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72400000009

第9章 盛唐四位诗人的河陇行及其诗作探析(1)

刘洁

唐人所谓的“河陇”,约为今甘肃省所辖地域。“河西”是指兰州黄河以西的汉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之地,约略相当于今甘肃武威、张掖、酒泉三市的辖境。“陇右”一词由陕、甘交界的陇山而来,唐代曾设陇右道,地域包括今甘肃、新疆和青海湖以东地区。河陇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古代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唐代诗人出于各种原因和目的,有不少人曾来过陇右到过河西,如被贬边庭而途经玉门关的初唐诗人来济,有为讨伐吐蕃而出河西的骆宾王,有武则天朝充任吐蕃宣慰使的员半千,有长期驻守边疆开发河西的郭震,有随乔治之平乱而到过张掖一带的陈子昂,有西游河陇大地的王之涣、王昌龄,有奉使出塞、作过凉州河西节度幕府判官的王维,有天宝年间入河西节度使幕府的高适,有安史之乱后期,因躲避战乱饥荒而入秦州的杜甫,有奔赴安西、北庭都护府而途经河陇大地的岑参,以及晚唐时期翻越陇阪而走向塞外的高僧贯休等,这些诗人虽然入陇的时间有先有后,但他们都曾在广袤的陇原大地上留下过自己的足迹,那些记录他们在河陇地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诗歌,便是真实而有力的证据。今天通过这些入陇诗人的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大唐边疆的风云变幻,入陇诗人的情感心态,河陇历史与文化的演变轨迹,以及西北边关的风俗民情,塞上高原的山川地貌、气候特征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下面主要论析四位盛唐的入陇诗人及其相关诗作。

一、奉使凉州的王维

王维虽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但是受盛唐积极进取、建功立业时代风气的影响,王维也作过不少边塞诗,特别是他出使凉州以后,其边塞诗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王维出使凉州是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秋天,因为这年三月,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与吐蕃交战获胜,王维作为监察御史,到边城凉州去劳军。出使途中,当他乍见长空雁影、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与中原景物迥异的塞上风光,心中充满了惊奇与喜悦,便写下《使至塞上》一诗,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十个字,抓住了塞外景色的特点。诗歌中壮阔的背景,奇特的风光,苍凉的格调,雄健的笔触,都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入陇赴边的豪迈气概。不仅如此,王维笔下还有不少反映边境紧张战争气氛的诗作,例如:“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陇西行》)诗歌选取军使飞马告急的特殊角度,以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渲染边城紧张的战争气氛。王维的诗歌善于以跳跃式的剪裁来表达诗歌的主题,他的《从军行》就是如此:“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诗歌主要写战前的出征和战斗的胜利,以行军途中笳声悲鸣、战马嘶叫、人群竞渡的场面,突出士兵旺盛的斗志,以俘获蕃王的胜利,突出战斗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感。王维的《出塞》诗也是如此:“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山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诗歌的前四句以吐蕃打猎的声势,渲染边关剑拔弩张的气氛,以吐蕃人的沙漠驰骋和平原射雕,暗示边情的紧急;后四句则写唐军将士朝登塞堡、夜渡辽河的严密防御和急速进军,唐军昂扬奋发的士气和雷厉风行的作风,预示着他们终将夺取战争的胜利,整首诗歌充满了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气概。

王维到凉州劳军后,并没有马上回长安,而是留在崔希逸幕下任节度判官,在边城凉州生活了一年多,这使他对边郡的风土人情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他在《凉州郊外游望》中记述了当地居民祭祀社神的情景:“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边城凉州人口不多,但当地百姓迎神祈福的活动却十分隆重热闹。凉州作为当时的边防重镇,也经常遭受外族的侵扰,王维的《凉州赛神》,便反映出处于战争阴影下人们的生活:“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头望虏尘。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诗歌的前两句写凉州笼罩着战争的气氛,但后两句却笔锋一转,以边区健儿鼓乐喧天的赛神活动,反衬出驻边战士临敌不慌的乐观精神。王维这些有关凉州的诗作虽然仅是片段的记录,但它们形象地再现了唐代凉州军民的生活,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边疆形势和边城凉州的民风民俗。

二、入幕河西的高适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他早年曾游边蓟北,后来在出塞生活基础上所创作的《燕歌行》,堪称是盛唐边塞诗的杰作。但高适大量创作边塞诗,还是在天宝十二年(753年)来到西北边疆以后。

天宝十二年,高适入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充任掌书记,这是高适一生的转折点。因为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间,高适虽有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终因仕途坎坷而无法施展,现在能够入幕河西,得到哥舒翰的任用,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所以,他在《登陇》诗中曾兴奋地唱道:“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高适在入陇后,写下一首首记录他入陇经历、见闻和感想的诗篇,他在《金城北楼》中盛赞金城兰州的美景:“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在《入昌松东界山行》中描写古浪峡山路之难行,“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在《登百丈峰》中则借古伤今,对边塞战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叹息自古以来边疆苦战的徒劳无益:“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在《金城北楼》还中抒发了诗人的仕途感慨和对边疆战争不能平息的忧虑:“垂竿已谢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但无论入陇的路途怎样艰难,塞上的生活如何艰苦,高适始终能以“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登百丈峰》),即以王事为重,不得顾及私家之事的精神来激励自己。

另外,高适的《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一诗,还反映出他入幕生活的另一种情景:“幕府日多暇,田家岁初登。相知恨不早,乘兴乃无恒。穷巷在乔木,深斋垂古藤。边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诗中杨七山人的热情好客,反映出武威当地淳朴的民风,同时也流露出作者为了功名不得不远赴边塞的无奈情绪,暗示出他的仕途曲折。高适的《无题》诗,则描写出河西初夏时节的自然风貌,独具特色:“一队风来一队沙,有人行处没人家。阴山入夏仍残雪,溪树经春不见花。”以上这些诗作,当是高适入陇的特殊收获,甚至可以说入幕河西成就了诗人高适,确立了他在盛唐边塞诗坛的牢固地位。

三、避乱秦州的杜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七月,杜甫携家眷翻越陇坂,来到陇右。他先住在秦州,十月去同谷,十二月离开陇右去四川成都,在陇右生活了大约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杜甫一生中生活最为艰难的时期,但在诗歌创作上,却是他一生最为旺盛的时期,留下117首诗作。为此,有学者认为:“在诗人的一生中,这一年是很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期间他诗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朱东润先生也说过:“乾元二年是一座大关,在这以前杜甫的诗还没有超过唐代其他的诗人,在这年以后,唐代的诗人便很少有超过杜甫的了。”换言之,乾元二年,杜甫的诗歌创作发生了质的飞跃,达到了他一生创作中的最高峰。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堪舆术研究

    堪舆术研究

    堪舆是风水的学名。堪舆术即风水术。风水是中国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也是一种流传广泛的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有关人与环境关系的哲学。本书首先从堪舆的源头开始探讨了堪舆与环境科学的关系,从堪舆的精髓、伦理、方法和原则等角度剖析了“龙与穴”、“宅与水”、“阳宅”等风水学的主要内容。作者还结合堪舆形胜、堪舆人物、堪舆文献等实例史料作纵的连贯、横的分析。揭示其迷信的成分,认识其科学的一面,使读者正确了解堪舆术的本质,并介绍了当代国内外堪舆学的研究情况。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德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德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

    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

    客观、系统地介绍了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砘表作五十四个项目的传承区域、历史渊源、表现形态、文化价值以及濒危状况,是迄今为止银川市第一本完整、系统地介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典籍,兼具学术性、知识性与文献性。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皇族败类

    重生之皇族败类

    惊世天才混迹异界,御龙御女御天下,空难死亡的叶浩轩发现自己灵魂穿越,一朝崛起,战龙皇,御神兽,在美女如云,危机四伏的异界大陆演绎自己纨绔败类的传奇。
  • 元一素一城

    元一素一城

    马晓天本元素城培养的“终极武器”,但因为一场人为意外生命垂危,好在在顶尖专家的努力下保住了性命,但他的身体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异世冥河

    异世冥河

    冥河,先天魔神,却一时大意得罪了原始天尊,然而冥河却带着血海到达了一个新开的天地。是屠戮亿万生灵,以杀证道?是默默无闻苦修,以力证道?是寻找鸿蒙紫气,以身合道?其实不然,冥河自从到达异世就走上了,一条不归的逐道之路,异世仅仅是起点而已!
  • 妖痕传说

    妖痕传说

    我叫“痕”。我不知道怎么就来到了这个世上,我只知道从我记事起就有一头巨大的白狼陪着我,我叫她叫妈妈,她教会了我怎么捕食、怎么追踪猎物,她教会了我如何分辨其他动物留下的气味、如何统治这片领地,她教会了我在森林里要处处小心,教会了我这片森林的生存法则,教会了我生命的无常。呵,生命的无常!
  • 全职学霸

    全职学霸

    说得了花言巧语,付得出深情款款;为兄弟两肋插刀,见小人插他两刀;浪得了学姐,泡得到学妹,学习我说第二,谁敢窥视第一?!
  • 妖王之宠:陌上璃沫可安宁

    妖王之宠:陌上璃沫可安宁

    一朝惨遭穿越定律,变成一条供人膜拜的锦鲤就不说啥了,以为可以好吃懒做听人祷告,扑扑鱼鳍,却没想到爱上一个人会牵扯出六界千万年前的悲恋。一见钟情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丫男人心海底针,各路男人都有神秘身份,猜猜猜,猜不透。她只想好好谈个恋爱么,前有知天命的师兄死命拦啊拦,就是不让她去追男人,后有小姐妹顶替位置抢啊抢,愣是把备胎抢走了。难道当条鱼就这么不安生么?好歹她堂堂碧水潭大仙,怎么可以被一帮小妖精们隔三差五搅一顿?!王爷是她的!小和尚是她的!还有那个什么什么妖后魔尊也是她的!都立正!站好!不许动!!
  • 新的时代之丧尸危机

    新的时代之丧尸危机

    一群在末世危机中挣扎的年轻人,是否能凭借运气或实力在这丧尸遍野中生存下来?或者,死亡。种种未知的危险在迷途的前方等待。只有充满勇气和毅力的人才能获得生存资格。
  • 霸个魔君玩亲亲

    霸个魔君玩亲亲

    被“魔咒之书”选中的女人,唯一的解救方法竟然是——魔王的七夜恩宠,欢爱过后,她以为可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个色男,谁知道,竟被强迫为妃,哭,可以拒绝么?他是魔界之王,他的女人只能是她,永世的诅咒,只会换来更强大的力量,究竟谁?才是王者。
  • 天魔逆世诀

    天魔逆世诀

    三年前,天魔教遭中原武林合围,武林至尊郭南天立毙天魔教教主洛天威,就在正道人士准备将天魔赶尽杀绝之际,魔教少主洛玉书站了出来,甘愿自绝八脉,立毒誓留在飞剑山庄为人质,受尽折磨。苏飞扬十六岁生辰之日才知道飞剑山庄之中洛玉书的存在,他真是如传说中一样是魔教妖孽么?还是别有隐情?
  • 公子难求

    公子难求

    自幼随父兄南征北战,逞勇斗狠,颇有男子气概。不仅文韬武略,更是俊美非凡,让梁国一众少女为‘他’成痴。她是大将军四小姐,却以四公子闻名于世。为了挽回母亲在将军府的地位,她甘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府里与姨娘嫂嫂们没事斗斗就算了,最后还要兼职为朝廷与三国内斗...“皇帝老儿,人家只是伪公子好吗!?”《新人新书,保证不坑,放心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