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2300000005

第5章 我的庄稼(2)

快熬好的时候,锅边上的一层糖可好吃了,拿铲子铲起来放在嘴里,又软又有筋道,就像麻糖一样好吃。糖糊糊不光娃娃们爱吃,大人也爱吃。秋天熬下的糖糊糊放到第二年,罐罐底下就成了砂糖了。烙烙饼的时候,和点儿在面里,面就又甜又虚。要是不想和在面里,也可以用白皮烙饼蘸着吃,又能吃到甜味,又能吃到面的香味。吃酸粥的时候,要是把糖糊糊抹在粥上,粥就又酸又甜,那是说不出的好吃。过年的时候,家家都要炸二三十斤油糕,人们最爱吃的就是糖糊糊蘸糕。现在不在农村了,不熬糖菜了,娃娃们还是想着糖糊糊。去年过年,大女儿红梅从超市里买了一小瓶糖糊糊,回来一家人蘸糕吃,结果那糖糊糊稀得就像水一样,根本不甜。我说,这哪像糖糊糊,纯粹是骗人!娃娃们说,人家叫的就是“糖稀”,又不叫糖糊糊,要是都熬成糖糊糊,他们哪能赚到钱。

我们河套的瓜可有名了,直到现在,我还是觉见哪里的瓜都比不上河套的好吃。过去河套地区天气冷,种不出果树来,苹果呀,梨呀,都是从外地运来的,水果的品种也很少。有时候供销社进点苹果来卖,人们嫌贵了不买,娃娃看见爱得不走,大人最多给买上两个。河套虽然种不出果树,但是每年春天都会种好多的瓜,西瓜、小瓜、哈密瓜,人们天天吃,也没有吃腻的时候。

河套种瓜也不知有多少年历史了,听我母亲说,我爷爷那代人就在种瓜了。我母亲常说,她在五原住的时候,我爷爷种瓜,瓜熟了就担到市场上去卖。有一天,我爷爷担了瓜去市场,刚走到义和渠桥,日本人的飞机就来了,我爷爷吓得躲到了桥底下。我奶奶他们在家着急了,以为这下可让炸弹给炸死了。二十八架飞机在五原上空转了一圈,炸弹丢下来,就像大瓮似的灰圪蛋,城里到处都炸得响了。

后来,我家搬到了二喜民圪蛋,父亲在门前开了点地,到了春天就把地耙好,叫我跟我姐种。西瓜、小瓜、哈密瓜、黄瓜、葫芦、茄子、辣椒,甚也有。父亲还给我俩留了一小块地,让我俩种海娜花包指甲。我俩就在地里种海娜、牵牛和金盏花。海娜开花了,邻居家的闺女媳妇都来问我们要海娜染指甲了。等哈密瓜、小瓜熟了,也有人来问:“你家的瓜熟了哇,远远地就闻见香味了!”我妈就拿来送给他们吃。

哈密瓜和小瓜熟了不用摘,它们自己会掉下来,人看见拿篮子捡就行了。哈密瓜熟了,黄澄澄的,裂开来的纹子就像开了花一样,真是又好看又好吃。每天太阳落的时候,我们就把掉下来的哈密瓜捡回来,第二天早上起来再看,又有熟的别开来让狗吃了。这个品种的哈密瓜又甜又香,狗也爱吃,吃了第一回,就每天黑夜来吃。

西瓜熟了,我父亲就教我怎么认瓜:早上熟瓜不挂露水,下午熟瓜摸上去是光溜溜的。要是瓜丝丝干了,瓜就熟了。瓜熟了,弹上去是嗵嗵嗵的,生瓜蛋子弹上去是噔噔噔的。摘瓜的时候,要留几颗大瓜等娄了喝娄瓜汤。娄瓜汤泡烙饼,甜盈盈的最好吃了。

后来农村成立了公社,就没地种各种各样的瓜了。队里光种些西瓜,熟了按工分给人们分。工分多的还能再向公社买点,工分少的就不让买。谁家娃娃小,劳动力少,就吃不上瓜。有一天,一群媳妇在瓜地畔劳动,看见瓜都爱得不行,就跟说我:“看瓜的进了瓜房里,老二你去给咱们偷颗瓜来哇。”我说:“你们咋不去偷?”她们就说:“我们不会挑瓜,你会挑。快去摘一个哇,又不是你一个人吃,大伙吃。”我就进去挑了一颗大瓜,刚抱起来,看瓜的就又喊又骂。媳妇们不让我放下,我就抱出来,打开来一群人又吃又笑。看瓜的又骂,我们就悄悄儿说:“看瓜的一天不知偷吃了多少,咱们吃一颗他还要骂。”

西瓜在地里长得可喜人了,走到瓜地畔,大人看见想吃,娃娃看见更想吃了。一听见分瓜,娃娃们跑得最快。我们家娃娃小,工分少,每次只能分三四颗小瓜圪蛋。分回来的瓜,大人舍不得吃,每个大娃娃给一牙牙,剩下的都留着哄二小小。二小小林林年龄最小,不懂事,想起吃瓜就要吃,不给吃哭得不行。两个姐姐、一个哥哥,都懂事了,都让着弟弟,见他哭得厉害,就切给一牙牙。

包产到户了,我们就在自家门跟前开了一块地,耕地时厚厚上了一层羊粪。怕牲口进地里作害,就拿葵花秆子插在地畔上围成一圈。林林看见瓜圪蛋大了,还没到熟的时候,就等不及了,天天进园子里看,趴在小瓜和哈密瓜跟前闻。我们公社的主任姓林,人们喊他林主任,村里头的人就经常戏林林,也管他叫“林主任”--“林主任,林主任,你是不是看瓜熟了没?熟了给我们也吃点!”我跟林林说:“小瓜还没熟,熟了站着就能闻见香了,哪用趴下闻?”俗话说“瓜离母,四十五”,从坐上瓜圪蛋那天算起,要到第四十五天的时候,才差不多能熟了。

我家的瓜种在门跟前,我想,种在门跟前的瓜应该没人敢偷,就没搭瓜棚,黑夜里也没起来看,哪想到,一天黑夜,大西瓜全让人给偷完了,整个园子里的瓜蔓就像驴打过滚似的,全让偷瓜的人给踩坏了。大家说,多亏小瓜、哈密瓜没熟,不然全没了。吃完饭,我们收拾东西搭了个棚棚,到了黑夜就打算睡在里面看瓜。两个儿子说他俩去看,我说:“你俩睡得香的,贼连你俩偷走了也不知道呢!还是叫你爸去看。”

老汉每天黑夜去看瓜,老汉不在的时候,就我跟大儿子看。看瓜的人黑夜睡一阵子就要起来瞭瞭,夏天晚上,外头其实挺好的,比家里凉快。凉风吹上,满天的星斗,月亮照得地里明明儿的,蛤蟆不住气地叫,猫头鹰也叫,蛐蛐也叫。

小瓜、哈密瓜熟了可香了,有一天林林跑回来说小瓜熟了,闻见香了,我进地里看,真有熟的了。过了两天,人们从我家地畔路过,也闻见香了,就问我:“小瓜熟了哇?闻见香了。”说完话就站着看,也不走,我就拿两颗给他们吃。他们说,这瓜是看也好看,吃也肯定好吃。又问我是从哪儿弄来的子。我说,是我妈给的。这些瓜子是我母亲以前留下的,一直保存着,听见我要种瓜,就给了我。西瓜子是我父亲拿鸡血红糖和白酒沤过的,我父亲看见哪个瓜瓤口好,就把子留下,晒干,拌上鸡血红糖沤半个月后再晒干。这些子种出的西瓜,瓤又红、又脆、又甜。

自从离开农村后,就没吃过那么好的瓜了。以前种瓜的地里要上羊粪,长起草来就一遍又一遍地锄,把地锄虚了,瓜才长得好。老辈人常说“锄头上有三分水分”,庄户都要靠锄了,越锄长得越好。现在种地都用“高科技”:种的时候,子都要拌上农药,长出草来就打杀草剂,长得慢的就打生长素……这样儿种出来的小瓜、哈密瓜,看上去好看,实际上不怎么好吃,也闻不见香味了。现在的西瓜一娄了就臭了,再也吃不到以前的娄瓜汤泡烙饼了。有时候就想,要是在农村哇,就再种些瓜自个儿吃。

葵花

1981年包产到户,村子里的人除了种麦子,都开始大量种葵花。那时候,人们种葵花没有经验,往地里点种子就用锹,一锹一锹地点,可费事了。秋天收割的时候,劳动力少的人家就更忙了,又要收割,又要拉车,还要把地里的葵花秆往外抱。打葵花是最辛苦的工作。白天,把地里的葵花盘子砍下来,让骡子用车拉回院里来,吃完晚饭,一家人就拿棒子捶葵花,把葵花子从盘子上打下来。太阳落山了,天黑得看不见了,就点上油灯接着捶。

月亮上来了,星星明明的,村子里就听见捶葵花的声音了,就像敲破鼓,当当当地响。夜里十二点过了,一点过了,都还在捶。到了秋天,晚上可冷了,一家人穿上皮袄和棉袄,还是坐在月亮底下捶。

正忙的时候,学校给娃娃们放农忙假了,这下可好了,娃娃们能回家跟着拉葵花了。以前农村的老师差不多都是民办教师,家里种着地,自己也要下地干农活。放假回家,大娃娃能跟着上地里砍葵花盘,拿骡车拉葵花,二小小林林抱不动葵花秆就在家里捶葵花。白天,林林一个人在家里捶葵花,草房里放着烙饼和自己家种的西瓜,林林饿了就吃烙饼,渴了就吃西瓜,吃完了接着捶。邻居家的二叔,娃娃们叫他二爷爷,逗林林说:“累了哇?快歇着哇!”林林说:“二爷爷,我不能歇着,我妈他们往死忙了。我得好好捶,不了,他们晚上还得捶。”

住在二喜民圪蛋的时候,家家户户种葵花,葵花开花再好看,也没人稀罕。城里人看见葵花开花金黄金黄的,爱得不行,说是可好看了。去年夏天,亲家从昆明来内蒙古,我带他们去村子里玩,亲家看见葵花稀罕得,就要在葵花地里拍照了。我也住在城里好几年了,时间长了没看见葵花,才觉得葵花开花那么好看。

葵花开花不光好看,花粉还能酿蜂蜜。以前在农村种地的时候,春天南方人来北方放蜂,葵花开花的时候,每个村里都有一家养蜂的,蜜蜂飞在葵花地里,叫得嗡嗡的,声音可响了。现在不知甚原因,养蜂的比以前少多了。

番茄

这些年,河套人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大量种番茄,也没少建起番茄加工厂。有几年番茄多得不好卖,拉到番茄加工厂,排队也要排几里长。白天排队等着,晚上就睡在四轮车底下,一等就是三四天,人不敢离开,前头车过磅,后头车就得往前挪。人要是不在,别人就挤在前头,把你挤在一边,你进不去,那就只好再去后头排队了。

有一年我去妹妹家,正赶上摘番茄,我跟着摘了一天。番茄摘起来可费事了,三四个人摘一天才能摘满一辆四轮车。太阳落了,我们才回家。刚到家,妹夫就急急忙忙开车往外走,我问:“天黑了你还走?还没吃饭呢。”他说:“赶紧去排队,就这也得等两三天才能卖了。”

他开着车走了,等车排上队后才返回来拿东西。他说,加工厂离家有四五里路,他是走着回来拿皮袄的。妹夫拿了些烙饼和水,急急忙忙就要走。我说:“你歇歇再走。”他说:“人不能离开,不然被别人挤到后面,一等就是两三天,有的时候还要四五天。”

等还不说,有时候卖的人多,番茄一天一个价,正轮到你了,跌价了。这一年,妹妹家还是没赶上好价钱,每一车番茄比早卖的人家少卖了四五百块。卖完番茄拿钱也可难了,当时卖完拿不上钱,要等到冬天番茄厂把番茄酱卖完了才给钱。就这还要拉关系,有关系的能早点拿到钱,没关系的要等到最后。

番茄是种也麻烦,摘也麻烦,不过,番茄的价钱比麦子贵,有的人想多挣点钱好娶媳妇,有的人想多挣点钱供娃娃念书。现在的学费真贵了,没钱人家念不起,人们为了多挣钱,就主要种番茄了。

以前河套地区的农民以种麦子为主,好地种麦子,剩下的地种糜子、胡麻、黑豆这些杂粮。现在的农民,好地种了番茄、哈密瓜,剩下的地就种葵花,连麦子也种得少了,杂粮更是不种了。过去人们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可是现在不吃五谷杂粮,生病的人好像更多了,还得些稀奇古怪的病。以前人们种粮食不打农药,用化肥的也少,都上粪肥。那时候不用化肥、不打农药,病菌、虫害也没有现在多。用化肥、打农药的粮食蔬菜吃多了,现在人们又想要健康了,有的超市卖蔬菜,说是绿色食品无公害,比一般的蔬菜贵得多,但是我总有点不相信,如今不上化肥不打药,哪里长得出庄户来?

同类推荐
  • 风过的快乐

    风过的快乐

    我们所享用的快乐常常赁于忧愁,快乐地振翅飞升,却又必须负载痛苦的铠甲。但是,我们仍然愿意以快乐慰藉自己,让快乐成为人生的一个亮点,哪怕它即时、简单,稍纵即逝,无论它涉及爱情、艺术,还是涉及财富、地位。
  • 郭沫若集

    郭沫若集

    郭沫若(1892-1978)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作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主任。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著,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均有重大建树。本文集选录他有关历史学、古文字学和文艺理论、文艺批评的一些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四十八篇,分为上下两编。 编为历史学和古文字学,下编为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
  • 人生与学问

    人生与学问

    感悟人生真谛,探究世间学问,学贯中西,知兼古今,槛外只言片语,道尽世事沧桑,来固欣然,去亦无憾。《人生与学问》是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翻译家金克木先生的经典论述,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笔写小品文。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学者的渊博和理性,思想家的敏锐和机锋,诗人的激情和想象。
  • 读者精品——友情对白

    读者精品——友情对白

    这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这心上压得多重呀!眉,我怎么好呢?刹那间有千百件事在方寸间起伏,是忧,是虑,是瞻前,是顾后,这笔上哪能写出?眉,我怕,我真怕世界与我们是不能并立的,不是我们把他们打毁成全我们的话,就是他打毁我们,逼迫我们的死。
  • 在海外,我们不是传说

    在海外,我们不是传说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利用自身多年开拓海外市场,涌现出大量海外群英的优势,以宣传海外群英为抓手,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为了让中地集团这些长年在海外战天斗地的功臣的事迹生动起来,鲜活起来,进而推动活动,促进工作,中地集团采集了“中地海外英雄谱系列”,收录了在海外的37位中地英雄的先进事迹,17载海外开拓,铸就对祖国、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加纳经理部总经理丰年、亲历打通亚欧大陆桥关口,疏通现代丝绸之路历史一刻的哈萨克经理部总经理黄涛等在列。本书作家陈宏光,深入海外工地,大漠荒野,专访英雄,撰写的报告文学。
热门推荐
  • 嫡女要翻天:无良小狂妃

    嫡女要翻天:无良小狂妃

    她:女子特战队队长,要风得风,要雨的雨,一次任务中,赶上了穿越的人潮....她:相府嫡女,却被丢弃在废弃的院落里,无人问津的大小姐.....当她再一次睁开眼睛,她已是她,她已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大小姐,无人问津何必在乎,清净的生活挺好,有人欺负吗?看她如何能屈能伸,养精蓄锐翻了这天。
  • 医界俗人

    医界俗人

    姜帆堪比孙猴子,被困于山洞中连个母蚊子都看不到!好不容易见到个美女,还差点被人欺负,这他绝不能忍啊!本命蛊祭出,砍得他们生活不能自理。得药皇传承,用神奇针法,一双圣手,帮美女,惹佳人,他不屑做医界至尊,只想做快活的一介俗人……
  • 修罗殿

    修罗殿

    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类受神魔奴役,他们是一群疯子,杀戮是为了守护。
  • 墨菲定律的魔咒

    墨菲定律的魔咒

    废话!如果早知道他是萧家六公子,我还跟他来往作什么!我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谈一场灰姑娘和王子的恋爱。自认为我这一生,能遇到一个落魄的自命不凡的才子,或是为我撑起一片天的憨厚大叔都可以,独独不要王子。难道是中了墨菲定律的魔咒了?不管是不是魔咒,我都无法忽视自己喜欢尤洌的事实。天桥上的那次遇见,也许就已经注定了我会喜欢上这个叫司徒尤洌的男子。我眼里的你,你眼里的我,万水千山也只不过是一个凝视的距离。隔着万丈红尘,我为遇见你而来。
  • 秦家小妹的极品恋人

    秦家小妹的极品恋人

    “呵呵,你说你不喜欢我啊!没关系啊,我喜欢你就行了。”这位秦小姐说话未免也太……“知道了,你不是路冶。”他还是站那不动。其实秦一伊她自己也不确定他是不是路冶,不过,他现在的名字是上官冶啊!如果他不是她要找的人,那在他眼里,她,纯属一疯子……“谁说我不是!”他说话了。(⊙o⊙)啊!
  • 魔神幻苍录

    魔神幻苍录

    神权至上!皇权纷争!面对神权,心中只有仇恨!面对皇权,寄托万众希望!一个个阴谋,一次次波折。半神之躯能否力挽狂澜?魔神之体能否终结纷乱?既是纯真的少年,又是邪恶的魔神。正邪之间,是否让他困惑迷茫?无法逃脱的命运羁绊,如何完成时空的逆转?爱情,友情,仇恨,自由……面对这些,他又当如何抉择?《魔神幻苍录》带你进入《虚空魔神三部曲》的魔幻新纪元……【读者交流群】4-1-1-5-2-9-6-7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 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正一原始佛学是佛学的母体,其因果论和“迁流”观,蕴涵着辩证思维的内容,对后世佛学影响极大。因果论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众生的行为与其果报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二是宇宙万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在原始佛学看来,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依一定的。
  • 美人如歌卿何在

    美人如歌卿何在

    青青子吟,悠悠我心。何时归来,再续前缘。且看今生,是否有缘!姻缘三生定,有缘自相聚!
  • 看,那时的我们

    看,那时的我们

    看,那时幼稚的我们,回头看,十分怀恋。他和她,本已在她大二时修成正果,他却弃她离去三年。她第一年还在苦苦地等着他.....第二年,一直在寻找他.....第三年,本想放弃这段感情,他却回来了........