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68200000007

第7章 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加快甘肃省基层文化建设发展步伐(3)

(三)要深化改革,健全和完善基层文化建设组织机构

目前,我们进行的机构改革,是转变行政职能,优化机构配置,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离,不能简单地把机构改革理解为削减机构、压缩编制、分流人员。有些机构通过职能分解,确实有必要压缩,但基层文化事业是公益性事业,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各地要继续认真落实省编委、省文化厅1995年下发的《关于颁发〈甘肃省乡、镇、街道文化站机构编制标准〉的通知》精神,凡未落实乡镇文化站机构编制的县(市、区),要抓紧落实这项工作。要保证有专人从事农村乡镇、街道社区文化工作,防止发生因机构改革而造成乡镇文化工作无机构、无牌子、无人员、无活动的现象。各地要按照中央、省上事业单位改革的部署和要求,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加快基层文化单位改革的步伐。县乡文化机构在改革过程中,要按照中央和省上的改革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机构改革。

(四)要重视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文化队伍,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长久之计,也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搞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要采取“一抓二育三引导”的方法。一是要抓好专业文化队伍的建设。基层文化专业工作者长期工作在社区、农村,他们艰苦创业,甘于奉献,各级组织要多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二是要重点培育基层文化带头人。热心张罗和组织活动的文化带头人是基层文化活动的“酵母”,是联系群众的“纽带”,要在农村、城市社区和企业重点培养一定数量的文化带头人,注意培养和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三是要引导好民间文化社团的发展。近年来,在广大乡村和社区,一些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志趣相投的群众,自发建立了书画社、戏剧社、文学社等文化社团,吟诗作画,自娱自乐,体现了基层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经成为活跃在基层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对这些社团要在政治方向上予以引导,在业务上给予指导,在各类文艺评奖和文化交流中同等对待,促使他们不断发展壮大,活跃基层文化活动。要以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为依托,建立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基地,加强培训,提高素质。要逐步建立持证上岗制度,逐步解决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业务力量薄弱、人员老化等问题。通过几年努力,使各地逐步建立起一支较高素质的基层文化专业队伍。

(五)要坚持依法管理,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2002年以来,甘肃省根据全国统一安排,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文化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继续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净化基层文化环境,仍是当前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要依法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文化市场的社会主义方向。各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统一行动,综合执法,继续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坚决清除一切有害的文化垃圾,打击文化市场的不法经营行为,保证基层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繁荣发展。要加强文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肃执法责任,严守执法纪律,严查违规行为,努力提高执法水平。

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开发,依法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城市文化经营者向农村转移,彻底解决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四、加强领导,组织实施,把基层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量大面广,任务繁重,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完成基层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基层文化建设,政府是主导,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政府要站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准确把握基层文化建设的地位,深刻理解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要把基层文化建设切实纳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加大领导力度、工作力度和扶持力度,做到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与经济建设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基层文化事业建设发展整体规划,建立起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要把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落实到县(乡)政府,发挥行政主要领导对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文化单位调查了解,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真正把政府行为落到实处。

(二)各有关部门要协作配合,形成基层文化建设合力

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仅靠文化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要建立基层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统一部署,分工实施。人事、编制部门要积极支持基层文化单位的改革,落实乡镇文化站机构编制。计划部门要把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部门要解决好公益文化单位人员工资的发放,安排基层文化事业建设经费。建设部门要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城镇发展总体规划,解决好基层文化建设用地。民族事务部门要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规划,整理、挖掘、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民政部门要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城市社区服务体系,通盘考虑。广电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基层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基层文化建设的舆论氛围。要积极倡导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努力形成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良好局面,促进基层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三)文化行政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搞好协调服务

文化行政部门作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经常分析和研究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科学合理地确定基层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认真组织实施。要主动统筹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力争使基层文化建设每年有新进步,五年上一个新台阶。同时,要为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积极提出搞好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使党委、政府及时了解情况,沟通信息,作出科学决策。

(四)发挥基层文化机构的作用,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我们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宿,也是基层文化工作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表现。各级政府一定要充分发挥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文化站、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室的作用,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文化活动。县级文化馆要发挥基层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组织大型、示范性的基层文化活动,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同时要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开展艺术培训,创作文艺精品,不断满足群众求乐、求知、求美的文化生活需求。图书馆要牢固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不断改善读书环境,增加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扩大读者群体,使图书馆建设在服务中得到发展。乡(镇)文化站是文化建设中最基层的一块文化阵地,要结合乡镇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基层文化活动,对民间流传的文化艺术,要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为创造特色文化奠定基础。社区、乡村文化要立足于群众的文化需求,因势利导,开展活动,为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五)文艺院团要经常深入基层,推动基层文化健康发展

各级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要转变观念,走出剧院,深入到厂矿、农村、学校、军营和社区,普及基层文化活动,提高基层文化水平。省直各文艺院团要排练适合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文艺节目,保证每年有一定数量的下基层演出场次。市、县级剧团要面向基层,立足农村,坚持在基层巡回演出,推动基层开展文化活动,满足基层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各级政府要对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基层演出给予适当补贴,帮助他们解决下基层演出所需的设施、设备,使这项活动经常坚持下去。

(在甘肃省基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类推荐
  •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

    中国医学之发展,两千年来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医药学家,其中最为杰出、贡献卓著者不过百余名。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则是最为杰出者之代表,卓越贡献者中之引领人物。如果将他们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大小予以排名的话,孙氏堪为前三甲之一。本书是画说汉唐文明丛书之一,是孙思邈研究所研究员张世英教授近30年来研究的成果,介绍了药王孙思邈生平、药王巨大贡献、药王文化追踪、孙思邈养生长寿秘要以及药王山等,内容丰富,突出特色,反映历史,涉猎广泛,文图并茂,一目了然,既适宜研究者的需要,又方便于一般读者的需求。
  • 中华节俗

    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界: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
  • 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

    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

    乡村文化彰显了乡村淳朴、仁厚的民俗习气,表现出自然而独到的文化品格,在这种文化中既有“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情结,也有“趋福避祸”的民间信仰;既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朴素道德观,也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良善交往原则;既有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也有充满希望的未来期冀。
  •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本书从唐人尚诗、盛世风趣、仕进多途、文士风流、佛道盛行、女性风采和开放兼容等七大方面,较系统构筑了唐代社会的文明画卷,并且通过对相关唐诗的研读来展示这一文明。
热门推荐
  • 医妃倾城

    医妃倾城

    二十一世界的脑外科医生,没想到一次车祸让她穿越为人妇。什么,自己是恶毒女配?!什么,自己是杀人凶手?!什么,自己给男人下药?!且看她怎么玩转古代,怎样洗清自己的嫌疑,怎样闯出一番新天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平凡之生,遇不凡的你

    平凡之生,遇不凡的你

    在我平凡的人生中,遇见同样平凡的你。我的生活便不再平凡,而是一种幸运的幸福。
  • 血煞天阙

    血煞天阙

    血刹天,墨麟阁的三大金牌杀手之一,原本正好好的打游戏,却被仇家找上门,最后不敌而死。死了就死了吧,TMD还穿了,穿了就穿了吧,还穿到了废物身上,次奥,老娘不发威,当我是HOIIEKITTE啊!看一代杀手如何变废物为妖孽,如何纵横异世!你有圣兽?不好意思,我家的只只都是神兽;你有灵器?不好意思啊,我随便练一练都是神器;你还有灵丹,欧,那实在太不好意思了,我家的兽兽们都拿神丹当糖豆吃。
  • 雾中花邂人归来

    雾中花邂人归来

    宋朝王爷逆活十世,不为江山只为卿。今世与卿重逢究竟是天随人意还是生死离别?前世的情缘何时了?80后女作家董心怡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孤身一人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古城,偶遇沈文炫,两人上演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其实这一切都是喜欢搞怪的女作家一手策划的,是为了真正体会爱的滋味,故意变身成自己新创作小说中的女主角和沈文炫爱了一回。为了回归自己原本的生活,董心怡不辞而别。一年以后,在董心怡的新书发布会上两人再次重逢。沈文炫是抱得美人归呢?还是继续转世等待与佳人的美丽邂逅?
  • 浮生若茶之花开在夏

    浮生若茶之花开在夏

    浮生若茶,煮其一生之冷暖,品其一生之五味,思其一生之所踪,往矣,茶若人生,载其万千大道,却不知其与何人品。------------浮生若茶浮生伴若花,媱媱开盛夏,细细雨丝身上打,吾怜娇花梦落花,花开花落似伊人,不知是梦还是花。-----------花开在夏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本书向读者讲述了成功的基本心理学原理,无论其年龄、背景和专业领域是什么都很实用。本书引导读者运用自我意识和批判思维的策略来考察自己的梦想与价值观。
  • 苍炎之主

    苍炎之主

    天地无主,苍炎有象。寻天地之源,解我心之惑。新书求推荐和收藏!拜谢。
  • 武战之道

    武战之道

    少年李海琦因为爱看武战道,竟然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穿越到了里面,还弄了个系统,从此指挥兽族大军,征战各个动漫世界
  • 履霜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履霜记(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所属组别:小说组作品从南宋盐商从苗寨“鬼母拜月,必啖小儿”听到的怪谈开始,讲述一个报仇故事。作者以精练的语言展开情节,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颇具古典话本的说书人风格。作品语言追求一种宜古宜今,文白相杂对话的美感,以期将感情真实寄托。在那段焦躁不安空虚寂寞的日子里,我机缘巧合地遇到了一个人,一个不经意间走进我心里的人。这个世上可能有一个人曾在你面前路过九千九百九十九次,他对你来说都只是路人,而那个人很可能在第一万次不经意地再次从你身边路过时,你才会发现你一直等的人就是他。造化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