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1500000010

第10章 第二类:边塞征战诗词(4)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诗文串译】

用弓就要用坚硬的弓,用箭就要用长箭。要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马;要抓敌人,先得抓敌人的首领。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各国都有自己固定的疆域。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诗词鉴赏】

诗的前四句,很像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张远在《杜诗会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

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道出“止戈为武”本旨。全诗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透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诗作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该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相关练习】

(1)诗的前四句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试作简要分析。

(2)从艺术构思上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雨雪曲

[南朝·陈]江总

雨雪隔榆溪①,从军度陇西②。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释】

①榆溪:指边塞。

②陇西:陇山以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作者简介】

江总(519~594),字总持,南北朝考城人。梁陈隋之际诗人,工文辞,长于艳诗。初仕南朝梁,后入南朝陈为仆射尚书令,故世称“江令君”。后为陈后主宠爱,君臣日夜游宴,不理政务,以至于国家灭亡。后入隋,拜上开府。卒于江都。原有集三十卷,今存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所辑《江令君集》一卷,存诗约百首。

【诗文串译】

大雪纷飞隔断了边塞,出征的戍卒越过了陇西。围绕着军阵可以看见狐狸的踪迹,依傍在山脚下可以看见马匹留下的蹄痕。天气寒冷,军队旗帜上的色彩似乎也变得不好了,阴暗的大地上军鼓的声音也显得低沉了许多。无边无际的暗淡的云气升了起来,(使得)空阔辽远的离别家乡之路迷失在远方。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反映边塞生活的乐府诗。全诗八句,句句写景,鲜明地勾画出边地荒凉艰苦的生活环境,直观地展现了行役者愁苦迷茫的心理。

首联两个动词,一“隔”,用以形容雨雪之大。“雨雪”从构词方式说和“从军”一样,是动宾结构,“雨”读四声,意思是“下(雨、雪等)”。诗一开篇就是漫天的大雪,纷纷扬扬,隔绝了边塞。二“度”,写行役者的征程,要越过陇西。陇西是怎样的蛮荒,我们不得而知,就这两句我们却完全可以想象:寒风大雪中行军,怎样的艰难怎样的困苦!如果将“隔”改成“漫”“弥”或者“盖”等词,都没有这种鲜明突兀的表意效果,如果把“度”换成“过”,也没有那种旅程难挨的意味。所以,从叙事的角度说,首联写出征,“度”既是行为的起点,也是心理、情感的基点。

颔联用一组近义的动词“看”“见”,写征程中的所见。见到了什么呢?“狐迹”“绕阵”,“马蹄”“依山”。这就是全部的景致?如果是,可见边塞的荒凉,旅途的单调;如果不是,可见行役者心中无景,纵然是狐迹遍地马蹄依山,他也感觉不到生机,反而越发显得空旷孤寂。

颈联语意承上,似乎依然在写“看见”的东西,“天”“地”“旗”“鼓”,不用动词,自然缺少动的气势,多用形容词,“天寒”“地暗”“旗彩坏”“鼓声低”,实则在写行役者征程中的感受。“寒”“暗”是对天气的感受,“坏”“低”则是心情的流露。上半句从视觉角度写,“旗”并不是没有色彩,但是“坏”了,“旗”可以“坏”,色彩没法坏,只能是暗淡了之类的。可见这里“坏”的其实是行役者的心情,那原本招展的行军彩旗在行役者的眼里已经完全没有了气势,因为一种低迷的情绪笼罩在心头。再看“地暗鼓声低”就很容易理解了,从听觉角度写景,原本给人鼓舞助威助阵的战鼓,听起来低沉多了。这依然是主观情绪的客观外现。

尾联依然写看的内容,看到的是“愁云起”“别路迷”。这里用到了两个动词,“起”和“迷”。“云”“漫漫”,从天边起;“愁”绵绵,自心头生,一“起”双关,直接点明了行役者情绪的变化。“别路”“苍苍”,前路更迷茫。回想当初离别时的情景,更增加思念的愁情;想当初离别时对前路的张望,念目前在行程中的迷茫,越发迷失在无尽的愁绪里——环境的恶劣、征程的艰难、行军的愁苦、故园的思念,交汇成一首言辞精微的《雨雪曲》。

【相关练习】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①前沙似雪,受降城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①回乐峰: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

②受降城:回乐县的别称。

③芦管:笛子。

【作者简介】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⑤,陇右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公元769年李益登进士第,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其作品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尤擅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⑤诗集》二卷。

【诗文串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诗题通过“闻笛”,感受到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像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同类推荐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心态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心态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优秀小学生分类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分类作文一点通

    本书打破传统作文书的枯燥刻板,采用全彩四色印刷,根据作文内容插配了精美的图片。加上新颖别致的装帧设计,变化多样的版式,为小学生打造了学习作文、提升自我的全新平台,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让作文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崇尚科学(一)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崇尚科学(一)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美德故事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美德故事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物理经典教案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中物理经典教案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热门推荐
  • 逮捕小逃妻:狼性总裁请温柔

    逮捕小逃妻:狼性总裁请温柔

    一场欢情,他强占了她!“你敢对我第二次做…那种事,我杀了你!”“当然不止第二次,我们还有第三次,第四次…无数次。无休无止。”男人是魔鬼,囚她做玩物。“放开我吧,我的身体没有感觉了。”“我有感觉,你听到没,云裳,我很有感觉。我不放手,也放不了…”他凶残的掠夺不再是为了征服她,而她呢……
  • 穿越风云之中华楼

    穿越风云之中华楼

    红旗飘飘,异界逍遥,楼起异世,只为心中那一抹永不褪色的红。
  • 我的春秋不可能这么萌

    我的春秋不可能这么萌

    苏重城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的春秋乱世,正准备用历史知识大展拳脚的时候,却发现这并不是他所知道的‘春秋乱世’。城池被娘化了也就算了,诸侯被娘化了又是什么情况?晋国君主晋悼姬的神术技是【言出法随】?鲁国史官软妹子左秋茗的神术技是大预言术【洞见古今】?齐国相国小萝莉晏樱的被动神术技是点满技能树的【千载一圣】?想要统一诸夏,就必须要攻略城娘和诸侯姬?简而言之,这是一个人形自走对城宝具在春秋乱世开水晶宫的故事。…………PS;在你们上舰的时候,已经有人御城了。设定源于御城collection,这是一篇披着历史皮的日常吐槽系宅文,梗多慎入。
  • 拨开云雾找到你

    拨开云雾找到你

    本书收录的作品,具有趣味性强和可读性强的特点,几十篇作品,有古代破案的,有当代故事,考验着我们的头脑,锻炼着我们的思维,并提高我们的推理能力。在享受愉悦的同时,体验一种别样的大脑风暴。
  • 盛开的向日葵

    盛开的向日葵

    那年向日葵盛开之后,她爱的人走了,张宇征带她去后山温暖的向日葵,那是她第一次看见漫山的向日葵,他告诉她他在,他会照顾她。而九年之后,她又遇见自己深爱的人,她会和他离开么?还是留在他身边?
  • 愿得一人宠

    愿得一人宠

    有时候一个人的世界只能容下一个人,放弃他的时候才发现最美的自己遇见最美的他
  • 小狐妖家的高冷上仙

    小狐妖家的高冷上仙

    作为一个游历人间,游山戏水的小狐妖。本不该受这情爱之苦。更不该把这苦给了一个男的。上仙本就离他遥远,干嘛试着去接近,丢了心,丢了命!
  • 一见钟情:爱到骨髓的经纪人

    一见钟情:爱到骨髓的经纪人

    年少时曾经嚷嚷着非他不嫁,情敌再多,也影响不了姚小栀追爱的脚步,后来梦想更进一步,成为了他的经纪人,这才知道明星人前的笑脸人后的心酸,这一次姚小栀不在单纯的爱,而是保护的爱,她要保护他,他和她要一起创造世纪情缘。姚小栀人生座右铭:言楚星是我的!
  • 穿越之逆天皇后

    穿越之逆天皇后

    血月,本是异世的一缕孤魂,却因为一些原因进入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变成了那个朝代鼎鼎有名战王府的大小姐轩辕黛星。在经历种种坎坷的磨难中与他,那个风一样的男子遇见了。他是那个朝代命定的王,龙天寒!两人本该在一起有一段平静,安宁幸福的生活,可是因为超级上的分钟和种种不能说的原因,他们各自肩负上了自己的使命,他变成了那个朝代赫赫有名的王,而她则是与他对立的那个国家的圣女!两人的命运该何去何从呢?这是小白的处女作希望大家喜欢!!!!
  • TFBOYS之纯真的情感

    TFBOYS之纯真的情感

    第一次见面,误会、打听、斗气、下挑战、报复……他们却没想到这是爱神给予他们的一次偶然的邂逅。不管是同学的嫉妒,还是他们的吵架、分开、背叛,经历了几年的时间,最终让他们得到了爱神的帮助,重回到了自己最爱的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