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900000002

第2章 仡佬族概况(1)

第一节族称族源

一、族称

据史书记载,仡佬族“以竹为姓”,以竹为民族图腾加以崇拜,族人自称“glao”,本意是“竹”,现在则指“人”,即仡佬族人。仡佬古读“klao”或“glao”。在汉文献中,“仡佬”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隋朝,学界认为是“僚”的转音。也表明了仡佬族与古代僚人一脉相承的关系。

不同地区的仡佬族自称有所不同。今贵州遵义市、仁怀市,云南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地的仡佬族自称“哈仡”,织金县仡佬族自称“埃审”,大方县普底乡、黔西县仡佬族自称“布尔”,大方县青山乡仡佬族自称“濮”,普定县仡佬族自称“布告”,平坝县、安顺市仡佬族自称“褒佬”,六枝特区仡佬族自称“当佬”。

仡佬族内各支系间也有不同的称呼,如:红仡佬称白仡佬为“布欧奥”,称花仡佬为“布欧挂”,称打铁仡佬为“布那舍”,称雅意仡佬为“布欧宴”;披袍仡佬称打牙仡佬为“那”;蔑仡佬称打牙仡佬为“夺搂娄布郎”。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仡佬族主要与汉、彝、苗、布依、壮等民族杂居共处。彝族通常称仡佬族为“濮”,这一称谓在一些地区保存至今。彝语称北盘江为“濮吐诸衣”,意为仡佬族开凿的河流。大多数苗族称仡佬族为“克”“凯”,亦有称为“友”“直蛮”或“嘎赫”;布依族称仡佬族为“戎”或“布戎”;壮族称仡佬族为“布央”“布徕”;汉族称仡佬族为“仡佬”“阁老”“古族”“古老户”。

关于仡佬族族称的来源,各地区有许多版本的民间传说。据大方县青山乡的仡佬族老人说,仡佬族自称“濮”,过去有12种不同的称法,有的把濮字用在前面,有的用在后面,如“培勒濮”是指打铁仡佬。在关岭县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以前仡家人做了官,办事、审案都用仡佬语,别的民族听不懂。皇帝认为他们办不好事情,说:“不要他们当官了,把他们革了。”这里“革了”是开革不用的意思,后来就说成了“仡佬”。第二种是说因为仡佬族做斋,要用牛角倒酒,灵房又设在堂屋上,所以人们就称他们为“角老”,现在写成“仡佬”。还有一种说法,“仡佬”是“改了”的变音。过去的仡佬族女人穿大裙子,这种裙子做工复杂,裙角要绣花,衣服要做花边,费时费力。据说有家姑娘已经定亲,男家等了好几年,姑娘的衣裙还没做出来,男家等得不耐烦了,告到官府,官府找来姑娘家人说:“你们这样做不好,改了。”于是这“改了”后来就说成了“仡佬”。

在仁怀市,相传古时仡家的男女老少头上都要扎一对朝天髻,就好像一对牛角,因而得名为“角脑族”,后来被迁来的汉族地主呼为“羊子角脑”。为了抵制这种侮辱,族人齐心议定为“阁老族”。后来朝廷有一宰相,被人称为“阁老”,他听说贵州有个土着民族叫做“阁老族”时,大发雷霆,就给贵州官员下了手谕,要阁老族改为蛮族。阁老族人不予理会,宰相便派了一员大将,带兵清剿阁老族。阁老族人奋起反抗,进行了英勇的回击,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被迫逃到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石疙淖地方去避难,以“石疙淖”的同音字“仡佬”为族名,既与“阁老”音近,又有纪念意义。从此,“阁老族”就改为“仡佬族”了。

还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仡佬族的女人会飞,很能干。人们便做了一身很厚重的衣服给女人们穿,说这种衣服把她们会飞的东西“隔了”,于是她们就飞不起来了。“隔了”后来就演变成为仡佬族的族称。这些关于仡佬族族称的传说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仡佬族的历史发展及风俗习惯。

二、族源与分支

贵州省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自古以来是仡佬族人口较多且相对集中的地区,被认为是仡佬族的发源地。千百年来,神奇秀美的洪渡河从这里蜿蜒流过,洪渡河畔,有九块巨石从河谷底部拔地而起,巍然屹立,犹如九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称为“大猿山九天母石”。传说在远古时期,天有九重,每一重天都有天主,唯有九重天没有天主。因为九重天的天主地位最高,是天主中的天主,一至八重天的天主都想做九天天主,互相争来夺去仍然没有结果。

有一个天人想出了一个主意,请八位天主各抱一块大石头,打上各自的记号,站在一重天将石头扔向大地,谁的石头砸得深,谁便为九天天主。八位天主采纳了天人的意见,各抱巨石砸向大地,结果八个天主的石头扔下后便相互粘在一起,难分上下高低,正在天主们犯难之时,突然那粘连的八块石头开裂,发出一声巨响,从里面走出一个金身大汉,大汉一出,从不远处飞来一条金龙,那大汉将八个天主扶上龙背,然后跨上龙身直上九天当了九天天主。后来,九天天主的儿子下到凡间,被封为濮王,又称蛮王,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成为仡佬族的祖先。因此,人们把大猿山九天母石看做仡佬文化的发祥地,洪渡河被称为仡佬族的母亲河。近年来,一部分仡佬族文化研究专家在险峻奇特的大猿山九天母石背后,发现了一座古老的城墙遗址。人们在不断探寻,大猿山上的古城墙及其周围是否是仡佬族先民所建的大元国的国都,或者就是濮人所建夜郎国的都城。

无论如何,仡佬族是今贵州省最古老的民族,是今天贵州这片土地上最早的开拓者,如今,绝大部分仡佬族仍居住在贵州。这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邃的文化积淀。过去通常认为仡佬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关于仡佬族的历史渊源我们几乎都是通过浩繁的汉文典籍中相关的记载来追溯和解读的,从汉文史籍的记载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仡佬族的形成大致经历了濮人、僚人、仡佬族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早在商周时期,仡佬族的先民濮人就已经开始活跃在我国的西南、中南广大地区。濮人是一个人口众多、支系纷繁、分布广泛的古代族群,从商周一直到两汉,都是东起今江汉平原,西迄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地区的主体民族。濮也写作“卜”,《逸周书》里记载道:“卜人,西南之蛮”,《左传·疏》中说:“濮为西南夷也。”

武王伐纣时,濮人与当时的庸、蜀、羌、髳等部族积极响应,参加了牧野盟誓,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国语》中记载,周宣王六年(前822年),楚国叔堪曾避难于濮人地区。濮人把丹砂作为土特产进贡给商王、周王的记载也不乏于史籍,说明濮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加强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和来往。春秋时期,西南地区的濮人逐步脱离了原始社会阶段,跨入了阶级社会,在今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的部分地区建立了牂牁等许多早期的奴隶制政权。周景王二十二年(前523年),楚人伐濮,结果濮人大败,部分濮人被迫西迁,到战国时期,牂牁国衰亡,其南部被南越国所占,北部为夜郎取代。濮人在西南地区除建立夜郎以外,还建立有鄨、僰、莫、且兰、句町、毋敛以及滇、漏卧等地方邦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后,将上述这些濮人所建的邦国纳入了象郡、蜀郡、巴郡管辖。西汉时期,汉武帝大力经营西南地区,先后设置了犍为、越嶲、牂牁、益州等郡,但是这些邦国仍然独立于秦、汉王朝,割据统治一方。直至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夜郎国亡,各邦国归附,才结束了割据状态。近年来,在仡佬族人口较集中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发现了大量汉代墓葬,表明两汉时期务川的地位不容忽视。通过对汉墓的挖掘研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原文化由北而南逐步渗透到今天的贵州地区,当地的濮人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务川一带的丹砂开采和运输也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东汉时,濮人在史书上被称为濮、僚或者濮僚并称。如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记为“夷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则记为“夷僚”,《水经注·若水注》当中既有“夷濮”也有“夷僚”的记载。

魏晋以后,濮称消失,以僚专称。《魏书》中记载:“僚者,盖南蛮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在所皆有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僚自牂牁北入,所在诸郡,布满山谷。”晋张华《博物志》中记载:“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曰僚子。”晋郭义恭《广志》记载:“僚在牂牁、兴古、郁林、交趾、苍梧。”由此可见,僚人是由濮人长期发展而成的,其活动地域也与濮人相似,遍及今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地。

隋唐时期,僚人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为仡佬族。“仡佬”这一名称,最早见于隋朝黄闵的《武陵记》。其后在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中也有记载。据北宋陈彭年等修撰的《广韵》解:“僚”作为部落称谓当读作“佬”,说明仡佬是从僚人演变而来的。宋代,欧阳修、宋祁在《新唐书》中称为“葛僚”,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称为“仡僚”,朱辅在《溪蛮丛笑》中称为“仡佬”。元代,脱脱在《宋史》中称为“佶僚”。这些称谓虽然繁多,但都是“仡佬”的同音异写。到明代的有关着作中,更明确地记载了仡佬和僚人之间的承袭关系。田汝成在《炎徼纪闻》中说:“仡佬,一曰僚”,在《行边纪闻》中又说:“仡佬,一曰仡僚”;《嘉靖图经》中也说:“仡佬,古称僚”。清代,有关仡佬族的记载,在《贵州通志》《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等书和贵州各地方志中,更是“无处无之”。

2008年底,黔北地区发现了一部称为《九天大濮史录》的古书,约6000余字,书中并列双文,一列是用黑墨写成的汉文,而另一列是用朱砂书写的一种古老奇特的符号,这一发现给许多人带来莫大的惊喜,并认为其中的奇特文字就是仡佬族古文字。经专家考证得出了一个初步看法,这种古文字符号是一套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具有重要的价值。书中记录了仡佬族古代史及其他内容,是研究仡佬族历史文化的珍贵材料。根据记载,仡佬先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而根据传说,仡佬族先民源于出生在洪渡河畔大猿山九天母石的九天天主,天主在洪渡河降服了怪兽,并剥了怪兽的皮,取人的肉酱,再注入天主自己的血,造出了仡佬族的先民,称为“天之子,人中精”。接下来,又历经卜、越、大卜天、大合、濮、僚而演变为今天的仡佬族,经历了离、符、弈、号、月、熊、防风、潜祖、内古、子合等大头人,在禹时建立汪芒国,在夏朝的孔甲时建立大元国,周厉王时大元改普,然后经历了牂牁、夜郎、南越。其中的许多内容与汉文史籍中的相关记载吻合。

仡佬族的先民濮人、僚人均是由许多氏族部落所组成,居住地域广阔而分散,在漫长历史岁月中与很多民族交错杂居,因此仡佬族呈点状分布。不同地区的人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各有不同,在经济文化上既有同一民族的共同特征,又有一定的差异,在民族内部存在着众多支系。明清文献中对此有大量记载,大致出现过二十余种支系名称,每一支系都冠以其表象特点以示区别。

近年来,有学者收集到了清代谢遂的《职贡图》画卷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出版的《苗蛮图册》和《番苗画册》,对其中反映清代前期仡佬族生产生活的图画和图说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些清人图录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所配的汉文图说,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时期仡佬族不同支系的特点和生活状态。在这里,我们结合民国时期的《贵州通志·土民志》等史料,对清代及民国时期仡佬族主要的几个支系名称、特点及分布情况作简要的介绍。

花仡佬:图册中描绘了他们在大河岸边猎鹿的场景。花仡佬又名“仡兜”,居住地生态环境很好,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男子懒于耕作而喜好打猎。《贵州通志》中记载:“花布者为花仡佬”,分布在贵州镇远、施秉、石阡、龙泉、平越、黄平等地。

红仡佬:图册中描绘了他们到田里插秧干活时的场景,说明红仡佬勤于耕作。红仡佬人家中亲人去世了,殓棺以后不埋葬,而是将棺材置于山岩间或大河边,并且不加遮盖,使尸体自然腐烂。然后在安置死者残骸的地方种上树作为日后祭祀的象征物,将树视为祖宗灵魂的象征,称之为“家亲殿”。《贵州通志》记载:穿“红布者为红仡佬”,分布在仁怀、黔西、金沙、大方、关岭、晴隆等地。一部分红仡佬在一二百年前从贵州迁入云南,再迁入越南河宣省的同文、黄树、腓县等地。

剪头仡佬:在《职贡图》和《苗蛮图册》中都有描绘,又被称为“剪发仡佬”或“剪毛仡佬”。《职贡图》中说贵定县的剪发仡佬也是苗族的一种,明朝时与平伐诸苗同归土司管理,清朝雍正年间一同改土归流。男女都在头顶上挽一个发髻,其余的头发披散下来,通常留一寸多长,长则剪之,故名剪发仡佬。有的典籍说是剪去头顶的头发,有的说是剪去脑后头发。剪发仡佬勤于耕织,但习俗比较鄙俭,《贵州通志》记载:“女未嫁,则剪头为记”,剪发仡佬分布在贵定、施秉、黄平、永宁等地。

同类推荐
  • 玩世三国

    玩世三国

    他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小混混,却偏偏又是九五至尊的命。一个游戏风尘,放荡不羁的浪子;一个藐视苍生、桀骜不驯的揶揄客。穿越到三国时代,群雄争霸,众美竞艳,看他之后如何揽美女戏江山。
  • 让死人开口说话:名臣问案

    让死人开口说话:名臣问案

    本书主要描写古代冤狱讼案故事,内容包括人命、奸情、抢劫、婚姻、债务、诈伪、雪冤等。案中的人物,既有高官重臣,也有江湖盗贼,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推理手法睿智而又高明,因而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本身不发达,更不可能像今天一样被广泛运用于刑侦之中。古人侦破案件,主要依赖日常经验的总结、观察的敏锐、以及睿智的推理来复原犯罪的现场,并在问案中加以佐证。这是古人刑侦的特有智慧,而这些智慧之光,在今天的刑侦过程中仍有令人惊讶的闪现。
  • 宋乱

    宋乱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将进酒,莫停杯,与尔同销万古愁。北宋末世,内忧外患,朝堂六虎,方腊之乱,梁山起义。西有西夏蠢蠢欲动,北有猛虎大辽虎视眈眈。值此春秋,一名小人物忽然回到了这个时代,本该早已注定了的天下大势霎时间风云变幻,暗潮汹涌。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不反抗,就只有死!生于斯,长于斯。生当为人,我们无从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淝水之战3.东山妓

    淝水之战3.东山妓

    大秦天王苻坚想从肉体上统一中国,率领百万大军南下,激起东晋的文化保卫战。谢安以柔克刚。一场淝水之战,成就东晋风流。这部小说详细描写苻坚崩溃的过程,具有悲剧色彩。大战争起缘于小因果。因爱生怖,以遗恨终结。“淝水之战是公元三八三年东晋与前秦在今安徽寿县一带进行的一次大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历史典故即出于此。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毛泽东同志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 明朝荣王郡马

    明朝荣王郡马

    医保令------病人专用(看病)五保令------五宝户专用(特保)束禾条------光棍专用(娶媳妇)杨成墨------在民心三角渠------在天上无论遇到什么事,摊总是要摆,店总是要开;搞银子,卖官职,文武百官一听到江南恶霸红孩儿无不吓得屁滚尿流,逃得无影无踪……………
热门推荐
  • 爆笑穿越:蛇王的宠妃

    爆笑穿越:蛇王的宠妃

    一朝穿越到蛇窟,送蛇王一条,蛇蛋七枚。“女人,乖乖把本王的儿子们孵出来。”什么?她肚子里那个小圆球是几条蛇?麦嘎登……她最害怕蛇了。她才不要生什么小怪物呢!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蛇王:“要走可以,把本王跟蛋们带上!”
  • 受气小丫头:杠上傲气少东

    受气小丫头:杠上傲气少东

    她出身在一个贫穷的家庭,身份卑微又不讨双亲的喜爱。一次命运的交错,那是宿命的召唤!苦尽甘来,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任人欺骂的女孩!好运一直站在她这一边,可是遇到了命里注定要相遇的人,发生了一些让她无法掌控的事情,一切又脱轨了。
  • 命是因果在捣鬼

    命是因果在捣鬼

    为什么世界总难两全?为什么聚合又要离散?为什么恶人也能命长?为什么好人总会遭殃?为什么恶梦难醒好梦难圆?为什么幸福总伴随着苦难?难道这一切都是人生的无奈,命运的必然?什么是命运?谁能了解自己的命运?命运究竟由谁来掌管?命运是否被上天安排好了?缘分又是什么?人一生中所有遭遇的事情,是不是都是命中注定?看手相真能算得准命吗?看面相真能算得准命吗?算八字真能算得准命吗?周易八卦的确能算得准命吗?佛教的因果报应灵吗?为什么许多恶人得不到恶报?……本书就是为回答上面这一系列问题专门而写!
  • 高校挂牌校花:会长大人太腹黑

    高校挂牌校花:会长大人太腹黑

    呆萌妖精男可怜巴巴的望着她“小叶子,你说过你会永远对我好的″嗜血美男诡异一笑“女人,你一定是我的”高贵慵懒男抬起她的下巴“晓晓,要不要考虑收了本少?嗯?″骑士守护男拉起她的手“我守护了你这么久,现在应该换你来保护我了吧?″会长大人一巴掌把他拍飞了,“要么死,要么给老娘滚蛋!″潇洒转身离去,却一把撞入腹黑妖孽男怀中,“叶晓柯,这么多烂桃花给你招来了,怎么?还想去哪?″
  • 世界万象

    世界万象

    本套书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 千金入门:偏宠大小姐

    千金入门:偏宠大小姐

    唐家有一女,名唤唐恬恬。——此女却不甜!还傲娇的很!“谁说我喜欢你啦?才不喜欢你呢!”竹马总裁叫苦连天,却乐在其中,“翘班”好当“小跟班”,小手牵起来,专心疼爱我的大小姐~
  • 无言以对之雕凉画冻

    无言以对之雕凉画冻

    谁羡丹青雕梁画,宁择二月枫叶花。如果早知遇上你,堪堪都作罢——
  • 明音

    明音

    前世导游,因救人而牺牲,转世成为背负遗命的明朝落魄秀才!阴间招兵,阳间号令,经万历一朝,红粉佳人,铁马奔腾,纵横三大战役!吾非传奇,吾乃延安小秀才,吾续写的是明朝的之音,续写的是我自己的故事!新书首发,求收藏,求推荐啦!
  • 狂刀风铃

    狂刀风铃

    风催动风铃,清脆悦耳。一声娇滴随风传来,落在王彦琢的刀上,霎时,叮咚声响,刀锋起,风铃声更急,一片光芒中,惊雷至,漫天肃杀之气。我本无心问鼎,奈何世人强行。
  • 阴阳术天才星魂异界游

    阴阳术天才星魂异界游

    阴阳家右护法星魂突然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异界,强大的阴阳术在异界又会掀起怎样的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