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700000015

第15章 瑶族的民间文化(1)

第一节传统教育

一、民间教育

散居于深山的瑶族,交通不便,环境艰苦,迁徙频繁,难以开展规模教育。包括居住在平地的瑶族,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主要依靠民间教育,通过社会、家庭和宗教,以口传、身授为主,并辅以汉文记载的瑶族史料,把历史知识、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以及生产经验传授给后代,维系民族内部的团结,增强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

瑶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缺少文字教育载体,但丰富的口传文艺弥补了这一缺憾,成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叙述或演唱的神话、传说、故事、谚语等民间文学和民间文艺中,蕴涵着本民族或家庭的历史、知识、经验、道德、价值观等,代代相传。民间文艺这一教育载体,很少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在家庭中、在聚会时甚至在生产中,民间文艺都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或严肃或活泼地发生着影响。历史主要通过瑶族各支系韵文体或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民歌等来传承民族、家族或家庭的历史,如勉瑶的《盘王歌》叙述荒远的古代,天地万物怎样创造而来。《信歌》歌唱祖先分手后迁徙流散各地的经过。拉珈瑶的历史长歌和布努瑶的《古底歌》,从开天辟地唱起,接着描述祖先如何迁徙进入大瑶山开山立寨。民间文艺中,专门的解释性传说、故事、谚语,如《鱼死了为什么不瞑目》、《金芦笙》等,以及非解释性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解释性情节,都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而几乎所有的民间文艺都直接或间接地培养着本民族的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长辈的言传身教同样重要。在言行的直接模仿和家庭、社会氛围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后代的行为准则、生产生活技能和思想观念等。在瑶族家庭里,小孩在较为平等的对待中受到教育,很少有打骂的现象。草结,是瑶族在户外做标记的主要方式。在行走途中,如果看见遗失的物品,家长会告诉子女,要把它放在显眼的地方并打个草结,让失主自己来取。在让孩子参与一些简单的农活时,大人们往往先在空地上做示范,边做边讲要领。

聚会或集会是集体性、综合性教育后代的重要场所,历史的记忆、歌舞的沿袭、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等,都集中地得到传承。如盘王节时人们盛装打扮,访亲探友,互致祝贺。唱盘王歌,青年男女们对唱答歌,跳盘王舞,还有丰富的狮舞、挡虎舞、草龙舞、旗舞、棍棒舞等舞蹈。广西大瑶山奉行石牌制时,有“料话会”,其中罗香一带的坳瑶的石牌“料话”与每年旧历正月间的“做浪”结合。罗香附近所有同族人齐集龙军附近的浪平,尽情娱乐,欢度新春。同时,由石碑头人对众讲述石牌公约、祖先迁徙经过以及本民族以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瑶族往往用汉文记载本民族的历史和宗教,过山系瑶族的《评皇券牒》、宗教的各种经书等文字资料一般掌握在师公、寨老等少数人手中,由少数人记忆传承后,通过口传等方式传播。而《家先书》《流水簿》等族谱性质的历史资料,则是一个家庭历史记忆的重要文字载体。

宗教教育以瑶传道教教育为主,此外还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教育,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天主教教育。瑶传道教的教育是瑶族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方面。疾病、生产、狩猎、建房、婚嫁等家庭和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和宗教活动密切相关。直至现在,一个村寨的师公往往是掌握本民族历史文化知识最多的人。瑶传道教的教授方法,以单独的师传徒为主,也有集体教授的,如广东连南瑶族师公、元阳县蓝靛瑶的师公等带徒弟就是用的这种方法。一个师公通常招收十多个学徒进行教授,每个学徒一年要交一定数量的油盐柴米给“先生公”作为学费,逢年过节送些酒、豆腐作为礼物。瑶传道教的经书都用汉文抄写,徒弟要念熟、抄好全部经书,记住歌谣和家谱等,经过考核就能结业出师了。一些师公虽然从未进过学校,但也能认识许多字,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

二、机构教育

瑶族地区的机构教育,具有起步晚、发展不平衡、不稳定等特点。自明朝开始,瑶族地区开始出现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构教育,有官方组织或举办的义学、社学、书院等,也有民间举办的私塾等。不同地区的机构教育,教育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靠近汉族地区或居住于平地的瑶族,教育发展较快较成熟。但因为经费、生源、师资等原因,瑶族地区的教育机构设立时间或长或短,发展很不平衡。

政府在瑶族地区办学,一个重要的动力是“教化”瑶族,希望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化解或防止瑶族的反抗。《明史》卷一百六十五记载,陶鲁在镇压湖广瑶族的起义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言‘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身。’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清宣统元年(1909年),右江镇台李国治带兵进入金秀瑶山,把三点会领袖郭三及其武装数百人镇压后,将金秀瑶山划分修仁、蒙山、象县、平南等县管辖。接着平乐府知府欧阳中鹄拨库银1000两,交修仁县储存在当铺里生息,以利息收入,在金秀、六拉、白沙、昔地四村的中心地点,建筑校舍一座,名为“化瑶小学”。

在民间,机构教育的兴起则很大程度上因为瑶族和汉族间经济文化往来的频繁。如清人成守廉《蓝山县图志》记载,一些平地瑶“皆以杉木起家,成为巨族,其人情风俗,与汉人无少差异,后益趋于文化,不靳重资,敦聘老师宿儒,训迪子弟,有援例纳资通籍出仕者”。

明清时期,大多数瑶族地区和瑶族子弟没有纳入官学中,但也有一些瑶族地区办官学,或在官学中专设少数民族学生名额。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粤东凡有黎瑶之州县,悉照连州一体多设官学,饬令管理厅员督同州县于内地生员内,选择品行端方通晓言语为师,给以廪饩,听黎瑶子弟之俊秀者入学读书,训以官音,教以礼义,学为文字”。清朝时,广西平乐、富川县学都额外取瑶童2名,兴安、灌阳的县学如果应试的瑶童人数在10人以上,取1名,20~30人取2人,不为定额。在广西、湖南、广东等大多数的有瑶族聚居的府、州、县,都有对瑶族学生优先录取的政策,以至出现了汉人自愿报称瑶民冒籍入学之事。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春,富川创建了境内第一所瑶族书院,由富川训导(即县儒学教育)朱德鉠发动龙窝、沙母、三辇、倒水、平石等五源瑶民捐资办学,平乐知府唐鉴将之命名为五源书院。五源书院专门招收五源地区各私塾选拔出来的优秀瑶族学童,目的在于“教化”瑶民,提高当地民众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该书院原有正院一间,为先生讲习之所;右厢书室楼房一间,是藏书之所;左厢是先生的寝室和厨房。书院占地1.5亩,院址在今新华乡坪源村公所境内。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翰林院编修池大人发下藏书39部922本,供师生学习和阅读。讲学内容包括《四书》、《五经》、《尔雅》、《朱子春秋》及五种遗规。光绪年间更名为学堂,开设国文、算学、史学、地舆学、交际大全等学科,每年有学生80多人。正院设有孔圣先生的牌位,供师生早晚敬拜。书院置有学田,其收入为师生生活费用。该书院培养的人才,每三届由讲学先生选送最优秀者到县城考秀才。道光十五年(1835年),特准五源地区每届添设新童两名,专招该地区学童。三辇源东湾村的任良辅,1915年还被选为广西省的省议员。

自明朝开始,瑶族地区开始设立社学,进行启蒙教育。明万历元年(1573年),瑶族贡生俸希贤等人联合创办恭城瑶族最早自办的社学——势江源社学,俸、卢、唐、陶、陈5姓瑶民得以进学。清朝时,瑶族地区的社学发展更快,一些停办的社学还得以重新开办,如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复设广东雷、连各瑶峒社学一所,教读一名”。

义学也称“义塾”,是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免费招收贫寒子弟上学,有利于瑶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瑶族地区的义学创办于康熙年间,兴盛于康、雍、乾时期。大部分瑶族聚居的县、乡都兴办了义学。《清史稿》卷一百六十记载:“义学初由京师五城各立一所,后各省府州县多设立。教孤寒生童或苗、蛮、黎、瑶子弟秀异者,规制简陋。”

清代,瑶族地区出现了私塾。瑶族地区的私塾,多出现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平地瑶族中,因由家庭、宗族和村寨设立的不同而分为家塾、村塾、族塾等几种形式。湖南新宁瑶族,凡“义学、家孰(塾),诸峒所在有之”。广东曲江瑶族,“有延村师教读书者”。广西平乐瑶族,“近年生齿日繁,颇多延师训课按阅”。而在瑶族聚居的山区,也设立了私塾。民国时期,平南县署也每年拨库银400两,在罗香、罗运、平林、六竹4个瑶村里,各设私塾一所,塾师多由汉、壮族地区的人担任。因各族系经济条件的不同,私塾设立的时间也不一样。茶山瑶和坳瑶请塾师一般是按年或按月计算,其他地区如盘瑶多是按月计算。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多只能读一两个月的书。

民国时期,瑶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开始起步。以大瑶山为例,1930年,广西省府派人到当时农民运动搞得比较活跃的罗香村和桂平县紫荆山的横冲村开办学校,对瑶族人民进行所谓“开化”教育。1934年,广西省府教育厅“苗族教育委员会”在全省范围设立几十个“化瑶小学”,金秀瑶山的罗香、门头、六巷、十八山、六庙、小横冲等村都设有这种学校。但是,直到1949年,整个瑶山才有19间小学,270名小学生,还不到瑶山人口的1%。而能到附近县读初中的也是极个别人。1935年以后,广西省府为“以瑶制瑶”,曾在南宁举办特种师资训练班,后迁桂林,改名为桂岭师范,专门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但直到1949年冬,金秀瑶山被送去该校读书的也仅有25人。

第二节民间医药

包汝楫在《南中纪闻》中记载:“瑶人虽有男女居屋,然常移徒不常……善识草药,取以疗人疾,辄效。”周去非在其《岭外代答》中写道,瑶人“忽遇药箭,急以刀剜去其肉,乃不死”。

瑶族医学所治疗的病种包括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及神经等各科,在治疗癌症、红斑狼疮、妇科病、跌打骨折、风湿病及毒蛇咬伤等疾病上,有显着的效果;对精神分裂症、癫痫、乙肝、肾炎、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也有独特疗效。除了治疗疾病,瑶族医学在预防医学方面很有研究,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相互传染,但也是可以预防的,并能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在《开建县志》中记载有瑶族“惧患痘,有出而染者,不得复入”,在《阮通志》中记载“有病殁,则并焚其尸徙居焉”等。

瑶医的传承采用师徒相承的方法,口耳相传、指药传授、指症传经,在长期的发展中,拥有自己的医学理论、诊断方式、药物和治疗方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独立的瑶医体系。

一、瑶医医理

瑶医认为人体内脏之间、人体内脏与外界环境之间,维持着相对盈亏平衡和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外界或内部某些原因会引起失衡。病因是多方面的,有气候异常、瘴气疫毒、蛊毒风痰、虫兽外伤、精神刺激、饮食、劳倦、禀赋等等。而在某些疾病的病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痧症、痨症、痰症等,会作用于机体成为继发病因。当这种动态的平衡遭到破坏而又不能完全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二、诊断方法

瑶医的诊断方法通常为望、闻、问、触,即眼看、耳听、鼻嗅、口问、手摸。此外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鼻诊、目诊、面诊及观察患者大小便的质、色、气味等方法。医生通过这些方法,搜集各种症状和体征,结合天时、地域及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辨清冷、热二病,分辨所属病症,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三、治疗方法

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症状特征,总结出了风、锁、豆、痧等病症和名称。在治疗上有内服、外洗、外敷、熏、熨、佩带、放血、灸、拔罐、挑、击、搔抓、推拿和刮等类方法,许多方法奇特而疗效显着。

(一)灸

灸的治疗原理类似于针灸,但瑶族的灸疗法更为丰富。

灯草灸。把灯芯草在凉性的桐油里浸过,点燃后快速在特定穴位的皮肤表面进行点灼,伴有“啪”的声响,一点即离开。因其声音又叫“爆灸”。灸处立即涂上清凉药膏或药粉,减少疼痛,防止感染。灸处两三天可愈合,灸印一个月左右淡化。视病情的轻重程度,制定和调整治疗时长和频率。

药条灸。将动、植物药焙干,研粉,调成膏状,制成药条。使用时将药条的一端烤热后,直接灸于患病局部的皮肤或特定的穴位上,有灼热感时离开,反复多次,直至发热、潮红,每天施灸1~2次。用于寒湿引起的疾病。

骨灸。是以药用动物的骨头烤热后,快速灸于患病局部或特定穴位的皮肤上。多用于治疗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

药棍灸。又叫神火疗法、火功疗法。用吹风藤、铭吻藤、毛杜仲藤、牛耳枫枝叶等药用植物的根或茎枝25厘米左右,晒干后浸入特制药液中49天后阴干。施灸时,将药棍燃烤,留下暗火,用3~5层纸包上暗火,灸于患病局部或特定的皮肤穴位上,有灼热感时离开,反复多次,直至局部皮肤潮红。

同类推荐
  • 和悦洲,小上海

    和悦洲,小上海

    本书介绍了和悦洲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帮派历史等。和悦洲位于长江中下游,抗战前被称作“小上海”,非常繁华,抗战后被炸毁了。这个地方称一江三镇,统领中心的镇叫大通,一共三镇,解放前是江南最大的盐的集散地,又是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咽喉,被称为“大九华山头天门”。
  • 献玉

    献玉

    和氏璧的故事千古流传,个中细节却被淹没在故纸堆中......
  • 老佛爷不高兴

    老佛爷不高兴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早年丧夫中年丧子,晚年又觉得遭自己的儿皇帝背叛,她有苦恼与无奈。而作为晚清这艘破船的老船长,她时常困惑和迷茫,因为她的身后还有一群饱读“之乎者也”、总是把祖制和“爱国”挂在嘴边的保守派和清议派,一群满洲王公贵族和地方大员等既得利益集团,一群偏激而不顾现实的“热血青年”,更有西方的列强的船坚炮利和先进的政治制度……她虽试图励精图治、大胆改革,以使大清这艘破船驶向风平浪静的港湾,但她毕竟是个眼光有限又极其贪权的女人,人性的弱点在她身上被一一放大,最终功败垂成。不过,既然她一心要当晚清这艘破船的老船长,那么就得为晚清这段屈辱史和变革史,背上千古骂名……
  •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思维

    厉害了我的国:中国古人的经济学思维

    “老顽童”太古带你细数体现在古人的经济学思维,翻开那些被遗忘的人和事儿,妙趣横生。
  • 叠写三国

    叠写三国

    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道尽了中国历史上所有政权的真实面目。我说不,我是诸葛均,我建立的帝国以人民为主。你老了,国家养!你病了,国家治!你弱小,国家扶持你,你……。
热门推荐
  • 又见漫天飞絮

    又见漫天飞絮

    飞花漫絮,苦情涯边七世等待只为与你相见三生石路,情缘树开可曾记忆与我
  • 思想课堂-人生笔记

    思想课堂-人生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EXO女佣到家

    EXO女佣到家

    “瑶溪,溪溪~,明天我们结婚好不好啊`”伯贤拉着瑶溪的手。“溪溪,明天我们一起结婚好不好”“伯贤,亦凡,子韬,艺兴,灿烈,世勋,鹿晗,钟仁,我愿意嫁给你们”陆瑶溪,这辈子我不能独享你,但你永远只能是我们的——EXO(八人,其余四不会详细写,但我是唯十二)
  • 优优留住

    优优留住

    优优,成年金毛犬,有着柔软的皮毛,又黑又亮的眼睛。高兴的时候,会把尾巴摇得像螺旋桨那样转动。它聪明热情,充满活力,可爱而有趣,陪伴主人多年,给主人无限的安慰。它从没有伤害过任何同类和任何人,它总是给周围的人带去关爱、温情和快乐。它甚至比一些人还要善良和温和。
  • 仙乐曲

    仙乐曲

    一曲仙乐,一盘棋;一个身影,一生的爱恋;一个神话,仙的传说……仙乐曲终,众生皆灭!叶尘:三世情缘,杀破万敌,为得只是长相厮守。
  • 捍卫那三天的爱情

    捍卫那三天的爱情

    那一年的夏天是毕业的季节,就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三天,我们走在了一起,然而就是3天之后,她就要远赴伦敦留学,相对于当时沉浸在幸福喜悦中的我来说,现在我清楚的意识到,一场虐心局才在那时才刚刚上演...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流氓乖乖:快到碗里来

    流氓乖乖:快到碗里来

    诶,他可是把她从小拉扯大的啊,要不要这么绝情啊。某人抱着被子看着关着的门心里腹诽,没关系,晚上可以偷偷溜进去!月黑风高夜,某人悄悄的,悄悄的穿进了她睡得房间,却发现她一脸茫然的望着窗外,她慢慢看向他,面无表情,“我睡不着,”于是,某人成功夜袭,睡了个好觉。PS,简介都是坑爹的,可能还会修改。
  • 诱妻深入:总裁轻轻爱

    诱妻深入:总裁轻轻爱

    情到深处,她拥紧他的臂膀,“你就没有发现么?我的身体从来只对你开放过。”他早就发现,才会“洗”得甘之如饴,乐不思蜀。人都说:看盈束一笑,胜过十盒伟哥。他说:叫盈束的催情剂只属于他,谁碰谁死!
  • 红印花

    红印花

    有些事情谁也无法预料,它很偶然、很突然地发生,犹如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在生活中留下深深的痕迹。雪子的出现就是这样,她一下子打乱了林鹤的生活格局,将他卷入一场奇异的恋爱旋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