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7000000019

第19章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1)

在本书第一章《商品、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中,对商品二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该章指出,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决定交换价值的因素,价值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广泛的社会关系。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关于商品二因素有着成熟的论述,但在本章中,我们将引入一个与使用价值和价值有关但又有重大区别的概念——效用价值,以及建立在效用价值概念基础之上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格论。本章的核心在于系统论证使用价值和效用价值、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均衡价格论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等问题进行讨论。

必须指出的是,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包括古典经济学在内的西方经济学发展成果进行批判性的吸收,与时俱进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关系

一、效用价值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概述

1.效用与效用论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前者决定了效用是一个主观色彩很浓的心理评价,后者决定了商品效用必须以商品的“有用”为基础,这一基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想象一个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能够使消费者获得满足。

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等自然特性决定的。同一商品可以具有多种自然特性,因而具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可以随着人们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得到扩展和发现。但是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始终是客观实在的。

使用价值和作为消费者主观评价的效用价值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也有很大的区别。从联系来看,首先,使用价值是效用价值的基础,使用价值为效用价值提供物质支撑,不存在不依赖于使用价值的效用价值;其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效用价值都是针对消费者而言的,因而表现为社会的使用价值和效用价值,前者使得使用价值成为社会财富的实际代表,后者使得商品成为实现社会福利的主要手段;最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效用价值统一于商品这一历史范畴本身,从而也都属于历史的范畴。

从区别来看,效用价值是使用价值在消费过程中产生于消费者的主体评价,是主观色彩很浓的心理评价。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等自然特性决定的,是客观的。不同的消费者在对同一商品进行消费的时候,可以作出不同的效用评价,因而这一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而言具有不同的效用价值,这在西方经济学中,通过假定不同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来解释;并且,同一消费者随着消费的同一商品的数量的不同,从每一单位的商品中获得的效用满足也是不同的(表现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从每一增加的商品中获得的效用满足是减少的),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着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则始终是客观的(但这并不排除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拓展对于商品使用价值的认识)。

不同的使用价值,或者说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换,它们必定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并按照这一共同的东西在量上的差别决定相互交换的比例。那么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有些学者认为,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我们上面谈到的“效用”。正是从这一想法出发,发展出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2.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当马克思致力于创立新的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另一些经济学家也没有停止探索。在19世纪70年代初,由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提出,后由奥地利的庞巴维克和维塞尔加以发展而形成的边际效用价值理论集中表现出来,成为西方经济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价值理论之一。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核心在于以主观心理解释价值形成过程,认为商品的价值是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和评价,否定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或费用大小;强调效用随着人们消费的某种商品的不断增加而递减,边际效用就是某物品一系列递减的效用中最后一个单位所具有的效用,即最小效用,在效用价值论者看来,它是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从而使得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从平均量的分析转向边际量的分析。

边际效用论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并非实体,也不是商品的内在客观属性。价值无非是表示人的欲望同物品满足这种欲望的能力之间的关系,即人对物品效用的“感觉与评价”。他们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价值的形成还要以物品的稀缺性为前提。稀缺性与效用相结合才是价值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这里稀缺性是指物品供给的有限性。效用论者是这样阐述他们的观点的:物品只有在对满足人的欲望来说是稀少的时候,才可能成为人们福利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从而引起人的评价,表现为价值,而衡量价值量的尺度就是“边际效用”。效用论者认为人对物品的欲望会随其不断被满足而递减。如果供给无限则欲望可能减至零甚至产生负效用,即达到饱和甚至厌恶的状态。于是,物品的边际效用,从而它的价值会随供给增加会随之减少甚至消失。边际效用论者还提出了以主观价值论为基础的市场价格论,并称之为“客观价值论”,并将主观价值论与供求均衡论结合起来。认为市场价格是在竞争条件下买卖双方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边际效用价值论将价值这一客观历史范畴说成一种自然永恒的心理范畴,以主观评价作为衡量价值的尺度。

到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表了《经济学原理》,把价值决定的生产力方面与需求(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方面加以综合,提出了“均衡价格”理论。在马歇尔的理论框架下,商品生产中耗费的成本驱动供给,商品消费的边际效用驱动需求,两者在价格自由涨落的调节下趋于平衡;而供求平衡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作为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取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二、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论、均衡价格论的关系——对三种价值论的比较与分析

1.区别与对立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根本对立在于价值本质和价值决定问题上的对立。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的实质是处于凝结状态的人类抽象劳动,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均衡价值理论吸收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对消费需求的分析,把分析的重点转向交换环节,从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下的均衡价格来分析商品价值。马克思则是从生产领域入手,对价值的形成、决定,表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但马克思并没有否认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这一点不仅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中有过论述,而且在第三卷第六章《价格变动的影响》中在关于第二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部分也有过论述。

对均衡价格论者的观点做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

首先,均衡价值论者以价格的概念替换了价值,而他们所谓的价值是没有价值实体的。他们认为“价值”是由供求决定的,而供求作用直接决定的又是市场价格。他们通过对供求作用的分析得出了市场供求均衡时的价格,发现该“价格”是最完美的,是价值最充分的表现,从而提出市场价格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其次,均衡分析是一种停留在事物表象的分析。价格受供求影响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道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一切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直接合而为一,那么科学的存在就会成为多余。价值与价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均衡论者只是对市场价格做的一种现象形态的分析。

(1)边际效用价值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区别。边际效用价值论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区别在于其价值的根本对立。

效用论者认为价值不是商品的内在属性,而是人对商品的感觉与评价,效用是价值的源泉。由于效用论者将效用衡量的标准主观化从而使边际效用价值实际上成为主观的产物,将价值的形成与决定同劳动生产完全割裂,使商品价值成为纯粹意义上的一个心理范畴。马克思劳动价值则是客观的价值论,它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客观性出发,系统阐述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及劳动的凝结。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价值的衡量标准不同。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效用论者认为价值是人对商品满足欲望程度的感觉和评价。由于主观评价常因主题不同而迥异,必然使价值的衡量缺乏统一的标准。

第二,对价值来源认识上的不同。

马克思认为价值的源泉是唯一的,即人类的劳动,而且是活劳动。而效用论者认为价值由于商品效用与人的欲望之间的满足关系而引起的感觉和评价,即价值来源于主观评价。

(2)均衡价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区别。均衡价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较为重要的两大学派。他们的区别在于均衡论主要从市场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供求对价格的影响和价格如何在供求作用下达成均衡价格,从而提出均衡价格决定商品价值。均衡论者主要是对市场供求与价格之间关系的分析。边际效用论者则从商品的稀缺性和商品效用入手,分析效用对消费者的作用,从而得出效用决定价值的结论。这一观点单纯考虑了效用与价值的关系。此外,均衡论与效用论的区别还明显表现为客观和主观的区别。如果说均衡论只是一种未深入实质的现象分析,那么效用论者的价值观则纯粹是一种心理分析。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强调了价值的社会经济关系含义;均衡价格论侧重于将价值分析看做商品价格的分析;效用价值论则主张将价值列为主观的感觉评价或称为心理感受。

2.联系

劳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在根本观点上的对立之外还存在着联系。这些联系对于我们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成分,丰富与深化我们对市场机制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值论在供求作用与价格的关系上有共同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就价值量的决定从商品单个量的角度来分析的。而第二种意义则指由社会需求决定的该行业生产社会所需该商品总量所需的劳动时间。这一含义的劳动时间是总量的分析,它对价值的实现起决定作用。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分析,从实质上讲就是社会总供给要与总需求相一致,只有这样,商品价值才能真正实现。这一含义的最终实现,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动态运动来看,已经经历了一个由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实际上这一点与均衡论者的观点并不矛盾,相反,均衡价格理论在市场机制调价下对供给和需求的考察完全可以为我们所用,更深入地理解在整个商品生产中贯穿始终的价值运动规律,及其实现形式——尽管这一实现形式越来越采取复杂的形式,足以让大多数的人感到复杂,而满足于对之作出纯技术角度的分析和评价——就像马歇尔和新古典经济学所做的工作一样。

其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在关于商品使用价值作用的问题上有共同之处。两者都承认使用价值对价值有重要作用,但两者区别在于“如何作用”。马克思认为价值与使用价值是统一于商品体内的两因素,两者互相依赖,不可分割。使用价值是价值存在的前提,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则失去了价值存在的基础。可见马克思和边际效用论者几乎同样重视使用价值。但是边际效用论者在这一问题过于强调商品效用带给人的主观上的满足,认为效用决定价值,效用是价值的源泉,只讲效用而抛弃了生产效用的劳动。

此外,均衡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之间也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分析方法上的互相引入。马歇尔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引入了“边际增量”和“效用分析”。他认为考察经济现象时边际增量比总量更重要。因此,他运用边际增量分析来说明需求和供给,并将这一方法运用于他的整个理论。同样,边际效用论者也将均衡分析法引入了他们的经济学。并以此作为其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石,提出市场价格是在竞争条件下买卖双方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

同类推荐
  • 公共管理通论

    公共管理通论

    由于我们设定的读者对象是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因此,我们在本书编写中没有追求系统全面的学科构架,但力求内容切合现实,能够深入;也不拘泥内容的面面俱到,而尽可能地选择切近现实公共管理活动且需要深入探讨的重点问题作为确立章目的根据;同时在每章提供案例材料,并附思考与讨论题,以便更深入地思考所讨论的问题。为了强调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及政府管理的差别,我们在编写中适当加大了公民社会及其组织管理功能的内容,并且以上、中、下三篇的结构形式予以突出。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喀尔巴阡城堡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喀尔巴阡城堡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名师讲析高考满分作文

    名师讲析高考满分作文

    本书重点收录近两年高考满分作文两百多篇,由著名教师进行分析评点,剖析满分、高分作文的成功之处,撷取得分经验,梳理写作技巧。内容涵盖审题、立意、语言、结构等多种作文要素。关注作文难点、要点、得分点,为考生指出一条获取高分、满分的便捷之路。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朝花夕拾
  •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热门推荐
  • 烟火奇缘

    烟火奇缘

    灵魂出窍之事,也可以说是离魂,是准心理学上一种最怪异的现象之一。灵魂出窍依然可以是一个仍然在生的人,据西方一些灵魂学家所说,是真的存在于世上,其中又以发生在泰国和菲律宾等地方特别多,但至于其原因,则至今仍未清楚。不过,这些出窍的魂魄,肉眼是很少见得到的,通常它们都只是以声音形式出现。当灵魂出窍,当烟遇上火,于是就有了奇缘。
  • 倾世狂妃:逆天悍女

    倾世狂妃:逆天悍女

    她是被男友设计推下楼的超级特工,意外穿越,将他救下。他是冷血无情的冰山王爷,遇见她,将从没有的温柔都给了她。她淡笑“若无他,谁陪我看尽这世间繁华。”转身亦跳下,苍天垂怜,再见他时,被人欺辱,痴痴傻傻。无妨,他还有她。看她为他报血仇,平天下,只为答应给他一个家。
  • 轮回剑灵

    轮回剑灵

    落日的余晖下,一位单翅天使就这样抱着断翅的紫汐,一步一步的消失在众人的眼前。而这个众神的毁灭日,便是人们口中长说的---(诸神的黄昏)
  • 光辉记

    光辉记

    为了,灵魂不会就此消亡。为了,生命展现无尽辉煌。为自己不再迷茫,为他们美好希望。我将义无反顾,走上这条不归之路。
  • 弃妃要二嫁:魅惑绝色美男

    弃妃要二嫁:魅惑绝色美男

    真是想不到,自己睡一觉竟也能睡穿越!这也没什么,既穿之刚安之!可是,醒来时,为什么在她床上偏偏有个帅的人神共愤,美到让她直流哈喇子的男人!对着如此绝色,如果只可意淫,岂不是太对不起自己?如果要亵玩,岂不是太对不起那个把她宠到天上去的现代老公?
  • 小学老师

    小学老师

    小学老师,职业是老师,工作对象是小学生,工资待遇据说是不低于公务员,还据说有很多的灰色收入,比如课外培训班,比如收收家长的财物,还比如有的禽兽不如猥亵幼女……
  • 重生往事

    重生往事

    2000年,新浪,搜狐,网易刚上市。2000年,传奇还没有来到华夏。2000年,一个人重生了。2000年,一个完美的年代。一个不同于地球的世界,我来了。
  •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差异心理、学习心理、学习的迁移、学习动机、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教学心理、课堂管理等内容。
  • 帝的法则

    帝的法则

    我的灵魂,已经被恶魔手中的地狱之火烙上了一个字:帝!没有人可以阻止我突破无上武神境界,哪怕,是那个所谓的前世“帝幽者”也不可以妨碍我!从地狱重生归来的帝之印记拥有者帝尘,手持惊天狱枪,身披帝之狱铠,他,生于无尽,死于无尽,他,势必要取得那无上力量,缔造属于帝尘他自己的:“帝的法则”!
  • 模拟导游

    模拟导游

    在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中,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关联性和较高的乘数效应,展现了极强的产业优势并积极发挥先导作用。两年来,四川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已恢复到震前水平,成为海内外游客心中美丽而优质的旅游目的地。作为“民间大使”,四川导游肩负着传播四川特色文化、展示四川旅游形象的重任,为此,培养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导游人才已成为川内旅游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编写本教材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