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3000000010

第10章 周恩来与曹禺的友谊(2)

“这几年树立了许多新的偶像,新的迷信,框框很多。比如写一个党委书记,只能这样写,不能那样写,要他代表所有的党委书记。这样就千篇一律,概念化。这样就一个阶级只能有一个典型,别的典型不能出现,反面人物也只能有一个典型。这样当批评家就很容易了,党委领导文艺也太容易了,只要订出几十条就行了。京戏是程式化的,还有不少‘型’,黑头中张飞就不同于李逵,武生中武松就不同于十一郎。今天舞台上的这些人物和过去又有不同,因为是经过革新的形象。新的迷信把我们的思想束缚起来了,于是作家们不敢写了,帽子很多,写得很少,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周总理首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文学创作中存在的“新的迷信”问题,并且认为这是繁荣创作的最大障碍之所在。

“曹禺同志是有勇气的作家,是有信心的作家,大家很尊重他。但他写《胆剑篇》也很苦恼。他人了党,应该更大胆,但反而更胆小了。谦虚是好事,但胆子变小了不好。入了党应该对他有好处,要求严格一些,但写作上好像反而有了束缚。把一个具体作家作为例子来讲一下有好处。所以举曹禺同志为例,因为他是党员,又因为他是我的老同学、老朋友,对他要求严格一些,说重了他不会怪我。过去和曹禺同志在重庆谈问题的时候,他拘束少,现在好像拘束多了。生怕这个错,那个错,没有主见,没有把握。这样就写不出好东西来。成见是不好的,意见要从实际出发,否则是谬见,是主观主义。但要有主见,现在主见少了。《明朗的天》好像还活泼些。有人说它不深刻,但这是解放后不久写的,写在一九五三年。这个戏把帝国主义办医学院的反面的东西揭露出来了,我看过几次,每次都受感动。《胆剑篇》有它的好处,主要方面是成功的,但我没有那样受感动。作者好像受了某种束缚,是新的迷信所造成的。”

周总理表面上批评了曹禺,实际上是以他为例,更深刻、更尖锐地剖析了危害极大的“新的迷信”。

同时,周总理又极有人情味地嘱咐:“曹禺同志,今天我讲了你,你身体也不好,不要紧张。”“曹禺同志的《雷雨》以后,那个时代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民国时代。写的是‘五四’前后的历史背景,已经没有辫子了。写的是封建买办的家庭,作品反映的生活合乎那个时代,这作品保留下来了。这样的戏,现在站得住,将来也站得住。有人问:为什么鲁大海不领导工人革命?《日出》中为什么工人只在后面打夯,为什么不把小东西7,救出去?让他去说吧,这意见是很可笑的,因为当时工人只有那样的觉悟程度,作家只有那样的认识水平。这是合乎那个时代进步作家的认识水平的。那时还有左翼作家的更革命的作品,但带有宣传味道,成为艺术品的很少。我在重庆对曹禺说过,我欣赏你的,就是你的剧本是合乎你的思想水平的。”“时代精神要广义地来理解,问题在于作品站得住站不住。曹禺同志的三部曲,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侧面,表现了作家当时的思想。两部站得住,但《原野》就比较差。我是热爱他作品的一个,推荐他作品的一个。”

周总理最后通过分析“时代精神”再一次肯定了曹禺的“三部曲”,充分地表现出对作家的关心、爱护和尊重。

那么,对于这一切曹禺又是怎么看的呢?曹禺事后回忆道:

总理对我的批评,我听了心中热乎乎的,我毫无紧张之感,觉得如释重负。

我的确变得胆小了,谨慎了。

不是我没有主见,是判断不清楚。

那时,我倒没有挨过整,可是讲的那些头头是道的大道理,好像都对似的。现在,懂得那是‘左’倾思潮,但当时却看不清楚。

在创作中也感到苦恼,周围好像有种见不到的墙,说不定又碰到什么。

总理是说到我,但他是希望作家把沉重的包袱放下来,从‘新的迷信’中解放出来。

“起码我个人是受到鼓舞和激励的。”与这次紫光阁会议相隔刚刚一个月,又在广州召开了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

周总理在广州会议上说:“现在‘白专道路’这个口号很流行,这个号大概不是我们提的。”“一个人只要在社会主义土壤上专心致志为社会主义服务,虽然政治上学得少,不能算‘白’。只有打起白旗,反对社会主义,才是‘白’。”

曹禺在广州会议上进一步受到了鼓舞和激励。

曹禺深有感触地说:

“解放后,我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是努力工作的。

“虽说组织上入了党,但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实际上也是背着的。实在叫人抬不起头来,透不过气来。“这个帽子压得人怎么能畅所欲言地为社会主义而创作呢?

“那时,也是心有顾虑啊?

“不只我,许多同志都是这样,生怕弄不好,就成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毒草’。

“广州会议,一下子把人们思想解放了,把帽子脱掉了,建国后十三年那种隐隐约约、时现时隐的怪影,终于在心头消失了,怎能不让人由衷地感谢党呢?怎能不令人愉快呢?”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曹禹在会上大胆地谈出了自己对戏剧创作的看法。

曹禺坦率地说出在心中埋了许久的命题:

“我以为必须真知道了,才可以写,必须深有所感,以写。

“要真知道,要深有所感,却必须花很大的劳动。

“我写过一点东西,常是写不好。写不好,可以列举很多原因,但主要的还是因为自己不真知道,不深有所感。”

应当说,曹禺这番掏心窝子的话,正是在周总理的激励之下,才敢于拿到桌面上来的,才敢于针砭时弊的。

一九六六年的夏天,烈日炎炎,酷热难忍。

七月份,虽然“文化大革命”这场历史灾难已经降临,但是曹禺仍然作为中国作家的代表,陪同亚非作家会议的作家们,在武汉的长江岸边,观看毛主席游泳。他确乎是连做梦也想不到,中国大地上将会发生多么可怕的事情。

回到北京以后,“红色恐怖”已经弥漫于全城。

一队队身穿国防绿军服,腰系铜头皮带,臂佩“红卫兵”袖章的青少年们唱着“造反有理”歌,在大街小巷横冲直闯。曹禺的心颤抖了。他没有也不可能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作出任何解释。

北京人艺的“造反派”已经把党委书记赵起扬等“走资派”揪了出来。对曹禺的要求还仅仅是按时上下班,看大字报,写大字报。曹禺每天从铁狮子胡同三号,胆战心惊地来到首都剧场,作为一个“特殊人物”谁也不敢理,只能看看大字报,有时还要按照社论的调子写一张大字报。

更难熬的是下班以后,曹禺回到自己的家里,吃不进睡74不着,常常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发呆,睁着两只大眼,一熬就是一个夜晚。

不知道为什么,曹禺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被“揪出来”的日子不远了。

十二月的一个深夜,天气格外的冷。铁狮子胡同三号的院子里万籁俱寂,曹禺全家已经入睡。在一阵急促而令人揪心的敲门声以后,一队“红卫兵”闯进屋里来。

曹禺从睡梦中醒来,真真地感到是大祸临头了。

“红卫兵”喝斥着把曹禺从床上拖下来,在凛冽的寒风中塞进了小汽车。

在茫茫的黑夜中,曹禺被押送到中央音乐学院的小礼堂。

那里没有开灯,所有被“揪出来”的人,一律靠墙席地而坐。

曹禺低着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心脏都几乎停止了跳动。

次日清晨,天渐渐亮起来。

曹禺偷偷地侧着脸看看屋子里的人,当他看到了彭真、刘仁等人的时候,惊呆得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周恩来闻讯后,十分焦急,连夜进行干预,责令造反派立即放人。

曹禺懵懵懂懂地回到家,仿佛是做了一场恶梦。

夫人方瑞一夜也没有合眼,见到曹禺后热泪盈眶。曹禺也又惊又喜地看着方瑞。然而,此时曹禺哪里会知道是周总理竭尽全力地保护了自己。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宣布了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

正在家里的曹禺听到以后,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当他再次从播音员嘴里听到“周恩来”三个字的时候,心往下一沉,泪水如同决了堤的河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那些日子里,曹禺觉得天昏地暗,准备迎接更大的厄运临头。

进入三月底四月初,天安门广场出现了花山、诗海、人潮。

愤怒的人民群众不可阻挡地呐喊着,敲响了“四人帮”的丧钟。

曹禺自然不敢去天安门广场,但是小女儿万欢却每天都要去天安门广场,并且给父亲带回来动人的诗篇。曹禺坐在椅子上,满脸是忍不住的激动表情。万欢坐在一旁,轻声地朗读着:

“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总理和人民同甘苦。人民和总理心连心。”

曹禺听着这些发白心底的诗篇,脸上又出现了难得的笑容,因为他仿佛再一次看到了周总理,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同类推荐
  • 他传奇

    他传奇

    本书是女作家高伟已出版的《她传奇》的姐妹篇。本书写的是12个卓越的男人的传奇人生。作者借由他们的爱恨情仇,表述情与欲、升腾与坠落、罪与罚、热的血与冷的泪,阐述人性的亮点与弱点组合的爱之传奇。
  • 中国女子大学风云录

    中国女子大学风云录

    还原你不知道的历史细节,再现你未听过的尘封往事。1939年7月20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成立。在两年多的时同里,上千名身份各异的热血女青年奔赴延安。她们有的曾与宋美玲两度握手,有的也曾与毛泽东、贺龙、叶剑英并肩作战,有的在美军、国军的眼皮下窃取情报,有的成为了开国元勋的夫人,有的成长为著名外交官或资深学者,有的则化作啼血杜鹃,将激情与刚烈留给了悲壮的历史。本书作者历时十余载,遍访百名当事人,用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一段充满血与火、爱与恨的厚重而又浪漫的历史,记录了那一代人的前世今生,使阅读者不胜感慨,令评论家为之动容。
  • 疾步如飞

    疾步如飞

    本书是一部个人文集,是作者多年来随笔作品合集。说的是一个人从童年到中年的成长经历以及与亲朋好友、邻里街坊间的往事,也有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的纪录,读来平实、质朴,展示了生活本身的意蕴,语言细腻,充满真实的情感,富有趣味性与文学性。
  • 韩愈文集1

    韩愈文集1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我的精神自传

    我的精神自传

    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黄钟大吕之声,世所少见;沧海桑田之辨,令人回味。是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读者不能不读的当代启示录。本书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作品。钱先生在该书后记中说。
热门推荐
  • 扶摇十八拍

    扶摇十八拍

    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第一女杀手留雪竟然从80楼的大厦上跳楼自杀?而且还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竟然穿越了!什么?一穿越竟然就被狠心的爹娘,恶毒的嫡妹逼去嫁给什么杀人如麻、令人避而远之的鬼王?据说,嫁给他的王妃还没有活过第二天的?喂!你们可太小瞧我了吧?我是谁?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第一女杀手!而这岳皇朝,因为她,又将出现一段扣人心弦的旷世传奇······
  • 皮包公司

    皮包公司

    本书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商海奋斗历程!另外注明:本书为每周一更,每次更新4000字,如果不喜欢等待的读者可以先养着。最后谢谢一直默默支持本书的读者,有点时间在这里说一句:让各位读者大大失望了,对不起了!!
  • 杨柳花开

    杨柳花开

    那年,杨柳的花开了,我们在和煦旳春风中,聊着一些八卦有趣的话题。看似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的我们,我们也会为月考的成绩发愁,也会一想起作业就烦恼到不要不要的,也会口是心非的背地里给老师起外号,也会偶尔的叛逆……我们就是这样,看起来格格不入的一群人,却在一起经历了成长与挫折,成功和失败。看!杨柳的花又开了,我站在树下,任柳絮划过我的脸颊,想起了曾经,我不禁潸然泪下……
  • 暗黑之尸体发火

    暗黑之尸体发火

    尸体发火火了死可忍尸体不可忍堂堂暗黑第一BOSS,岂容新手们爆转职者的末日来临了啥,地狱三兄弟?想和我抢暗黑第一BOSS的名号,等着被爆吧!嚯嚯嚯嚯……
  • 旅途之那个世界

    旅途之那个世界

    一切原来都是一场游戏!我想人生也是如此。我看见那个地方很美,像梦!(讲述的是一名高中生打游戏意外穿越到远古大陆,与各种精灵巫师等新颖的事物所发生的故事。)
  • 九骨元魔

    九骨元魔

    一个凡人界的普通少年,居住的城池被魔道凝炼入金角万鬼遮天幡,身死化为阴魂,却一步踏入真人界,夺舍重生……他炼阴魂,夺阳魄,吞噬万物,九骨化作北斗式,成就大自在无上元始天魔!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魔吞混沌,无法无天!
  • 灵威

    灵威

    虚幻的飘渺传说之巅,幽深的迷雾叹息森林,冰寒的悠悠幻冥寒湖,死寂的幽冥魔域...这是一个斑驳陆离,灵道繁衍昌盛的世界——流宇大陆。王朝争霸,宗派世家横行,万族林立。大陆之南,蛮夷之地,可与魔兽合体的蛮荒神族,大陆之北,叹息峡谷,各种强大无匹的神异魔兽种族,更有着诡异阴森的幽冥魂族等等...在流宇大陆,强者可以站立于深渊泰坦的头顶之上,笑,则风云静,怒,则天地崩...本书讲述的是:一次偶然,拥有了“阴阳幻壁”的少年,一步步闯荡流宇大陆的梦幻之旅。————————————————————————(新人一枚,新书一本,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快到碗里来~(*^__^*))
  • 重拾旧时光

    重拾旧时光

    十年前,陆铭轩悄无声息的从林木夕的生命里消失。她执着的选择了等待;十年后,他华丽转身,更名换姓,高傲冷漠的再次闯入她生命,她以为爱情再次降临,然而,他如恶魔,一步步毁了她的一切。十年前的旧事被重提,揭开的是怎样的真相?他又为何会变成现在这般??
  • 寻三世,恋三生

    寻三世,恋三生

    带着任务而穿越的她们。原以为,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回到属于自己的国家,却为情陷入情丝网。。。却因为后来的种种原因,他们,她们,分离,他们。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
  • 杀手小姐与霸道少爷

    杀手小姐与霸道少爷

    玩黑道的凤族公主就这么华丽丽的遗失到了英国皇室去了。。哎。。公主终究就是公主无论是凤族还是人间都是公主。。“丫的,给我滚出去!”“要走你走!”“好、安菲斯我们走!”“是,主人。”“等等主人?!纳尼、主人!墨娜是……我靠,千年凤族王朝遗失人间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