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1200000006

第6章 与人相处是职业成功的前提(1)

一、有爱,世界才充满生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情景一:

晏子谏齐景公施仁政

晏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辅佐齐国君主几十年,正直无私,敢于上谏。齐景公虚心纳谏,知过能改,晏子的谏言多被其采纳。孔子称赞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意即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齐景公能施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一次,齐景公向晏子问道:“我近来感到精神衰退,身体疲惫,百姓有不满情绪,诸侯议论纷纷。现在我打算准备好珪璧等祭品,让祝官宗官敬献给天帝和祖宗神灵,我想祭祀可以求福吧!”

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过,古代君主求福的时候,行为必定顺应天意,朝政必定符合民心;修建宫室有节制,不敢大量砍伐树木,以便不毁灭山上的森林;饮食有节制,不频繁打猎捕鱼,以致野兽和鱼类能生息繁衍。祝官宗官祭祀神灵时,只是悔过,不敢求福。因此神灵和百姓都顺从君主的意愿,高山河流都献出自己的财富。现在您宫室修建得高大,大量砍伐树木,因而毁灭了山上的森林;饮食丰盛,频繁地打猎捕鱼,因而毁灭了河流沼泽的野兽和鱼类。崇尚享乐以致放纵嗜欲,因此神灵和百姓都怨恨,高山河流都收回自己的财富,奸佞之人却得到了任用。司过官列举出您的过错来,祝官宗官却为您求福,我想这是互相矛盾的吧!古代的圣王,他们公平正直而没有邪念,所以谗诌之人不能接近;不屈从私党,阿谀之人便没有市场;用慈爱恩惠对待百姓,用自己的美德言行感化诸侯,所以四海之内的人像流水归大海一样地归附他。如《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齐景公说:“我假如没有先生您,就听不到这些道理,我一定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于是废除去公阜游玩的打算,砍伐树木按一定的季节,打猎捕鱼有一定的数量,住处饮食有节制,省躬修德,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祝官宗官祭祀的时候,向神灵悔过,不敢求福。

后来邻国都敬畏齐景公,百姓归附,燕国、鲁国等国一起入齐朝拜。

情景二:

齐桓公求祷

公元前684年,隆冬,大地凝寒,齐桓公率领部下在郊外打猎。提议打猎的是他的老师鲍叔牙,他知道桓公这几日心中烦闷,就想通过打猎让桓公散散心,同时为桓公引荐一个人。

齐桓公是胸怀大志的人。继位之后,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天在考虑,齐国这个乱摊子该从哪里开始治理。和鲁国打了几仗,虽然打胜了,但消耗了国力。国内连年战乱,百姓不能从事生产,灾荒遍地,饿殍遍野,怨声载道。而宫廷内部,明争暗斗,人心难测。按照齐桓公的理想,不仅仅是让齐国强盛起来,还要称霸中原,做中原盟主。他年轻气盛,恨不得这些理想明天就实现。

打猎完毕,齐桓公刚要骑马回宫,一位老人挡住了他的路,向他施礼问候。齐桓公很奇怪,问道:“您是谁?找我有什么事?”老人答道:“我是麦丘邑人,听说大王到此打猎,特来问候。”

齐桓公非常高兴,忙请老人坐下,攀谈起来。桓公见老人须眉皆白,气度不凡,便问道:“您今年多大岁数啦?”老人捋捋银须说:“老夫已八十有三了。”齐桓公惊奇地说:“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您竟然已八十三岁,而且身体如此健康,真是令人羡慕呀。虽然我还年轻,今天难得遇到您这样长寿多福的人,您能给我祝寿一下吗?”

麦丘老人爽朗地笑了,说道:“不敢当不敢当。我是一个凡夫俗子,活到一百岁,也不过是枉活一世,不像您胸怀大志,年轻有为,齐国的盛衰全仰仗您了。”老人看了看站在一边的鲍叔牙,鲍叔牙点点头,老人又接着说:“我要是给您祝寿,首先要祝您长寿,祝您重义轻利,不以金玉为宝,不贪不义之财,不兴不义之师,不做不义之事。这样必能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桓公高兴地听着,说道:“您说得好极了,俗话说,‘至德不孤,善言必再’,您一定要再说一条。”

老人想了想,又接着说:“祝您虚心好学,礼贤下士,虚心纳谏,从善如流,这样便能得到贤臣的辅佐。施政有道,即使有了过失,也可亡羊补牢。”

这一番话正说到齐桓公的心里,他连连点头,请求道:“好极了,俗话说,‘至德不孤,善言必三’,您再说一条吧。”

老人微笑着点点头,又说道:“好,您既然愿意听,我就再说一条。祝您永远善待群臣百姓,以得到群臣百姓的拥戴,而不可得罪他们。”

这时,齐桓公不明白了,他问道:“这话怎么章?我生来只听说过儿子得罪父亲,臣子得罪君主,从未听说过君主得罪臣子的。您这第三条,说得可不如前两条,请您再重新说一条吧。”

老人坐拜而起,侃侃而谈说:“且听我说,这最后一条其实最为重要。您想想,假如儿子得罪了父亲,他的母亲和兄弟姐妹会替他向父亲求情,父亲为不驳大家的情面,便会原谅儿子。假如一个臣子得罪了君主,群臣左右也会替他向君主求情谢罪,君主碍于群臣的情面,也会宽赦他的罪过。但是,君主得罪了群臣百姓,那情况可就不同了。当初夏桀不章仁德,穷兵黩武,祸累百姓,又囚禁商汤。最后商汤率兵讨伐,百姓一呼百应,将夏桀放逐而死。再看那商纣王,他横行肆虐,荒淫无道,听信谗言,残害忠良,得罪了百姓和诸侯,最后武王率兵伐纣,纣王赴火而死。这都是君主得罪了群臣百姓的结果,没有谁能帮助挽救他们,他们至今也得不到谅解。不光自己身败名裂,江山社稷也断送在他们的手里。大王,我说的难道不对吗?”

齐桓公默默地听着老人有理有据的分析,心想,这老人说的都是至理名言呀!这才是我为政治国之本。至于怎样发展农桑,怎样强兵,都是末节。他心中的愁闷烟消云散。突然,齐桓公拜伏在老人面前,说道:“老人家,听您一席话,如雷贯耳,我今日能够在此地遇到您,是国家福气,是神的保佑。为了纪念我们的相识,我把这麦丘之地赐给你,作为您的封地,恳请您务必与我一起回宫,我还有要事请教。”

齐桓公扶着老人上了车,又自己亲自驾车回宫。

鲍叔牙在一旁喜上眉梢,因为这个老人是他特意请来的。看到桓公那欣喜的样子,鲍叔牙放心了。

主题:仁者爱人。实践证明,精明高效的领导者都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用真挚的感情滋润人,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把情商管理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始终。

经典:

【原文】[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2];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3]。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4]?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5],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6],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7],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8]?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9]。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10]?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兼爱》上篇

[注释]

[1]兼爱:意即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爱人如己。《墨子》一书中专门论述兼爱说的有《兼爱》上、中、下篇,其他篇章也多有涉及。本文为《兼爱》上篇。“兼”的本义是并,字形是一手持二禾,合二为一乃兼并之义,

[2]焉:乃。表示承接,于是,就。

[3]攻:治疗。

[4]当:通“尝”,尝试。

[5]亏:减损。

[6]盗和贼:上古“盗”“贼”二字跟现代意义正好相反。现在普通话的所谓“贼(小偷)”,上古叫“盗”;现代所谓的强盗,上古叫“贼”。

[7]物:事物,事情。

[8]恶(wù):疑问代词,相当于“何”,“安”,“怎么”。

[9]亡:通“无”。

[10]劝:奖勉;鼓励。

【释义】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

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混乱。反过来,也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在天底下做盗贼的人,也是这样。盗贼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盗窃别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盗贼只爱自身,不爱别人,所以残害别人以利自己。这是什么原因呢?都起于不相爱。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侵扰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攻伐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天下的乱事,全部都具备在这里了。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不相爱。

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没有了。还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样,谁会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会害人?所以盗贼没有了。还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谁会侵犯?看待别人的封国就像自己的封国,谁会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都没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像这样,天下也就治理了。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怎么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励相爱呢?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相互憎恶则会混乱。所以墨子说:“不能不鼓励爱别人”,道理就在此。

评解:

《吕氏春秋·不二》把儒墨两家学术思想归结为“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兼爱是先秦墨家思想的核心,也是本文的核心。

孔墨两人同处乱世,但对乱世之源有着不同的判断,两人开出不同的救治乱世的药方,孔子曰“仁”,墨子曰“兼爱”,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爱有差等”和“爱无差等”。“仁”是一种根据血缘的亲疏远近分别轻重厚薄的“有差等的爱”,“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墨子的“兼爱”是“无差等的爱”,要求天下人超越血缘的亲疏和等级的贵贱,平等互爱,爱人如爱己,与基督教所倡导的“平等”、“博爱”有相通之处,大大突破了孔子以血亲宗法本位为核心、等级森严的“仁爱”思想。与墨子强调“兼相爱,交相利”,人与人之间平等地互爱互利相比,儒家以血缘宗族为基础的仁,把人分为等级的礼,更利于封建社会家天下的统治。因此墨子的兼爱思想不为统治者接受并随着封建制度的巩固而最终消亡。墨子以兼爱构筑的平等的社会理想,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它所闪耀的人性的光辉,对我们今天创建“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和谐社会仍有重要启发意义。

讨论:

阅读下面材料并讨论。

一研究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之前,到医院做了两个调查。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列那狐的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列那狐的故事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作文知识讲话》是作者几十年作文教学实践及其研究探讨的结晶,对中小学生和语文教师具有切实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 考生们最需要的直线学习书

    考生们最需要的直线学习书

    在日本,每年有数万精英参加号称“全球最苛刻”的司法考试,最后只有少部分人能过关,这少数幸运者中就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来自伊藤培训学校,其校长伊藤真因此被誉为“考试之神”。本书介绍的就是由校长独创的“伊藤学习术”,这套“从目标回溯”的已经过反复验证的高效学习法,专为通过考试而设计,给你真正的上榜力!
  • 从衡中走向清华北大

    从衡中走向清华北大

    《从衡中走向清华北大》一书收录了近百名从衡水中学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子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分为成长篇、方法篇和心态篇三部分,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他们走进清华北大的心得。相信那或平实质朴,或文采飞扬,或饱含深情的文字一定会给怀有“清华北大梦”的高中学子以启迪和引领,并由此更加坚定梦想,更加茁壮成长。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绿野仙踪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绿野仙踪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快穿之追妻路漫漫

    快穿之追妻路漫漫

    这是一本关于快穿的故事:原本是寻找能量石的林毅爱上了那个将自己送到莫名时空的笙,而那个原本不食人间烟火的笙却因为莫离的到来变得不像自己
  • 如果我是我

    如果我是我

    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两面三刀,没有一见钟情,这样的喜欢廉价吗?扭曲黑暗的心理,样貌精致的演员,犹豫不甘的感情,这样的生活可怕吗?
  • tfboys之樱花的告白

    tfboys之樱花的告白

    女主是天下第一第二的杀手男主也不逊色她们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期待吧
  • THE RED FAIRY BOOK

    THE RED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奇的人体生命节律

    神奇的人体生命节律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的出版,将对我国人体生命节律的研究与应用起到推动作用。相信人体生命节律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掌握,将会为人类生活、安全及社会生产活动带来巨大的效益。
  • 荣耀无上

    荣耀无上

    暗黑的世界,虚伪交织了虚空。金色的圣光在普照,迷醉了谁的梦?世界的世界,追逐真理才是真。孤高自许,清者自清,其实只为自己。无上的信仰,荣耀自在心间。唯我独尊。。
  • 荒唐仙医

    荒唐仙医

    家传古玉里内有乾坤,神奇土地成就叶尘超凡医术。增高可以有,美容可以有,丰胸可以有,壮阳可以有,治病可以有……我了个擦,居然连修仙秘籍都可以有。尼玛,这还可不可以再荒唐一点儿?一块荒唐离奇的神秘土地,矮屌丝摇身变成了华丽丽的高富帅。从此,周围纨绔天才通通踩在脚下,身边萝莉御姐个个人间绝色,开始了他香艳荒唐的美丽人生……
  • 长征

    长征

    长征,又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两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 时空颠倒之异世大汉

    时空颠倒之异世大汉

    汉昭帝时,天下一分为二,一世中汉昭帝早逝,民间皇帝刘病已继位,发展至今历时一千九百余年,改革开放春风吹满地;一世中汉昭帝长寿,汉朝绵延两千年,阴阳失衡万鬼齐行,天地混沌呜呼哀哉。该由谁,来拯救这颠倒的世界?
  • 星期八奇遇记

    星期八奇遇记

    这是一部题材比较特殊的小说,请跟随作者的笔端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个城市里的某些人,因为特殊的原因,在每周的星期日之后又多出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一天。这一天是以之前的星期日作为模版但却任由发挥。这个神秘的世界被昵称之为星期八,它就像是一个梦境,当然只有那些特殊身份的人知道这不是真实的世界但却有真实的价值。想像一下,如果有那么一天你可以做任何事,不用担心生命危险,不需要为任何结果负责,是不是足够诱惑和刺激?但是刺激往往伴随着潜藏的危险,故事的主人公,一个简单平凡的上班族IT男,因为偶然的机遇穿梭在现实世界和这个星期八虚幻世界,奇遇之余,那些未知的危险却在悄悄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