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1500000012

第12章 第三类:羁旅思乡诗词(1)

题材概述

追本溯源,此类题材的诗歌最早的当数《诗经》中关于战争和宦游的乡愁的篇章。东汉末年,羁旅思乡诗在诗坛上占比较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是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仍残酷,征人背井离乡,百姓流离失所。唐代是我国羁旅思乡诗最兴盛的朝代,它以数量多,质量高,独领历朝历代思乡怀亲诗之风骚。诗人或因戍守边关,或因政被贬而远居边荒,因之而成的思乡羁旅诗在唐代思乡诗中占很大部分。宋朝着名的怀乡羁旅诗大多是政治家所写,宦海沉浮,在他们的政治生涯中常有被冷落遭贬谪的时候。这时的诗往往流露出对故乡及亲人思念的情绪。作为诗歌的一个组成部分,羁旅思乡诗从一开始就作为一股强大的思潮反映出来。因为,背离故土之后的思念是人类感情的自然表露。故土的风物、亲友、草木、河流、山川,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最初印象,并会成为我们心灵中永恒的牵挂。我们在阅读中,要着重体验诗人和安身立命的土地之间的感情。

中国历朝历代的思乡羁旅诗丰富的原因,与传统的中国文化密切相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家而国,渴望建功立业是士人实现自我的必由之路,去国怀乡也是他们落魄无助时的常规选择。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因各种事由还是免不了要远游,远游暗伏着可能的曲折和阻碍。中国人处于远游在外的境况,处于羁旅漂泊的情景,其情感的反应一般是怀乡思亲。农业社会的安乐庭院,老幼井然的家庭秩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的伦理温情,从生活方式到观念形态,在中国人的心中家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对漂泊的游子而言,家是最值得思念之处,是最大的心灵安慰。

风格类型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等。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因何人不起故园情

代表诗人及作品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杜甫:《月夜忆舍弟》

高适:《除夜作》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张籍:《秋思》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鉴赏方法指导

1.挖掘关键信息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再如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就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和高适的《除夜作》,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写于妻子的生日。

2.留心四种意象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望月怀远”,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②“鸿雁传书”,如韦应物的《闻雁》“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和赵嘏的《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③“折柳送别”,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④“杜鹃啼血”,如晏几道的《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等。

3.注意两种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阅读鉴赏与练习

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①忆山东于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③少一人。

【注释】

①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看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

②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③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民间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他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着名代表。

【诗文串译】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不在。

【诗词鉴赏】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

诗的第一句用了“独”“异”两个字,分量下得很足。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他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是说在他乡做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诗人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

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也是存在的,不过平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暴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这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佳句。

前两句用的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佳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会显得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诗人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诗人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重阳节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他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为佳节未能完全团聚而难过;似乎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绝妙处。杜甫的《月夜》中有“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句子,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维的诗似乎更不着力。

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发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诗人料定,当亲人团聚在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位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最后两句运用对比写法写诗人自己的想象,更突出他的思念。

【相关练习】

(1)本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2)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2.阅读这首诗,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①,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②,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③不达,况乃榆未休兵。

【注释】

①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②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③长:一直,老是。

④况乃:何况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河南巩县(今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其诗被称为“诗史”。

【诗文串译】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诗词鉴赏】

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读者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同类推荐
  •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

    诗意人生:高考古诗词鉴赏

    本书在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独特而对学生有用的鉴赏方法,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几个亮点:一、在鉴赏高考诗歌时采用“以诗证诗”的方法,即利用甲诗人的A诗印证其B诗,或者用甲诗人的诗印证乙诗人的诗。二、用丰富的诗例对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进行类型化分析。两位作者在赏析诗歌时,总是先对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诗人情感进行类型化梳理,比如一个意象通常会表达哪几种情感。三、精美、灵动、诗化般的语言,毫无疑问地成了该书的一抹风景。赏析古典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美,似具于丹之风。
  • 每一次感动都值得回味

    每一次感动都值得回味

    那个冬天,他的事业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由于贷款没能在限定时间还清,他们不得不搬出那套豪华且温暖的住宅。他们在市郊租了一处简陋的房子,房子里阴冷潮湿,一如他们那时的心情,他对她说:“相信我,会好起来的。”她信。
  •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归纳类推法训练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归纳类推法训练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中国政治史速读

    中国政治史速读

    历史总是让人回顾,让人想一探究竟。本书纵横交织,为我们介绍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以时间为线索,从王朝更替说起,分类而谈,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那已逝的历史。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三十六计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三十六计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大墓界

    大墓界

    望天涯,牵之挂。咏一曲,断芳华。多情路,恨天兀。问千夫,化枯骨。看往今,何封心?吟万古,不留人。………另类的传承,王者的争霸,在这片残破而精彩的世界中,挺起不屈脊梁。巅峰之战,凝望尔等,朝夕之梦,期待……归来!
  • 骄阳下的草帽

    骄阳下的草帽

    看过牛人官场的沉浮,羡慕。没有情商,没有智商,一个真的平凡的人不是想进入官场,只是无可奈何,更何况,这个平凡的人,所处的远远算不上官场。这就是我的职场日志,不奢望写得多精彩,只希望留给自己一些回忆,不要等到老了,无意间把这些都忘掉了。
  • 武神重生

    武神重生

    一代武神重生,回到自己十六岁那年!这一年,武神还是一个人见人欺的懦弱皇子;这一年,武神的老爹统治的国家岌岌可危;这一年,武神重生回来了,那么他现在需要做的是什么?!废话!当然是先干掉要造反的贼子,再重新踏上武道巅峰!当然,他可不单单只是一个武神。毒龙阁、丹神殿、神笔宫的人说——他就是一个妖怪!老子从来没见过十六岁的天品毒师、丹师、器纹师!!!
  • 校园弃少

    校园弃少

    吕莹说:饶天我允许你三妻四妾,但是必须还爱我...苏丽说:饶天我只需要你是爱我的就可以...更多的美眉都说:饶天只要你爱我,我就跟你到天涯海角...
  • 网王之回幻沙

    网王之回幻沙

    懦弱的蜕变,想让别人承受和自己一样的痛苦,他出现在樱花树下,她心中的坚冰被融化,眼泪泛起的涟漪唤回原本的心.....
  • 天地棋盘

    天地棋盘

    天下四乱,乱世当为雄,不求虚度死但求为鬼雄,以天下为棋局,一必生寿命,下一盘掌控天下的棋局可好
  • 叫我特种兵

    叫我特种兵

    三名特警战士和其他军种的九名战士被秘密派往国外执行任务,由此展开了他们荡气回肠而又惨烈的战场亡命生活。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特种兵的精湛技能、铁血精神和博爱胸怀,揭露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此书详细介绍了在现代战争中,中东的真实面貌,以及人们思想道德、生存现状和雇佣军、赏金猎人的真实面目。虽为小说,实为中国士兵在中东的百科全书,全景式展现了当代中国特种兵在生活、感情、战场上的点点滴滴。
  • 太极魔法神

    太极魔法神

    魔法遭遇太极会发生什么?岳晨结合太极与魔法,创出神奇的太极冥想法。从此,岳晨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起来。魔法不再深奥难学,修炼不再无聊没趣。复合魔法艰涩难学?魔法卷轴珍贵难制?这些对岳晨都不是问题。不管多复杂的魔法,他都可以随手捻来。不管什么级别的卷轴,他都能够一挥而就。
  • 为你倾尽平生慷慨

    为你倾尽平生慷慨

    岁月冗长,我才明白不是所有的念念不忘都能听到回响。
  • 异能复仇:无敌前妻

    异能复仇:无敌前妻

    家境清寒,却才华横溢的计算机系大三学生颜伊在裴氏总裁裴亦寒的温柔攻势下,学业未完成便未婚先孕嫁给了他。在人人都羡慕她成为豪门少奶奶时,却不知,这一切不过是场可怕的陷阱。怀孕六个月,裴亦寒心爱的女人突然发病,这个冷酷决绝的男人竟不顾她肚里孩子未足月,便强行引产只为取出脐带血。孩子早夭,裴家丢给她的竟是一纸离婚协议。身心疲惫的颜伊,寻死不成却意外得到了来自外太空的异能,让她拥有了神奇的能力。所以,这一切都不会这么轻易结束。她颜伊发誓要成为全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