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21600000017

第17章 做人不可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3)

6.不必要的风头不要出,大智若愚方能成大事

耍小聪明的人有两种灾祸,一个是被人猜忌防范而招祸,一个是自己会把事情办坏而难成大事。

有人大智若愚,同样也有人大愚若智,区别在于是否有自知之明。一个人不自我表现,反而显得与众不同;不自以为是,反而会超出众人;不自夸成功,反而会成就大事,这就是大智若愚。那些盲目自傲、不宽容、耍小聪明、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好大喜功爱出风头的人在任何一方面都难成大事,这便是大智若愚。

成大事的人知道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怎么使用。真正聪明的、有智慧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即做到深藏不露,不到火候时不会轻易使用,要貌似平常,让人家不眼红你,最终达到成大事之目的。最忌一味地强出头,不管必要或不必要,不管合适不合适,时时处处显露精明,那样不仅不会帮助取得成大事,反而会成为招灾引祸的根源。

在从政的过程中,在出将人相的过程中,切忌只知伸,不知屈;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耍小聪明,不知深藏于密;只知自我显示,不知韬光养晦。西方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的人的聪明露于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是假聪明。

在政治谋略中,“小聪明,大糊涂”是万万要不得的。而杨修恰恰是犯了这个错误才做了曹操的刀下之鬼。

杨修是曹营的主簿,他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是很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

刘备亲自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也率领40万大军迎战。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夏侯敦入账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人们便把这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即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敦大惊,请杨修至帐中细问。杨修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谟也很信服,营中诸将纷纷打点行李。曹操知道后,怒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便把杨修斩了。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旷物,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兵出潼关,到蓝田访蔡邕之女蔡琰。蔡琰字文姬,原是卫仲道之妻,后被匈奴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葫笳十八拍》流传人中原。曹操深怜之,派人去赎蔡琰。匈奴王惧曹操势力,送蔡琰还汉朝。曹操把蔡琰许配董祀为妻。曹操一日去访蔡琰,看见屋里悬一碑文图轴,内有“黄绢幼妇,外孙薤臼”八个字。曹操问众谋士谁能解此八字,众人都不能答。只有杨修说已解其意。曹操叫杨修先勿说破,让他再思解。告辞后,曹操上马行三里,方才省悟。原来此含隐语“绝纱好受”四字。曹操也是绝顶聪明的人,却要行三里才思考出来,可见急智捷才远不及杨修。

曹操曾造花园一所。造成后曹操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一“活”字。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翻修。曹操再看后很高兴,但当知是杨修析其义后,内心已忌杨修了。又有一日,塞北送来酥饼一盒,曹操写“一盒酥”三字于盒上,放在台上。杨修入内看见,竟敢来与众人分食。曹操问为何这样?杨修答说,你明明写“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你的命令?曹操虽然笑了,内心却十分厌恶。曹操怕人暗杀他,常吩咐手下的人说,他好做杀人的梦,凡他睡着时不要靠近他。一日他睡午觉。把被蹬落地上,有一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曹操跃起来拔剑杀了近侍。大家告诉他实情。他痛哭一场,命厚葬之。因此众人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曹操的心,于是便一语道破天机。凡此种种,皆是杨修的聪明犯着了曹操:杨修之死,植根于他的聪明才智和喜欢强出头的恶习。

杨修终于结束了他聪明的一生。他的聪明,大智者看来,其实只是小聪明,大愚蠢。大智者能心里明白而不随便表露出来,绝不表现得比别人聪明。如果杨修知道他的聪明会给他带来灾祸,他还会耍小聪明吗?所以他的愚蠢处就是不知道耍小聪明几乎一定会带来灾祸。这样的人算聪明吗?显然不算。多少年中,他被提拔得很慢,显然是曹操不喜欢他的缘故,这他没有意识到。曹操对他的厌恶、疑心越来越深,他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说,该聪明时他反倒真糊涂起来了。如果他迎合曹操,不表现他的小聪明,那么他很可能会成功的。人们也许会说,杨修的死,关键在于曹操的聪明和多疑,但是,换了谁,作为上级也不大愿意让部下全部知道他的心思,他的用意。显然,杨修最终非失败不可,这可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罗贯中说他“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也只是说对了一半。他的才太外露了,从谋略来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至少他不知道韬光养晦,不知道大智若愚,不知道保护自己,那么,除了灾祸降临,他还会有什么结果呢?曹操是何等聪明之人,在他跟前,笨蛋当然不会受到重用,才能太露也有“功高盖主”之嫌,所以,真正聪明的欲成大事的人会掌握“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太聪明了反倒不如不聪明,实在是至理名言啊!

明代大政治家吕坤以他自己丰富的阅历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洞察,提出了“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的结论。他在《呻吟语》中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唯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

译成今天的话就是:精明还是非常需要的,但要在浑厚中悄悄地运用。古往今来得祸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精明的人,没有因浑厚而得祸的。现在的人唯恐不能精明到极点,这就是之所以愚蠢的原因啊!

耍小聪明的人有两种灾祸,一个是被人猜忌防范而招祸,一个是自己会把事情办坏而难成大事。它可以使人得意于一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然而终究还是自毁,永远不会取得真正的、伟大的成功。一个欲成大事的人若耍小聪明就会早早被扼杀在摇篮里,一个处处被人防范的人怎么能真正取悦于上司和同事?又怎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因而,凡欲成大事的人要从杨修之死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以警戒自己:

其一,才不可尽露

杨修是绝顶聪明的人,也算爽快,且才华横溢,其才盖主。这恰恰犯曹操的大忌。孰不知,有些帝王将相是不喜欢别人胜过自己的。而杨修却恃才放旷,无所顾忌,碰上曹操这个生性多疑的“奸雄”,能不碰壁吗?

其二,人不可耍“小聪明”

杨修的确很聪明,他能聪明得看透别人看不到的许多东西,能猜透别人猜不透的许多东西。然而,他又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终于,他的表面的聪明使他愚蠢地走上了绝路。他小聪明的过分外露,他小聪明无节制的滥用,注定了他在尔虞我诈的官场,成不了大气候。注定了他在通向权力的道路上成为失败者。

成就一番辉煌伟业,一要虚心谨慎,切忌恃才放旷,无所顾忌;二要胸有成府,千万不要出不必要的风头,耍小聪明。

真正灵活的人是深知什么叫“聪明”,什么叫愚蠢的。耍小聪明出尽风头,到头只能更招人厌,杨修是中国历史上这类人的典范,从他的一些事迹中可以看出,他的才智的确过人,但太喜欢在曹操面前强出头,最终还是走上了被毁灭的道路。

7.做人低调好处多

做人不可骄傲自满,有了成绩便不可一视,眼中容不得任何人,这往往成为人们攻击的对象,所以还是夹着尾巴做人好。

“指挥皆上将,谈笑半儒生”的徐达,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一个农家,儿时曾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在其戎马一生中,有勇有谋,用兵持重,为明朝的创建和中国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谋将帅才,深得朱元璋宠爱。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人,却从不居功自傲一直低调做人。徐达每年春天挂帅出征。暮冬之际还朝。回来后立即将帅印交还,回到家里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按理说,这样一位儿时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的至交,且战功赫赫,甚至朱元璋还将自己的次女许配给他,完全可以“享清福”。朱元璋也在私下对他说:“徐达兄建立了盖世奇功,从未好好休息过,我就把过去的旧宅邸赐给你,让你好好享几年清福吧。”朱元璋的这些旧邸,是其登基前当吴王时居住的府邸,可徐达就是不肯接受。万般无奈的朱元璋请徐达到这些府邸饮酒,将其灌醉,然后蒙上被子,亲自将其抬到床上睡下。徐达半夜酒醒问周围的人自己住的是什么地方,内传说;“这是旧内。”徐达大吃一惊,连忙跳下床,俯在地上自呼死罪。朱元璋见其如此谦恭,心里十分高兴,命有关部门在此旧邸前修建一所宅第,门前立一牌场,并亲书“大功”二字。

徐达功高不骄,还体现在他好学不倦、严于律己上。放牛出身的徐达,少年无读书机会,但他十分好学,虚心求教,每次出征部携带大量书籍,一有时间便仔细研读,掌握了渊博的军事理论。因此每每临阵指挥,莫不料敌如神,进退有据,且每战必胜,令人心服。

同类推荐
  • 三分能力七分人脉

    三分能力七分人脉

    生活中,我们不能缺少朋友。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工作、事业会困难重重。你的人脉资源越丰富,你所拥有的能量就越大,拥有了有效而丰富的人脉关系,也就获得了通往成功和财富的门票。
  • 打工皇帝:奋斗到打工皇帝需要具备什么

    打工皇帝:奋斗到打工皇帝需要具备什么

    如果你在职场寒冬中感觉不适,如果你一周中的五天都不快乐,如果你在面试、和老板相处、跳槽三大职场关卡前困惑徘徊,如果你对未来充满彷徨,如果你面临职业瓶颈……不要担心,你也可以成为充满魅力的职场达人!《打工皇帝》为您解决这些难题,在本书中,我们将竭尽全力地为您重现工作中决定您命运的重要时刻,秘籍可以学习、成功可以复制,人人都可以成为打工皇帝。
  • 不曾爱过,怎会懂得:为爱带来奇迹的12堂启示课

    不曾爱过,怎会懂得:为爱带来奇迹的12堂启示课

    叶天心编著的《不曾爱过怎会懂得:为爱带来奇迹的12堂启示课》是一本写给女人的情商课,智慧、暖心、有爱,12堂启示课,12种爱的领悟,让已经拥有美好感情的女人且爱且珍惜,让还在寻找爱的女人懂得如何经营好自己,迎接幸福。只有那些懂得如何做自己、怎样去爱别人的女子,才能在最好的时光遇见最美的感情。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感悟一生的故事爱心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爱心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0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热门推荐
  • 冰山王爷请回眸

    冰山王爷请回眸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两天不骂提拎甩褂,淼无殇就是典型的此类腹黑顽皮公主。可她揭的,是他家的瓦。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焱渂歈就是典型的此类冷漠无情王爷。可他扫的,却是她家的雪。一个淼国公主,为逃逼婚,乔装打扮隐姓埋名,却遇上了敌国的王爷!一个焱国王爷,出使淼国,冷漠无理不讲规矩,却遇上了身份不明的她!王爷道:“你是谁?”某女道:“你是谁我就是谁!”王爷“……”某女继续道“问啊,继续问啊~怎么不说话了?怕了吧!告诉你本姑娘不是好、惹、得!!”王爷继续无语冷漠……某女“揭瓦时间到!”(各位亲们,看书时间到!请多戳收藏君和推荐君)
  • 玄灵圣皇

    玄灵圣皇

    这个世界里,没有炫丽的魔法。没有起死回生的魔力,有的只是可以修炼到巅峰的玄气(玄气等级划分,玄气/天者/大天者/天师/天尊/天宗/天皇/天帝/玄天帝/玄天圣帝!)
  • 每天懂点幸福心理学

    每天懂点幸福心理学

    是什么让我们幸福?钱、汽车、房子?还是某些虚无缥缈、不可控制的事情?幸福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吗?要维持永恒的幸福是不可能的,我们可能很难改变自己性格、身份,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相对地改变我们的“幸福观点”。本书作者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心理学知识,从影响幸福感的各个因素,如性格、心态、爱情、金钱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上的阐述,详细介绍了许多提高幸福感的实用策略,并在每一篇文章的最后介绍了一个经典的幸福心理学定律。相信在阅读本书后,读者会获得更多的幸福快乐。
  • 邪王煞妃:逆天嫡小姐

    邪王煞妃:逆天嫡小姐

    夙七染,代号七煞,杀手界不败神话,一夕穿越成废柴备受欺凌,不能修炼?分分钟让你知道什么叫妖孽。灵兽稀缺?这只神兽滚一边去。第一美男?不怎么样嘛…不过,你跟着我干嘛!
  • 无极双剑

    无极双剑

    道本无极,唯剑释之;帝灵悯生,双剑双生。弱肉强食,仿佛是横贯穹宇的法则…灵生大陆也不外如是。宗派林立,等级森严!强者一指,可有撼天地破苍穹之威能!而弱者只能苟且在强者的阴霾下,暂得生息…远避世外的一处无垠山林之中…无极门,一门双子,一脉单承…每一任门主会挑选两个弟子,自幼拜入无极门,但是最终只会有一人活着,继承门主之位!千百年来不曾有变,直到他…而故事,也就从他开始…
  • 皓水莫负

    皓水莫负

    那人如桃花林里的谪仙,一双淡漠的眸子好似看破世间红尘。那人孤独十余年,笑容早已化为淡漠。但是那人的笑容却只为他绽放。“以后师父去哪,我就去哪。”他小声道着。“莫要随意的立下如此重的誓言,因为以后是否能做的到还不一定。”那人却用一贯淡漠的语气,轻声的说道。“我就想一直跟着师父,所以我一定办得到。”他说得信誓旦旦,而在后来知晓事实的真相之后,不知道自己能否继续履行当时的诺言。小紫的新文,是师徒文文~亲们多多捧场呀~
  • 斗龙战士:地球保卫战

    斗龙战士:地球保卫战

    500年前的黑暗首领为了统治地球,不惜消灭所有地球生物。因此地球守卫者“斗龙战士”为了维护地球,与黑暗首领决战,他们大战了三天三夜,黑暗首领天影被打败了。为了地球安危,他们集合火、光、水、土、金、木力量把天影封印在异空间的龙武山上。至今天斗龙战士已成立500年,为此他们成立的龙武族训练基地,培养一堆优秀的斗龙战士。来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 霸王留姬

    霸王留姬

    这是一个穿越而重新崛起的故事。神功无敌,刀枪不入,包罗万象。杀杀杀
  • 科特勒营销微语录

    科特勒营销微语录

    菲利普·科特勒,现代营销学之父,世界级营销学泰斗。他一生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他创立的营销理论和思想改变了传统营销的格局,大大扩充了营销的内涵,使得营销上升为一门科学。他的著作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被全世界的营销人士视为营销圣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世界企业家,帮助无数企业走出了销售困境。《科特勒营销微语录》集合了科特勒一生重要著作及其一些演讲的思想和语言精华,用观点加案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科特勒的营销精义。“科特勒微语录”部分摘录了科特勒关于营销的核心观点和语句,让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科特勒的营销理论。
  • 大侦探仧上人

    大侦探仧上人

    一件迷离的惨案,警方无能为力,无意中一名小侦探仧上人介入,揭开了疑案的谜底。以此为引入,仧上人开始揭开一个又一个的悬案谜案。第1卷:血匕首描述的是一位法医由于各种因素心理失衡而杀人事件;第2卷:石灰吟则是揭开了石膏雕像里藏匿尸体的背后故事;第3卷:翡翠冷描述的是一个女画家为了寻找创作的灵感而杀人的故事;第4卷:鬼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