工作(P)和与事物打交道为主的工作(T)3种,有的学者还增加了思维性工作(I)的内容,使这一方法成为DPTI分类法。5.人力资源管理实用分类法。6.社会地位分类法。
1999年5月颁布并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其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自《大典》出版以后,每年都要出增补版本,增补新增加的职业类型)。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国际上典型的职业分类
1.美国: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与层次将职业分为两大类
(1)白领工作人员——专门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农场以外的经理和行政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
(2)蓝领工作人员——手工艺及从事类似工作的人;非运输性的技工;运输装置技工;农场以外的工人;服务性行业工人。
2.日本:界屋太一将职业以范围分四大类
(1)物品产业(农林业、制造业、土木建筑业中直接从事物品生产加工的行业)。
(2)位置产业(运输、仓库保管、金融、流通等)。
(3)时间产业(人寿保险、医疗、服务、社会治安、娱乐及旅游业等)。
(4)知识产业(教育、新闻、设计、广告宣传、技术开发等)。
3.加拿大:依据各个职业的主要职责或从事的工作对职业进行分类
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把分属于国发经济中主要行业的职业划分为23个主类,主类下分81个子类,489个细类,7200多个职业。此种分类对每种职业都有定义,逐一说明了对种种的内容及从业人员在普通教育程度、职业培训、能力倾向、兴趣、性格以及体质等方面的要求,有较大有参考价值。
4.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把职业由粗到细分为四个层次,即8个大类、83个小类、284个细类、1506个职业项目,总共列出职业1881个。其中8个大类是:(1)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2)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3)事务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4)销售工作者;(5)服务工作者;(6)农业、牧业、林业工作者及渔民、猎人;(7)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者;(8)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劳动者。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提高国际间职业教育统计资料的可比性和国际交流。
三、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是不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另外一种分类模式,主要是依据按经济活动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的原则,即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性质进行行业分类,而不按其所属行政管理系统分类。某一行业就其实质来说是指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活动的所有单位的聚合体。
我国2002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进行了调整。新行业分类标准为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主要分类如下:
A.农、林、牧、渔业
B.采矿业
C.制造业
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建筑业
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H.批发和零售业
I.住宿和餐饮业
J.金融业
K.房地产业
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P.教育
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T.国际组织
职业探索的方法与内容
本节纲要
“PLACE”分析法
行业探索
职业探索
岗位探索
企业探索
即将走入职场的你,将如何更好地认识职业世界呢?本节将介绍评估职业世界的方法和进行职业探索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快地了解和准备定位职业,为你的职业生涯打开通途。
一、“PLACE”分析法
面对纷繁复杂的职业种类,需要依据一些方法来评估职业的各个层面或工作性质是否符合你的需要,或者你各方面的特质是否符合该职业的需要。PLACE是一种有效地了解和认识职业的方法之一。
P:职位(Position),包括该职业在社会中有哪些具体职位,职位的经常性任务、所需担负的责任、工作层次等。
L:工作地点(Location),包括地理位置,环境状况,室内或室外,工作地点的变化性、安全性等。
A:升迁状况(Advancement),包括工作的升迁通道、升迁速度、工作稳定性、工作保障等。
C:雇佣待遇(Condition of Employment),包括薪水、福利、进修机会、工作时间、休假情形及特殊雇佣规定等。
E:雇佣要求(Entry Requirements),包括工作所需的教育程度、资格证书、训练能力、人格特质、职业兴趣、价值观等。
二、行业探索
行业探索,就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的方式对一个行业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行业是社会分工的大类,通过了解行业能让个人很好地了解职业世界。
如何了解一个具体的行业?行业中有一些通用的研究因素,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就可以很全面地了解一个行业,这些因素共有十个,我们称之为“行业十项”探索法。
(一)这个行业是什么
一百个人会对一个行业有一百个不同的定义,这就是集众家之长,通过深入仔细地搜集人们对行业不同层面的阐释,来帮助和加深自己对不同行业的理解。
(二)行业对生活和社会的作用及发展前景、趋势
每个行业在社会中都有特定的功能,所以明确这一点是有利于自身学习目标的。在知道行业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之后,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它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从而可以在选择行业和确定发展方向时有长线的准备,也是最大化行业的社会价值的一个方面。
(三)行业的细分领域
行业是大类,在行业内部还是有不同的分类的,了解不同的行业分类有利于全方位了解行业。分类的标准决定了具体的分类,可以选择政府、协会的分类标准,以此为线可以很好掌握理清行业的发展脉络,也是个人了解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据。如金融业就分为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
(四)国内外最著名的业内公司及介绍
当了解不同的行业细分领域后,就可以找到此领域的标杆公司了。标杆公司是此领域此行业的代表,当我们调研国内外的标杆公司时,我们所能把握的方向也是国际化的。同时可以对比国内外不同标杆公司的差距,这很利于自己了解行业核心竞争力,需注意的是要对每个行业标杆公司进行不同程度的企业探索,从而让自己的行业探索落地。
(五)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及趋势
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个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当我们盘点行业的需求状况之后就可以加速自己的职业选择,也为个人的职业定位(确定具体的职业)做出可能的探索。还要对行业的未来需求做个整理和分析,便于自己站在未来的角度作选择。
(六)从事行业需要具有的通用素质和从业资格证书
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入行要求,这些表现为通用素质和从业证书,从业证书是证明通用素质的一种手段,如同法律的司法考试。一般来说,通用素质的适合是这个行业长期发展所决定的,具备了就比较容易入门和发展,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掌握通用素质和考取从业资格证书作为入行的敲门砖。
(七)有哪些名人做过或在做这个行业
了解行业的标杆人物是进一步了解行业的很好手段,每个行业都有行业的代表人物,正如一说到房地产就想到王石,调研行业标杆人物的奋斗轨迹、目前状态等,可以加深对行业的了解,也为自己进入行业提供了一个参照;尤其是要调研曾经做过但现在不从事这个行业的一流人物,了解他们可以知道行业的风险和弊端,了解行业的失败人物可以全面透析行业,以免一叶障目,此项侧重研究他们是怎样成功和失败的。
(八)行业的著名公司老总或人力总监的介绍和言论
整理或访问行业老总、人力资源总监等的个人介绍、言论思想是职业访谈的一种高端调研,因为行业老总左右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总监左右着企业人才的招募,所以从两个层面可以更全面了解行业的发展状态和人才状况,也可以进一步拓展行业知识,同时可以进一步扩大标杆人物。此项侧重他们是怎样说这个行业的现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