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尾狐猴又叫节尾狐猴,它的头小、额低、耳大,整个颜面看上去宛如狐狸,所以被称为狐猴。特别是那条具有11个~12个黑白相间圆环的长尾,是其独一无二的特征,极易与其他狐猴区别开来。
环尾狐猴仅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南部,栖息于较干旱的疏林岩石带。
属于昼行性动物,并且是唯一一种在白天活动的狐猴,性情温和,平时喜欢聚在一起成群活动,相互用梳子一样的下门齿理毛、修饰,或在树上玩耍、觅食,有时也在地面游荡。它能在横生的大树枝干上直立行走,因为它的后肢比前肢长,所以直立行走时与人类走路的姿势很相似,在它的掌心和脚底还生有长毛,增加了摩擦力,即使在光滑的岩石上行走或跳跃也不至于跌倒。当在大树之间跳跃时,它可以用长度几乎等于身体的蓬松长尾调节身体平衡,一跃竟达9米开外。活动的时候,其美丽的环尾经常高高地翘起,好像一面黑白纹组成的旗子,显得非常醒目,即使在较远的地方也能发现,这是环尾狐猴在漫游时彼此保持联系的信号。尾巴还在空气中散发出气味,显示其所有者在群体中的不同地位。还用来划定种群的领域,群体中的成员不断检查代表边界的气味,并将自己的气味融于其中。
从第一批人类到马达加斯加岛生活至今的约2000年时间里,已经有15种狐猴先后灭绝,目前尚有29种生存于世,并且都栖息在孤立的林地内。狐猴减少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岛上的一些居民常常捕杀狐猴为食,岛上人口猛增,砍伐森林,使狐猴无家可归和缺乏食物。虽然它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但能否避免灭绝,仍然是一个值得忧虑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