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7200000003

第3章 着作权法案例(2)

还有一个较为有趣的问题是,如果罗林没有举证或者没能举证其歌曲题目“披着羊皮的狼”是来自《伊索寓言》,那么有可能构成侵权吗?即作品的题目是否也受着作权法保护呢?例如,一位作家曾声称张艺谋的电影《十面埋伏》是借用了他的小说《十面埋伏》的题目,其理由成立吗?那么,他是否也借鉴了古曲《十面埋伏》的题目呢?有兴趣的读者可结合我国着作权法的规定以及德国、法国的着作权法规定,对作品题目的着作权保护问题进行比较研究。

王天成诉周叶中等侵犯着作权案

一、基本案情

本案一审原告和二审上诉人是王天成,北京正本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一审被告和二审被上诉人是周叶中、戴激涛和人民出版社,其中周叶中是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戴激涛是武汉大学法学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本案主题为作品抄袭和着作权侵权。

王天成分别于2000年11月27日和29日在“公法评论网”上署名发表《论共和国——重申一个古老而伟大的传统》(以下简称“《论共和国》网络版”)和《再论共和国——一次夜半对话》(以下简称“《再论共和国》”)两篇论文。

王天成后对《论共和国》网络版进行了少量修改,修改后的该文被汇编于《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一书中(以下把此文简称为“《论共和国》纸介版”),文章署名为天成,该书由三联书店于2003年1月出版发行。

与涉案论文和图书相关的出版物还有:发表在2000年第2期《法律科学》杂志上的署名为杨君佐的论文《共和与民主宪政》,该文内容与《论共和国》网络版的第四和第五部分基本相同;发表在1998年第3期《战略与管理》杂志上的署名为崔之元的论文《“混合宪法”与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三联书店于1997年出版的美国斯蒂芬·L·埃尔金等编辑、周叶谦翻译的《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一书;商务印书馆于1986年出版的美国乔治·霍兰·萨拜因着、盛葵阳和崔妙因翻译的《政治学说史》一书。

2005年5月25日,人民出版社收到戴激涛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以下简称“《宪政解读》”)书稿,该书稿中有4处(即原告诉称抄袭的第1处、第37处以及原告未诉及的位于第75页、第138页的相关内容)标有与王天成涉案论文有关的注释,书稿后面的中文着作类参考文献中有王焱编的《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一书。2005年6月23日,人民出版社与周叶中和戴激涛就出版《宪政解读》一书签订图书出版合同。2005年9月,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法学名家经典系列”丛书,其中包括《宪政解读》一书,署名为周叶中、戴激涛,该书版权页载明该书字数为22.6万字,印数4千册。

原告王天成共提交给法院15件证据,分别证明原告的着作权归属、被告实施的侵权行为和原告为制止侵权支出的合理费用。在证明被告侵权行为的证据中,除包括证据5即《宪政解读》一书以证明本书大量抄袭原告作品外,还包括:证据8,原告于2005年11月24日、25日在学术评论网上先后发表的《究竟是博导,还是“博盗”?——评武汉大学教授周叶中等的剽窃问题》、《就剽窃事件致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叶中教授的公开信》两篇文章,证明原告通过网络向被告提出过警告;证据9,2005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包丽敏的报道《谁该为宪法学家“剽窃”负责?》,证明被告周叶中对原告提出的警告置若罔闻,具有侵权故意;证据11,2005年12月26膡日北京大学法学院贺卫方教授撰写的《周叶中教授事件及其他》一文及其证人证言,证明《宪政解读》一书还抄袭了其他作品,主观过错严重,抄袭行为后果严重;证据12,《宪政解读》一书的抄袭清单及字数统计,证明被告抄袭内容,共有46处计5298字,分别编号为第146处。

原告诉称,原告于2005年11月发现《宪政解读》(证据5)一书中大量抄袭了《论共和国》网络版、《论共和国》纸介版和《再论共和国》中的内容,不仅全书谋篇布局照搬原告论文框架,并且在大段剽窃原告作品的同时,对文字进行增删,歪曲了原告作品关于共和主义的本意。原告为此在网络上刊载相关文章(证据9),要求被告周叶中和戴激涛承认抄袭事实并公开致歉。原告主张《宪政解读》一书的抄袭文字共有46处合计5298字(证据12),认为周叶中、戴激涛存在主观过错,侵犯了原告对其上述作品所享有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和获得报酬权等权利。被告人民出版社出版“法学名家经典系列”丛书,未尽到相应的注意义务,而且删除了《宪政解读》书稿中原有的相关注释,对涉案侵权行为同样具有主观过错。因此请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销毁《宪政解读》一书,在《中国青年报》等公共媒体上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和因诉讼所支付的合理开支等。

被告周叶中和戴激涛辩称,其所着《宪政解读》一书是其独立创作完成、受着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原告指控其“抄袭”的46处中,有的表述差别很大,有的在提交给人民出版社的书稿中标有注释,有的是借鉴和参考第三人的论文和着作,有的属于公知的历史知识和通说,均不构成抄袭;从原告指控“抄袭”的46处在《宪政解读》一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均不构成该书的实质内容和主要部分,因此原告的诉讼主张不能成立,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具体而言,针对原告诉称《宪政解读》一书共有46处计5298字的抄袭内容,被告周叶中和戴激涛辩称:其中5处,即第33、34、35、38、45处,在表述上与原告作品差别很大;其中1处,即第1处,在提交给人民出版社的原稿中已标有注释;其中20处,即第5、6、11、12、13、18、19、20、21、22、23、24、26、27、28、29、30、37、42、43处,系被告周叶中和戴激涛借鉴、参考第三人的论文和着作;其中20处,即第2、3、4、7、8、9、10、14、15、16、17、25、31、32、36、39、40、41、44、46处,系公知的历史知识和通说,无需加注释。此外,周叶中和戴激涛还主张,在他们给人民出版社的书稿中已经把王焱编的《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杨君佐的论文《共和与民主宪政》等列为参考文献,已经履行了着作权法规定的相关义务。

被告人民出版社辩称,其编辑出版《宪政解读》有合法来源,遵循了正规的出版程序,履行了适当的注意义务,对于原告指控的侵权行为既不存在故意,也不存在过失,不构成侵权,与被告周叶中和戴激涛更不存在共同的侵权故意,不应承担连带责任。出版社把涉嫌抄袭的第1处和第37处作者原有的注释删除,是基于排版的需要;还因为相关内容为通说或常识性内容,无需加注,因此删除这两个注释属于编辑的正常工作范围。因此原告对其指控不能成立,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一审判决

北京市二中院认为,王天成的《论共和国》网络版、《论共和国》纸介版和《再论共和国》是具有独创性的作品,王天成对这些作品依法享有的着作权受法律保护。

北京市二中院就原告所诉称的被告周叶中和戴激涛的《宪政解读》一书包括46处抄袭内容进行了比对,结合着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得出以下结论。

(1)其中7处计452字:这些文字表述与原告王天成的作品不相同,也不相近似。

原告就此主张被告《宪政解读》一书侵犯了其着作权,缺乏依据。

(2)其中9处计1013字:这些文字属于对公知历史知识的表述,是对客观事实的介绍。鉴于相关内容的客观性和其有限的表达形式,《宪政解读》中的相关内容和原告作品的表述虽存在雷同之处,但并未构成对原告相应权利的侵犯。

(3)其中9处计1086字:这些文字属于对学术观点的描述。鉴于着作权法保护的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非思想本身,被告《宪政解读》一书对于相关学术观点的借鉴,不构成着作权法意义上的侵权。

(4)其中14处计1276字:这些文字的内容来源于杨君佐的论文《共和与民主宪政》,崔之元的论文《“混合宪法”与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美国斯蒂芬·L·埃尔金等编、周叶谦翻译的《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美国乔治·霍兰·萨拜因着、盛葵阳和崔妙因翻译的《政治学说史》(上册),并在被告周叶中和戴激涛的《宪政解读》所列的参考文献中予以标注。法院认为,根据着作权法的规定,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的,可以不经着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称,并不得侵犯着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鉴于这些论着均早于原告作品的发表时间,且被告周叶中和戴激涛已经履行了着作权法规定的相关义务,因此他们关于此14处内容具有合法来源因而不构成侵权的抗辩主张成立。

(5)其中7处计1398字:这些文字的“内容与原告涉案作品的相应部分的表述基本一致”。但法院认为,“但与原告论文4万余字的总数,以及《宪政解读》一书22万余字的总数相比较而言,比例较小;该7处不构成《宪政解读》一书的实质内容,且散见于该书中的各个章节,属于对他人作品的合理借鉴,尚不能认定构成着作权法意义上的侵权。”

通过比对,北京市二中院认为,原告关于涉案《宪政解读》一书有46处内容侵犯了原告对涉案作品所享有的着作权的主张缺乏依据,法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张被告周叶中和戴激涛侵犯其着作权并要求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原告提出的关于被告人民出版社应对涉案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的主张也于法无据。遂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2642元由原告负担。

三、二审判决

王天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北京市高院。本案经过公开审理,并经北京市高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于2006年12月20日给出终审判决。

王天成在上诉理由中表明其不认可一审法院对于被控侵权的46处段落的认定,认为这46处段落与上诉人涉案作品的表述形式基本一致:

(1)原审判决认定“其中7处计452字的文字表述与王天成的涉案作品并不相同亦不相近似”与事实不符;

(2)原审判决认定“其中9处计1013字属于公知历史知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实的介绍,……鉴于相关内容的客观性及其有限的表达形式,……周叶中、戴激涛并未构成侵犯王天成的相应权利”中所谓的“有限的表达形式”,词义含糊,不符合着作权法涉及的常识性原理;

(3)原审判决认定“其中9处计1086字属于对学术观点的描述,鉴于着作权法保护的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非思想本身,周叶中、戴激涛涉案图书对于相关学术观点的借鉴,不构成着作权法意义上的侵权”中回避了周叶中、戴激涛的表述形式是否与王天成的表述一致或雷同这一关键点,如果表述形式一致,则与“相关学术观点的借鉴”有着性质的不同;

(4)原审判决认定“其中14处的内容源于杨君佐、崔之元的相关论文以及……

《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和…… 《政治学说史》(上册),并在《宪政解读》的参考文献中予以标注。……上述论着均早于王天成涉案作品的发表时间,且周叶中、戴激涛已经履行了着作权法规定的相关义务”与事实不符;(5)原审判决认定“其中7处计1398字内容与原告涉案作品的相应部分的表述基本一致,但与原告论文4万余字的总数,以及《宪政解读》一书22万余字的总数相比较而言,比例较小;该7处不构成《宪政解读》一书的实质内容,且散见于该书中的各个章节,属于对他人作品的合理借鉴,尚不能认定构成着作权法意义上的侵权”与相关法律和规范不符。

此外,上诉人还认为人民出版社对于《宪政解读》一书并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原审判决驳回王天成关于人民出版社应对涉案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的主张于法无据。

二审法院对涉案事实的认定与一审法院基本一致,也几乎重复了一审法院对于王天成指控《宪政解读》一书对其作品构成抄袭的46处段落的认定和论证,认为在这46处中,有7处与王天成涉案作品在表述上不相同且不相近似,9处主要涉及公知历史知识,9处主要涉及学术观点,14处源于杨君佐和崔之元等人的相关文章或着作,7处与王天成涉案作品的表述基本一致。

同类推荐
  • 海峡两岸法学研究(第1辑)

    海峡两岸法学研究(第1辑)

    本书以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的法律机制为研究对象,先从宏观方面论述宪法机制对于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的意义以及构建该框架的法律障碍和解决机制;进而从微观入手,论述构建行政合作机制及司法协调机制面临的困境。
  • 不懂法律,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法律,就当不好经理

    竞争的压力和市场的发展,不仅要求企业经理要懂得法律,而且要求企业中的各类人士也要懂得法律,只有这样,法律这一武器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另外,企业只有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营造出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才能够理直气壮地挺直腰杆干事业。本书立足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全方位解析了企业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的要点和关键之处,对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作了浅显易懂的阐释。着重论述法律策略,其目的是要让读者掌握如何有效防范和系统规避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本书的编写力求语言简练、朴素,简而不繁,各个层次的读者在读后都会有一些收获。相信本书将为您的企业发展助一臂之力,成为您开展各种商务活动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双边和多边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热门推荐
  • 海上探险

    海上探险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面对海洋世纪的呼唤,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与海洋的联系更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恩格斯说过,航海事业根本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陆上权力做强者,其国力常占做胜。
  • 腹黑老公:老婆你别跑

    腹黑老公:老婆你别跑

    闪婚一个月不到,就被骗了付出的心,还被骗了亿万的身价,最重要的还是,墨羽贤的无情,把落浅惜赶出了家门,一点离婚后的财产都没有分她一点,让她沦落到街头,当误会解除时,还以为是幸福的到来,怎么知,刁蛮婆婆的来袭,让落浅惜连哭都没有眼泪,还外带一个第三者,实在忍无可忍,落浅惜只好选择逃离,再相遇时,墨羽贤咬牙切齿,恨不得把眼前的女人给撕了,强忍要爆发的冲动,低声下气,“落浅惜,好久不见。”落浅惜嘴角微微拉动,露出轻微的笑,眼前略显淡定的墨羽贤更让落浅惜无法淡定,落浅惜知道,她的离开让墨羽贤受伤了,他不会放过她的,显然,真的,墨羽贤没有放过她,把她关在房里三天三夜折磨,让落浅惜知道痛字怎么写……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重生文娱搬运工

    重生文娱搬运工

    文学界有人说柳世杰是天生为文化而生,演艺界有人说柳世杰是新人演员的福星,娱乐圈的怪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柳世杰很淡定的说了一句,我真不是大神,我只是文化搬运工。柳世杰相信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弘扬地球文化而来,当然在弘扬地球文化的同时顺便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随着地球文化的注入,将会给这个世界掀起怎样的文化狂潮.敬请期待。
  • 食者

    食者

    所谓的烹饪,就是无尽的荒野散布着无数珍味佳肴和难咽粗食的荒野,就在那大地的彼方,真想去看看……从小磨练烹饪的简宇,如何在繁华的都市混得风生水起(这是一本关于美食和妹子的作品,看着饿了别找我……)
  • 独行格里路岛

    独行格里路岛

    异界格里路岛发生了几百万年来难得一遇的奇观,岛上大巫师巴巴里解释说这是格里路岛将有大变化的征兆。于是岛上的所有岛名都人心慌慌地等待着大变化的到来。
  •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著名建筑故事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著名建筑故事

    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现代科学呼唤“理解”科学的人才,现代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更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对待科学知识不但要有横向的了解,还要有纵向的理解,突破平面思维的束缚,到多维空间去邀游。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面广,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 边伯贤:同一片天空

    边伯贤:同一片天空

    “夏小染,加油!再努力下就成功了,不努力边伯贤会看不起你的!”夏小染总是这样对自己说。不管是放弃自己优异的成绩,好的高中违背父母考艺校;还是背着父母不上大学偷偷去韩国。夏小染一直都在为边伯贤,努力着就希望能说上一句话,让他看自己一眼……夏小染承认自己太白日做梦了,但夏小染还是努力着……只为一个叫做边伯贤的男子。
  • 幻想乡的虐杀原形

    幻想乡的虐杀原形

    光明不曾关爱过我,黑暗则永伴终身。我为之付出了许多,最后什么也没有。我不曾后悔,因为无法后悔,也别无选择...........
  • 军婚缠绵:呆萌小军嫂

    军婚缠绵:呆萌小军嫂

    乔安,一个天生指尖就应该在黑白键跳跃的精灵,为了自己的梦想不管不顾。钟临易,一个天生的军人不容置疑,却为了一个人屡次改变处处纵容。我乔安的一生短暂又可悲,为了那个伸手可得的梦想却抛下了身后那个纵容她的人。如能重来,我宁可不再去触碰那个梦想。“安安,你知道我喜欢你,如果你不能给我一个确定的答案,请不要给我希望!”“临易哥哥,我不是再给你希望,是在给我自己一个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