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8200000030

第30章 教育随想篇(2)

五、教师的公信度降低

现在,老师最缺什么品质?调查56.4%的人首选“因材施教”,其次是“平等对待学生”(55.1%)。接下来还有诲人不倦(44.4%)、循循善诱(43.6%)、教学相长(35.5%)等。

公众对当今教师整体印象如何?调查中,55.6%的人认为“一般”,和其他职业没什么不同。26.9%的人感觉“很差”。也有17.3%的人觉得“很好”,老师值得尊敬。自古以来,社会形成了对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德要求,认为教师是道德楷模。但是,少数教师在工作上没尽责或有显著伦理缺点。比如,汶川地震时的“范跑跑”,被媒体过分关注和苛责,扩大了舆论对教师整体的不良印象。

六、教育生态破坏严重

如果说,自然界生态影响的是人的生存环境,那么,作为人生长摇篮的教育,其生态影响的则是人本身!调查显示:89.1%的人感叹当今好老师不常有。原因包括:社会不良风气对老师影响太大(68.2%),教师考核、评价、监督机制不合理(65.5%),应试教育体制制约(60.2%),教师选拔、任用机制有待改进(52.6%),具有教育使命感的教师太少(48.0%)等。丁邦平认为,教师职业和其他职业不同,它是育人的事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应向日韩学习尊师重教。他们从领导层到国民都有这一共识,并形成社会风气。在日韩,老师地位很高,对老师选拔和任用标准自然也非常高。”

七、学校管理遭受困境

温总理说:“我认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民情、民心、民意。衡量政策好坏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应该说学校领导正确对待教职工建议、批评,接受教职工监督,是治校的明智之举。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又有许多校长和学校领导对待建议、批评还要采取排斥,甚至压制态度呢?为什么一有建议、批评,就动辄以“影响学校工作”、“影响学校发展”、“闹不团结”等理由,对行使权力的教职工找岔子、扣帽子、打板子呢?究其原因,在这些校长和领导心里,他们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权力,唯我独尊。难道他们个人和小团体的“声誉”和政绩形象,比教职工疾苦冷暖更重要,比党和国家教育事业更重要?说白了,他们不是什么从“学校利益、学校发展”出发考虑问题,而是为“个人喜好、个人私利”作打算。这种做法,只会使教职工离心离德,也会使小漏洞酿成大祸端,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带来损失。

八、校长治校着力点偏移

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决策者,对学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事实是,有些校长只抓学校硬件建设,不抓学校软件建设。有些校长只忙于协调外部关系,忽视内部管理。有些校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些校长只知循规蹈矩,只求不出事,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创新。这样的校长,如何去引领一所学校发展?

校长职责就是构筑高效课堂。目前,校长对课堂领导存在着这样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用行政管理方式来实施课堂领导。校长对课堂领导专业含量不足,意识还停留在对教师实施课堂教学行为监控上,主要侧重于检查教学常规、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导致对课堂领导在浅层次上重复。二是用学科研究方式来实施课堂领导。校长对课堂领导关注领域不宽,一方面比较注重对自己所在专业学科指导,另一方面则比较注重对毕业年级指导。前者容易囿于自身专业领域,后者则体现出较多功利色彩。如果从学校发展现实需要出发,这些行为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容易陷入“为实效而实效”的泥潭。

总之,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确存在诸多问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撰文呼吁:我们必须从对国家、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审视我国教育改革。但愿眼下富豪们因子女留学问题而移民,能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使政府以坚定信心和果断行动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甘肃省宁县与镇原县教育之比较

甘肃省镇原县高考质量连年攀升,引起了庆阳教育界广泛关注。从总体上来说,它正处在一个和谐、稳定、全面、健康的良性状态,而且发展势头强劲。这不是一所学校单一的教育质量提高,而是整个县域教育质量成功攀升。前几年,我在镇原县的平泉中学、镇原一中、开边中学考察过程中,就留下了这个比较突出的印象。2006年寒假因探访朋友,又顺便考察了镇原县的孟坝中学、三岔中学和几所民办高中教育状况,更引起了我对宁县教育深入思考。

在我看来,宁县教育,尤其是高考与镇原县差距形成,最主要原因是师资队伍素质上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是历史形成的。

1.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镇原县每年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比宁县要多得多。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10多年时间里,镇原县比宁县多输送大学生4000多人。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回到了镇原县,及时充实了教师队伍,经过20多年历练,现在他们绝大多数已经成熟,成为支撑镇原县教育发展的骨干力量。可是,宁县处于这一年龄段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虽然不乏在全市出众者,但从根本上来说,教师队伍数量上不足和质量上不优,难以支撑起宁县教育这片蓝天。目前,宁县从初中选拔上来的教师和新任教师成长缓慢,无论师德修养,还是知识储备、教学能力等方面都与骨干教师有很大差距,学段教学欠账大,严重制约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稳步提高。

2.和镇原县相比,宁县社会各界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还没有形成。宁县经济意识强,人们普遍对孩子教育缺乏应有的关心和足够的重视。宁县地处大原和交通要道,受市场经济冲击大,农民中做生意的人多,外出打工的人多。留守孩子的教育,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机关工作的一般干部,只注重孩子升学,而忽视他们思想品德培育的也不在少数。党政领导中本地人对教育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不能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如果孩子上学,还和老师、学校有交往。孩子一旦毕业,对学校和老师不闻不问的情况时常发生等。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宁县学校教育普遍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离,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定的提高无处着力。而镇原自然环境差,民风淳朴,崇尚教育,尊师重教已成为老百姓和社会各界的具体行动。

3.宁县教师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普遍比镇原县教师要差。镇原县教师投身教育、研究教学,风气已经形成,大多数教师对教育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无论职业道德、专业素质,还是理论修养,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从他们中一些代表的言谈、评课和其他教学活动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在镇原县教育中出现过张学成、沙秀石等全国教师典型代表,宁县为什么没有出现一个?教育普遍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道德支撑力量。所以,有人说:“在微观领域使某些学生的一生发生变化,和在宏观领域使学习型社会逐渐发展,这两者之间动态复杂的教育模式是教师真正展现身手的竞技场。”

4.宁县学生因受社会、家庭和学校影响,上进心和吃苦精神远远赶不上镇原县。2002年9月,我们到镇原县平泉中学参观学习。这所学校里学生每天从早晨5点起床,晚上11点就寝。中间要上6节课,5节自习,还有早读、午读、晚读,但学生中没有叫苦喊累的,个个显得精神饱满,十分自信。吃饭、住宿和教学等条件并赶不上宁县有些学校,但高考成绩居然很高。会宁县是全国“高考状元县”,其做法和平泉也有类似的地方,最著名就是“三苦精神”——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当我们把这套办法借鉴过来,宁县学生却接受不了,家长也接受不了,认为太苦太累,不符合教育规律。难怪有人说:“教育和贫穷是朋友,和富贵是仇敌。”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5.镇原县各学校领导搭配合理,普遍年轻有为,进取心强,而且政府为他们日后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镇原县7所公办高中领导班子平均年龄28岁,学校主要领导都在40岁左右。有几所学校主要领导后来到市上任职,这固然与他们本人努力有关,但政府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而宁县5所完中领导班子平均年龄都在46岁左右,主要领导均在50岁以上。虽然学校有了很大变化,质量也有了一定提升,但这些为宁县教育呕心沥血的人,并没有获得个人更大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这不能不说是宁县教育的痼疾。据我了解,其他各县在这方面的情况都比宁县要好得多。

美国著名教育家迈克尔·富兰曾说:“未来最有希望的信念建立在这种认识之上,即整个宇宙是由一个共同的规律支配的相关系统。”宁县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能简单地就高考抓高考,就质量抓质量,而是要从宏观上综合考察影响宁县高考的诸多因素,深入、积极地进行思考、研究和解决,才能真正解放宁县教育生产力,提高高考质量。在这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关键。教师是联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他们高质量的工作,不仅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创造教育品牌,起到宣传、引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在这方面,政府要大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给予教师经常性刺激奖励,保证他们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克服以往无聊的空话和大吹大擂的词句,解决付诸行动与“口头热情”不一的突出矛盾,以及在毫无意义的应付或幻想里宣告宏伟计划的漂浮作风。作为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要真正把党对教育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把尊重和爱护教师做到位,让长期处在一线的教师能人尽其才,各尽其力,安心做第一流的教育家。

在今天这个社会,无论谁都可以对教育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教育自有它本身的发展规律,那就是不管你说什么,怎么说,关键看你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政府官员也罢,普通百姓也罢,都要有关心、支持、理解教育的实际行动。否则,对解决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

赴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考察学习报告

甘肃省宁县第二中学考察学习团于2010年10月31日下午1点钟出发,晚上6点半到达静宁。虽说长途奔波,旅途劳顿,日程紧张,但同志们参观学习的心情始终是轻松愉快的。自从踏入静宁一中校园到离开,两天时间里,我们总被静宁一中质朴、求真、务实、高效所感动。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在考察过程中全部心情,这只能是震撼了。我们不仅仅震撼于静宁一中高考成绩的辉煌、硬件设施的先进、文化底蕴的深厚、社会各界特别是静宁县历届党委政府对学校的大力支持,而且更震撼于养成教育的实效、学风班风建设的实在、课堂教学的实用、集体备课的实诚以及优化教育生态的实绩。

一、养成教育的实效

养成教育是静宁一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前提。11月2日,在全体考察学习人员座谈会上,静宁一中崔校长说:“育人是提高质量的根本。育不好人,质量提高就失去了基础。”在两天考察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欲教人人成才,先教人人成人”的理念在静宁一中绝非一句空话,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师德育人、行为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环境育人已经在全校上下蔚然成风。一是文明习惯好。在静宁一中,没有抽烟现象。领导没有,教师没有,就连后勤管理人员也没有,更不要说学生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使参加考察学习的人员也不好意思抽烟了。二是生活习惯好。静宁一中没有专职卫生保洁人员,卫生全部由各班学生负责打扫,校园里没有设置垃圾桶,却十分干净整洁,没有纸屑,没有树叶,没有食品袋,没有痰迹。第一天,我以为是考察学习的到来,学校特意做了安排布置。但到了第二天,占地175亩大的校园依然干净整洁。可见,卫生保洁已经成为静宁一中师生的良好习惯。三是纪律习惯好。我们考察学习,进入静宁一中校园,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没有聚集的人群,没有围观的学生。到教室听课,无论到哪一个班级,学生都表现得平静如常,没有喧哗,没有私语,默默地做着课前准备,匆忙而紧张。即使在楼道、洗手间里,也没有拥挤、起哄、追逐、打闹等不文明现象发生,学生们显得很有教养、很有秩序、很守纪律。

同类推荐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本文内容为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等。
  •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

    诗词,是指主要以近体涛和律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 等待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走

    等待是另一种形式的行走

    本套书集合了国内最受中学生欢迎的5位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优美而浪漫的文字中绽放明媚的生命活力,给青少年以励志、启迪的力量。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窗口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窗口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在教师专业化运动推动下的教师发展研究,已从教师教育的定位走向对教师学习的关注。教师学习研究是国际教师发展研究重要的新主题。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师学习研究主要围绕教师学习的“产品”即教师知识和教学策略而展开,或者偏重对教师学习的条件--教师教育或培训项目及其活动方式的描述,对教师学习的特点、过程及其发生机制关注偏少。国内近10年的文献资料也表明我国目前对教师是如何学习的课题缺乏专门的、系统的实证研究。因此,有必要考察教师的学习是怎样发生的,教师学习调节的特征和方式。教师学习访谈研究主要考察教师学习内容、教师学习的影响因素、教师学习行为和教师学习过程的控制调节特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热门推荐
  • 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三十六计(双色注音版)》是“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的一册。在《三十六计(双色注音版)》一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三十六计》,更直观、真切地感受《三十六计》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妖啸九天之凤破苍穹

    妖啸九天之凤破苍穹

    她,与生俱来的妖冶之祖,跟鸿钧分掌正邪之气,却因为莫名的陷害被关入了黑洞。幽怨,忿恨纠结上心,她发誓,要让所有害过她的人生不如死。“鸿钧,你跟女娲狼狈为奸,害我如此,三千年后,我将借怨气重返人间,必然颠覆你的宇宙,血染整个天地。我,姬妖,以天妖者的身份发誓,他日重生,必然让我妖族啸傲天地,混淆人间。”三千年的恨火,三千年的等待,她终于可以把所谓的神踩到了她的脚底下,可暮然回首,一丝惊愕却印在了心头,她疑惑了?
  • 商平长公主

    商平长公主

    大商王朝历,显宗十三年,皇贵妃卫氏殁,其生女王朝长公主亲于皇陵结庐守孝三年。三年期满,公主回朝,后宫波诡云谲,前朝腥风血雨,面对诸多阴谋她能否全身而退?守住自己,守住本心,谋一个心甘情愿!
  • 淡紫色童话:木莓国王

    淡紫色童话:木莓国王

    《淡紫色童话:木莓国王》里包括苏格兰、爱尔兰等地区和国家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十七篇。其中包括讲述聪明但是不务正业的“捣蛋鬼”的故事,被哥哥不断欺负、最终获得幸福的“独臂女孩”的故事,还有讲述亚瑟王及其骑士勇于助人的“赢得奥尔温”的骑士故事等,这些故事都离奇曲折、妙趣横生,读来令人爱不释手,获益匪浅。
  • 爱跨千年生生醉

    爱跨千年生生醉

    一跨千年,牵动一世情缘;辗转万世,仍留生生醉恋。21世纪的首席特工筱千汐,在执行任务中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而无恙,却不想被表面与她情同姐妹,而暗地将她置于死地的宁雅芙毒害,一朝穿越为东祈将军府的落魄傻小姐。而将军府那众人皆知的傻小姐,一夜之间化身为腹黑聪慧的绝美女子,她要在这个架空的时代,活得逍遥自在,却不想跨越千年,原来只为遇见他,与他共续情缘。(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爱跳肚皮舞

    爱跳肚皮舞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肚皮舞变成了女人们的秘密武器,让女性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自信。在充满中东梦幻情调的乐曲中,忽而像蛇一样妩媚地扭动着腰肢,忽而像燃烧的火焰那样舞动着自己的身体,浅笑嫣然,眼波流转,像流水,像波浪,把双臂想象成天使的翅膀,用扇跹的舞姿点燃奔放的热情,自由地用身体表达着自我。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钢铁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钢铁

    本书对钢铁材料基本知识作了详细的介绍,主要针对我国钢铁的冶炼、发展进行了详细探讨,同时还涉及到冶金机械、压力加工等钢铁生产制造及应用的知识,试图为青少年提供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钢铁知识。
  • 汉庭华梦哀贤赋

    汉庭华梦哀贤赋

    为什么世人都要排挤我们的爱情呢?"因为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而且愚昧至极,他们眼中只容得他们觉得合理,且永远是循规蹈矩的那些个事情!”刘欣轻笑着对董贤道:”放心,朕是皇帝,这世上没人能拆散我们,明君如何,昏君又能如何,我不会效仿武帝,为了自己所谓的明君,断送了自己最爱之人,为了你,我情愿变成昏君,和你相守一生便好,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 金牌女神探

    金牌女神探

    在外,她是能洞悉案情,第六感超强的金牌女神探;在内,她是上的了厅堂,下的了厨房的居家女主人。你问她为什么能每次都那么准,没办法,人家开了外挂——读心术。可是谁能来告诉她,为什么她谁的心都能读,却偏偏读不了他的心?
  • 做人与处世(漫漫求知路)

    做人与处世(漫漫求知路)

    做人与处事是需要用生命去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只有生命终止研究和实践活动才能结束,我们才能评价一个人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和实践少走弯路,我们应该借鉴前人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做人与处世同样重要,我们不但要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