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5400000055

第55章 小儿推拿疗法(1)

小儿推拿疗法又称小儿按摩疗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充实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手法作用于小儿的特定部位和穴位,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小儿时期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论在生理、病理和治疗(包括手法、穴位、操作次数或时间)等方面均与成人有所不同。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和抵抗力差、容易发病、传变较快、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其治疗手法特别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穴位除常用少数经穴、奇穴外,多数穴位为小儿特定穴,并多分布在两肘以下,这些特定穴位的主治作用及其分布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多方便,如在严寒的冬天也可在小儿两手部穴位操作,免除脱衣的不便,且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由于小儿发病以外感病和饮食内伤居多,因此在推拿治疗上常用的也以解表(推攒竹、推坎宫、推太阳、拿风池等)、清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推脊等)、消导(推脾经、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等)为多;另一方面,小儿病情变化迅速,1日之内即可由实热证迅速转变为虚寒证(正气暴脱),因此临诊时必须审慎果断,治疗恰当而及时,必要时可结合中西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第一节操作方法

一、特定穴

特定穴指小儿推拿疗法特有的穴位,这些穴位呈“点”状、“线”状及“面”状,且以两手居多,正所谓“小儿百脉汇于两掌”。文中“次数”一项仅作6个月~1足岁患儿临床应用时参考,临诊时尚要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身体强弱、病情轻重等情况而有所增减。

(一)坎宫

1.定位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2.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又称推眉弓。推30~50次。

3.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二)天门(攒竹)

1.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2.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又称推攒竹。推30~50次。

3.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

(三)耳后高骨

1.定位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2.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耳后高骨。推30~50次。

3.作用疏风解表,安神除烦。

(四)天柱骨

1.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2.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推100~500次。

3.作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五)乳根

1.定位乳下2分。

2.操作中指端揉,称揉乳根。揉20~50次。

3.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六)乳旁

1.定位乳外旁开2分。

2.操作中指端揉,称揉乳旁。揉20~50次。

3.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七)胁肋

1.定位从腋下两胁至天枢处。

2.操作以两手掌从两胁腋下搓摩至天枢处,称搓摩胁肋,又称按弦走搓摩。

搓摩50~100次。

3.作用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

(八)腹

1.定位腹部。

2.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分推100~200次;摩5分钟。

3.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九)丹田

1.定位小腹部(脐下2寸至3寸)。

2.操作或揉或摩,称揉丹田或摩丹田。揉50~100次;摩5分钟。

3.作用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

(十)肚角

1.定位脐下2寸(石门)旁开2寸大筋。

2.操作用拇、示、中三指做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拿或按3~5次。

3.作用止腹痛。

(十一)脊柱

1.定位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2.操作用示、中二指腹自上而下做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脊一般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推100~300次;捏3~5次。

3.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清热。

(十二)七节骨

1.定位第4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

2.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示、中二指腹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做直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骨和推下七节骨。推100~300次。

3.作用温阳止泻,泻热通便。

(十三)龟尾

1.定位尾椎骨端。

2.操作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揉100~300次。

3.作用调理大肠。

(十四)脾经

1.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直至指根赤白肉际处。

2.操作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推100~500次。

3.作用补脾经可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可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十五)肝经

1.定位示指指腹。

2.操作自指尖向示指掌面末节指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肝经;自示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为清,称清肝经。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100~500次。

3.作用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

(十六)心经

1.定位中指指腹。

2.操作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心经。自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推100~500次。

3.作用清心经可清心泻火;补心经可养心安神。

(十七)肺经

1.定位环指指腹。

2.操作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肺经;自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推100~500次。

3.作用补肺经可补益肺气。清肺经可解表清热。

(十八)肾经

1.定位小指至掌根尺侧边缘成一直线。

2.操作自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肾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为推肾经。推100~500次。

3.作用补肾经可补肾益脑,温养下元;清肾经可清利下焦湿热。

(十九)小肠

1.定位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2.操作自指尖直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为推小肠。推100~300次。

3.作用清利下焦湿热。

(二十)大肠

1.定位示指桡侧缘,自示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2.操作从示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推100~300次。

3.作用补大肠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清大肠可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二十一)肾纹

1.定位手掌面,小指第2指间关节横纹处。

2.操作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纹。揉100~500次。

3.作用祛风明目,散瘀结。

(二十二)肾顶

1.定位小指顶端。

2.操作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揉100~500次。

3.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二十三)四横纹

1.定位掌面示、中、环、小指第1指间关节横纹处。

2.操作拇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四指并拢从示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掐揉5次;推100~300次。

3.作用掐之能退热除烦,散瘀结;推之能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

(二十四)小横纹

1.定位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2.操作以拇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掐5次;推100~300次。

3.作用退热,消胀,散结。

(二十五)掌小横纹

1.定位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2.操作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掌小横纹。揉100~500次。

3.作用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

(二十六)胃经

1.定位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或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

2.操作自拇指根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胃经;反之为清,称清胃经。补胃经和清胃经统称推胃经。推100~500次。

3.作用清胃经可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补胃经可健脾胃,除运化。

(二十七)板门

1.定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2.操作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揉、推100~300次。

3.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止泄,止呕。

(二十八)内劳宫

1.定位掌心中,屈指时中指、环指之间中点。

2.操作中指端揉,称揉内劳宫;自小指根掐运起,经掌小横纹、小天心至内劳宫,称运内劳宫(水底捞明月)。揉100~300次;运10~30次。

3.作用清热除烦,清虚热。

(二十九)小天心

1.定位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2.操作中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揉100~300次;掐、捣5~20次。

3.作用清热,镇惊,利尿,明目。

(三十)运水入土,运土入水

1.定位手掌面,大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

2.操作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运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反之,称运水入土。推运100~300次。

3.作用运土入水可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运水入土可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三十一)总筋

1.定位掌后腕横纹中点。

2.操作按揉本穴称揉总筋;用拇指甲掐称掐总筋。揉100~300次;掐3~5次。

3.作用清心经热,散结止痉,通调周身气机。

(三十二)大横纹

1.定位仰掌,掌后横纹。近拇指端称阳池,近小指端称阴池。

2.操作两拇指自掌后横纹中(总筋)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阴阳;自两旁(阴池、阳池)向总筋合推,称合阴阳。推30~50次。

3.作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行痰散结。

(三十三)左端正

1.定位中指甲根桡侧赤白肉际处,称左端正。

2.操作用拇指甲掐或拇指指腹揉称掐、揉左端正。掐5次;揉50次。

3.作用升阳止泻。

(三十四)右端正

1.定位中指甲根尺侧赤白肉际处,称右端正。

2.操作用拇指甲掐或拇指指腹揉称掐、揉右端正。掐5次;揉50次。

3.作用降逆止呕。

(三十五)老龙

1.定位在中指指背,距指甲根中点1分许。

2.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继以揉之,称掐老龙。掐3~5次。

3.作用息风镇惊,开窍醒神。

(三十六)五指节

1.定位掌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

2.操作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用拇、示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掐3~5次;揉搓30~50次。

3.作用安神镇惊,祛风痰,通关窍。

(三十七)二扇门

1.定位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

2.操作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拇指末节桡侧缘)按揉,称揉二扇门。掐5次;揉100~500次。

3.作用发汗透表,退热平喘。

(三十八)上马

1.定位手背环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2.操作拇指指端揉或拇指指甲掐称揉上马或掐上马。掐3~5次;揉100~500次。

3.作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三十九)威灵

1.定位手背第2、第3掌骨歧缝间。

2.操作用掐法,称掐威灵。掐5次,或醒后即止。

3.作用开窍醒神。主要用于急惊暴死、昏迷不醒时的急救。

(四十)精宁

1.定位手背第4、第5掌骨歧缝间。

2.操作用掐法,称掐精宁。掐5~10次。

3.作用行气,破结,化痰。

(四十一)膊阳池

1.定位在手背一窝风后3寸处。

2.操作拇指甲掐或指端揉,称掐膊阳池或揉膊阳池。掐3~5次;揉100~300次。

3.作用止头痛,通大便,利小便。

(四十二)一窝风

1.定位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2.操作指端揉,称揉一窝风。揉100~300次。

3.作用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发散风寒。

(四十三)三关

1.定位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2.操作用拇指桡侧或示、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推100~300次。

3.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四十四)六腑

1.定位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2.操作用拇指指腹或示、中指指腹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推100~300次。

3.作用清热,凉血,解毒。

(四十五)天河水

1.定位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2.操作用示、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推)天河水;用示、中二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推、打100~300次。

3.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四十六)箕门

1.定位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

2.操作用示、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做直推法,称推箕门。推100~300次。

3.作用利尿。

二、小儿推拿手法

(一)推法

包括直推、分推、旋推、合推4种。

1.直推法用拇指桡侧或指腹,或示、中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称直推法。操作时宜做直线推动,不宜歪斜,同时配用适量介质;推动时要有节律,每分钟200~300次;用力均匀,始终如一。

2.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腹,或示、中指指腹自穴位向两旁做分向推动,或做“∧”形推动,称分推法。做分向推动时,两手用力要均匀一致,勿忽大忽小;应从穴位中间做分向或“∧”形操作。每分钟200~300次。

3.旋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操作速度较运法快,用力较指揉法轻。

同类推荐
  • 消化系病诊治争议病案集

    消化系病诊治争议病案集

    近年来国内外出台越来越多的相关疾病诊治指南,使我们在诊治中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但是,诊治过程中还是有许多复杂的案例,需要结合实际病情,灵活掌握,适时运用。基于提高医术水平和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的需要,我们收集了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若干争议病例,在浙江省内多次组织消化专科医生讨论会,对这些争议病例对照诊治规范或共识进行分析,发现或多或少都有教训可供汲取。本书对这些病例逐个进行点评,并附有国内外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指南,解读其中所存在的疑问。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知识问答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知识问答

    消毒供应中心(室)是医院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它虽不直接服务于病人,但服务于临床各个科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与发放工作,具有供应的无菌物品数量大、周转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发生有密切的联系,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消毒供应中心常被人们称为医院的“心脏”、“肝脏”,其已从原有辅助科室的位置“晋级”到医院关键科室的行列,它将是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本书由德高望重的整形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涤生教授亲笔撰写。张院士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以轻松、活泼、通俗、风趣的笔调,介绍了现代整形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叙述了多种常见畸形的原因和整形矫治的手术方法,展示了珍藏多年典型的整形病例图片。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作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现代整形与美容医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阅读参考。相信,不论您以何种心态阅读这本书,透过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它都能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
  •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该书提供了麻醉相关技术,麻醉临床争议与进展,危重、疑难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麻醉实践中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介绍。该书结合临床麻醉实践情况,论述了对手术麻醉的安全和风险等方面情况的认识,提出了加强手术麻醉质量管理的建议,进而有效减少医疗纠纷,从而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及质量管理。
热门推荐
  • 猫武士蓝灰星的预言

    猫武士蓝灰星的预言

    幼猫时的蓝灰溪渴望成为一名伟大的族长,但是在经历母亲芝兰心为救她而死,姐姐罂粟雪死于难产,老师榛翅因爱情殉葬,自己爱上河族武士橡尾,被迫把孩子送到河族,却有一只命丧黄泉后,彻底绝望……
  • 修罗盲妃

    修罗盲妃

    【此作品为驻站小说,原作者是雪夜绝】她是盲女,却天生媚眼,倾倒天下。她是及笄之前就杀人无数的修罗,心狠手辣。她是新婚前夜被取消婚礼的王后,冷漠高傲。他是她心的归宿,性命垂危,他强势抢亲;皇权当面,他三次弃她。他是她身的主宰,却永远利用她威胁她,霸业倾覆,他送她上他人榻。既然“天下”二字,欺她困她伤她,那不如素手翻覆,她亲自乱了这天下。
  • 白羊座:裙摆是花开的地方

    白羊座:裙摆是花开的地方

    传说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与其相应的星座便会一直默默地守望着他(她)。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自己,了解你身边的朋友。
  • 烽火篮球

    烽火篮球

    热爱篮球,学会在不变中改变,学会篮球的团结,,,
  • 宅男妖神传说

    宅男妖神传说

    成子青一场大醉之后,再世为妖,收了一个兔女郎和一个黄鼠狼子当小弟,在山林里过上了称王称霸的宅男生活。
  • TFBOYS之初心凯动

    TFBOYS之初心凯动

    PS:第一部已完结,第二部《我的专宠萌妻》在本书继续连载中,切勿上升至真人,谢谢支持!续写我们未画上句点的故事,陪你走完的这段荒唐的青春。嘘,别说话,你看到了吗?我们的未来在发酵。在这个夏天,让我们带着初心一起凯(开)吧~
  • 午夜控妖师

    午夜控妖师

    被遗弃的天才报名参加妖灵高校,因为没有人发现他的天资,所以在高校饱受非人般的折磨,在这段期间里认识了一个又一个的朋友兄弟,你们应该听说过道士、高僧、阴阳人、灵探、风水师、算命先生、招魂师、相师、赶尸人、守陵人等职业,可我哪个都不是,我是一个控妖师!
  • 跑龙套悲催的日常生活日记

    跑龙套悲催的日常生活日记

    “你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我是你的主角兼导师又系统,我们现在来上第一课,作为一个主角,你的处境现在是一悲催的孤儿,好,在你的世界里,你就是主角,但是,以后和我说话的时候,要叫我大哥大!”......
  • 捉鬼密事

    捉鬼密事

    阴阳之说是真的吗,僵尸鬼怪妖魔阴兵和吸血鬼呢
  • 武魔修者

    武魔修者

    在斗气与魔法主宰的凡地大陆里,武魔修者的概念并非可以使用斗气和魔法的双修者。相反,武魔修者只能使用大量消耗精神力和体力的武魔技。以此,一直以来,武魔修者在任何组织当中,几乎都只能是炮灰的存在……想要成为一名修炼者的艾德,因为在资质上有着极大缺陷的缘故,他只能选择成为武魔修者。要么成为传奇,要么成为炮灰,艾德开始了他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