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70300000030

第30章 中国历史之谜(2)

屈大均《广东新语》第八卷“刘三妹”条说,广东新兴有个叫刘三妹的女子,相传她是第一个造歌的人。唐中宗年间,她才12岁,就已经贯通经史,善于歌咏。千里方圆的人听说她会唱,都远道而来与她对歌,但是,有的对了两三天,有的只对一天,就因为对不过三妹而回去了。三妹懂得音律,曾往来于两广的溪峒之间。生活在那里的蛮人种类非常多,但她每过一处,都能懂得他们的语言。遇到哪一种人,她就用哪一种声音作歌和他们唱和,这种人就把她所唱的奉为典范,照之练唱。她曾经同白鹤乡一个少年登山而歌,相互问答,那些住在大城市和住在山野里的各种人在旁边围观,男女老少有几百层,都把她当成了歌仙。三妹同那少年站在那里对唱,一直唱了七天七夜,歌声未绝,胜负未分,后来两人都化成了石头。当地人敬重她,就在阳春锦石岩祭她。锦石岩上林木丛蔚,岩口有石磴,经过风雨剥蚀,就像鸟书一样。岩上有一块九曲石,可以容纳一人,据说就是三妹的遗迹。这里经常听得到笙鹤之声,当庄稼丰熟的时候,则好像有人登上岩顶而为之歌唱。今人把三妹称作歌仙,作歌必奉她为典范。

从这段记载,我们看到刘三妹(即刘三姐)的籍贯是广东新兴,生活时代是唐中宗年间,对手的姓名和籍贯是“白鹤乡少年”,赛歌地点不详,只是写了“登山而歌”,死后的祭祀地点在阳春锦石岩。但是,这只是一种记载、一种说法而已。我们还能翻检到许多与此说不同的说法。我们只须把刘三姐的籍贯、时代、赛歌对手、赛歌地点、供祀地点的不同点指出来,就足以看到关于三姐的不同说法了。

在一本叫做《刘三姐》的书里,三姐的籍贯仍在广东,但已把“户口”“迁”到了潮梅。她生活于什么时代,书里没有提到。她的赛歌对手是个农夫,赛歌地点则搬到了广西柳州的立鱼峰。在那里化身为石后,就在当地(立鱼峰)接受人们的祭祀和供拜。

在《粤述》、《池北偶谈》等书里,刘三姐却成了广西人,而且是在广西与人对歌。《粤述》中,三姐的籍贯在广西贵县西山,生活时代则在唐代景龙年间。她的对手是广西郎宁白鹤书生张伟望。她仍在白石山对歌,力尽而卒,供祀于白石山。《池北偶谈》则认为刘三姐的籍贯在广西贵县水南村,她生活在唐代神龙年间,赛歌的敌手是广西邕州的白鹤秀才。她在西山高台与秀才对歌,死后在何处供祀,书里没有记录。

还有一本书名叫《峒溪纤志志余》的,既没有记下三姐的籍贯,也没有提到她的生活年代,只是记载了对手的姓名籍贯、赛歌地点和供祀地点。它介绍说,三姐的赛歌对手是白鹤秀才,同她在广西七星岩赛歌。三姐去世后受到了当地苗、瑶等族峒民的供奉。

这个传说在广东客家人中间也很流行。据说,刘三妹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她的才学,谁都比不上,吟诗做对样样能;唱山歌更是她特别的本领,和人对唱个十日半月都唱不尽。她曾骄傲地说:“谁和我猜(即对唱)山歌,猜得赢我的,我便嫁给他……”于是秀才罗隐载了满满九船山歌书去见刘三妹。三妹唱道:“石山刘三妹,路上罗秀才,人人山歌肚中出,哪有山歌船撑来?”唱得罗秀才哑口无言,翻遍船内的山歌书都对不出来。他恼得面红耳赤,把船上的山歌书统统抛到了河里。此说载于愚民的《山歌原始的传说及其他》一文中。

江西也有类似传说。据《文学周报》第306期王礼锡的《江西山歌与倒青山风俗》一文记载,有个饱学之士载了满满几船书去与刘三姐对歌,结果狼狈而回。所不同的只是,罗隐变成了饱学之士,山歌书变成了“书”。

这么一来,刘三姐的足迹真是遍及两广和江西地区了。三姐到底是哪里人,生活于什么时代,与何人在何处对歌,这真是个难以揣测的谜啊!

5.“牛郎织女”传说是怎么一回事

“牛郎织女”是我国传说中最美丽动人的故事之一。这个故事很早就开始流传,《诗经·小雅·大东》篇就有“迢迢织女……脘彼牵牛”的记载,但只是说织女和牵牛是天河中相近的两颗星宿,彼此没有关系。汉时,这两颗星宿被转化为具体人物,班固著《两都赋》云:“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讲汉宫昆明池边有牵牛、织女的两座石人像。文学作品最早记载牛郎织女是夫妇的,要算《文选·洛神赋》李善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对于牛郎织女不幸的婚妇生活,历代曾有许多诗人为之咏叹。汉代《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写织女隔着银河思念牵牛的愁苦,表现了爱情受折磨时的痛苦心情。不过牛郎织女怎么会成为夫妇的?他们为什么只能在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这在我国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却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因为织女嫁后废织,受到天帝的惩罚。《史记·天官书》云:“织女,天孙也。”民间传说也讲牛郎织女本来都是天上星宿,牛郎放牧,织女织布,十分勤劳。天帝见他们可爱,让他们结为夫妇,谁知婚后两人贪图爱恋荒废了工作。天帝大怒,命乌鹊传旨只准七天相会一次,乌鹊却误传成每年七夕相会一次。《荆楚岁时记》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惟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民间又有当七夕过后,乌鹊身上的羽毛要脱落精光的传说,为什么要脱毛呢?就是因为乌鹊传命错误,罚它脱毛为牛郎织女相会时搭桥,脱毛就是对这个错误的惩罚。

还有一说以为牛郎织女分开生活,是由于无钱还债。《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纬书》云:“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星,主瓜果。尝见道书云:‘牵牛娶织女,取天帝钱二万,备礼,久而未还,被驱在营室是也。’”原来他们分居是因天帝逼他们还结婚时欠下的债而造成的。这个传说没有将牛郎织女的不幸生活产生的根源归咎于“荒废劳动”,而是由于生活贫困,由于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将责任直接归到了封建社会里无论是人间还是天堂的最高的统治者——天帝身上。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造成织女与牛郎不幸的是因为人神恋爱,犯了天条。民间传说织女思凡,在人间游玩,后在湖中沫浴嬉水。牛郎拣起她的衣服,于是织女就与牛郎结为夫妇,不久生了一男一女。这时织女受天帝之命要离开牛郎,一天趁牛郎外出,偷偷走了。牛郎发觉时,马上挑着担子去追,看看快要追上,忽有一条大河挡路,那河是王母娘娘划的。这样一来,牛郎、织女在河的两面不能见面。王母娘娘下令只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一次。关于人神恋爱,文人记载与民间传说有些不同,《法苑珠林》引《古孝子传》说,织女与种田郎董永相爱,“董永,千乘人也。……父亡,无以葬乃自实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人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七日而毕。女出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说毕,凌空而去。”《太平御览》卷四百十一引《孝子传》和《搜神记》卷一也有类似记载。文人记载的故事与民间传说不同之处,明显带有劝人行孝的封建说教。后来根据这个故事丰富发展的戏曲如黄梅戏《天仙配》等又带有明显的反封建意识,不过同本来牛郎、织女的故事又有了一些距离。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与梁山伯、祝英台有关。说牛郎、织女是梁山伯、祝英台死后的化身。梁、祝婚姻不成,双双殉情,化为蝴蝶飞去。马家闻讯派人掘墓,结果只发现两块石头。他们把两块石头抛在河的两岸,石头不久变成两棵树,枝叶缠绕相连。后来马家烧树,树化为两只翠鸟升上天去,成为牛郎、织女两颗星,列于银河两岸。天帝知道此事后,十分怜悯,准许他们七天相会一次。不料他们听错了,以为七月初七相会一次,这样一来,一年中只有一次相会的机会。有人据此认为唐代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中最后一段:“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可能就隐含着这个故事。七月七日的深夜,唐明皇和杨贵妃两人指着满天繁星,一边讲着这个故事,一边在发出爱情的誓愿呢!

6.有没有“八仙”其人

八仙是民间所喜爱的仙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个成语,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那么,八仙在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人,八仙的神话传说又是怎样演变的呢?

据有人研究,“八仙”一词,比铁拐李等八仙的出现要早得多。他们认为汉、六朝时已有“八仙”一词,原是指汉晋以来神仙家所幻想的一组仙人。盛唐时有“饮中八仙”。在汉唐时代,“八仙”只是一个空泛的名词,与铁拐李、钟离权等有名有姓的八仙还没有直接的关系。

现在公认的铁拐李、钟离权、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仙,似乎到明中叶才确定下来。据赵景深《八仙传说》指出,在元代,甚至在明代前期,八仙究竟是哪几位,尚无定论。在元代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八位神仙,何仙姑榜上无名,多了一个徐神翁。在另一些戏剧中,也有类似“重男轻女”的倾向,这回顶替何仙姑的是张四郎。或有了何仙姑,又缺了曹国舅;甚至无张果老、何仙姑,而又冒出了风僧寿、元壶子。但徐神翁在八仙中是经常有位置的,后来才不知不觉为何仙姑所取代。自从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和汤显祖《邯郸梦》问世后,八仙就按现在流行的八位固定下来了。

八仙并不是人们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有历史人物为依据的,但到底是哪几位历史人物,说法一直各异。铁拐李,一说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明之神魔小说》中,又说铁拐姓李,名玄;赵翼《陔余丛考》中记载,铁拐本姓刘;也有的书说他姓岳、姓姚等等。张果老,原名张果,有关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郑处海的《明皇杂录》等书。张果其人,在《旧唐书》《新唐书》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说他诡称生于尧时,长生不老,因此不知他的籍贯和生年,武则天、唐玄宗似乎都信以为真,派使者去请他出山,曾出宫廷,等等。何仙姑的事迹见于宋人著《集仙传》,说她是唐代零陵人;《续通考》则说她是武则天时代的人,生于广州增城,是何泰之女。韩湘子,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韩愈的侄孙,进士出身,官至大理丞;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至于曹国舅,据《续文献通考》及明代陈仁锡《潜确类书》所载,是宋丞相曹彬的儿子、曹太后的弟弟;然而《宋史》中记载曹彬之子、曹太后之弟曹佾,未尝有成仙之事,此外又别无曹国舅成仙的记载,因此赵翼在《陔余丛考》中对此提出了质疑。

有人说,“吕洞宾、钟离权、蓝采和纯属民间传说”。其实这三位在历史上也是有案可查的。在八仙的来历中,故事最多、分歧最大的是吕洞宾。历来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全唐诗》、《词综》中都收有吕洞宾的诗。赵景深在《八仙传说》中,列举宋代有关吕洞宾的记载五条,指出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洪迈《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均有记载。明代有关吕洞宾的文章更多,有的说他是唐礼部侍郎吕渭之后,唐末举进士不第;也有的说他咸通中进士及第,做过县令。对他的籍贯,也有二说:一说是唐京兆人,而《宋史·陈砖传》又说他是唐关西人,活了一百多岁。关于他的字“洞宾”,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冯吉曾在《文汇报》载文谈及,据说他因时局混乱,看破红尘,遂弃宫携妻出走隐居,老夫妻俩住在山洞中,相敬如宾,故而得名。在八仙中,只有吕洞宾与张果老两位是正史中有记载的。钟离权,《全唐诗》卷三十一传中称他是唐咸阳人,号和谷子,曾遇若人授仙诀,后传道入崆峒山。《集仙传》则说他在“唐末入终南山”。《全唐诗》收有钟离权诗一首。他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人误称他为汉钟离,《历代神仙史》把他列为汉代神仙,汉大将钟离权,后又有人附会其为汉代将军钟离昧,越说越离谱了。关于蓝采和,陆游《南唐书》等书均有记载,是唐末逸士,据说他着夏服絮衫,冬天常卧于冰雪之中,还常在长安市中拥蓝而歌,并自称为蓝采和。元代《蓝采和》杂剧又说他原名许坚,蓝采和只是乐名,《全唐诗》也收有许坚的诗,注明是庐江人。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人类生活环境与物理

    探索未知-人类生活环境与物理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探索未知-生活物理现象解读

    探索未知-生活物理现象解读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地球探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地球探索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宇宙天地和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奥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青蛙王子的爱情

    青蛙王子的爱情

    本书依据少年儿童的好奇心理,介绍了两栖动物趣闻,如蛙眼和雷达、下雨天青蛙为什么叫得特别响、青蛙也是魔术师、林蛙为什么冰冻不死等,让读者真正体验轻松阅读,快乐求知。本书语言流畅,内容通俗易懂,再加上或拍摄或手绘的精美图片,读后定会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美。
  • 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理论与实证研究

    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书拟以我国农业企业为对象,在对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从组织、个体、过程三个方面对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进行分析,并对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评价进行研究。本书一方面将拓展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领域,使得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延伸到农业领域,充实传统行业信息化相关理论,加快农业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步伐,寻求以信息化改造农业的实现途径,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热门推荐
  • 命运警戒

    命运警戒

    一个身世略显狗血的男孩,意外的捡到了一颗比他还狗血的灵石,在灵石的带引下拥有来回穿越于现实与《命令与征服》游戏系列的世界。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不可复制的意外;是猪脚的幸运,还是世界的灾难。本文,以现实的情感融入虚拟的幻想,以恒古的魔法融合游戏内的科技,以玄幻的手法结合游戏内的剧情背景。集游戏、玄幻、科技、穿越于一体,乱炖出一部万分不正经的古武未来。
  • 林檎花开时

    林檎花开时

    一笺红尘笔,写不尽刻骨爱恨情,满纸辛酸言,道不尽造化弄人缘。二十年峥嵘岁月,燃尽青春韶华,铅华洗尽,只留下一段爱恨悲愁的记忆。欧阳梦晴,本书主人公之一,一位出生于云贵高原药山脚下牛栏江边大山深处的孱弱少年,年幼丧母,父亲“改嫁”,成为孤儿。在哥哥嫂嫂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位于春之城的省卫校。欧阳梦晴与后妈带来的小妹肖静萍从小青梅竹马,感情一直很好,小妹一直深爱着这位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五哥。不过当欧阳梦晴考取省卫校以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在学校里,多才多艺的欧阳梦晴与笔友青青之间发生了感人肺腑的纯洁初恋,故事就此展开,杨雪、段琴、肖静萍、吴心兰等一系列改变主人公人生与命运的人物一一登场。
  • 深情王爷追妻:独爱神女妃

    深情王爷追妻:独爱神女妃

    穿越到了青楼!她慕容羽灵居然是传说中的神之女,绝色倾城,医绝天一,谁得之得大统,这该死的传说为她引来了众多帅哥追逐!她有独一无二的空间神器,有珍贵无比的神之血液,有威风无敌的超级神兽,明明可以快乐纵横于江湖,可是,为何会败在他柔情的攻势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看不见的另一半

    看不见的另一半

    前不多在一次意外中受伤,被诊断出创伤性精神分裂。可后来自己发现,在体内出现了一另个灵魂。而这个灵魂将个这个世界带了什么?而他有将如何利用这个灵魂,翱翔九空。
  • 古穿今之补刀影后

    古穿今之补刀影后

    一朝穿越,为了修炼,唱歌、演戏一个不落辛晴一步步走向娱乐圈的巅峰,目标天后和影后。当红人气天后兼影后辛晴生日当天,粉丝们摇着彩旗捧着礼物堵在了片场众粉丝:辛晴!接受我们充满爱的蛋糕吧!!!辛晴:谢谢——比起蛋糕,你们更美味!众粉丝:……???
  • 三只花妖

    三只花妖

    为什么,明明是三个,却只有一个能回去……为什么,我爱的是你,可你为什么欺骗我……为什么,我恨死你了,可你的身份让我爱……我……爱过,恨过,痛过,哭过,笑过,闹过……唯独你们,我下的苦心最多……想杀了你们,嫉妒你们,恨过你们……可我终究发现……全世界,我只有你们了……
  • 老秦人穿越到三国

    老秦人穿越到三国

    一个在现世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一次意外的事故后穿越到了三国,战吕布、擒刘协、睡貂蝉、收二乔、成王霸之业,复我大秦!
  • 花如故

    花如故

    紫菀花开了又败,天边云卷了又舒,海里潮起了又落,来来回回,无日不复。这是一个爱得疯狂,恨得彻底的故事。相信她会教会我们爱恨!
  • 穿越之芳华落仙途

    穿越之芳华落仙途

    穿越异世而来,她发誓这一世要活得好好的。修内气?有意思。这世上还没有难到我沈玹云的事情。炼丹药?不难。我轻轻松松就可以炼到凡人不可仰望的高度。情一字,最难懂。有谁踏破长空迎风而来闯入她多年不曾温暖的心。何处才是她的归依?是那个银边千叶葵盛开的地方,是那所高高在上冷寂的宫殿,还是那个佛桑花盛开的木屋。有男子持三世曼陀沙华涉水而来,“只为你流目一瞥,我愿跋涉千山万水。”倾尽一生,芳华落仙途。
  • 我有一座城

    我有一座城

    本书稿是散文集。本书以几十个可爱又风趣的童话般的故事,讲述了在这个城市发生的一切。包括《时光地下铁》《体检中心》《清零中心》《完美餐厅》《慢递邮局》《婚纱照博物馆》《失物之桥》等篇目。同时配有手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