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5000000009

第9章 求学路上(4)

我到莱阳城念书的时候,按说我们国家的“三反”运动还在进行,但我们这些青年学生仿佛是身处世外桃源,只全神贯注地学习、生活,切实体现了学校“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那时候没听说过“政治气氛”这类词儿,但从校长到老师总是营造一些氛围,把我们的学习劲儿鼓得足足的。每天的上、下午都上课,晚上还有两节自习。班主任老师经常在晚自习时间来讲讲学习纪律、注意事项等等,每天的弦绷得紧紧的。遇到较大的活动,如农事操作实习、教学实习等,都由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作动员报告,然后我们全班写决心书,两班之间或班内各小组之间相互写挑战书,等等。例如,一年级下学期的农事操作实习,其实就是到学校的农场参加农事活动一个月,干干农活,对农业生产有初步感性认识,这对出身农村的孩子来说,早已耳濡目染,亲身经历过。但在实习之前经过动员报告,写挑战书、应战书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一种紧张热烈的氛围,在去农场的路上背着行李,队列整齐,一路高歌,使你再不会认为农事操作实习了无新意,而是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实习期间,每人、每个小组都很卖力,争取表现好,还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到农工家扫院子、挑水、帮干零活等。实习结束之前,写感谢信,用大红纸贴出去,感谢农场领导和工人师傅的教诲和热情接待等。总之,学校的一切活动,气氛都很热烈,同学们都很积极。在这些过程中,全班的决心书、挑战书、感谢信等,都出自我手。我的笔杆子在渲染每次活动的热烈气氛中发挥了作用,我也因此而感到荣耀和自豪。

二年级时,基础课已经结束,开始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农田水利学、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学、养蜂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等。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庄稼太熟悉了。当时我的心理状态是:出门求学,应学些新鲜的“大学问”,庄稼地里有什么学问?所以对开设的这些课程总觉索然寡味。但为了考试,学校又管得严,只得学,当然不会有念初中时那种乐而不疲的劲儿。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学讲昆虫的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的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等;病害的外部特征、发病和流行特点,防治措施等,一条条都要死记硬背。作物的病、虫种类繁多,一个个地背下来,怎不令人头昏脑涨?讲作物栽培学的那位老师,操着难懂的南方口音,死死板板,老一套地讲各种作物的名称、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措施等,这对农村孩子来说,太乏味了,上起课来总是昏昏欲睡。农业经济课的内容是苏联的那一套,老师讲得唾沫飞溅,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特别是记账、倒账那一套作业,这哪算是什么学问!实在是把人折磨得够呛。只有养蜂学颇能引起我的兴趣。那位老师讲得也风趣,特别是讲到蜂王、工蜂和雄蜂的生活习性等,他把讲课内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如工蜂站岗守门,誓死卫家,工蜂的勤劳勇敢,工蜂的舞蹈,蜂王晴天出游“择夫”,等等,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老师还头戴网罩亲自作养蜂操作演示,就像地道的养蜂员一样,令我们十分钦佩。

我对各门功课的学习虽非兴趣盎然,考试成绩却是全班数一数二的。那时考试基础课采用百分制,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大多采用从苏联学来的五级分制,我的成绩都在90分以上或五分。三年下来,只有农业经济学和作物病虫害防治学两门功课是四分。

如果说我念初中时头两年默默无闻,最后一年一鸣惊人,那么念中专的一开始就是班上成绩突出的。我除了自己的功课,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班上学习较差的同学。因为在入学半年之后,两班各插入了六七个从部队转业的女生。她们在部队里是文艺兵或做文秘工作的,初中只念了一两年,从小在城里长大,五谷不分;年龄又大我们三五岁。由于这些原因,她们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班主任就在班里点了六七个学习较好的同学,以一对一的形式帮助她们赶上功课。我是被班主任点出来的一个。所帮的是班里年龄最大、学习基础最差的一位同学。其实,帮助同学对自己也是督促。这样,上课时我不仅要仔细听讲,把老师讲的都听懂,还要融会贯通,把老师讲的内容再由浅入深地表达出来,使她们能真正明白。每天晚自习,我用一节课的时间自己学习,另一节课帮助同学复习。那时周末只休息一天,每个星期天的下午也都帮助同学复习。学期考试前,任务更繁重了,除了自己准备考试,还要帮助她们把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全部内容系统地复习两遍。这样做了整整四个学期。那时同学之间的友谊十分纯真,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不求回报。这些女同学多是党、团员,我帮她们学功课,她们督促我“思想进步”,晚饭后趁散步的时候与我个别谈话,指出我政治思想方面的缺点是没有主动靠拢组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把我当成入团对象来培养。

在中专的学习生活仍然十分清苦。大约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粮、棉、油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所谓“统购统销”政策,干部、城市居民和学生都实行粮油定量供给。当时学生的粮食定量是每月30斤,按照现在的生活水平,当然是足够了。可那个时代,没有副食,每星期只星期六中饭有一次生活改善:窝窝头换成了白馒头,能分上几小块肉。人正当青年,便总是吃不饱。但那时同学之间的真诚友谊和无私帮助不是口头上的虚词,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那时吃饭,天天顿顿的窝窝头和星期六中午的白馒头分大、中、小三等。饭量大的男同学吃大的,饭量小的男生和大多女生吃小的,其余较多的人吃中等的。这大中小是同学之间谦让出来的,是纯真友谊和无私帮助的体现。大多女生和饭量小的男生并没有计较自己的肚子也没有吃饱,却要从30斤定量中省出一部分给别人,饭量大的男生却天天顿顿都感到来自同学之间的关爱和温暖。虽然主食天天不变,但菜的花样却有改善。校长和老师特别关心我们的伙食,还让学校的农场种菜供应伙房,增加花样,降低价格,所以念中专时虽然天天只吃八成饱,却比初中时改善了不少。

念中专不交伙食费,靠国家供应,对我是极大的解放。这样,家里给的几个零花钱我除了买必需的文具纸张,还省出来买过几件“洋布”衬衫,当然还是穿家里织的土布为主。每学期的中间也需回家取换季的衣服,莱阳城离家90华里,加上学校离城的距离,将近100里,都是步行。放寒、暑假时也是这样,我背着行李,起早赶路,摸黑回家。其实那时想坐公共汽车也不行,因为公共汽车只在各县城之间通行。

三年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我做好了心理准备,到县上当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员。我当时想,农民不一定欢迎我,因为农民有技术,你不去推广,他们照样会把田种得好好的。老师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放下架子,虚心当农民的小学生吗?我想,到了县上之后,我将是多重身份,既是老农的学生,又是技术推广员,还要承担各种社会工作,因为我在三年内曾两次承担附近农村的夜校教员和扫盲班的教员。正当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想象,充满矛盾,有些畏缩又要举步向前的时候,一件令我意外而又十分振奋的事情发生了。

在毕业考试期间,副校长刘翼飞亲自到教室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说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要求我校保送品学兼优的毕业生5名(后来又增加为10名),不需入学考试,直接入学。学校已决定选我去,问我是否愿意。我听了刘校长的话,顿觉兴奋无比,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当时痛快地答应:“我去!我高兴去!”

我是刘校长的第一个谈话对象,从校长的办公室出来,打心眼里高兴。同学们看出我高兴的表情,但不知道是为什么。此时我心潮澎湃,激情似火。我初中毕业没有听姜老师的话去考高中,以为今生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这机会自天而降,来得突然,不曾料想,我要上大学了!我多么感谢国家,感谢学校,感谢她们对我的器重和期望。我要去好好学习,不辜负国家对我的培养!

我立即写了一封家信,告诉父母和哥嫂们学校要保送我上大学的事,想给家里人一个惊喜。不想过了七八天,大哥从家里骑自行车赶到学校,说家里不同意我上大学,因为父母年老,无力供我上学。是的,在这之前,我家已经分家,哥哥们各自立户;我因年少,仍与父母一起。父亲年逾古稀,母亲体弱多病,无力供我上学。听大哥的一席话,犹如凉水浇头,想家中也确实困难。但我仍不死心,只好再去找刘校长,说家中不让上。刘校长笑着对我说:“这么好的事,别的同学想去也没份儿,你还不想去?”我说不是我不想去,是家里不让去,因为供不起。刘校长又笑着说:“你快去问问你大哥,你上了大学之后,要不要每月往家里寄钱?”我接着说:“国家保送我上大学,就让我感谢不尽了,哪敢要求再往家里寄钱。”刘校长又苦口婆心地说:“只要你不需要每月向家里寄钱,你上了大学之后不需交伙食费,每月有助学金,零花钱足够。冬天可以申请棉衣棉裤,再有困难,还可申请补助,你用不着花家里的钱就可以把书念下来。”经刘校长这一讲,我心里有了底,国家给我创造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去?通过念高中而上大学的机会错过了,这次机会我一定不能放过。虽然这个大学不一定符合我的理想,但农业大学也是大学,我这辈子一定要跨进大学的门槛!

我回到寝室对大哥斩钉截铁地说:我一定要上大学,我不花家里的钱,国家培养我,我不能辜负国家对我的培养。大哥看我下了决心,才从腰里掏出30元钱给我,说:“那你就去吧。”原来是家里做了两手准备:不去最好,实在劝不回来,就让去吧。大哥把家里刚好要出圈的一头大肥猪卖了,又凑了些钱,共30元,就赶来了。家里对我的支持,让我转忧为喜;尤其是大哥,他已与我分了家,可以不管我,但他没有那样做,他以切实的行动表达了对弟弟的关爱和支持。

同类推荐
  • 小人得志

    小人得志

    这个世界并非所有得志的都是小人,但是小人却是比君子更容易成功。一个失去了一切的人,如何才能找回失去的东西,报复背叛的人:肖仁发誓,一定要做个小人中的小人!
  • 极简左传

    极简左传

    作者张守春把《左传》白话成这一本书,尽量用现代人所能理解的方式,呈现当时的历史社会人物故事,除了极少的一些琐碎事件,这部《极简左传》,可以看作是白话版的《左传》全文。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一代英才周瑜

    一代英才周瑜

    生在东汉末年,为了天下苍生,他不得不放弃个人的安居乐业,而征战沙场。在这场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他是否能全胜?而他最终又能否和自己心爱的女子携手到老?
  • 世界上下五千年8

    世界上下五千年8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热门推荐
  • 水仙恋物语

    水仙恋物语

    一段炫目的回忆一个冬季的物语《水仙Narcissus》同人小说,有兴趣可以去玩下。
  • 元素铁匠

    元素铁匠

    扛着元素枪炮闯大陆!炮打狂龙,枪点穹鹰!额,不好意思……我是个铁匠!
  • 星夜华年

    星夜华年

    以一个真实的故事为背景,加工成了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女人,在当今社会的经历。总有一个情节,一种感觉,能引起你我的共鸣。本书不签约,随笔。版权归我所有。
  • 位面大穿越之叶良辰

    位面大穿越之叶良辰

    叶良辰,一个正直的不良少年,无意中获得了上古大神留下的东西。于是,他开始了穿越在无数位面中。升级的他又来到了仙侠的世界,但是谁能告诉他,为什么那里人都认识他?卧槽,我没抢你老婆,别打我。靠,你闺女是谁啊,表揍我…看他,如何在位面中升华,飞升…
  • 一剑走江湖

    一剑走江湖

    就在大学毕业的前夕,陆彦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醒之后,一切都在悄悄的变化着。后来才知道,自己大学四年无话不说的好友,一个是妖,一个是血族。更加惊喜的是,就连自己的发小也是身俱异能!在人,妖,血族,异能者频频活动,在黑暗势力的穷追猛打之下,到底什么是正,什么又是邪?陆彦该如何思考,又该如何接招?最终又是否能断定正与邪的界限?惊奇的世界,冒险的人生,一夜之间,一切都开始变得暗波汹涌···
  • 如果彩虹开花结果

    如果彩虹开花结果

    那一年的那一天,我拉着你的手,说别走。你最终还是看着我这副寒酸的样子,无情的撒手而去。站在原地看着你的背影,紧紧握着拳头,无奈笑了。如果时间可以重来的话,我想,要等你来爱我。
  • 赞美的力量

    赞美的力量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赞美,孩子最渴望的也是赞美!因为赞美造就天才!“表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给孩子多些肯定、赞许和鼓励,就是多给孩子一些阳光,孩子肯定会心情舒畅地走好每一步。教育孩子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赞美的力量》一书告诉你,怎么赞美,何时赞美,怎么批评,何时批评。在这本书里,我们详细提出了各种赞美和批评的方法,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
  • 娇娘当宠:高冷将军,要温柔

    娇娘当宠:高冷将军,要温柔

    推荐新文《嫡色生香:侯爷,淡定点》周宜晚是大周朝最尊贵的长公主,可没有想到一睁眼到了一个山窝窝,成了颜家最不受宠的女儿。她低头看着自己干瘪的身体,犹豫再三,毅然决定抱住那只最粗最壮的大腿。世人都传大将军楚凌冷酷暴戾,杀人如麻,小儿闻之啼哭。颜怡晚摇了摇头:“谣言不可信!”后来……“我心悦你!”颜怡晚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看着面前高大威猛的粗汉,再看自己这一身细皮嫩肉。“大哥,我还小!”
  • PK后妈:少女血

    PK后妈:少女血

    这是她晚年75岁时在某个夜晚对一生惨痛经历的刻骨回忆。<br/>小猪,活泼单纯.<br/>她12岁的时候母亲被父亲的小三活活气死,她立誓报仇雪恨。小三进门,带来的2个儿子,大哥冷酷刚毅,桀骜不驯,霸气凛然,却屡屡欺负她。<br/>二哥同样俊美清冷,却温暖善良,尽力保护她.<br/>   她恨极后妈,不停地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抗争,出卖,下毒。<br/>在一次出卖大哥以后,她被迫离家出走,几乎活活饿死在新年的寒冬的夜里。<br/>她下毒,最终被后妈毒打成重度残疾。<br/>17岁时,她与二哥订婚.<br/>大哥爱上了她,正准备和大哥远赴美国时,她开始设计杀后妈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血流成河,狂怒的大哥拉她去做残忍的藏獒表演秀,逼迫她招供。<br/>她远逃美国,从此,她历尽磨难,为了生存做女优,嫁给一个善良黑人。平淡的幸福被已经变得心狠手辣的二哥毁掉。<br/>大哥青云直上,位高权重,她与大哥生的小女儿惨死。<br/>最终,她踩着英年早逝的大哥的尸骨一步步走向上流社会 ,却痛悔残生。       
  • 一个男人的长城

    一个男人的长城

    此雄书一出,天下莫不雌服,《易中天品三国》委身为妻,《明朝那些事儿》甘做小妾,只有《狼图腾》尚可称兄道弟,被称为“男人必读,女人必懂”的奇书。作者足迹曾遍至长城沿线百八十州县,深受胡风影响,故首次以少数民族枭雄匈奴冒顿、突厥颉利、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等大男人为主线,书尽这千年长城的万里杀机、奇谋诡计、帝王将相、军功英雄,道破男人好斗尚武之本性,弘扬正能量,再筑长城脊梁。文章语言嬉笑怒骂,笑侃历史,却又一针见血,道破实质,是读史明智的最佳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