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上,学校运用多种方法,采用多种手段,开辟多种渠道,力求最佳教育效果。学校在班级内外、楼梯走廊墙壁上张贴了多幅名人字画,校园内写有“天道酬勤”“厚德载物”的巨石格外醒目,多处矗立着写有警句的标牌,烘衬出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进入校园无处不感受到教育。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主要是因为人的道德形成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也不是一个停滞的过程。由于外界的影响或意志薄弱,学生在“转化”“形成”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旧病复发”“失范”的情况,这就需要强化督促和检查,引导学生自觉锻炼“方可化铁成钢”,逐步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其一种品德最终成为自已性格的一部分。在探索实践中,我们通过主题班会、演讲会、报告会、国旗下讲话、广播讲话、量化评估和值勤检查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克服不足、改正恶习,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艰辛的努力,必将得到丰厚的回报。
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艰苦细致的塑造灵魂、培养人才的社会工程,贯穿于教育、训练、养成的全过程。学生的每一种良好行为习惯或美德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和教育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去认识,科学地、有步骤地做好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
(本文发表于《现代教育报》2009年4月17日)
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批准了胡锦涛总书记所做的《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政治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选举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这次大会高举旗帜、继往开来、求真务实,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在我党历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鲜明回答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胡锦涛在报告中高瞻远瞩,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人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决定国运兴衰,关乎社会和谐。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事业落后,经济社会就难以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就难以实现。
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取决于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作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的石嘴山市第一中学,有着近50年的辉煌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质量,在全市和全区都享有盛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生源越来越差,办学经费相对匮乏。因此,我们要正视现实,振奋精神,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学校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多种方式,开辟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弘扬“红烛”精神,崇尚“春蚕”境界,以高尚的师德树立起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教育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能够安心、用心、尽心地投入工作,孜孜不倦地钻研教学规律,聚精会神地潜心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做教人育才的行家里手。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石嘴山市第一中学地处宁夏最北端,人口来自全国各地,可谓“五湖四海”。我在平罗工作30余年,今年9月调往市一中工作。和平罗中学学生对比,我觉得一中的学生聪明有余,勤奋不足;活力有余,律己不足;朝气有余,严谨不足;自信有余,自觉不足;大胆有余,刻苦不足。总体来讲,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这就需要学校、需要教师做大量艰苦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首先是党、政、工、团、年级组等齐抓共管,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狠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在校成为一名好学生,在家成为一名好儿女,在社会上成为一名好公民”的目标。其次是开展“八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学风教育主题活动,即:一是各班开展一次以“学风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会;二是以年级为单位召开一次“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良好学风”的师生大会;三是每班办一期以创建优良学风为内容的黑板报;四是组织一次以“勤奋刻苦、立志成才”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五是组织一次以“营造良好学风,你我出谋划策”的合理化建议大赛;六是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一次以“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为主题的故事会或名人名言、格言朗诵会;七是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一次学风建设经验交流会;八是开展一次教风民主测评活动。开展“学风教育”主题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全校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力弘扬和培育学生刻苦学习、崇尚勤奋的良好学风。最后是开展“报效祖国、感恩师长”的教育活动。通过读书会、演讲会、故事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教育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教师的培养,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我们坚信,有党的十七大精神作指导,有上级党委、政府的热情关怀,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全校教职工的辛勤努力,我们既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市一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争创教育强县
近年来,平罗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科教兴县,重教兴学”已成为时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96年荣获“中华扫肓奖”,199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建设先进单位”,1998年“普九”工作高标准地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估验收,并荣获“全国‘两基’先进县”的荣誉。跨入新千年,平罗县教育事业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平罗县教育发展的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一个中心,抓好两个整顿,解决三个热点问题,做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以巩固“两基”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
实施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全局性紧迫任务,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实际,我县制定了《平罗县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提出了“整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构建我县教育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夯实基础,提高实效;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根本上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形成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
几年来,我县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明确了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构建了督导评估机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将一如既往,进一步开拓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二、抓好两个整顿
一是整顿局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县教育局机关干部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现象。
因此,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迫在眉睫。我们本着“高效、务实、廉洁、勤政”的原则,认真整顿机关作风,重塑机关形象。通过学习整顿,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树立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的思想,使机关干部发扬敬业爱岗,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基层来办事的同志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不推诿,不扯皮。克服那种追求享受、无所事事、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等不良习气。
二是整顿教师队伍,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造就跨世纪的教师队伍。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优先发展教育,就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这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通过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
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区教育大会精神,我县教师要通过脱产进修、函授学习、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到2005年,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具有专科和本科学历的分别达到80豫和70豫,高中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达到8豫以上。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训练和岗位练兵、优质课竞赛、教坛新秀的评选活动,促使广大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使一批年富力强、知识丰富、教学基本功扎实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在教育教学中起龙头和示范作用,用教师的高素质、高水平来实现学生的高素质、高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三、解决三个热点问题
一是制止中小学乱收费。中小学的收费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部分中小学乱收费、高收费,更激起家长和学生的强烈不满,直接影响着教育行业的声誉。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中小学乱收费已势在必行。我们要求各中小学严格执行自治区有关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各项收费必须张榜公布,接受社会各界及家长的监督。对各种巧立名目收费,随意提高收费标准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对国家、自治区明令禁止的收费项目,坚决不收;对国家的政策和规定置若罔闻的学校领导,必须严肃查处。
二是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近年来,部分中小学随意增加课时,加大作业量,频繁考试,假期补课,乱编、乱印、乱购复习资料等,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使青少年身心受到损害,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冲破“应试教育”的禁锢,纠止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提高和主动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是严格控制学生辍学。“普九”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初中学生辍学出现反弹,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对策。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要像对待“普九”验收、像对待争创“两基”先进县那样,对待制止学生流失的工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就读,哪个乡镇辍学率超过复验指标,就追究哪个乡镇领导的责任。
县教育局也要求各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活动,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活、学得好。
四、做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好学校教学常规工作,强化学校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依据《平罗县中小学三级目标督导评估方案》,对全县中小学的管理工作进行督导评估,促使学校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迈进。要继续加强各中小学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不断提高中小学校长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要切实加强学校“三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提高学校“三化”水平。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把中小学办成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