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9400000002

第2章 异地行踪(1)

南方之旅(一)

访妈祖的故乡

莆田是我们海滨之旅的第二站,距莆田不到十公里处有一个形似弯眉的小岛——湄洲岛。这个面积仅十六平方公里,人口不过两万的渔村小岛,距台湾台中市只有七十二海里,距福州马尾港也不过一百多海里,是国内外闻名的“海峡女神”妈祖的故乡。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亿多妈祖信徒朝拜和旅游的地方。

早上起来,吃过早餐,我们便在文甲码头搭渡轮去湄洲岛。船靠岸,我们便开始登山,一路拾阶而上,四周很静,只有左边的溪流在潺潺作响。整个湄洲岛被裹挟在一种淡淡的、潮潮的雾气之中,空气异常湿润。同行的唐老师告诉我们,这种雾气是海滨城市所共有的海雾现象。我感觉湄洲岛所赐予的舒适,不仅来自空气,还有海岛的地气和植物的精气。

山路蜿蜒,越往上走,越觉得天空暗淡,恍如进入“林深疑作雨”的境地。道路边枝长叶茂的凸脉榕树,加上过江龙、扁担藤、狮子尾等藤蔓植物,树藤相缠,枝繁叶茂,根网交织,疏密重叠。一眼望去,莽莽苍苍,挺拔秀美,形成独有的南国绿林自然景观。在这丛绿中,其实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高大的榕树和从石缝中冒出的藤树紧紧相拥,从根基一直到树梢,麻花般缠绕着,中间掉下的许多枝蔓,形成仪态万千的网带。

进到山腰的天后宫,这是妈祖的祖庙,是各地妈祖信徒的朝圣之地。据唐老师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的前后几天里,台湾同胞,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大陆的香客游人组团前来朝拜,庙宇内外,游人如织。但今天游人却很稀少,我们虽在庙宇,也未见香火升腾,白云缭绕,透露出山中的清静。穿过天后宫,沿着陡峭的石阶小路再往上走,已到了湄洲岛最高峰,抬眼即见一尊高达十四点四米的巨型妈祖女神石雕像耸立在峰巅。妈祖原名林默娘,是北宋建隆年间的一个渔家女。据民间传说,她勇敢聪慧,熟悉水性,善于观测天象,通晓医学知识,乐于助人,经常驾舟出海指点出海渔民以及救助翻船失水的遇难者……这些传说以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曲折地反映出这里的渔民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理想、感情和愿望。这种特异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形成,当然和它所生活的地域环境有直接关系。作为一个民族远古的梦,文化的根,神话传说在湄洲岛的每个景点都俯拾皆是,并且大多与妈祖故事相联系。走近观像平台,环顾四周,风平树静,云雾缭绕。偶然间,一种带有神秘感的惊喜油然而生。

晨雾,一缕缕,一堆堆,时而飘飘如丝,时而漫漫如絮,妈祖仿佛正从朦胧晨雾中醒来,安详的眼眸中蕴含着慈悲为怀的情状,凝视着人世间又迎来新的一天。驻足妈祖脚下,眼望浩淼大海,碧水涟漪;远处是朦朦胧胧的小岛,近处为如叶如点的渔舟,岸边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是建筑群,红瓦绿树,色彩绚丽。一方水土养一方绿。绿中有美景,也蕴含着文化和文明。

近年来,福建省将湄洲岛对外开放,在进出境管理、外资和台资项目审批、税收减免、土地批租、对台贸易、进口商品管理、金融外汇管理、口岸管理等十个方面进行比沿海开放地区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以广泛吸引台湾、香港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开发湄洲岛。现在,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富有湄洲岛特色的妈祖文化和旅游设施的建设,使这个岛已成为具有旅游、朝圣、度假、娱乐、购物、出口加工和对台交往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旅游经济区。当地已投资数千万元,完成了码头、通讯设备、自来水、供电、广播电视、宾馆等多项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在台湾的妈祖信徒资助下,扩建了拥有二十多幢殿堂楼阁的妈祖庙建筑群。我不禁慨叹:一个城市能有这样一座秀气的岛,是造物主的偏爱。

该下山了,午后的阳光灿然地洒下来,在锦绣山峦中泛起金色的绿韵,绚丽之极。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入船而返,湄洲岛渐远,远望湄洲岛,湄洲岛如浮在江浪上的一朵绿云。

龙井村品茶

车到杭州站,旅途的疲惫还未消尽,我和同行的老马特意拜访了龙井茶的发源地——狮峰山下的龙井村。

在九溪下车后,沿着蜿蜒的山涧石板小路拾阶而上,路两旁尽是茂密的林木、山花和嫩绿的茶树。这里和我们平日看到的茶林场的景象大不一样,所有的茶树都是零零星星无规则地长在山坡上。田间、地边有茶树,岩脚坎下也有茶树。有的茶树傍着竹林,有的茶树长在半山上的悬崖峭壁间,还有的茶树长在高高的山巅上。刚刚一场稀疏的春雨过后,寂静的山林里烟雾缭绕,空气特别清新湿润。刚才还置身在闷热的闹市里,现在如同走进了一片世外桃源。鸟鸣深谷,清晰可闻。淙淙溪水,叮咚作响,平添了几分旅游乐趣。

到了龙井村,一位大嫂接待了我们。她一边打量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边热情地把我们让到屋里。大嫂姓汪,朴实健谈。她指着门外路旁的一片茶树说:“你们来的时间正好,明前(清明节前)采的茶采摘不久,雨前(春季头一场雨前)采的茶刚采摘焙炒完毕。雨前茶是茶中上品,而明前茶是茶中珍品。再过些日子长出的茶叶等级就差些了。”对我这个对茶道一窍不通的人来说,无疑是在听一部“天书”。雨前茶也好,明前茶也好,无非是要申明这茶叶采得早,春天采得新鲜,采得嫩。尽管山乡里年年遇到倒春寒,但终究是春天了,眼前青的山,绿的水,浓翠的山坡上一个个采茶的姑娘、媳妇们在采茶时,像要与春天比赛似的,把最漂亮的花衣裳穿出来,只见一丛丛、一蓬蓬、一簇簇碧绿生翠的茶树旁边,站着一两个穿戴花枝招展的姑娘、媳妇,她们边说边笑边采茶,双手十指飞蝶般灵巧,把小小的芽尖采摘到自己的提篮、围腰中。

听汪嫂介绍,因龙井茶是高级保健品,所以炒时只能用手,而不能用其它工具代替。用手炒可以及时控制锅的温度。每次放进锅里的绿茶不能多,三把左右,用手不停地翻炒、挤压,使之成形。她说,炒茶很不容易,也很枯燥,最难掌握的是火候,一般要学好几年才成里手。

汪艘在给我们讲述着“茶经”的同时也给我和老马沏了两杯明前绿茶。她介绍:品茶一要观其形,二要嗅其味,三要含在口里慢慢品尝。我捧起杯子细看,茶叶根根已竖起,悬浮在水中。茶杯上面一丝儿白沫沫都不起,呷一口,直觉得清香沁人,令人心醉。难怪在杭州做官的苏东坡有“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妙句。

汪嫂说,好茶还要配好水。城里人拿来泡茶的水,都是从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那水经过处理,放了漂白粉,实在是给年年上市的新茶打了大大的折扣,把那最好的滋味都败坏了。只有虎跑泉水、龙井茶才是“西湖双绝”。她指着杯子说:“这是当年的龙井茶,水是山泉水,与虎跑泉水同为一脉。茶汤清澈碧绿,茶叶是细细的嫩芽尖,略带微黄。”她又沏上一杯隔年的龙井茶说:“你看叶子都泛黑了,看上去也不鲜嫩,而且香气也不那么重了,味也远不如新茶。茶叶当年是个宝,茶叶隔年是包草。”我一尝果然如此,我竟也学会了品茶。

南方之旅(二)

初识黄山

对于黄山,我是心仪已久的。虽从小就生活在西部大山深处,然而“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始终让我觉得不登黄山,就没过够登山的瘾。

黄山,雄踞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的奇异风采名冠于世。全山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其中景区精华部分为154平方公里。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后,发出了“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赞叹。自从上中学时从课本中看出这些介绍,此念一直萦绕心头,向往之情愈加深厚。

清晨,我们开始向黄山进发。汽车沿着蜿蜒的公路行进,导游不停地给我们讲着黄山的历史。原来安徽由安庆和徽州两个州组成。黄山就座落在徽州境内,和祁云山交相辉映。其实黄山原来并不叫黄山,而叫黟山。相传,轩辕黄帝率二位大臣浮丘公、容成子在此经六甲子修炼得道升天,玄宗皇帝当年巡幸这里,玩得高兴了,便要给山封个名号。他想起要用此山纪念远古黄帝,于是便封此山为黄山。听着这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不觉间车已驶到云谷寺站。一下车,人们便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远远望去,奇峰拔地而起,壁似刀削,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可谓“无景不绝,无景不奇”,“处处皆是天然画”。环视四周,黄山群峰,峰峰相连,气势磅礴,云遮雾障。

拾级而上,我如同上楼梯似的,连蹦带跳,快步登着。没爬多高,就开始喘粗气了,渐渐地腿肚子如灌了铅,每迈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劲儿。登山的层层石阶,犹如一架云梯,横搭在眼前,俯首爬行其中,觉得自己如同一只小虫在艰难地蠕动。这时,有几个挑夫挑着百十斤重的担子从我身边经过,他们一步一颤地往山上挑东西。原来山上宾馆的一切供应,都要靠挑夫一步一步地挑上去。我们徒手上山尚觉劳累,挑夫的那份辛劳怎不令人可敬?抬滑杆的脚夫,给我的印象更深。两根粗粗的毛竹中,绑着一副躺椅,体力不济的人,花几十元钱,躺在躺椅上,由脚夫抬着上山。一路上,抬滑杆的脚夫有几十对。坐的人有,但不多。路边小憩,脚夫直劝我坐滑杆,我只摆了摆手。心里自语,只有懦夫才肯坐滑杆。仰视白鹅岭,山路愈见其陡,阶阶石级垂直而上,像一架天梯。俯视山涧愈显其深,履险临深,脚下由不得又慢又稳。终于到了白鹅岭,站在此处环视,山腰间,蒸腾的云海,白得象刚开苞的棉团,如果不是随风微动,你定会以为是挂在那里的。黄山的美,在于飘渺无定的云海。同一景观,此一时而彼一时,难怪有的摄影家在黄山一住要几个月,每天拿相机到同一地方守候。在黄山,永远拍不出两张相同的照片。

白鹅岭距光明顶约两公里。从白鹅岭出发,爬上不多的石阶,就到光明顶了。光明顶位于黄山中部,莲花峰之北,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海拔高度在1800米以上,因山顶平坦空旷开阔,日光照射长久而得名。因此,在黄山的旅游谚语中有“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之说。明代文学家袁中道登光明顶后在《游黄山记》中写道:“从平得奇,北上光明顶,三十六峰皆见,如登广漠之庭,主人皆出而与客相酣畅者。”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游光明顶后在《黄山记》中则说:“登光明之顶,则放乎四海而莫不来王也。”可见,古代的文人墨客游山玩水,往往以自身的文化感悟与山水构成宁静的往还,深挚的默契。他们总是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奇特的想象、生命与山水熔铸在一起。登顶纵览,奇峰汇聚,峭壁千仞,青松争奇,怪石斗艳,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这时,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雨,顿时整个黄山在轻烟雨雾中披上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薄纱,显得格外妩媚、妖娆。

太湖掠影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踏上这块江南水乡的热土。从大西北这个沙尘漫天喧嚣的土地上来到江南水乡。刚踏上这块土地时的那种兴奋、冲动的感觉和这种虔诚的心境融汇在一起,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神秘。

客车从杭州驶出,沿着水泥石路,好像轻轻地在碧绿与金黄相间的绒线地毯上滑行。转瞬间抵达我梦寐以求的目的地——太湖风景区。下车后,忘记了旅途的劳累,便匆匆投身于太湖的怀抱。

跟随导游,我们在码头登上了一只机动船,沿湖缓行。湖畔各种花卉的芳香,青草的味道糅合在一起扑面而来,滤尽红尘,沁人心脾。眺望不见尽头的浩渺湖面,斜阳下,泛着粼粼波光,游船点点,穿梭其间,颇似鲤鱼雀跃,我们大有“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的舒坦感觉。环望左右,更是“一折青山一扉屏,一弯碧水一条琴”的画境。游船在静漪的湖水中缓缓行进,手抚后退的浪花,我的心仿佛被太湖的水滤过一样,澄澈而明净。我仿佛成为这茫茫湖面上空一只自由翱翔的鸟,平静而致远。这时,同游者不知谁高兴得大喊了几声,一群野鸭从湖边竹林中骤然飞起,静谧的山光水色顿时活跃起来。正当我拿起相机想摄取这美妙的一瞬时,野鸭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又落回原处了。正如宋代杨万里说的“野鸭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却飞回”。他还说过,“脚跟倦时且小歇,山色佳处须细看”。此时,我也有了同感,许多大自然的美妙之处,不细看是很难发现的。当我们在湖畔小歇时,仔细一看,那隐隐的远山,微波的湖面,点点白帆,构成了一幅幽雅的水墨画。

与湖相对,有玲珑碧透的小梅山。以其秀丽、婀娜和端庄的姿容,披着轻纱般的薄雾笑迎宾客,送来“隔溪春色两三花,近水楼台四五家”的南国秀色。在山上小憩,太湖的波光、花影、鸟语,织成了一首诗一幅画,这诗与画,是如此浪漫,这浪漫又是如此脱俗高贵,不惹纤尘,仿佛千百年的一段佳话,仿佛前生今世的一段善缘,不必刻意寻找,却已无处不在;不必着意留存,却已抹之不去。

同类推荐
  • 唐诗艺术研究

    唐诗艺术研究

    唐诗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学体裁,这是因为唐诗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优美的艺术内涵和高深的艺术品位使然。而对唐诗的欣赏和研究是对情趣和意识的一种把握、体悟与玩味品读。本书对唐诗的艺术研究,既有横向的比较又有纵向的分析,先后从形式的圆熟整练,虚空境界,意象选择,人化自然,模糊朦胧,抒情格调,修辞浑融,数字妙用,意境的空灵、炼字炼句等十个方面对全唐诗人及诗歌进行了总体把握和阐释,较为系统地概括了唐诗的艺术特征。
  • 黄河之水天上来:经典散文中的山川名胜

    黄河之水天上来:经典散文中的山川名胜

    大明湖、白马湖、富春江、镜泊湖、松堂游记、古刹、沈园、重庆、成都、北平、南京、昆明、桐庐……老舍、林语堂、朱自清、沈从文、郭沫若……《黄河之水天上来》中,众多文学大师带你游览中国的山川名胜。《黄河之水天上来》分为山川、古迹、城记三辑内容。
  •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沙郡年记

    沙郡年记

    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不良未婚夫的游戏

    不良未婚夫的游戏

    【未婚夫的诱惑】“你有病吗?”“对,我有病,可你是药…”冷冷的眼神,坏坏的笑。一次落水她具有了超人的能力,两个女人的结合体,与豪门大少再次相遇。他要用他的方式占有她,征服她,她却用她的方式反抗他,鄙视他,恶魔未婚夫层出不穷的诱惑手段,倔强未婚妻猝不及防的反击“替我报复,让他也知道深爱被抛弃的滋味……”那个阴魂不散的声音一直纠缠着她,她是叶若汐,还是韩墨晚?请不要再主宰汐的人生!
  •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

    所有的累都是心累

    阿鲁老和尚是当今日本影响力最大的佛学大师,是亿万信徒的心灵导师。日本佛教的传统是深入世俗生活,因此更能理解和化解普通人生活中的烦恼与痛苦。阿鲁老和尚开示,对待财富、感情、名利,不是不追求,而是不强求,才能不为之所累。只有修得一颗安稳自在的心,领悟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就能消除所有的累。不管有多忙碌,也不管遭遇什么样的困境,心不再累,人就会活力充沛,自在面对人生的一切。翻开本书,让佛法消除你心中的累,所有的累都会随之烟消云散。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烈火红尘

    烈火红尘

    落败官宦子弟沈瑜身为九品县丞,并不甘于平淡的小吏生活,为了仕途和爱情一直在努力。一个偶然的案子让沈瑜卷入了大宋两大家族权利斗争的漩涡,他虽然抓住机会得到了晋升,但最终仍旧成为了牺牲品。在机缘巧合之下,被杀死的沈瑜不但复活了,还拥有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肉体,他满怀着怒火归来,开始了复仇的旅程……
  • 霸王龙二十一世纪称雄

    霸王龙二十一世纪称雄

    他是“时空穿梭”实验的第一个试验品,没想到竟然阴差阳错的变成了一头霸王龙,没错,就是霸王龙,但他并不是在侏罗纪,而是在二十一世纪。“老子穿越了?”眼前这头庞大的霸王龙震撼了街头的一个小混混。“不,是我穿越了。”阿罪心里说道。PS:曾经想写一本《斗破苍穹》,有事耽搁了,让土豆抢了先。曾经想写一本《盘龙》,有事耽搁了,让番茄抢了先。曾经想写一本《凡人修仙传》,有事耽搁了,让忘语抢了先。......《不入精品,自断双手,跟完前30章,留不住你,老鸟的错》
  • 这有毒的修仙日常

    这有毒的修仙日常

    「我们所度过的每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知道你们喜欢打打杀杀,但是这样不好,太暴躁,容易内分泌失调,不如我们坐下来喝口茶,吃个包,老同志意下如何?不行!那就是没得谈咯!是的!好吧,打打杀杀其实我……也是喜欢的!
  • 轻金属狂潮

    轻金属狂潮

    前秦皇室符图真在升学考试中,被自己的亲兄弟陷害,被一脚踹进了帝国有史以来最破烂,最草台班子,最野蛮的军事院校,和一群蛮荒杂虏混在一起,超级暴戾的击坠女王,垃圾王般的室友,神经病般的同班同学,残暴狂悍的带队大哥..........一起和这个外来人意外的碰撞在一起,上着乱七八糟的课,搞着乱七八糟的乐子,谈着乱七八糟的恋爱,从熟悉又到生死信赖。伊星霜:“有后悔吗?城里人,被我们这些野蛮人给活活带坏了。”符图真:“没关系啊,我本来就不想当个好人。”没有异能和魔法的王牌机师成长轻音
  • 孤明

    孤明

    人生辗转,淡薄辛甜。转瞬百年身,不知是何年。
  • 那一言的柔情

    那一言的柔情

    那一日,他们刚见面,便不得不分离,五年的守候,等来的是什么?喜悦?噩耗?
  • 宿城少女

    宿城少女

    无口少女冯音受小学同窗裘洛逸的邀请来到源乡宿城——祖国大陆上的异能者城市,从这里开始开启了没有最扯淡只有更扯淡的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