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4000000040

第40章 宋代诗词(3)

柳永才华横溢,在科场考试中也曾小试牛刀。但宋仁宗曾闻他的词名却不喜欢他的词风,在他名下批示:“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见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皇帝的贬责使他受到极大打击,从此他浪迹天涯,玩世不恭,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常与歌伎往来,47岁才终于考取进士做了几任小官。他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晚年穷困潦倒,死后由其所结识的伎女们“合金葬之”。

柳永词有200多首,主要为女伎歌唱而写,虽然基本以爱情为主题,但写得深刻感人,因而流布四方。着名的篇章有《蝶恋花》(词牌亦作《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还有《雨霖铃》一首,前半部婉转缠绵,后半部意境开阔: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八声甘州》也是名篇,连一向不喜欢柳永词的苏轼也极口称赞,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yóng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不仅擅写长调慢词,还自创新调。词发展到柳永,小令、慢词、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多种形式一应尽有,丰富完备,这为后继者大开方便之门。如无柳永,或许苏轼、辛弃疾等人还只在小令的狭窄天地中左冲右突,也就难以创作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篇章了。

柳永不仅在词的调式上扩充发展,还在内容上“变雅为俗”,用通俗的语言表现大众化的都市生活,在文人看似乎浅近卑俗,但却颇得市民欢迎,“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见叶梦得《避暑录话》)。柳永是第一个用词的形式唱出了都市低层人民心声的作家,是第一个走到人民中间的词人。他的“俗”包括语言和情趣两方面,他写的是人民的生活,用的是人民的语言,很少用典,亦少比兴,既不忸怩,亦无含蓄,内容无非耳闻目见的生活琐事,且多写男欢女爱、儿女情长。但他的“俗”又十分精妙,并非粗制滥造,俗劣不堪。更由于他深入人民中间,真正体验了人民的生活,所以用词的准确生动、晓畅易懂是其他文人雅词无法比拟的。

作为宋代第一位对词进行全面革新和大量创作的词人,柳永对后世词人影响甚大。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这些大词人无不受惠于柳永,在词调创用、章法叙述、景物描写、意象组合和题材开拓上,都从柳永词中得到启示和借鉴。同时,柳永词的风格也被金元的浪子才人所继承,对后来元曲的发展也起到发蒙孕育的作用。柳永词在他生前和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被文人看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被视为“词家正体之一”(见况周颐《蕙风词话》)。可见,受到人民喜爱的作品是不会被历史埋没的。

柳永作品补充阅读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qǐ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辜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天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duǒ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nuò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niān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少年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谈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栏ráo桡。”

四、一代文宗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他4岁丧父,家境贫寒,在母亲含辛茹苦的抚育下刻苦读书,终于在23岁时进士及第,此后一直为官。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他积极参加范仲淹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他为人忠直,德高望重,在坎坷的仕途中虽然多次遭贬,仍结交了很多朋友。当时着名文学家尹洙、梅尧臣、苏舜钦等都是他的至交好友,苏洵、王安石是由他引荐而被朝廷重用的官员,而苏轼、苏辙、曾巩更是他慧眼识珠、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后起之秀。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在他主持文坛以前,曾经风靡一时的西昆体文风就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宋真宗甚至下诏指斥其诗风“浮艳”。但西昆体的影响并未很快衰竭。欧阳修主持文坛以后,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实质上就是针对五代文风和西昆体的。他继承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精神,反对文学上的形式主义。但他并不是主张完全的“复古”,也不是重道轻文,而是把道与文看得同样重要。他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其言之所载者大且文,则其传也彰;言之所载者不文而又小,则其传也不彰”(《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这就是说,道是主要的,有“道”才能“充实”,“充实”才能有好文章。而文章只有兼具内容博大精深、文字通顺引人这两个条件后,才能传播得广大久远。如果文章不通顺、不引人,且道理浅薄,必然无人问津,传播不远。

欧阳修的理论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也纠正了前人文学改革中的一些偏颇。他借鉴古人,但不盲目崇古,“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见曾巩《与王介甫第一书》)。对骈俪之文,他既反对其过分追求辞藻、声律、对偶的形式主义,但又不完全抛弃它。他的名作《秋声赋》,既保留了骈文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设问对答的形式,又去除了排偶、限韵等死板僵化的规定,使文章华美抒情而又活泼流动,更接近一篇赋体的散文。他的政论文理正辞严,旗帜鲜明;他的史论文则借古比今,明达褒贬;他的记叙文言之有物,层次清晰;他的散文和游记感情强烈,写景动人。他还开创了笔记文的先河,记录随时所见的逸闻趣事,灵活小巧,颇有价值。

在文道兼备的思想指导下,欧阳修一生写文500多篇,不仅内容充实,议论高妙,而且体裁完备,文字优美。宋人吴充在欧阳修去世后的第二年所写的《行状》一文中称赞其“文备众体,变化开合,因物命意,各极其工”(见《欧阳文忠公集》附录一)。吴充《行状》并非虚言,欧阳修的理论与文章交相辉映,开创一代文风,因而能进入唐宋八大家之列,并居宋代文学大家之首。《与高司谏书》、《朋党论》、《醉翁亭记》等都是他的名篇。

欧阳修的诗作不及他的文论着名,但也同样贯彻了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他用诗歌反映社会真实状况和人民痛苦,如着名的《食糟民》一诗,用“日饮官酒诚可乐”的官吏和“釜无糜粥度冬春”的种糯酿酒的农民相对比,反映了官吏的不劳而获及社会的不公平,鞭笞了“官吏散糟以为德”的假仁假义,更引发自己内心深深的愧疚与同情:“我饮酒,尔食糟,尔虽不我责,我责何能逃。”有些诗篇还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生活体验,如《戏答元珍》一诗用偏远山城的荒凉衬托自己孤寂落寞的情怀: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jiē嗟。”

小诗《画眉鸟》也颇受后人青睐。诗人借林中鸟与笼中鸟的不同境遇巧妙而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为官的感觉,也写出了对自由的真诚渴望: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欧阳修明显受到韩愈“以文为诗”风格的影响,诗中有较多的议论,也有散文化的倾向,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诗歌的完美形象。

作为一位在学术和文学方面开一代风气的宗师,欧阳修的词也有不少优秀作品,水平高于他的同代人,但他固守词为“薄伎,聊佐清欢”(《采桑子·西湖念语》)的创作观念,视词为“小道”,因此他的词名远不及诗名。欧阳修收录在《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编》中的词有240多首,由于他严守诗词分工的观念,所以在诗文中他俨然是一位庄重严肃的儒家大师,而在词作中却一片儿女情长,基本沿袭前代词人旧窠,内容多是离别相思、爱情风月。当然,他的词作中也有所创新,如用词抒发个人心境感受,学习民歌风格等,开词作通俗化的方向,这与柳永词相呼应。其写儿女情长的代表作如《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写个人感怀的词如《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盅。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学习民歌的词作如《采桑子》(其一):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更有《蝶恋花》一词,因意境深婉,语词优美,深为后人喜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与欧阳修共同革新诗风的重要诗人还有梅尧臣和苏舜钦。梅尧臣专力诗作,现存诗2800多首。他一方面秉笔直书,用诗作反映社会,从而继承了杜甫、白居易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十分注意身边琐碎题材,连食物、虱子等也入诗,开亘古所未有。他的优秀诗作得到欧阳修、王安石和苏轼的高度赞扬,而其不足之处也对宋诗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苏舜钦则性格豪迈,诗风雄健。他喜欢痛快淋漓地抨击时政,热烈激昂地抒发感情,也喜欢写雄奇壮观的自然景色,表露出随意豁达的豪迈胸襟。但由于常常奋笔疾书,功夫不够,难免含蓄不足,酣畅有余。宋诗直白率真但浅于暴露的特点在苏舜钦已相当明显。

欧、梅、苏三人的诗歌开宋诗风气之先,虽不够成熟,但属于探路者难免的失误,是不可过多责备的。他们于宋诗发展的贡献可说功莫大焉。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作品补充阅读

欧阳修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二):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jiē嗟。”

《晚泊岳阳》: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梅尧臣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殇小女称称三首》(其一):

“生汝父母喜,死汝父母伤。我行岂有亏,汝命何不长!鸦雏春满窠,蜂子夏满房。毒蛰与恶噪,所生遂飞扬。理固不可诘,泣泪向苍苍。”

同类推荐
  • 大地上的事情

    大地上的事情

    散文作家苇岸全部关于自然主题的作品结集,包括其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一九九八廿四节气》、《放蜂人》等。全书文字优美,思想深邃,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与万物的浩瀚之间,建立了深刻的联系。这些散文内容涉及蚂蚁、蜣螂、胡蜂等昆虫;麻雀、苇莺、杜鹃等鸟雀;麦子、白桦等植物;日出、大雪等物候……以最美的汉语描画出最壮丽的万物,并由此提出,人类以大地为居所,应当对此怀有谦卑的感激之情,而不要成为一个妄为的物种。
  •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夕阳残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传统的终结——清代扬州学派文论研究

    本书特以清代扬州学派文论为题,深入考察有关问题,希望弥补现时中国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不足。除了有助我们了解清代经家学文论的特色外,这项研究亦可以增进我们对传统儒家文论的认识,为其他类似的研究张目。
  • 侠骨柔情

    侠骨柔情

    通过描绘分析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讲述其中包含的心理学成分,解释基本心理学概念,让普通读者掌握一些了解自身性格特点的方法,了解心理学上的爱情是怎么回事。
  •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独家披露杜聿明、宋希濂、黄维、王耀武、沈醉、文强等一大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及至获赦后复杂跌宕的思想嬗变和人生况味。堪称一部完整的“改造”史,也是一部真实的人性史。这是一部积淀了三十年才最终完成的作品。上部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生动描述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特务头子、党政要员等在功德林战犯管理处的“改造”经过。因突破了题材的禁区,写出了国民党人对民族的贡献,轰动海内外,影响深远。累计销售逾百万册。并于1991年改编拍成电影《决战之后》。
热门推荐
  • 总裁不结婚

    总裁不结婚

    他为了等她,接受了家族的训练,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却不想,那个人,早已忘了他,不过没关系,他相信他可以让她爱上他,再一次相信他。
  • 纨绔邪皇

    纨绔邪皇

    京城纨绔大少云少岚因偷窥美人出浴而不慎从三楼跌下昏倒,冥冥之中,融合两世记忆。从此,这个为人不耻的纨绔公子身上屡现奇迹,走上一条无上皇者之路。
  • 恶魔校草缠上身:攻略坏丫头

    恶魔校草缠上身:攻略坏丫头

    [狗粮撒不止]凌晨玩逃相亲,被逼的无路可退的安小小,却发现巷子里面居然还有一条黑漆漆的小巷子!谢天谢地,终于有救了!却未曾想到,获救的同时,某位被小家伙缠上了!“辰谦时,要不要考虑做我正宫?”“不了,丑拒。”辰谦时冷淡拒绝。“阿时,要不要考虑臣服于我?”辰谦时低头若有所思:“我考虑考虑……”某天,安小小突然被壁咚。“好了,我来做你正宫了。你好,我心念十几年的宝贝。”
  • 我的灵界伙伴

    我的灵界伙伴

    七年了,一个叫“宇”的男生总是出现在我的梦里。回到童年生活过的地方,我那消失七年的记忆突然恢复。才发现他早已不在人世……“筱凡,我一直在这里等你!”“宇,对不起……”“没关系!你忘记了么?我们在这棵树下发过誓的,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就算阴阳相隔,依然阻止不了我们成为好朋友!”
  • 魔法少女崩坏计划

    魔法少女崩坏计划

    少女高中生鸢尾枉——从小就怀揣着“想要成为魔法少女”这个愿望,正坐在前往秋叶原的JR上跟妹妹撒娇的时候,却不幸地和所有人一起卷入了新兴宗教猎杀魔女的局中。险性逃离之后,结果变成了魔法少女?愿望实现了,那之后呢?该怎么办?====================治愈番。童叟无欺。
  • 揭秘中国神秘历史事件:天眼

    揭秘中国神秘历史事件:天眼

    小说起于2004年一个九旬老人的临终遗言,而故事则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民间抗日志士与伪满政府一个为给亡妻报仇的神探因一件离奇的盗墓成为莫逆之交,一切皆由盗墓而起,却因为“天眼”而无法结束。一个价值连城古盒,3道巧夺天工的暗锁,里面埋藏的不仅仅是秘密,还有人间最为珍贵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国家民族之情,而在整个事情的背后却是两个响当当的人物——皇太极与袁崇焕。一切都是那样的扑朔迷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不是一本历史小说,更不是一本单纯的推理小说,它承载着多方面的内涵。
  • 后萌:四岁皇后

    后萌:四岁皇后

    她不就是不小心撞了一个正太吗,人家是王爷。为了赔礼,做了几天糕点,又把太子引来了。先帝驾崩,新皇继位,他问她:”去宫里陪朕玩儿吧。“她:”看你能不能留下我了。”。第二天,一道圣旨,她成了皇后。怎么办?晚上逃婚!谁知道刚翻下墙,就看见他那张笑眯眯的脸:皇后,你要是逃了,我要雪家上下全部给你陪葬。后来,为了稳固朝政,他娶了一群可爱萝莉,可他还是一个月用28天陪她。其实她不知道,在他下旨前,有一个人请求赐婚,新娘是她,但是他不同意。他和她经历过什么风风雨雨?她还能回去吗?
  • 重生之占你为己有

    重生之占你为己有

    重生后的空倚月,给自己的人生定下了一个伟大且长远的目标:把付靳庭占为己有。理由是:他有钱有才还有貌。但似乎,事情有点不按计划走,比如:大三那年开始追某男不假,可是,毕业后也没能在一起啊!再比如:毕业两年后,他们也没能结婚啊!还比如:结婚两年后也没开始生孩子,因为,孩子已经出生了啊!
  • 妃乃杀手:腹黑娘子嗜杀夫君

    妃乃杀手:腹黑娘子嗜杀夫君

    【本文完结】(不悲剧,喜欢请点‘收藏’)从小在杀手党长大的她,知道杀手是不能拥有感情的,可她还是情不自禁的沦陷到这份不该有的感情里。这样的代价是一场悲剧的穿越之旅,他依旧是他,眉眼和表情都和现代一样,她不敢爱了,理所当然的将他的好当成了阴谋。曾经他深情款款的对着她说,“我不会放开你的手。”可她还是无动于衷。最终他还是说出,“我累了,我想放开你的手了……”并且在她的眼前逐渐倒下……在他倒下的瞬间,才让她明白,她在现代对他的恨早已经跟着时间的流逝而卸去,留下的依然还是那份深情……【此故事纯属虚构】
  • 至尊之仙路重生

    至尊之仙路重生

    仙,何为仙?茫茫仙路,何时才有尽头?仙路重生,至尊登临,如何才能争得一席生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