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72500000020

第20章 俄罗斯族民俗风情(1)

第一节俄罗斯族的形成和人口分布

一、俄罗斯族的形成

中国俄罗斯族是18世纪初从沙皇俄国迁来的。18世纪后期,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迁来中国,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等地涌入中国新疆北部地区、东北各地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有一些人为躲避战争,进入中国。那时他们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罗斯族,被确认为中国的一个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中国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与俄罗斯人相同。由于俄罗斯族到中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前苏联还有自己的亲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又恢复了关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20世纪50年代,经中苏两国政府同意,帮助他们陆续迁回家乡。此外,也有部分俄罗斯族前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族,因此,中国现有的俄罗斯族的人口较少。

二、俄罗斯族的人口与分布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中国,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5393人。俄罗斯族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聚居区共有俄罗斯族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

第二节俄罗斯族的服饰

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基本与俄罗斯人相同。俄罗斯男子的内衣是斜领衬衫(长及膝盖)和细腿裤,头戴呢帽或带耳套的毛皮帽。逢年过节时,花色就更鲜艳一些。夏季,农民还穿一种用桦树或柳树皮条编成的简易鞋子(类似于草鞋),冬天着毡靴或毛皮鞋。未婚少女梳发辫,喜欢戴色泽艳丽的四方头巾,也喜欢戴耳环等饰品。由此可知,俄罗斯族的服饰丰富多彩,人们在不同的季节里,选择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衣着。俄罗斯族男子喜欢穿开衩长袍、长裤,或穿白色绣花衬衫和灯笼裤,戴八角帽,穿高筒皮靴或毡靴。妇女冬季穿裙子,外套半长皮大衣,脚穿高筒皮靴,头戴毛织大头巾或皮帽;夏季多穿短上衣和短袖或半开胸、卡腰式、大摆绣花或印花的连衣裙,也有的上穿无领绣花衬衫,下穿自制的白色大长裙,上面绣着色彩鲜艳的图案花纹;春秋季节多穿西服上衣或西服裙,头戴色彩鲜艳的小呢帽,上面插装饰性羽毛。男女汗衫均在衣领、袖口和前胸等部位缀以精美细密的刺绣几何图案或花草图案,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喜欢穿高筒皮靴或毡靴。居住在城市的中国俄罗斯族男子,多数喜欢西服,衬衣为宽袖,衣领绣有花纹。妇女穿西服上衣及西服裙,冬季戴呢帽或皮帽,呢帽上多插羽毛为装饰,夏天则戴头巾。老年人的衣着保持了传统的款式。男的大多穿制服、马裤、皮靴或皮鞋,也有穿分岔长袍、大裆长裤的;女的大多穿无领绣花短衣,颜色有红的、绿的等,十分艳丽,有的下配以自织的棉布长裙,腰系一条花布带,头上再围一领好看的头巾,煞是漂亮,当然也有穿连衣裙(俗称布拉祺)的。

另外,俄罗斯族妇女的头饰颇具特色,年轻姑娘与已婚妇女的头饰有严格区别。少女头饰的上端是敞开的,头发露在外面,梳成一条长长的辫子,并在辫子里编上色彩鲜艳的发带和小玻璃珠子。已婚妇女的头饰则必须严密无孔,即先将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盘在头上,再严严实实地把辫子裹在头巾或帽子里面,否则就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服饰受到时装冲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男子身穿西服,头戴鸭舌帽,有的还穿呢子大衣。女性也有穿西服的,但穿连衣裙和腰裙的仍然居多。如今的俄罗斯族年轻男女则爱随社会的潮流,喜欢穿现代时装,也多穿大众化的衣服,如运动服等,既方便又大方。节日期间,俄罗斯族妇女多穿绸子做的短上衣,这些上衣多为白色、黄色,均在领口、袖口及胸前绣花,显得艳丽而和谐。

第三节俄罗斯族的饮食

俄罗斯族的饮食依然保持着传统风味,他们制作的面包、糕点品种繁多,味道鲜美。俄罗斯族牧民家庭生产的熏肠、熏小腿和小香肠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妇女善于腌制各种酸菜,制作各种奶式食品;奶酪饮料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俄罗斯族的饮食,在许多方面保留着俄国的传统习俗,同时又深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煎、炖、炸、煮等烹饪习惯,又吸收了汉族以及其他民族饮食文化的长处和经验,食品普遍以面包为主,副食有猪肉、羊肉、土豆、黄瓜、西红柿等,尤其喜欢吃多种煎菜、腌菜和一些营养丰富的生菜。主食是自己烤制的面包,副食多为俄式煎菜。俄罗斯族人的一日三餐是:早上喝牛奶,吃抹有黄油或果酱的面包;午饭是面包、菜、汤之类的食品;晚餐较丰富,多是米饭、炒菜,或是抓饭、面条,或是“别里面包”(水饺)等。虽然有两餐都比较简单,但十分讲究礼貌和规矩,一般是先喝汤后吃菜,而且是一个菜吃完后再吃另一个菜。吃饭用的餐具全部是刀、叉、勺,只有盛菜盛汤时才使用盘子(类似于西餐)。同时,非常讲究饮食卫生,饭前饭后,必须要洗手。在重大节日或喜庆日子里,餐桌上还可见烤乳猪及各种野味。他们在冬季自己制作冰糕,夏季自制饮料“格瓦斯”,还能自制白酒、色酒。

俄罗斯族的主食是自己烤制的列巴(一种较硬的面包)和煎饼,副食有肉、鸡蛋、灌肠、牛奶、黄油等。他们喜欢吃俄式夹馅面包和无馅面包及各种糕点,喜欢吃烤鹅、烤牛肉片、牛肉煮土豆等俄式热菜,喜欢吃黄瓜、西红柿、土豆、胡萝卜、圆白菜等蔬菜。爱喝加有牛肉和土豆的各种菜汤、苏波汤、白酒(伏特加)和自己酿制的啤酒(比沃)。他们的日常饭菜主要有俄罗斯风味的黑列巴、布拉其尕、鲁列特、古力其、比罗什给、苏波、尕德列得、土豆烧牛肉、比罗内、阿拉叽等。

一、黑列巴

黑列巴是一种面包,是俄罗斯族最古老、最尊贵的食物。它的做法不同于一般面包,制作时先将酵母在温水盆中化开,然后将糖、盐各一勺加入水中,再加入适量的干面粉搅拌成糊状,放置在较暖和的地方使其发酵,待盆里的面糊成泡沫状时,再加入干面粉和成团继续让其发酵。等面再次发酵后,取出来揉成圆形或长圆条,放进烤盘盖上盖布再使之发酵,然后才放入烤炉或烤箱中烤熟,等其冷却后食用。

二、布拉其尕

布拉其尕是一种用面粉、奶油、砂糖和鸡蛋等原料搅拌发酵后烤制而成的面包,酥软香甜,营养价值很高,是俄罗斯族人常吃的一种早点。

三、比罗什给

“比罗什给”在俄语中是“馅饼”之意。做法是:先将米饭蒸熟,牛肉切碎炒,放葱头及花椒、大料等调料。然后把炒熟的牛肉与米饭混在一起搅拌成馅,和好面,用手拍成很薄的皮,包上馅,又拍成扁形的馅饼,烘烤至熟。

四、尕德列得

尕德列得,又叫红焖肉饼,是用牛肉或羊肉、土豆、鸡蛋、干面包等原料制作而成的,略带酸味,香而不腻,色泽亮丽,深受俄罗斯族人的喜欢。

五、苏波

“苏波”在俄语中是“汤”或“汤菜”之意,是俄罗斯族人最普通的一道汤菜,分荤素两种。做饭时,先把白菜切成条炒熟,放花椒酱油,再加入适量羊肉汤,随后放入切好的西红柿、土豆、胡萝卜等即成。俄罗斯族人切土豆、胡萝卜多切成块,放进汤锅里煮,边煮边捞取汤面上的血沫,待肉熟了以后,加入少量土豆块、胡萝卜块或莲花白丝。然后将炒成糊状的西红柿和洋葱,倒入煮肉的汤锅内,轻轻搅拌几下,这道菜就算是做好了。

在过去,俄罗斯族人的主要饮料是蜂蜜水,但茶却是最经常饮用的,几乎天天都离不开。除此之外,俄罗斯族人还喜欢饮酒,善于制作各种食品和饮料。最著名的是烤制面包和制作啤酒。俄罗斯人称啤酒为“毕瓦”。自制甜美的啤酒外,俄罗斯族人还爱喝伏特加,即白酒。

第四节俄罗斯族的建筑

在俄罗斯族聚居地,可以见到一种非常独特的居民建筑,它完全由木头建造而成,当地人称其为“木刻楞”“多木”的意思)(俄语。它们留给去过那儿的人以最深刻的印象。木刻楞安静地矗立在祖国的大地上,矗立在阳光下,矗立在皑皑白雪中,在中俄界河边存在了整整一百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冬日,它在白雪的怀抱里,以其生动的艺术语言留住过往行人的脚步。人们在观赏它们时,常常流连忘返,甚至不由自主地会产生抚摸或拥抱它一下的欲望,一种身在异国的新鲜感油然而生。

木刻楞是当地俄罗斯族的传统民居,整个建筑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但更多的还是体现了北欧的文化和建筑风格,更是一种民族文化。17世纪中叶开始,一定数量的俄国人被流放或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从事放牧、采金等生产活动。沿岸大都为原始森林,木材资源极为丰富,被流放的俄国人就地采伐加工,建起了一座座北欧农舍风格的木刻楞房屋,且祖祖辈辈沿袭居住。18~19世纪,大量中国人与俄罗斯人通婚,定居于额尔古纳河畔,沿袭了俄国人举木造屋的传统,其后代便是中国的俄罗斯族,他们把木刻楞这种传统的民居继承下来。到了界河两岸,顿觉“一衣带水无异处,两岸居民无不同”。

木刻楞是典型的俄罗斯民居,它历史悠久,不但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性,而且冬暖夏凉、结实耐用。它们大多为砖木或土木结构,地基由各种圆石或砖块砌成,较厚,达60~80厘米。房屋特点是冬暖夏凉,屋顶为起脊形,用方木、圆木搭成三角形,用木板把三脚架盖严后,再钉上铁皮上漆即成。在房顶一侧留有小木门,可在三角形架内用作储藏杂物,也可用来做养鸽房。房屋内地面多数用加五板铺成地板,地板与地面空间用圆木顶住支撑。地面有上漆的,也有保持木头原状的,天棚用加五板铺成,并用刻制好的三角形图形木块构成花边。房门大多为两扇门板做成,门把特别讲究,有玻璃圆柱形、铁制圆形对称,内加玻璃木门两扇。窗户为木制框(双层),上角有小窗户通气。窗外一周有木刻花纹装饰。门外有雨棚,用木板、护栏搭成,并有靠凳、台阶。房屋有多种布局,多数为主门在中间,进门后向两侧延伸有多室连成,有大客厅、大卧室、书房、厨房,墙有大毛炉(壁炉)取暖。厨房内有列巴火炉(用来烤制面包),墙上有各种壁橱、衣橱、书橱、碗橱,由玻璃和木板做成。院内有洗澡房、闷气式浴室(类似桑拿浴室),为砖木结构,用石头垒成的炉子,大多为十几平方米。厕所多为木制木板钉成。大门装饰多用圆形、方形,两扇,稍大,可进出马车。门框、门把手讲究用铁环,门上框中间刻有建房年代字样。

修建木刻楞房的第一步是要打好地基。地基是石头的,而且要灌上水泥才比较结实。第二步就是把粗一点的木头放在最底层,一层一层地叠垒。修建木刻楞房一般不要铁钉,用木钉,而且用苔藓垫在中间,好处是不透气。这里冬天天气很冷,一般为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在这么寒冷的情况下,有了苔藓压在底下,就等于是水泥夹在隔逢里一样,不透气,起到保温的作用。第三步是吊柁,吊柁上面拖板,板上和泥,泥上铺马粪。马粪铺在屋顶上,一到冬天,整个屋子非常的暖和,一点不透气。比较讲究的俄罗斯族人在修建木刻楞房时总爱在房屋前面修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当地人称这个小房屋叫“门斗”,因为这个地方一到冬天非常的寒冷,这门斗起着防风的作用。房子盖好后,可以在外面刷清油,保护其本色,也可以根据各家不同的爱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一般蓝、绿色居多。大多数村民会在自家的房檐、门檐、窗檐上刷上纯白色或纯蓝色的彩漆,使整个木刻楞显得清雅秀丽。这些彩绘和雕刻便是整个木刻楞建筑的点睛之处。此外,窗框、门框装饰线的大量运用,既区分了大小不同的界面,使原来呆板的“墙”的平面图案化、规整化。

同类推荐
  • 品三国狼图腾全集

    品三国狼图腾全集

    一部《三国》所以耐人细读,主要因潜藏各种狼智慧与规则,既可知当时风云场面,也可知人与人的狼王角力。总之,胜负之道尽在这部名著中。《三国》不是一口气读完即能知其深意的书,需要慢慢读,慢慢品,才能琢磨出其中的狼智慧与规则。本书结合正史中的一些论点,揭开笼罩在演义迷雾之下的“英雄之狼”的真相,使那些被冤枉的英雄之狼也有“咸鱼翻身”的一天。本书探讨三国中众多事件的真真假假,让你以全新的观点来看三国的风流人物,了解真正的历史。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光彩之路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光彩之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编写了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52辑光彩之路。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作者文笔沉稳,语言畅达,诗情盎然,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散文。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
热门推荐
  • 掌御生灵

    掌御生灵

    渡劫失败,被敌人轰灭的凌度空,带着可以驱使玄兽灵魂的秘术,回到了一百年前,家族灭亡的前夕。没有灵根?没问题,我可以把兽灵化成灵根,立时成为修真奇才;修炼太慢?没问题,我可以让兽灵结阵,加速修炼;敌人想群殴我?看我出动玄兽大军!“上辈子欺凌过我的人,今世,我必出十倍之力,狠狠践踏!”凌度空如是道。星辰奥境十重境界:炼神、炼脏、炼脉、固窍、道法、控灵、壮息、御火、固本、神聚。
  • 破天修仙记

    破天修仙记

    余煜明偶然得到修仙传承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亲人的笑容,为了更多的修炼资源,看他战天斗地破开这方天地的桎梏,带领大家走出多姿多彩的未来。
  • 山雨石

    山雨石

    我亟切需要完善的不是剧本的框架,而是一种隐没的心情,这种心情可能会支撑我努力的走下去,当然,还有你们的鼓励。我努力的在想当下该饰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也许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一个演员。也许每个人都是一个演员,但是谁又分的清楚,究竟是不是活在剧本里。我要记住着悲伤的是我们80后逝去的青春,要微笑着忘记的是这代人内心的孤独彷徨,要坚定着执着的是未知的世界里未知的心情,我们终究要以一种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心态,去探知。这种探知,代表了我们这代人的不馁、不服与不甘,更代表了另一种心情,这种转换的心情告诉世人,我们虽为庸人,却一直在路上。
  •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

    《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取的《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都是纪德的代表作,合称“纪德三部曲”。作品都带有悲剧色彩,蕴含着作者对于人性与世俗冲突的思考。其中《田园交响曲》,被认为是作者最富自传性的作品。纪德的作品非常早就传入了中国,引起了包括鲁迅在内的读者注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的价值不仅没有被时间埋没,反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归根结底是他用自己的笔触动了人们的内心。《田园交响曲(纪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 前缘再续不识君

    前缘再续不识君

    这是一个失忆的未婚妈妈带孩子的狗血故事,这也是一个久别重逢再续前缘的温情故事。当多年以后宋禹桥回想起他与赵言卿初见的那个下午,那时她独自站在月台,周围的人行色匆匆,不同肤色的人在眼前晃动,而他一眼穿过人群看到了她。已是夕阳西下,残阳剩余的那一点暖色均匀地洒落在她脸上,静谧而美好。他知道她不是在等人,只是单纯地看着人潮涌动,看着夕阳坠落。而她,并不知道有个人在不远处看了他许久,久到忘记了时间。
  • 妻贤抵良田

    妻贤抵良田

    其实就是一知识女青碰上一半吊子伪文艺的吃货,好吃好喝候着吧,还得顺便充当一下家庭教师,日子过得平平淡淡,顺便扯扯家长里短什么的,关键字吧,就一个,吃!
  • 超凡进化

    超凡进化

    异界重生,任务系统即时启动。屈中庆眼前只有两条路:要么任务失败而死;要么任务完成而获得财富、美女、神器、神兽……以及生命的进化!然而,屈中庆更想知道的是,任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进化的尽头又代表着什么终极意义?
  • 古剑奇谭:恋恋千年

    古剑奇谭:恋恋千年

    晴雪寻找屠苏900百年,在满900年的时候收集了百里屠苏的魂魄,但晴雪却……屠苏的魂魄因无人重铸,被迫留在极寒之地,又神秘人所救,在千年后苏醒,但不记得晴雪了,晴雪意外重生,而陵越等人也重生,看他们如何在创奇迹……
  • 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宁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自治区党委、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本规划《纲要》是全区人民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
  • 天穹造化

    天穹造化

    天穹如画,日升月隐,乾坤造化,当神秘体质遇上穿越者,儒家子弟遇上21世纪的有为青年,将在神奇的真武界上演怎样的传奇,又为后人留下怎样的史诗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